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泰安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名诗绝句千古回唱。   

    1)读书能给我们带来快乐。陈寿曾说:________。我们只有多读书,才能像刘向说的那样:书犹药也,________  

    2)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养育我们的父母亲人更应孝敬。桓宽劝诫我们:孝在于________,不在于________。而《诗经》中也提到:爱亲者,不敢________;敬亲者,不敢________。让我们一起建筑爱的家园吧!  

    3)本册书第七单元的日积月累中我们学习了16个四字成语。他们与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密切相关,有关于发奋图强的,有关于团结一心的,也有关于勇敢顽强的。请你任意写出其中的四个。  

     

  • 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①“间”在这里的读音是_________,意思是______,它和诗句中的“______ ”字的意思相同。

    ②从诗句可知,诗人此时是站在______的渡口眺望____________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一水间”说明距离近,舟在其中行驶迅疾,顷刻就到

    B.“只隔”两字是说钟山近在咫尺

    C.“数重山”说明虽然阻隔重重,但在诗人看来却很平常

    D.“一水”“万重山”的阻隔是诗人不能回到家乡的原因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①“ ______”与“ ______”这两个词都写出了诗人浓浓的乡愁。

    ②请你用自己的话替诗人完成这两句内心独白:__________________

    ③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诗稿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科学家已经摸清了一些____________的本领,他们把一种生物里的某种基因_____到另一种生物里。这样,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挥自己的本领,就会创造出某种________的新生物。这种让基因_______的技术,就叫转基因技术。

    课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介绍了转基因技术。

    (2)“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神舟五号”飞船上的航天员是:__________

  • 4、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1)这里的不确定是指:________  

    (2)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如:________

  • 5、我能区分下列生字并分别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阅读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1】解释词语。

    (1)直待:_________(2)凌云:_________

    【2】说说诗句的意思。

    (1)自小刺头深草里。_______________

    (2)时人不识凌云木。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小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两首托物言志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附加题。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这首词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____,号“______”,这首词的题目“浣溪沙”是词牌名,我还能再写两个词牌名:_____________

    【2】词中所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的下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请默写《石灰吟》,并完成相关题目。

    资料袋

    于谦,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很仰慕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为人,书房里曾悬挂文天祥的画像,他还写有“殉国忘身,舍生取义”等诗句,表现出他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品德修养指向了祖国历史上的英烈人物。

    二十四岁时考中进士,之后便入仕为官。他为官清正廉洁,时常着便服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他为人刚正不阿,坚贞不屈,敢于为民请命、抨击权贵。

    【1】请默写《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资料袋”,再读《石灰吟》,作者仅仅是在赞石灰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片断,然后回答问题。(7分)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xuán)涡(wō)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

    练习:

    (1)仔细读文,完成表格。(3分)

    人物

    发现的现象

    产生的疑问

    得出的观点

    谢皮罗教授

     

     

     

    (2)你能用上哪些词来形容上述片断中的谢皮罗教授?请写出两个:     。(1分)

    (3)抓住文中加点的词,结合片断内容,谈谈你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理解。(3分)

     

     

     

  • 10、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甚至逝世前几天也坚持工作,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用“____”画出短文中的两句名言。

    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鲁迅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B. 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时他在工作

    C. 鲁迅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间,紧张地工作

    3为什么说“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huí huái)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báo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用√从文中括号里选出正确的音节。       

    【2】选文节选自课文《_____》,作者是_____

    【3】选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章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4】“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饱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并完成练习。

    有一个考察队在北极考察。队长贝德要求每个队员记日记,日记以描写阳光下的景物为主。队员们对此颇有怨言,却又不敢违抗。

    考察队无法及时返回,不得不在黑暗、寒冷和孤独的极夜中停留一段时间。黑暗和寒冷可以忍受,只是那份孤寂压得快要发疯了。贝德队长宣布:“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的日记,请大家依次朗读!”队员安静下来,只有朗读者在声情并茂地讲述阳光下的故事。人们仿佛看到了闪着银光的雪原,看到了成群的企鹅奔跑的身姿,看到了北极熊从水中爬上冰块,看到了阳光下美好的一切……每朗读一篇日记,烦躁和焦虑一扫而光,心被美丽的回忆占领了。

    终于,大家明白了贝德队长让大家记日记的良苦用心。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黑暗_____  寒冷______孤独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________队员们对写日记颇有怨言,________又不敢违抗。

    ________朗读者在声情并茂地讲述阳光下的故事,________大家不感到孤独。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在朗读声中,考察队员仿佛看到了______的雪原,______的企鹅,______的北极熊,______的一切。

    4“终于,大家明白了贝德队长让大家记日记的良苦用心”,这良苦用心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师,您走好

      1998年11月13日,广州市十六中57岁的李新源老师,写下最后一行板书后,轰然倒在讲台,再也没有醒来!

        作者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地写下了这篇稿子。她说,就以这篇文章为李老师送行。

        ①老师,您走的时候,我们聚在操场上,一个个肃然而立。女生的眼泪一行又一行,男生也个个眼睛湿润。目送您离开校门的一刻,不知是谁带头擦干了泪水,大家没有恸哭,只是静默地为您送行。您一生为学生的牵挂太多太多,今天,一定要让您安心地离开。

        ②阳光穿过云层,赶来为老师方面军行,老师,您披一绺阳光上路吧。您如阳光,一辈子都在照耀别人。

        ③送走您,我们回到教室,泣不成声地抄您留下的板书。班长忽然站起来,缓缓走上讲台,用手擦去“离高考还有188天”的标语,然后执起一根粉笔,重重地写下了“ 1998年11月13日”。

        ④最后一堂课的情形一次次地在同学脑中重现:上课铃响过10分钟,您由班主任搀扶着出现在教室门口。您依旧和蔼地笑着,但显得那么吃力。您坚持写板书,直到挺不住,想坐下来歇歇,但是还没坐稳,就一头栽倒在地。

        ⑤同学们围在您身边喊您,给您擦汗,但您浑然不知。老师,您就这样,在讲台上为生命画上句号吗?

        ⑥老师,您听见您的学生的呼唤了吗?我们的眼眶情不自禁地多次决堤,随着泪潮涌来的是往日一个接一个的片段:

    …………

    1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泣不成声:_____ 浑然不知:_____

    2读句子完成练习。您如阳光,一辈子都在照耀别人。

    这句话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句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这句话表达了学生________.

    请你依照这句话写一句赞美自己的老师的话。

    3细读第段,分析这段是属于(  )描写。(填写序号)

    A. 心理描写    B. 动作描写   C. 外貌描写

    4老师,您就这样,在讲台上为生命画上句号吗?说明了老师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

  • 14、阅读。

    ①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多选题:文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2】多选题:文段中对母亲的 进行了描写? (          

    A.外貌

    B.动作

    C.语言

    D.神态

    【3】多选题:结合全文, 说说在“那个星期天”里, “我”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 化?(        

    A.欢喜期待

    B.耐心期盼

    C.焦急不安

    D.失望委屈

    【4】文章结尾“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 一派荒凉。”运用了环境描写,其作用 是:_____________

    【5】文章以孩子的视角, 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文章内 容,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练习

    1.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成“被”字句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成陈述句)

    3.一大滴松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

    改成

    4.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么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改成肯定句

    5.同学们选举他。当选少先队员。(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

     

  • 16、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一个包含两个以上叠词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都喜欢王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个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西湖划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 按要求写句子。

    (1)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东西。”(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改写句子。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把我们深情地祝福收到了。

    改为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女孩叫起来: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请以“这也是一种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学校;书写要规范整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