1、积累与应用。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西江月”是______;《天净沙·秋思》中的“天净沙”是______。
(2)“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出自鲁迅的《答客诮》。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他的原名是_____,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_______》。
(3)一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旁观者清。”诗人苏轼的名句“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4)“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这副对联赞颂的是诗人____。请你写出这位诗人的一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千(_____)一发 精兵(_____)政 鱼(_____)而出 无(_____)无故
(_____)然不同 (_____)(_____)而至 (_____)堂大笑 与(_____)隔绝
1、仿造划线词的构词方式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另外七个词中任选一个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看到垂柳吐绿,随风飘舞,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永驻(______) 挑肥(______) (______)盘绕 (______)叠嶂
灰心(______) 有气(______) (______)鼻息 (______)花落
风雨(______) 抱头(______) (______)望外 (______)意料
湖水(______) 有所(______) (______)糊糊 (______)北归
令人(______) 严阵(______) (______)不到 (______)六臂
5、佳句赏析。
(1)“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这句话表现了_______________。
(2)“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这句话使我想到______________等描写时间流逝的成语。
6、阅读理解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括号里。
(1)“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坤”读作(_____)
A.kūn B.kòng
(2)《墨梅》的作者王冕是(_____)朝人。
A.唐 B.元 C.明 D.清
(3)“墨梅”的意思是(_____)
A.黑色的梅花 B.水墨画的梅花
(4)“只留清气満乾坤”中“留”的意思是(_____)
A.流劫 B.留下
(5)“清气”的意思是(_____)
A.清香的气味 B.清爽之气
【2】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梅花品徳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写出了墨梅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4】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格?你想到了历史上哪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鹊桥仙①
[宋]秦观
纤云弄巧②,飞星③传恨,银汉④迢迢⑤暗度⑥。
金风玉露⑦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⑧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⑨。
(注释)①鹊桥仙:词牌名。②纤云弄巧: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③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④银汉:银河。⑤迢迢:遥远的样子。⑥暗度:悄悄渡过。⑦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⑧忍顾:怎忍回视。⑨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银汉迢迢暗度。( )
A.愚昧,糊涂。 B.悄悄地。 C.不亮,没有光。
(2)便胜却、人间无数。( )
A.能承受。 B.战胜,打败。 C.超过。
(3)忍顾鹊桥归路?( )
A.回头看。 B.照管,注意。 C.拜访。
(4)两情若是久长时。( )
A.如,像。 B.此,如此。 C.如果,假如。
【2】判断下面朗读节奏划分的正误。
(1)飞星/传恨。(____)
(2)银汉/迢迢暗度。(____)
(3)忍/顾鹊桥/归路。(____)
(4)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
【3】这首词借______________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意思,并指出其表达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本诗颔联所写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瓦特发明蒸汽机(节选)
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最感兴趣。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他好心地说:“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父亲莞尔一笑,说:“谢谢你,我的朋友。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6岁整,客人吃惊地说:“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他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烧水的茶壶。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掀动着……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几百倍。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
为了搞发明创造,小瓦特发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13岁开始学习几何学,15岁读完了《物理学原理》,17岁开始当学徒工。此后,他真正投入了蒸汽机的研制和发明,一发而不可收。
1757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当教学仪器修理工。那里既有完备的实验设施和各种仪器,又有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还专门为他创办了实验车间。这些都给瓦特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1769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制成了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并且获得了第一台蒸汽机的专利权。
【1】从父亲的“莞尔一笑”中,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可能是____________。
【2】“一发而不可收”的意思是( )
A.指事情一旦发生,就发展得非常迅猛,已经不是凭借人力能够结束的了。
B.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局面无法收拾。
C.指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
【3】文章讲述了瓦特小时候的两个故事,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表现了瓦特_________的品质。
