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单调—(_______) 远眺—(_______) 无济于事—(_______)
真理—(_______) 浓稠—(_______) 乌合之众—(_______)
空虚—(_______) 残暴—(_______) 没完没了—(_______)
2、补全《水浒传》的回目
1、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__拳打镇关西 2、赵员外重修文殊院,________闹五台山 3、_____倒拔垂杨柳,______误入白虎堂 4、梁山泊______落草,汴京城______卖刀
5、_____押送金银担,_____智取生辰纲 6、_____剪径劫单人,_____沂岭杀四虎
3、比一比,再组词。
榆(_____) 禁(______) 砚(_______) 乍(_______) 蛾(_______)
愉(_____) 焚(_______) 现(_______) 作(_______) 鹅(_______)
藻(_____) 凄(______) 熏(_______) 锦(_______) 迎(_______)
澡(_____) 妻(_______) 重(_______) 绵(_______) 抑(_______)
4、补全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
空空( )( ) 热( )( )眶
一视( )( ) 全神( )( )
千门( )( ) 伶伶( )( )
(1)仿照画“ ”的词语,写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仿照画“ ”的词语,写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殖: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中: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3.幢: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4.柞: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5.说: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6、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鹤楼》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黄鹤楼》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滕王阁》首联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滕王李元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
D.《滕王阁》颔联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和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2】两首诗都是诗人登楼有感所作。试结合诗歌分析诗人传达情感的异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我的“自白”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1】“高贵的头”指的是__________。“魔鬼的宫殿”指的是____________。
【2】从“放声大笑”中体会到陈然____________的英雄气魄。
【3】标题中“自白书”上的引号表示________,“自白书”在诗中的实际含义是_________。
【4】请再写出两句表达视死如归、凛然正气的诗。(注明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竹石
郑燮①
( )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②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 ①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②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1】从“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括号处,应填_________。
【2】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_______________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9、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做题。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摘录描写蟋蟀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建筑住宅的工具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端午日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雌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酮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子,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浆,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插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需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鹤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戌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文章提及了茶铜人端午日(____)、(____)、赛龙船等习俗。
【2】阅读短文,关注短文中的加点词。
(1)理解短文中三个加点词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写出了观看龙舟竞赛的人(____),具体写出了全茶铜人欢度端午节的(____)。
(2)短文中的三个加点词“莫不”可以分别替换成哪些不同的表示同一意思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画出描写划船时声音洪大、场面壮观的句子。
【4】描写“船与船竞赛”的是第(____)自然段,这部分内容属于(____)(详写 略写);描写“人与鸭子竞赛”的是第(____)自然段,这部分内容属于(____)(详写 略写)。
【5】“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众人在水中追赶鸭子的情景是怎样的?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当时长源的“新花样”。
______________
【6】关于本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中心突出,展现了茶铜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
B.“众人逐鸭”这一部分内容,体现了城中成军长官与民同乐的精神
C.短文第三自然段花了不少笔墨描写划船前的准备,稍显多余
11、综合实践。
【1】我知道这幅作品是《 》,作者是 。( )
A.颜勤礼碑 颜真卿
B.千字文 怀素
C.兰亭集序 王羲之
D.古诗四帖 张旭
【2】下列对这幅作品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用笔方整,笔力刚劲,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
B.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如行云流水。
C.用笔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不计一笔一字的工拙,力求气势畅达豪放,大起大落,放任不羁。
D.笔画横平竖直,粗细一致,以圆为主,圆起圆收,圆中有方,富有奇趣。
【3】六年级(1)班开展了“聊聊书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吧!完成下表,做做准备工作!(第1题中提到的人物除外)
书法家 | 时代 | 擅长字体 | 代表作品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4】杨华认为每周一节的书法课是在浪费大家宝费的时间,就向老师提议取消书法课。请你帮老师劝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匆匆》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巧巧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2】如“轻烟”“薄雾”等事物有什么特点?作者说这句话想借此表达什么?
____________
【3】“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华盛顿砍树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华盛顿说:“是我砍了樱桃树!”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1】填入转述句的正确标点符号。
华盛顿说是他砍了樱桃树(______)
14、名著阅读
下面是一本书的封面和对这本书的评价,请仔细阅读,完成练习。
● 海明威称其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故事之一”。 ● 流行全球的儿童冒险经典小说。 ● 被指定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
【1】从书籍封面的文字中,能获取这本书的____、译者、____和____等信息。
【2】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这本书和《鲁滨逊漂流记》一样,属于世界名著。( )
(2)被困在山洞里的汤姆借助风筝线向前探路,后来找到了出口。( )
(3)汤姆是因为读了一本写冒险故事的书,所以决定离家当海盗。( )
【3】从以上三个评价中任选两个,用一组恰当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写下来,可适当修改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甘愿落后呢?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中国的历史难道还不够悠久吗?
16、按要求写句子。
⑴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蜘蛛最终缚住了这只强有力的苍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的东西”。(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大孔雀蛾在飞舞。(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的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老虎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维吾尔姑娘很漂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很苦。和田维吾尔人感觉很甜。(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学期,我们班同学普遍地阅读能力提高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祈祷。依然没从洞里传来好消息。(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反问句
一想到这里,我就感慨万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请你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