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写词语。
一zhǎ yǎn( )又是一年端阳。窗外,夏虫在 dān diào( )地吟唱。我包着粽子,粽香里的 āi sī( )和 yōu shānɡ( )充盈了整个心绪,那是两千多年前的屈子追求 zhēn lǐ( )不得后无尽的 huānɡ liánɡ( )。
2、按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7分)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 ,是 。(《为人民服务》)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 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匆匆》)
(3)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囚歌》)
(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勇于探索、为科学而献身的居里夫人,也认识了
的凡卡,还缅怀了 的周恩来总理。
(5)你的朋友遇到不如意之事,终日以泪洗脸,你会用(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里富有哲理的一句话“ ”来劝慰她。
3、根据“日积月累”填空。
1.穷则变,______,______。——《周易》
2.______,日日新,______。——《礼记》
3.青,取之于蓝________。——《荀子》
4.苟利于民,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淮南子》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______)地追求 (______)地研究 (______)地工作 (______)地享受
(______)的容貌 (______)的信念 (______)的形象 (______)的神情
(______)的愿望 (______)的震撼 (______)的过程 (______)的飞跃
5、看拼音,写词语。
shū jí_____ míng mèi_____ yán jùn_____
6、古诗阅读
城南
(北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1】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请你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课内古诗,完成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
,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字词。
(1)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盈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脉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
长恨春归无觅处, 。
【注】
①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四月,白居易时被贬任江州司马。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②芳菲:盛开的花,泛指花。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___________,全诗表达出作者由_____到___的感情。
【3】写出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觅: ___________。 芳菲: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前两句蕴含了物候现象,这是因为_____引起的。李白的《塞下曲六首》中也有两句与此原因相同,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5】请简要分析诗人登山前后心情所发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诗中所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完成题目。
在美好的节日里, (yōu)雅的少女和小伙和着音乐的节拍,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尽情欢乐,形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
【1】结合义项和语境判断,句子中的“yōu”最可能是( )
A.优,美好的,指人的举止端庄。
B.忧,发愁的,指对外界事物担心的一种程度。
C.悠,闲适的,指心理状态。
D.幽,僻静的,指居所环境等。
【2】句子中加点的字“和”的正确读音是( )
A.hé B.hè C.huó D.huò
【3】给画线部分换一个词语,最恰当的是( )
A.欢歌笑语 B.能歌善舞 C.载歌载舞 D.手舞足蹈
10、阅读练习
回忆访问叶挺将军(节选)
叶挺将军出狱第四天早晨——一九四六年三月八号,我遵照约定,来到重庆中三路二六三号中共代表团驻地访问他。我在门前停立片刻,便拾级而上。满墙红绿色的“欢迎叶挺将军出狱”的大字标语……
登上台阶,往左一拐,约莫走过十五米的距离,就来至楼前。一位值勤同志郑重其事地告诉我:“叶将军昨夜四点才睡,请稍等!”片刻后,当我被引向楼下右首一间客厅时,叶将军却已经先我站在客厅的门口。他年龄不足五十,身穿浅灰西服,说话还带有明显的广东腔,和蔼地趋前和我热烈握手。
我敬佩地仔细观察着站在我面前的将军。颀(qí)长的个儿,炯炯的眼色,抖擞的精神,朴实的仪表,谦逊的作风,这是将军给我的最初印象。就是他,于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晨,国民党部队向新四军发起进攻时,手持二十响驳壳枪,亲临指挥,和国民党进行了肉搏战,一直持续到天黑。就是他,曾在阵前高呼:“党中央和毛主席信任我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我们坚决战斗下去,就是剩下最后一人一枪,也要和卖国贼打到底……”
正是在这次皖南事变中,叶挺将军被非法逮捕。谈到将军的“囚犯”生活。将军感触颇深地说:“这是和外界隔绝的一段时间。书报、杂志读得极少。”“囚犯嘛!”将军笑声朗朗。谈到这儿,我插问了一句:“叶将军,您不是写过一首《囚歌》吗?”“是唠!”将军紧接着答道,随之他便陷入了沉思。我们知道,在《囚歌》后半首中,将军写下了这样一些火一样的句子:“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将军站起来,往前踱了几步,回答我提出的“有关当局和将军谈过话没有”的问题时说:“我告诉他们,在我还没有获得自由以前,一切条件都不能考虑。”将军的话语,充分表明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他看了看时间,接着说:“今年三月四日,邵力子先生陪我坐一部小汽车到中共代表团。我是自由了,可是皖南事件最后留下来的新四军弟兄们,至今下落不明,我日夜思念他们。我还要为他们进行斗争!”
