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积累与应用。
1.青,_____________。——《荀子》
2.《石灰吟》中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 我还积累了类似的诗句“_____,______”。
3.人们常用《春夜喜雨》 中的诗句“_____,______”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
4.传统节日蕴藏在古诗里,寒食节时,我们会吟诵:“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中秋节时,我们会吟诵:“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我还知道其它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这本学期的学习,我们积累了“读书须用意,_____”“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等名句,认识了______的尼尔斯,还明白了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_____,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如薄雾,______;我留着些什么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3)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由这一句话,你能想到《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
(4)《匆匆》一文里,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面对时间的流逝,而生发出的一种强烈的____________ 的真情实感。
(5)《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______。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触摸到小时候的“我”一天里的心情由______到_____再到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3、填写近义词
辩解——______ 援助——______ 专心致志——______
4、拼读写字我最棒。
lüè duó bīn kè cǎi hónɡ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wú tónɡ yùn lǜ biān jiānɡ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在句中的( )内。
(1)(___)你说得对,我们(___)改正。
(2)(___)从小学好本领,(___)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3)小王的学习(___)有进步,(___)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4)妈妈(___)工作,(___)参加进修学习。
6、阅读下面的古诗,结合材料,完成练习。
咏煤炭
[明]于谦
凿开混沌①得乌金,藏蓄阳和②意最深。
爝(jué)火燃回春浩浩③,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yí)元④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⑤。
但愿苍生⑥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①混沌:指世界还没有开辟以前的状态。这里指大地。②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借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③爝火燃回春浩浩: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爝火:小火把。浩浩:本意是形容水势大,这里引申为广大无际。④元:本来。⑤铁石犹存死后心: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于人类。⑥苍生:老百姓。
材料:于谦生平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人,明朝名臣。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后先后升为御史、兵部右侍郎。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而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
于谦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1】诗中能够体现诗人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诗句“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以“_________”称“煤炭”,再以“_________”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
【3】诗中画横线的句子象征意义丰富,寓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是咏物诗,所用写法是_________。表面上是咏_________,实际上是明志向,表达了于谦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代的_____。体裁是___,“卜算子”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______。
【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抒写了词人_____。这句既写送_____,又送______,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的留恋,对_____的深情。
【3】“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写出了词人_____溢于言表,对友人鲍浩然的___________也隐藏在词句中。
【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几句中,词人把水比作_____, 把山比喻为____,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_______。
8、阅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___________(人名)。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自己的《竹石图》上
B.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是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C.“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D.本诗借物抒情,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9、表格阅读
食物“消化时间表”
食物 | 消化所用时间 | 例1 | 例2 |
水果 | 30分钟——1小时 | 西瓜、苹果、橘子 | 香蕉时间最长 |
蔬菜 | 45分钟——2小时 | 瓜类蔬菜(冬瓜) 所需时间最短 | 芋头时间最长 |
谷物 | 1小时30分——3小时 | 流质或半流质的谷物食品时间最短 | 发酵食品消化率高达98% |
蛋白质 | 1小时30分——4小时 | 牛奶、豆浆比较容易消化 | 牛肉等完全消化需要4小时 |
脂肪类 | 2——4小时 | 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容易消化 | 脂肪与谷物或蛋白质类食物共同摄入,不易消化 |
【1】小颖明天早上有一场知识竞赛要参加,这场竞赛一共2个小时,妈妈说早上一定要吃饱,不然不到竞赛结束就会饿,但也不宜吃难以消化的食物。你认为小颖早上吃什么比较合适?( )
A.西瓜、香蕉、粥
B.猪肉、大豆、馒头
C.橘子、冬瓜、粥
D.鸡蛋、馒头、芋头
【2】小华正在长身体,奶奶觉得要吃好,每次都让他吃各种肉类,尤其是猪肉,有时还要改善小华的生活,给他做蒸糯米肥肉,小华也很爱吃。现在他的体重远远高于同龄人。对此,你有哪些合理的建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丑石(节选)
贾平凹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校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么大气力,因为河并不甚远,随便去搬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路,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摇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撫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茵、黑斑。我们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昐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颃石,出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搡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紅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黩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丑石”的丑,体现在哪些方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丑石”的认识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枝红杏
有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埋在墙脚。杏树苗居然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向蓝天露出笑脸。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棵孤孤单单的杏树。
“嘻,这是什么树苗,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样!嘻嘻!”
