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武汉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我走进教室,忽然发现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弄得我“________”(填歇后语),一时不知所措。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卫(   )他放羊的棍子和一个( ),又在溪水中(   )了五块( )的鹅卵石,( )胸脯( )营门。

    2.一儿曰:日(   )大如车盖,(   ),(   )

    3.《夸父逐日》选自《 》,表现了跨父的( )精神。

    4.未至,(   )。弃其杖,( )。

    5.随风潜入夜,( ),( )云俱黑。(   )

    6.道德行为凭自律,( )。  

     

  • 3、[考考你的辨字能力]仿照例子,用适当的形近字组词。

    例:严(峻) (竣)工 (骏)马 (俊)俏

    ① 手_____  墙_____  和氏_____  回_____ 

    ② 树_____  _____子  _____息  _____

    _____步  缓_____  ______延  ______头 

    _____刀  _____虚  道_____  _____

  • 4、“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沙比作_______,把月比作_______。下面这些诗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你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吗?

    A.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__。

    B.遥望洞庭山水色,____________________。

    C.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_ 。

  • 5、读拼音,写词语。

    chónɡ ɡāo______ pí bèi______ yì lì______

    dí ɡu______ huān yú______ qīnɡ xī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文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带点的字词的意思。

    乃:___________________  

    花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诗句划节奏。

    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

    3解释诗句的意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他被后人尊为“诗圣”。____

    (2)这首诗中没有一个“喜”字,所以题目与诗的内容不符。____

    5诗的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作者直接___________了这场及时雨。后面六句集中写“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 7、阅读理解。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朝)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飞流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直”意思是:( )

    A. 成直线的,跟“曲”相对

    B. 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

    C. 挺直,使笔直

    D. 直爽,直截

    2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 )部,余下的部分是(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 )。

    3“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选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外文言文阅读。

    ①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②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③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④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凿以写龙(凭借) B. 叶公见之(代“龙”)

    C. 施尾于堂(对于) D.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而且)

    2描写叶公好龙的句子是第____句,描写其害怕龙的句子是第______句。(填序号)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   燥)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shì   )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漂   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了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xuè   xǐe)。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或音,用“√”标出。

    【2】从第③段中加点的“央求”一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悟透生活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我说的“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的目的是(       

    A.母亲喜欢花,可是“我”瘫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

    B.为了让“我”出去散散心,使“我”的心情好转起来。

    C.鼓励“我”学习菊花傲霜斗寒的精神,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D.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的令人神往。

    【6】文章结尾描写“我”观赏烂漫的菊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我们学过的课文《那个星期天》的作者,这位作者的名字叫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真实感人的记叙了“我”在一天中的____________变化,让人读后印象深刻。

  • 10、课内阅读。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这个片段中带有“看”的意思的字是____,能表示“看”的意思的字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指_______,“伟大的力量”指_________________

    4法庭上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怎么整天那么欢乐?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的、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么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雨丝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轰”,礼炮响了,大会就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色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横线上。

    2“——”画出文中的过渡句。用“~~”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雨中湖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礼花指的是                    ,“礼炮指的是                   ,“玉花指的是                  ,“掌声指的是                  

  • 12、课外阅读练习。

    我的老师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蔡芸芝老师。

    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嘴角右边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

    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朋友的家里。在她的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吗?”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文中标“﹏﹏﹏”的句子用了3个感叹号,这3个感叹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

    【2】本文作者是著名作家魏巍先生。文中的蔡老师做的哪件事对作者起了“插柳”的作用?

    _____

    【3】作者为什么对蔡老师这么热爱和念念不忘?请有理有据地写出来。

    _____

  • 13、阅读。

    门边有个位置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在生活中努力着,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罢了。”他听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烈的气味。”

    ④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⑤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⑦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吗?不是说心中坦然就是最大的欣慰吗?