【4】读了这篇文章,瓦特的成长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听诊器古今谈
一个圆圆的金属探头,连接着一根橡皮管子,然后分叉,分别通过两个金属耳塞一直接入到医生的耳朵里——这就是听诊器。听诊器作为医生的诊断设备,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从没改变过这一形象。今天,听诊器终于要旧貌换新颜了。
200多年前,法国医生雷恩·郎内克想通过听病人脏器所发出的声音,来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诊断。于是他动手制作了24节圆纸筒,组装成一个能够帮助他听清病人脏器声音的筒易器具——这就是人类医学史上的第一个听诊器。200多年过去了,不论是在外形上,还是在功能上,听诊器都没有发生决定性的改变。
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一家公司推出了全新概念的电子听诊器。
传统的听诊器无法捕捉到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使医生无法及时做出诊断,电子听诊器正是针对传统听诊器的这一不足而研制开发的。电子听诊器配置的电脑芯片,能够使脏器等发出微弱的生物声放大14倍,从而使医生不会错过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更加易于判断心肺等器官可能发生的病变。
以前,在杂乱的事故现场、繁忙的急救室以及嘈杂的救护车上,使用传统的听诊器来进行有效的诊断,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电子听诊器的产生,外科医生们的这一烦恼将成为历史。
【1】根据拼音和句意写出汉字:
电子听诊器可以在cáo_____杂的救护车上进行有效的zhěn______断。
【2】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文章题目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传统听诊器与电子听诊器的特点。
传统听诊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吸诊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句子:
①今天,听诊器终于要旧貌换新颜了。(听诊器的“旧貌”“新颜”各指什么?“旧貌换新颜”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外科医生们的这一烦恼将成为历史。(“这一烦恼”指什么?“成为历史”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电子听诊器正是针对传统听诊器的这一不足而研制开发的”一句中“这一不足”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最佳的小路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经过三年的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房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连接还没有具体的方案。施工部打电话给正在法国参加庆典的设计师格罗培斯大师,请他赶快定稿,以便按计划(峻 竣)工和开放。
格罗培斯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留下70多出杰作。然而建筑学中(1)微小得不值一提的一点----路径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可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接到电话后他心里更加焦躁。他决定到地中海海滨去清醒一下,争取早日定西方案。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公路上奔(驰 弛),沿途漫山遍野的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他看见无数的葡萄园主把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吆喝,但很少有人停下来过问。当车子进入一个小山谷时,他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子。原来这儿是一个老太太的葡萄园,你只要付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篮子葡萄上路。据说这位老太太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是否能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百里的葡萄产区,她的葡萄总是提前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久缠在他的心头的难题终于迎刃而解。格罗培斯(2)出乎意料的高兴,连忙让司机调转车头返回巴黎。
回到住地,他给施工部发了封电报,要求施工部在乐园(撒 撤)上草种。没多久,小草长出来了,整个乐园被绿草所(复 覆)盖,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
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1)“延”和“迈”都是( )结构的字。“迈”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延”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画。
(2)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3)将文中画“_”的部分各用一个成语代替。
①_______②_______
(4)“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可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为什么会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联系短文,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参与策划组关于“戏剧的活化石——傩戏”的宣传页设计。
我看傩戏(节选)
叶辛
①我看过这么几次奇特的戏剧演出。
②舞台嘛,仅仅只是山坡、田野或是村寨上平顺的坝子,戏剧便在坝子里或是地坪上演出。观众大多站在坝子四周的山坡上,或是村寨团转的木板房上、树上、坝墙上,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观赏。很像城市中路人围观“猢狲出把戏”那么一种情景,只是气氛要热烈得多。演员们不像一般戏剧中那样须脸部化妆,而是穿着清一色的蓝黑双色长衫,黑面白底鞋,同其他戏剧不同的是,每个演员都戴着一只木雕的面具。考究的面具必然连着头盔,油刷得金碧辉煌,神采奕奕。面具雕出的形象,便是剧中人的身份。男人可演女角,反过来女人也可扮演男角。戏剧演出中,有唱有打也有对白,对白的韵律总让我想起小时候上海弄堂里曾经在孩子们中盛行一时的绕口令:“蜜蜂叮瘌痢[注],痢痢背洋枪,洋枪打老虎,老虎吃小孩……”最精彩的要数武打,这是任何现代戏剧舞台上都没有的表演程式,称作“套路”。一旦戏到高潮,矛盾尖锐,武打激烈时,那“套路”便一一变幻转换,恰像千军万马在那里死命厮杀。无论哪个名称的“套路”都得跳,跳得激烈处,演员们全都进入了角色,锣响鼓也齐,坝子里地坪上的尘土跟着飞速踢踏的脚步轻扬起来,活似硝烟弥漫的战场。围得密密实实的观众群中自然更是鸦雀无声,一起入了戏。
③这便是我在曾经插队落户的贵州安顺看到的傩戏。当地老百姓照着自己的习惯,称作“地戏”,可能是地戏少不得打、少不得跳吧,故而演地戏也就叫跳地戏。
④对我来说,看地戏不单单是看演出,去熟悉绕圆场便表示千里行军,蹬爬椅子便说明是在翻山越岭。即便随意地瞧瞧那些四乡八寨来看跳地戏的老少乡亲,不能不说也是一种享受。在我的眼里,这些男女百姓本身也如同地戏一般稀罕好看。
⑤原来在贵州安顺附近的山乡里,居住着不少自称是“京族”的乡民。他们男子穿长袍与尖头钉鞋,女子则几乎是清一色古装,据考证谓纯粹的明朝服饰。他们的房子也不同于其他村寨的泥墙茅屋、木板房、砖瓦房,住的绝大多数为石板房,也有被远来的旅游者直接叫作“石头寨”的。这些村寨,有石头垒的坝墙,还有寨门。又因为这些以屯、堡命名的村寨往往散布在山光水色的田坝乡野间,风光古朴宜人,常常会令人产生流连忘返、恋恋不舍之感。地戏便产生在这样一片乡土和环境之中。
