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辽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谷: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冲: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填字成词,并解释画线的字。 

    ________天飞舞    ________而不舍   万籁________    震耳欲________    抱头鼠________

    顾名思________    ________兴叹   明察秋________    美妙绝________    硕大无________

    ①万________________  名思________ ________

  • 4、辨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仿照示例,写出下列称呼各指多少岁。

    示例:豆蔻年华:13岁

    及笄之年:______ 弱冠之年:_______ 而立之年:_______

    古稀:_______ 知命之年:_______ 花甲之年: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

    晞:______。  阳春:______。  德泽:______。  徒:______

    3解释下列诗句。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读划横线的句子,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词人游蕲水__________(填地名)时所作。

    【2】对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七字既点出了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

    B.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

    C.“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沉郁、悲凉的羁旅之情。

    D.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

    【3】______________这几句中,我们能体会到词人苏轼不服老、乐观奋发的精神。

  • 8、课内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细品诗歌,判断对错。

    (1)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 )

    (2)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3)“绝胜烟柳满皇都”的“皇都”指的是长安。( )

    (4)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幕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阅读。

    1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我惊奇地想________  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________  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________ 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________  我的心怦然一震________  这一震________  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________ ——勇气________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声音的延长。                              B. 表示解释。                              C. 表示转折。

  • 10、阅读能力。

    纪念白求恩(节选)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热忱——______      纯粹——______

    2把画“  ”的句子改成肯定句,并与原句比较,说说哪个更好。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句子中的“这种人”指的是哪种人?用“  ”在文中画出来。

    4下列对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捉阳光

    禾场的竹椅上坐着一个女人,女人握一枚小小的镜子,把阳光折射到屋檐下的阴凉里。灰黑的墙壁上,随即显现出一个光亮的小圆球。

    一个孩子一边打着哈哈,一边举着小手去捉那个光球,眼看要捧住了,不聊光球一转,跑到了脑后。稍稍寻找后,孩子又嘻嘻哈哈地扑上那亮晃晃的小东西。快要捉住它时,调皮的光球又跑开了,一忽儿升高,一忽儿下沉,一忽儿朝左,一忽儿朝右。孩子呢,一点也不气愤,总是随着光球的运动而伸手、弯腰、奔跑、跳跃。他总有那么多笑声.一点也不知道累。

    忽然,孩子扑倒了,趴在地上哇哇地哭。

    女人直了直身子,似乎要去扶他,然而并没有起身。慌乱中,一支拐杖倒伏在地,两只软绵绵的裤管荡了荡。

    我明白她没有起身的原因了。

    女人复又拿起镜子,把温暖的阳光直接折射到孩子的眼前,并且一跳一跳的,很逗。果然,孩子马上停止了哭,并勇敢地爬了起来。

    女人始终背对着我,我一直无法看见她的任何表情。不过我想这并不重要。

    亮亮的光球又跑动了。孩子拍拍手,继续小跑着追上去,去捉那一缕用爱心滤洗过阳光。

    这是我五年前有幸摄取的一幅画面,地点在一座农舍前。其实,檐上还挂有高粱球和玉米棒子,以及红辣椒串……

    1我明白她没有起身的原因了。这个母亲没有起身的原因是________

    2那一个亮晃晃的光球能给孩子带来________,当孩子跌倒后,那个球又给了孩子________

    3从那一缕阳光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最后说其实,檐口上还挂有高粱球和玉米棒子,以及红辣椒串……”这一句有什么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伟大的日子(节选)

    海伦·凯勒

       我们沿着小路来到井房。有人在汲水,老师把我的手放在龙头下面。当那清凉的水流冲在我的手上的时候,她在我的另一只手的掌心里写了w—a—t—e—r(水)这个字。她开始写得很慢,后来越写越快。我静静地站着,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她指头的运动上。我突然朦胧地感到一种什么被遗忘了的东西──一种恢复过来的思想在震颤。语言的神秘以某种形式对我展示出来。我明白了“水”是指那种奇妙的、清凉的、从我手上流过的东西。那个活生生的字唤醒了我的灵魂,给了它光明、希望和欢乐,解放了它。当然,障碍还是有的,但是已经可以克服了。

