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江是被高俅毒死的,死前他用同样的方法弄死了(________)
2、理解与填空
一位医生在给某位病人看病时随意说:“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吧!”医生的这句话会让人误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字的意思,并写出B句的概意思。
A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__
B.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雷锋叔叔________离开了我们,________他的精神永远鼓舞我们前进。
②________学好哪一门学科,________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严格的科学态度。
③我们________要迅速发展生产,________要逐步改善生活。
④________今天要下雨,体育课________在体操房上。
⑤________你答应了这件事,________应该负责到底,努力做好。
5、指出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1)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________
(2)还得知那个“衣衫褴褛的人”的尸体最后在渡船码头附近被发现了。________
6、课内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蹊”有两个音,“xī”音的意思是“小路”,“qī”音的意思是“奇怪、可疑”。在本诗中应选读音_________,另一个读音可组词:_________。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满”字我体会到_________,“千朵万朵压枝低”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二字也与“满”字表示的意思相近。
【4】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_________
【2】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
8、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鹤楼》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黄鹤楼》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滕王阁》首联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滕王李元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
D.《滕王阁》颔联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和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2】两首诗都是诗人登楼有感所作。试结合诗歌分析诗人传达情感的异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竹子》
竹子
①竹子是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植物之一。一根20厘米高的竹笋,一夜之间可以蹿成2米高的竹竿,简直就是神奇的魔术表演。要知道,长成一棵10米高的树可能需要50年,而竹子却只需50天左右。
②目前,中国所拥有的竹子种类,约占全世界已知竹类的一半;中国成片竹林的面积、年产竹材、年产竹笋的数量则分别约为世界总量的1/3、1/3、1/2,均遥遥领先于别的国家,所以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之说。中国竹子中,最矮小的只有10厘米,最高大的巨龙竹则可高达40米,砍下一个竹节就能当水桶。
③仿佛是上天注定的因缘,中国和竹子之间,发生过太多的故事。河姆渡文化距今约有7000年的历史,其遗址中已发现了竹子实物;仰韶文化距今约有6000年的历史,其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已经出现了表示“竹”的符号。以“竹”为部首的汉字,《说文解字》中收录了144个,《辞海》中则收录了200多个。众多服饰、器皿、地名、乐器的名称中,都闪现着竹子的身影。史料记载,汉武帝曾用竹子编成容器,装石子堵塞黄河决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子是诗人王维的知音。苏东坡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中国,攻城有箭,著书有简,储物有筒,吃饭有筷,出行有筏.....可以说,竹子影响了中国人相当一部分的历史、文化和生活。
④在新的时代,竹子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对竹材青眼有加的,首先是建筑师。在上海世博会造型各异的场馆中,一座由96根巨龙竹支撑而成的建筑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有数据显示,建造相同面积的建筑物,混凝土消耗的能源是竹子的8倍,钢铁则是竹子的50倍。此外,竹子还是地球上高效能的“除碳器”。据调查,竹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远超过其他类型的森林。
⑤竹子生长迅速,环保能力很强,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相信会给发展中的中国创造更多的奇迹。
【1】第④段中的“青眼有加”是指建筑师( )
A.喜欢竹子的样子。
B.认为竹子是很好的“除碳器”。
C.欣赏竹子的活力。
D.认为竹材比混凝土的能耗低。
【2】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作比较这一说明方法 的是( )
A.建造相同面积的建筑物,混凝土消耗的能源是竹子的8倍。
B.长成一棵10米高的树可能需要50年,而竹子却只需50天左右。
C.竹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远超过其他类型的森林。
D.河姆渡文化距今约有7000年的历史,其遗址中已发现了竹子实物。
【3】下列说法符合短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竹子影响了中国人全部的历史、文化和生活。
B.中国人用竹子制作生活用品的历史从汉武帝开始。
C.竹子在建筑、环保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D.竹子在未来人们生活中会被淘汰。
【4】第①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目前,中国所拥有的竹子种类,约占全世界已知竹类的一半。”一句中“约”字能否删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最后,斯帕拉捷堵住蝙蝠的耳朵,把它们放到夜空中。这次,蝙蝠可没有了先前的神气。它们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在空中东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到地上。
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1.用“ ”画出写实验做法的句子,用“ ”画出写实验结果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蝙蝠可没有了先前的神气。”蝙蝠先前是怎样神气的?