杏树受了伤害,却没有死,在掐去尖儿的地方长出两枝小权。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到墙脚下来了!”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杏树流着眼泪在雪下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春天一到,它又抽出芽来。当它到了开花的年龄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又觉得碍眼,便锯去了几个枝杖。
掐尖儿、砍根、锯杈都没有熄灭杏树心上的火焰。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杏树终于长到大墙的外边,开出鲜艳的花朵。
很多小鸟来赏花,它们望着杏树伤痕斑斑、弯弯曲曲的身躯,不由得惊叫:“你靠什么力量活下来了,又开出这样美丽的鲜花?”
杏树回顾自己走过的艰辛道路,深思很久,最后深情地说:“希望,还有信念。”
【1】这篇文章主要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它的题材属于______。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杏树伤痕斑斑、弯弯曲曲的身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杏树能活下来并开出美丽的鲜花依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在选文“□”内加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短文第一自然段是对父亲的 描写,其中“ 、 ”说明父亲已经受过刑,“ ”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 ”体现了父亲对亲人的爱。
【3】“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选文的描述,你觉得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泼水节掠影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素来就非常迷人,吸引了海内外许多游客,不远千里来到西双版纳,一睹傣家人的泼水盛况。我是在版纳部队长大的,耳闻了许多关于泼水节的趣事,可一次都没有参加过。耳闻不如目睹,今年的泼水节,我是一定要参加的。正好,团部的车今天要去勐摆寨,我可以借此机会亲身体验一下泼水的感受。
汽车在大道上奔驰,看到窗外一闪而过艳装的傣家小姑娘,我心中涌出无限的兴奋和新奇。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过节期间人们互相泼水祝福。缅甸、泰国、老挝等国也过此节。我国的傣族在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欢度泼水节。而版纳是傣族的主要居住地,最大的泼水节也就在此地举行。
下了车,走在勐摆寨的林荫小道上,沿路参天的古树遮蔽了阳光,只听得树林里传来呼呼的风声,风里夹带着野花的馥郁和野果的清香,多么迷人,多么醉人!
再过一段就是勐摆寨竹林。这不只是竹林,还是果林,栽种的都是亚热带特有的果树:芭蕉、香蕉、橘子、黄果、柚子、芒果、椰子、槟榔……
来到独木桥边,这是到寨子的必经之路,望着桥下湍急的流水,使人发颤。傣家人说,能走过独木桥才算勇敢的人,由此可见傣家人的勤劳勇敢。
走过独木桥,眼前出现一派繁荣景象:熙熙攘攘的人群,花花绿绿的筒裙,星星点点的小棚架下更是别有风味:有卖粽子的,有卖糯米饭的,有卖凉鸡的,有卖米线的,有卖甘蔗酒,还有许多亚热带特有的水果,一字摆开。那又香又大的菠萝蜜,那散发着阵阵清香的橘子,还有……简直让你站在那儿不想走。那手镯、那耳琢、那项链的光彩,仿佛比以前更加鲜艳夺目,更加金光灿灿,耀眼迷人。
你瞧那位少女,身着质地考究的筒裙:红红的,像一团燃烧的火焰;那衬衫,像蝉翅,又像彩蝶的翅膀,轻柔而美丽,简直跟舞台上的少女没什么两样。红的、黄的、绿的、蓝的……一块七彩的天地,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赶摆,而泼水节期间的赶摆是最热闹的,给泼水节增添了斑斓的色彩。
另一个吸引人的项目就是放“高升”。勇敢的小伙子举着火把,爬上事先准备好的十多米高的竹竿上点火,竹筒里的“高升”就“嗖”的一声飞出竹筒,冲向天空。“高升”是一种类似礼花的东西,这是傣家人自制的,真是巧夺天工。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财富,用智慧丰富了幸福的生活。
泼水节最为有趣的当然也就是泼水了。人们都愿意把水泼给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人,大家还互相泼,互相祝福。最兴奋的还是那些小伙子和大姑娘,他们泼得可真卖力,把一盆盆水端到人群中,从头到脚把别人浇个透。真是躲又没处躲,藏也没处藏。
举起相机,想把这个快乐场面留下,冷不防一盆水把我和相机浇了个透。要在平时,那还得了?可是这过节,过泼水节,到处是一片欢声笑语。
水,到处都是水,泼得你睁不开眼,泼得你慌了神。水泼出了丰收的希望,泼出了富裕的祝福。
一盆盆水像一朵朵闪闪的银花,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欢迎他们来看一看傣家人的“风习”。