⑥询问当地人,答复是当然的自豪和肯定:这地戏的一招一式,一服一饰,全都是依照古老年代传下来的样子设计,没得啥子变化走样的。可能是因了这点,竞被国内外的学者专家们惊呼为戏剧的“活化石”。
(选文有删改)
【注释】瘌痢:指黄癣,它是位于人头部的一种皮肤病,又名“秃疮”。
【文字内容设计】
【1】(信息提取)宣传页上需介绍傩戏的特点,请根据文章第②段,完成下面的表格梳理。
(语文要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 “奇特”之处 |
舞台位置 | 山坡、田野、_________或是________ |
演员妆容 | 身着__________,脚穿________,面戴_______ |
表演程式 | 有变幻多端的“套路”,但无论什么“套路”都离不开__________ |
【2】(内容理解)宣传页的标题计划拟作“戏剧的活化石——傩戏”,请你帮忙拟写理由,提交给策划组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
【图案内容设计】
【3】(拓展探究)请你从下面选择一个图案,放置在宣传页的左上角,并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理由。
A.面具 B.表演场面 C.传统服饰
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李娟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文章多处将父亲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请写出其中两组对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第⑨段文字。(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⑩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的深刻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作者为父亲流泪,请具体说说流泪的原因。
(甲)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李娟《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乙)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朱自清《背影》)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野菊花开
①我爱菊,尤爱野菊。时值野菊怒放的深秋,我来到了大山深处的一所小学教书。那盛开的野菊花金灿灿的,分明有大把阳光在里头,给校园周边镶了一道金边。
②开学不久,坐在教室最后的小女孩杨平引起了的注意。她蓬松着乱发,眼圈发黑,可听起来课来,一双大大的眼睛却总是那么专注。她每天都在上课铃响后才进校,而放学又是第一个跑出校园。
③当地政府为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免费提供了“营养加餐”。用餐时,孩子们无不欢呼雀跃,恰似一群快活的小精灵。我仿佛看到了那嗷嗷待哺的羔羊,那张着嘴等候喂水喂食的小鸟,那围着母鸡“叽叽”叫个不停的雏鸡……
④一天中午,几个孩子神秘兮兮地凑到我身边,告诉我杨平怪怪的,每天都不吃加餐,把鸡蛋和牛奶藏在书包里。“为什么呀?”我惊讶地问。“不知道,她什么都不说。”她的同桌抢着回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心里打了个结。
⑤第二天,我不露声色地观察,果然发现杨平把鸡蛋和牛奶塞进书包里了。我走过去,关切地问:“杨平,你怎么不吃呢?”“老师,我不想吃。”那声音很轻,轻得仿佛只有她自己才能听得到。“是真心话吗?”我追问。她抿着嘴,摇着头,没有言语,泪珠却在眼眶里打转。
⑥放学后,我决定到杨平家去家访。来到她家门前,透过门缝,我看到一幅令人揪心的画面:一个瘦小的身躯蹲在土灶前,不停地向灶孔里添着柴草,一股股浓烟直往外冒。她一边用小手揉着眼睛,一边把嘴对准灶孔“扑哧、扑哧”地吹着。火苗升腾后,她才侧身在板凳上飞快地写起作业来。
⑦我连忙推门进去,杨平搬来板凳,请我坐下。我轻轻地问:“你爸爸妈妈呢?”“爸爸到地里干活去了,妈妈在睡觉。”杨平回答。“睡觉?”我不解地问。“妈妈瘫痪了,常年躺在床上。”小杨平的话让我针扎般地难受。此时,我心中的“结”已解开了八九分。我心疼地说:“你把鸡蛋和牛奶带回来是……”小杨平含着泪说:“妈妈很难每天吃上一个鸡蛋,喝上一杯牛奶,所以我……”听到这儿,我鼻子酸酸的,一把将杨平搂在了怀里。
⑧走在回校的路上,我的心里好似打翻了五味瓶。“我不想吃”这句话说得很轻,可实际挺沉重的,它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耳边。
⑨走着走着,忽然,我远远望见校园周边正在吐艳的野菊,它是那样的灿烂芬芳。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萦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欢呼雀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短文第②自然段中描写小女孩杨平外貌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谈谈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4】短文第⑥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细致描写了小女孩向灶孔添柴草的画面,运用了哪些连续性动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短文第⑦自然段想一想,我心中的“结”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结尾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结全文 结构清晰 B.承上启下 过渡自然
C.设置悬念 引人入胜 D.呼应开头 借物抒情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他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说:“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4)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这幅奔马图是徐悲鸿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刚吃过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桂林的山真奇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随身带的干粮都快吃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拟人句:高粱红了,稻子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你怎么能说这都是他的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此时此刻教室里真安静啊!”为开头写3—5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一个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一颗星星落下来。(2)小女孩说:“有一个人快要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
你有什么愿望一直埋藏在心底没有说出来呢?是想努力学习,长大以后让爸爸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还是希望残疾人能得到更多的关爱?是希望爸爸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你,还是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把自己的心愿写出来,语句通顺、表达清楚,5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