(2)“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 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尸这里的 “啊!”表达了斯帕拉捷 的心情。整个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说明他具有 精神。
3.先摘抄语段中打比方的句子,再仿写一个句子。
摘抄:
仿写:
11、阅读理解(阅读文本5-8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1)“玛丽·居里让全世界的女子都知道,她们除了‘身世’和‘门庭’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这“更重要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2)作者评价了居里夫人的两个发现,是哪两个发现?
(3)请概括课文第6自然段的段意。
(4)怎样理解文中引用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5)本文写的是居里夫人,为什么要插入斯陀夫人的事迹?
(6)“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卢瑟福对原子结构的探秘,导致了原子弹的爆炸,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这个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里有三个“导致”引领的分句,它们的位置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7)为什么说“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人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8)“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作者引用白居易的诗歌来作比喻,“春”比喻
(9)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可以跨越“百年”?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12、阅读短文《山茶花》,完成下列各题。
山茶花
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粉红的,紫的,墨色的,等等。有的一株树上就有好多种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譬如山茶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片一样晶莹,一样清凉,入人心脾,但她又不会刹那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的眼前,让你叹赏个够。再如那墨茶,(____)以为是一团墨,那(____)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清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那粉红的呢?也许只有九天的织女用早晨的红霞和晴午的云彩在天空上织成的轻绡,才可以比拟吧……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单瓣的,有重瓣的,也有叠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得很有致。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啊,多美啊……
【1】画“________”部分的括号里应选择的关联词是( )
A. 只要……就…… B. 如果……就……
C. 既然……就…… D. 尽管……还是……
【2】这段话是围绕( )的意思来写的。
A. 你见过山茶花吗? B. 真是美极了。
C. 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 D. 啊,多美啊……
【3】这段话是从哪几方面写山茶花的?
________________
【4】欣赏画“ ”的语句,并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新视野。
夏日山行,感悟生命
夏天是成长的季节,夏日的终南山是青翠的,是凉爽的,也是生机勃勃的。
山路两旁到处是野花,有金黄的、淡黄的、粉白的、深红的、紫红的,在青松翠柏和竹林的掩映下,煞是好看。
空气是清新的,山林是幽静的。清新的空气里混着淡淡的泥土和花草的气息,深深地呼吸一口清鲜的空气,人都有一种陶醉的感觉。行走在茂密树木遮掩下的山道上,各种不知名的小鸟尽情舒展着歌喉,“布谷、布谷”“呱呱呱谷、呱呱呱谷”,此起彼落的鸟叫声简直就是小鸟们在举行歌唱比赛,或者就是它们在开音乐会啊!一声声清脆的鸟鸣更增添了山中的清幽,穿行在这望不到边看不到尽头的绿色长廊里,人的心情是自由的、愉悦的。尘世上无边的喧嚣和一切纷扰、纷争都没有了,都被山林的清幽和绿意层层过滤了,都被这凉飕飕的山风吹到了九霄云外了。
“看,松鼠!”是孩子的声音。顺着孩子所指的方向望去,一只拖着长尾巴的小松鼠正在前面迅速地跨越山道,然后敏捷地爬上道旁一棵松树,轻盈地从一棵树跃向另一棵树,一转眼就不见了。
快爬到山顶的时候,又看见了几只松鼠在林间跳跃。在几棵高大的绿荫掩映的树木下发现了一丛开得正艳的石榴花,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呵!石榴花随风摇曳着,开得火红火红,在沉闷蓊郁的山林中,就像一个个天真快乐的孩子,随意泼撒着生命的欢歌、生命的笑声。
夏天是成长的季节,夏日的终南山是青翠的,是凉爽的,也是生机勃勃的。各种植物和动物都遵循着自然规律,和谐地生长着,努力地张扬着自己的风采,活出了一种蓬勃的精神状态。
在蓬蓬勃勃、生机盎然的大自然面前,生命的状态总是积极向上的,自由愉悦的,人只能感受到轻松、自由、博大、快乐!因为自然界的各种生命绽放的是永恒的绿色,释放的是永恒的活力和精神啊!