水还在泼,歌还在唱,打响了脚鼓,敲响了鋩锣。
跳起了孔雀舞,他们在和孔雀比美,为欢乐歌舞,为幸福生活增辉。
【1】泼水节是________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每年的________中旬举行。我国最大的泼水节在________举行。
【2】文中泼水节叙述了几件趣事?最热闹的是哪一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字“这”指代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4、5、6自然段与泼水节无关,可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泼水节的意义何在?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类文阅读。
小站歌声
子夜时分,山村的小站昏暗静谧( )。苗兰老师提着行李来到站台,像触电般浑身颤( )抖起来。她本想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开山村的,但是没想到全班四十多个孩子全站在这里为她送行。
站牌下,放着一篓( )子山核桃,篓面上贴着个红双喜字。这是山里人祝贺新婚的礼节。三天前,她去了趟县城,回到山村,她对孩子们说,要和远隔千里的男朋友举行婚礼,婚后,她就在那里定居了,不会再回来了。
孩子们舍不得她,却没张口将她挽留,因为他们知道,那个千里以外桃花盛开的地方,才是他们老师的归宿,他们只能将一串串晶莹剔( )透的泪珠洒下。
远处传来了火车的长鸣。
四十多个孩子含着泪水,像一棵棵被雨水浇伤的禾苗一样,悲凄地立着。
班长说:“咱们为老师唱一首歌吧。”
歌声响起:“有过多少往事……如今举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这歌声,低沉而悠扬,热情而悲伤。
夜在颤抖……
列车徐徐向前开动着,孩子们像一阵旋风随着车跑着,唱着:“好人一生平安……”
歌声像让泪水滤过似的。
车上,苗老师失声痛哭。
……
可是有谁知道,她不是去结婚。三天前,去县城体检,得知她患了白血病,在人生的旅途上,她只有半年时间了。
她不想在孩子们蔚蓝的天空里,留下半点人类悲哀的阴云。
【1】给加点字注音。
【2】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仔细阅读学生们送别老师时的情景,想一想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5】你认为苗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从哪里能感受到她对学生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6分)
⑴缩句: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
⑵改成夸张句:这里真安静啊!
⑶改为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16、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考场上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把转述句改成直接叙述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一个包含两个以上叠词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一面面红旗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十分鲜艳。(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这片土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喜悦。(仿写句子)
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
(缩句)
2.用“生气”的不同词义造句。
(1)活力;生命力。
(2)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3.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办法好,我们一定会采纳。(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像天使一样,默默拯救受病痛困扰的人。(仿写)
我的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武汉疫情爆发后,各地支援武汉,出现了一批批“逆行者”,他们担起了疫情的重任。“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医护人员的举动令人敬佩,假如你是医生,你会怎样的使命担当去面对?请以“假如我是一名医生”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表达出真情实感,45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