       我怀着渴望学习的心情离开了井房。当我们回到屋里去时,我所摸到的每一件东西都好像有生命在颤动。那是因为我用出现在我心里的那种奇怪的新的视觉“看”到了每一个东西。进门的时候,我想起自己打破了的玩具娃娃。我摸到壁炉边,把碎片捡了起来。我努力把它们拼合到一处,但是没有用。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因为我懂得我干出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我第一次感到了悔恨和难过。

       那一天我学会了很多字,是些什么字,我已忘了,但是我确实记得其中有妈妈、爸爸、姐妹、老师这些字──是这些字让世界为我开出了花朵。在那个新事频出的日子的晚上,我睡上了自己的小床,重温起那一天的欢乐,恐怕很难找到一个比我更加快乐的孩子。我第一次渴望新的一天的到来。

    1文中朦胧的意思是________

    2那个活生生的字唤醒了我的灵魂,给了它光明、希望和欢乐,解放了它。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3那是因为我用出现在我心里的那种奇怪的新的视觉到了每一个东西。所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

    4画线句子中所使用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

    5老师用这样的方式教海伦·凯勒识字,使海伦·凯勒心头产生了极大的震撼。认真读读海伦·凯勒的心理活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触,是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图书馆读者须知

    欢迎您前来我馆阅览和外借馆藏的书刊、文献资料,参观我馆举办的各类文化艺术展览,参加我馆举办的各类公益性讲座和读者活动。

    1.我馆主要的文献阅览区域设在A区和C区,展览厅设在D区,讲座在多功能厅(B区)举办。A区为古籍、近代文献阅览区和专利、标准等特种科技文献阅览区,C区为现代文献阅览和外借区。读者可凭有效阅览证和外借证进入阅览和外借区域。

    2.进入阅览区域的读者,请将自备书刊、包袋(大于20*14厘米)、食品等物品寄存一楼寄包处(闭馆后,请勿将物品遗留在寄包柜内)。

    3.阅览室内请保持安静,移动通信设备请设置为静音状态。阅览区设有免费饮水点,请勿在阅览区内饮食、喝有色或含糖饮料。

    4.请在指定区域使用电源,勿擅自外接电源或充电,注意用电安全。

    5.本馆全年对外开放。提供24小时还书服务(正门的门卫室)。一楼总咨询台提供咨询导引服务。

    请爱护文献资料和一切公共财物,遵守“七不”规范,遵守本馆的借阅规则,让我们共同营造舒适、安静的阅览环境和良好的借阅秩序。

    【1】暑假期间,徐宁宁到图书馆听专家的“经典阅读讲座”,他应该到__区;张耀扬要去借阅外国名著《安妮日记》,他应该到__区。

    【2】如果不知馆内的图书如何分类,找不到需要的图书,可以到___进行咨询,在阅览室内要注意保持安静,移动通信设备要设置为____状态。

    【3】下面做法中,符合“读者须知”的一项是(  )。

    A.夏铭持有效阅览证进入C区,借阅图书并阅览文献。

    B.当我们阅读时遇到问题应与同伴小声交流,保持阅览环境的安静。

    C.当我们进入阅览区域后应把所带的物品放到寄存处,离开时携带不方便可放在寄包柜内。

    D.当我们所带的手机没电了,可以用自己的充电宝进行充电,不过应注意用电安全。

    【4】如果在阅览室悬挂名言,下面不恰当的是(  )。

    A.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B.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C.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D.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 14、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身无分文:____

    开山鼻祖:____

    【2】西藏第一个藏戏班子是由___组成的,他们用____的形式,表演___,目的是: ___

    【3】如何理解“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

    A.藏戏开始在西藏各地传播开来。

    B.唐东杰布带着他的藏戏班子走遍了雪域高原。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都喜欢王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个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西湖划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小心地说道:“我没有开玩笑,请救救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①今天,人民子弟兵非把这段溃口堵上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身在热带,即使有衣服不用穿。(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寒风吹在脸上,很痛。(改成夸张句)

     

     

    (2)妈妈高兴地说:小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改成转述句)

     

     

    (3)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搜查。(改为直接叙述)

     

    (4)写一句话,用上否则及表示关联的词语无论…………”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题目:夸夸我们的(我的)____________

    提示:在你的周围,肯定有值得夸的人.事.景物,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