生命啊生命,大自然中生机勃勃的生命!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煞(________)是:_____________
喧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一个比喻的句子并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句子是第三自然段的__________句。第三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_____________。
【4】最后一自然段与第一自然的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游览时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故乡人
今年暑假,我回故乡——石家庄。谁知第一次单独旅行就遇上了“不测风云”,车站翻建,火车开出十里外停车,这下我可傻了眼!我还背着两个大包袱呢!真是难上加难呀!我走了几里路,找到了公共汽车站,可是人太多,挤不上去,急得我直想哭。我准备坐三轮车回家,可是又一想,我兜里带的钱因为嘴馋,早就变成了巧克力、冰棍、汽水进肚子啦!剩下的钱不多了,给钱少谁肯拉我?再说,要遇上坏人,把我拉到没人的地方,抢了我的包袱怎么办?我犹豫不定,背着包袱转来转去。
“喂,小孩,你要坐车吗?”一个洪钟般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过。我一看,一个三轮车工人在我面前停下来。他中等个儿,一张黑瘦的脸上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上身穿背心,下身穿短裤,冲(①chōng ②chòng)我憨厚地笑着。我问:“叔叔,拉我去西建街好吗?”接着我向他说明了情况。他笑着说:“行,小北京,俺送你去。哈哈!”
“那——得(①dé ②děi)等我姥姥给你钱。”我不安地说。
“钱,要啥钱!”他笑着说。
说着,他伸出大手把我抱上车,又把包袱给我放好,就上车,一蹬,车子飞快地在大街上跑起来。当他听说我父母都是石家庄人,显得更热情了。我乐了,真乃天无绝人之路,我遇上好人了。唉!可麻烦又来了,大约骑了四十分钟,他说:“到了!”我四下一看,不对呀,这不是我要去的地方呀!原来,我说“西建街”,他听成了“新玉街”。当我说明时,他忙说:“对不起,我听错了,不过,小北京,我包你见到姥姥。”说着,掉过车头就走。天真热啊!汗从他的双肩往下淌。忽然,他摘下草帽扔给我说:“小北京,戴上!”我深受感动,趁他不注意,拿出纸笔,写了几个字:“感谢您,故乡人!”落笔是:一个迷路的北京少年。写完,把纸条塞在草帽里。
他终于把我拉到了家。姥姥对他千恩万谢,给他钱。他恳切地说:“我是给工厂送货,顺路送小兄弟回家,不能收钱!”说着亲切地拍拍我的头,蹬上车,走了。忽然,我想起了什么,忙追出院大声喊:“叔叔,您贵姓?”此时,一阵清风吹送来他的回答:“故乡人!”
1.给短文中“冲”和“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序号上画“√”。
2.“不测风云”在本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找出一处细节描写,在下面划上横线;这一细节描写的好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改写句子。
①我们难道不应当热心地为他人服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不计其数的中外游人在广场上漫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正在打扫卫生。(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草生长。(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的故乡是浙江绍兴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王宇做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6)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急,没带雨具老师送你回家。”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8)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①居里夫人的报告使全场的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改为“被”字句)
______
②我对老师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肯定句)
______
③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缩句)
______
④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
⑤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修改病句)
______
19、 将下面的句子变为反问句。
电影是门伟大的综合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轻松习作。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无不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回首往事,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话……都有可能停留在你生命的某个角落。请你选择你的一位老师,通过具体事例写一写老师对你的影响。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