为珍惜将军的时间,我提最后一个问题:“将军,请问今后打算怎样?”“除了为人民外,还能有什么选择呢?”将军用爽朗的笑声,结束了这次会见。
三十四年过去了,将军的音容笑貌仍旧跃然脑海,追忆这段往事,不禁对叶将军肃然起敬。正是:浩气传千古,英名芳万年!(选文有删改)
【1】(理解词句)读文中画线句,联系上下文,“火一样的句子”的意思是( )
A.文中指叶挺将军写的《囚歌》中的诗句,充满了将军追求自由、献身革命的炽热的情感。
B.文中指叶挺将军写的《囚歌》像地下的烈火,燃烧了作者的心。
C.文中指叶挺将军希望地下的烈火会将自己与黑暗的旧社会一起焚烧。
【2】(诗词积累)读叶挺将军的《囚歌》,体会其品格和志向,想一想下面哪些古诗句也是描写人物品格和志向的(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品读句子)读句子,分析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品质。
(1)片刻后,当我被引向楼下右首一间客厅时,叶将军却已经先我站在客厅的门口。
从将军的______当中,我感受到了他__________的特点。
(2)就是他,于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晨,国民党部队向新四军发起进攻时,手持二十响驳壳枪,亲临指挥,和国民党进行了肉搏战,一直持续到天黑。
从将军的______当中,我感受到了他__________的特点。
(3)将军感触颇深地说:“这是和外界隔绝的一段时间。书报、杂志读得极少。”“囚犯嘛!”将军笑声朗朗。
从将军的______和______当中,我感受到了他__________的特点。
【4】(语言运用)读短文,结合下面资料袋里的内容,你想对叶挺将军说些什么?请简要写一写。
资料袋 皖南事变中的叶挺:1941年正当中国人民的抗日卫国战争全面进行时,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9000余人在奉命北移途中,遭到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将士血战七昼夜,最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前去谈判时,被国民党扣押,他在上饶李村牢房的墙上,奋笔写下了“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正气压邪气,不变应万变”“坐牢三个月,胜读十年书”等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与思考。
片断阅读。
三个人去登山,第一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 )。”第二人登到半山,( ),望着上面险恶高俊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也退了下来。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峰顶。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下许多力气。”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第三个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适可而止 B知难而进 C知难而退 D气喘吁吁
(2)认真读短文,想一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活动描写
(4)用“——”在文中划出描写第一个人、第二个人登山时退下来的真正原因的词句。
(5)联系上下文,理解“适可而止”的意思。
12、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1】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填一填。
【2】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父亲的_________描写;文中画“﹏﹏”的句子是对父亲的_________描写。大难当头,父亲还能如此沉着冷静,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篇悼念文章,我们在朗读时要注意:
(1)全文朗读的情感基调应该是_____的。
A.愤怒 B.悲伤 C.急切
(2)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时,语气要_____。
A.高亢 B.平静 C.低沉
【4】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很重要。这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在写法上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选段,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而他却坐在那里十分难过,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的兴致。
【1】“他”指的是____________“他”坐在____________上欣赏着__________________。
【2】天气这么好,风景这么美,“他”为什么十分难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这段文字的写法,写一段以美好景色反衬悲伤心情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鲤鱼和泥鳅
宁书科
我在青铜峡工作20余年,学会了捕鱼。青铜峡濒临黄河,渠道如网,湖泊、水坑星罗棋布,是个捕鱼的理想所在。我有两张渔网,每到星期天便外出捕鱼,每次都能捕到很多鱼,但大多是鲤鱼。自己吃不完,便送给邻居们分享。
一次一位邻居向我要几条泥鳅,说是当药引子治病。可我几次都没有捕到泥鳅。是泥鳅太狡猾了吗?不,从我数年的捕鱼经验来看,泥鳅并不狡猾,那为何捕不到呢?原来每次撒网抛出去,泥鳅闻声就朝泥里钻,极难捕到它。鲤鱼就不同了,听见撒网声,就跳到水面上逃跑,水面阻力小跑得快,但渔网抛出的速度更快。鲤鱼被渔网罩住后,________往下钻,________继续抬头跑;此时只要它能低头钻下去,或许能逃过一劫。它的悲剧就在这里。
再者,我在捕鱼前,首先要观察一下水面,看看水中是否有鱼,我在岸边静坐不到十分钟,便有鲤鱼跃出水面,发出“啪啪”的击水声。它首先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捕它就“有的放矢”了。
鲤鱼失败的教训首先是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炫耀自己;再就是不肯低头、不愿钻到污泥里去。它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就在所难免了。泥鳅和鲤鱼恰恰相反,该低头时则低头,该钻泥时就钻泥,它不像鲤鱼一样一辈子困在自以为是的“网”里。
【1】联系上下文,在短文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鲤鱼被渔网罩住后,________往下钻,________继续抬头跑;此时只要它能低头钻下去,或许能逃过一劫。它的悲剧就在这里。
【2】每次渔网抛出去时,泥鳅和鲤鱼分别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文中的四字词语(至少两个)归纳概括鲤鱼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缩句:
改为反问句:
(2)拉骆驼的说,它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改为语言描写的句子:
(3)爸爸想了想,笑着说:“也许你的想法要美些。”
改为转述句:
(4)《牧童》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写的。
修改病句:
(5)春天的早晨时最美好的季节。
修改病句:
(6)小宁整天好吃懒做,虚度光阴,我会用 劝他。(写《偶成》中的名句)
(7)与“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流成河”相关的名句是
。
(8)花园 像 我们 美丽的 大 一个 的 校园
把上面的词语合并成一句通顺的话:
(9)用“骄傲”的不同词义造句。
①(指不谦虚)
②(指很自豪)
16、句子乐园。
1.小刚对我说:“明天,我找你,我们去看电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上一个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起来。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里夫人是一个非常令人崇敬和敬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董存瑞炸掉了敌人的暗堡。
①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随身带的干粮都快吃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拟人句:高粱红了,稻子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你怎么能说这都是他的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此时此刻教室里真安静啊!”为开头写3—5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我说:“我想看看你洗的衣服干净不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呢?(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与表达
《那个星期天》一文中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通过描写“我”一系列的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你的生活经历又带给了你怎样的情感体验呢?请你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并把它写下来,注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流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字数5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