    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郑重地提起。

    ⑨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

    【1】读文章,把下面图示补充完整。

    图示上方一行所填的都是         ,图示下方一行所填的都是          

    【2】“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句中“心照不宣”的意思是___________,文中指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感情。

    A.直接抒情

    B.间接抒情

    C.借物抒情

    D.借景抒情

    【4】文中许多地方写到“我”给送水师傅“留位置”。从“送水师傅到家时让他穿拖鞋;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看出。生活中,你有给别人留过“位置”吗?请简单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

    【5】六年的学习时光,与许多心仪的书籍不期而遇。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_______(书名),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

  • 14、阅读《游极浦亭》,完成练习。

    游极浦亭

    李振福

    吴阳镇位于吴川市区西南,濒临南海,鉴江从西边流入大海。旧时吴川八景有六景在吴阳,可谓地灵人杰,是清代状元林召荣的故里,文化底蕴深厚,现在有梅花诗社和极浦诗社,每当梅花盛开的时候,人们在花下吟诗作对,泼墨挥毫,其乐无穷。极浦渔归是吴川八景之一,不少骚人墨客留下了诗词歌赋,镌刻在石碑上,筑成碑廊,形成一道人文景观,到极浦亭看田园风光,拜读碑文,瞻仰先贤,是很好的选择,往往一首诗就能让人品味半天,若有三五知己,藉着诗文谈古论今,乃一大快事。

    极浦亭的楹联上刻着“门对一峰圆”,碑廊上多篇诗文都提及这一景观。我顺着门向眺望鉴江下游冲积平原,尽是平川沃野,何来一圆峰?后来与朋友交流,才知道门对的一峰圆是指三四十公里外的粤西第一峰尖山岭,超出了我寻找的范围,深感自己不如先贤视野开阔,不如先贤有“远见”。可见当年极浦亭的选址取向十分讲究。

    极浦亭始建于南宋年间,极浦渔归曾经是一道著名的风景,它地处江口,常有船只停泊,渔艇纵横。每当夕阳西下渔船归来之时,渔火点点,有如繁星满天,昼夜皆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极浦亭门外现在已经是淤泥积起来的农田,失去了往日的喧闹,让人感到惋惜。由于鉴江上游带着大量的沙泥流到下游,在平缓的河床上沉积,黄坡镇与吴阳镇之间,由开阔的江海冲积成平原,历经数百年,沧海变良田。我站在昔日的河道上,仿佛看到了门治归舟,千帆日影,醉渔唱晚,一幕幕昔日的光景。

    南宋年间,三柏李氏开基祖李穆公由闽入粤,任职高凉府,后定居现在的吴阳镇中街村极浦亭,垦田教学,儒润乡里。透过诗词可以读懂它的尘封往事。碑廊在花间蜿蜒,我未赏完诗词,已是夕阳西下,斜阳照在斑驳的碑刻上,发着幽幽的文明之光。极浦亭是三柏李的发祥地,立春还未到,已是柳浪闻莺,满眼新绿,祥和的气息浸润心间,怀古幽情溢上心头。多情应笑我,取古琴置于膝上,一曲穿越时光,和应远去的桨橹渔歌。

    (注:吴川八景:一览凭高,丽山樵唱,延华弄月,极浦渔归,文翁耸翠,东海朝阳,限门飞雪和通驷垂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濒临( )                  品读( )

    【2】在文中找出描写“极浦渔归”情景的句子,然后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作者围绕极浦亭写了四方面的内容:碑文——___________——追昔——____________(在文段中找一个关键词填写),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感情。

    【4】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如今不少景点已经消失,或者仅仅留下遗址。我们要呼吁人们热爱环保,请写一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

    ________

  • 17、单是闻着腊八粥的香气,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放开肚皮吃呢!(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子练习。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

    改为陈述句: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人们以为赫胥黎发疯了。因为在人们看来,恐龙早已灭绝。

    因为   ,所以  

    3.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这个标本会不会就是那种由恐龙向鸟演变的过渡性生物?

     

     

     

     

  • 20、把下列句子改为肯定句。

    (1)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靠扇动翅膀保持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柔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得些知识绝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没有一个人不为姑娘们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语言表达

    201593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们国家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举办了盛大的阅兵式。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很多白发苍苍的抗战老兵爷爷们参加了这次阅兵,因为他们如今大多己经接近百岁,他们和战友们当年为了保卫祖国付出了巨大代价,是值得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英雄。请你以一个观看阅兵的小学生身份给老兵爷爷写一封简短的信来表达你的感受。(2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