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承德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空。

    1.《窦娥冤》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徐悲鸿以画______________闻名世界。

    3.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_____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______________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__________

  • 2、看拼音写词语。

    (1)其实,并没有人将时间藏起来,就在你每tíng dùn______、pái huái______的间隙,它便踮着脚nuó yí______了。

    (2)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科学家总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jué chá______人们所忽略的细节,他们总能jiàn wēi zhī zhù______并不断探索,在自己的研究lǐng yù______有所建树。

    (3)这pì jìng______的小路上回荡着qīng cuì______的虫鸣,那是xī shuài______在歌唱。

  • 3、根据积累填空。

    (1)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中秋的时候吃月饼:_______;过年的时候吃鱼:__________;建筑上雕刻蝙蝠:___________;祝寿时送老寿星松鹤图:________________

    (2)这学期,我们积累了许多读书的名言。知道了“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平时读书须用意”,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做到“苟日新,__________________”;要不然“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在哪里?韩愈说: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杜甫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绍翁说: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_;王观说春天的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却说:百啭无人能解,_________________

  • 4、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5、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诗歌的第一、二句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是从___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2】这首诗中的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A.披着威武的鞍具(金络脑),在秋高气爽的原野上吃草。

    B.披着威武的鞍具(金络脑),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3】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了自己热望建功立业却又不被赏识的愤懑之情。

    B.希望自己像马一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 7、朗读古诗《泊船瓜洲》,完成练习。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请在正确的读音后打“√”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 jiān),

    钟山只隔数(shù shǔ)重(chónɡzhònɡ)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hái)。

    2《泊船瓜洲》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_________,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__________,不禁勾起了浓浓的___________之情。

    其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___,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诗中"一水"指的是:_______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

    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______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

      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

    4我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泊船瓜洲》的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并理解句子。

    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

    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_

    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

    3)写几句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

    举头望明月 清泉石上流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 低头思故乡

  •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三章节“节日内涵探究”中有关“中秋”的内涵呈现。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注释】①十轮:月光筛过梧桐影,落在地面就在叶影间成像,显得不止一轮。②隅:角落。③素娥:嫦娥。下句中的“玉蟾”即嫦娥居住的玉蟾官。

    【意象摘取】

    【1】(诗歌意象)意象是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在本诗中,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烘托了孤寂清冷的气氛,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情感分析】

    【2】(主旨情感)对比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说说两首诗情感上的相同之处。

    链接材料: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①女娲对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②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广阔了,她工作了很久,还是没有实现她的愿望,而她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__下一条枯藤,__到一个泥潭里,__成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__。只见泥点溅落的地方,出现了许多叫着跳着的小人儿,和先前用黄泥__成的小人儿一样聪明美丽。“妈妈”“妈妈”的喊声在四周回荡。

    ④用这种方法来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疲惫不堪______ 绝妙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空白处。(填序号即可)

      ②搅 ③伸 ④挥洒   ⑤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画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选文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你能否从选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滴水穿石的启示

    (1)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qiè)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2)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3)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美国发明家爱迪(dí)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但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zī)孜不倦,竟拥有白炽(chì)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4)我们知道,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它的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它却不能把石块滴穿。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5)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1】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下面哪些双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不教一日闲过。”  “滴穿”  “顽石”  “滴水穿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这段话,完成练习。

    为了让生活环境更舒适,人们在城市里种植了大量的树木花草。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人们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确切的。因为这些“绿色卫士”不仅能吸收空气中过剩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而且能降低灰尘污染——叶子表面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飘尘,阻止灰尘微粒蔓延。

    1这段话作者表明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之肺”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的“绿色卫士”有什么作用呢?请概括为两点。

    第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生死情

    我在广州培训时,老师出了一道题:爱的表达方式,要求我们每人说一种,但不能重复。

    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可以用宽容来表达;有的说可以用鲜花和语言来表达;有的说痛苦一个人承受,快乐两个人分享,这就是爱的最好的表达方式……

    轮到一个叫秦依的东北女孩时,她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对年轻夫妇,都是生物学家,经常一起深入原始森林考察。

    有一天,他们像往常一样钻进森林,可当他们爬过那个熟悉的山坡时,顿时僵住了,一只老虎正对着他们。他们没带猎枪,逃跑也是不可能的。

    他们脸色苍白,一动不动,老虎也站着。僵持了几分钟时间,老虎朝他们走来,然后开始小跑,越跑越快。就在这时,那个男的突然大喊一声,然后自顾自地飞快跑开。奇怪的是,跑到那女的面前的老虎也突然改变方向,朝那男的追过去。随后那边就传来惨叫声,而那女的却平安逃回来。

    这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说那男的活该。也就在这时候,秦依问我们知不知道那男的喊的是什么。我们几十个学员,大致给出两种答案,一是:婆,对不起啊!二是:赶快逃,逃一个算一个!

    秦依说:错了。那个男的对他妻子喊:照顾好依依,好好活下去!

    秦依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泪水。面对着大家惊愕的面孔,她接着说道:在那种情况下,老虎只会攻击逃跑的人,这是老虎的特性。秦依最后说:在最危险的时刻,我爸爸一个人跑开了,他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我妈妈最真挚的爱……”

    1)用一句话说出这个真实故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年轻夫妇和老虎僵持了几分钟的时间里,他们分别会想些什么呢?请想象一下,并写下来。

    妻子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丈夫很快作出的反应,试对他的思维进行探索、推理。

    丈夫可能会这样思考——今天碰到老虎,肯定没命了,但是,不能___________,要想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身上没有带武器,只有跑。但是,人怎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老虎一追上来,那么,我们两人__________________,而妻子更容易_______________。与其两人都让老虎吃掉,不如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一个男人,有保护弱小的责任,只有我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老虎有攻击逃跑的人的特性,所以我只要___________,老虎就会_____________。这样,在老虎追我、吃我的时候,妻子就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到这儿,丈夫毫不犹豫地向着远处跑去,边跑边喊,和妻子告别,并吸引老虎追过去。

    3)读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思考问题。

    尊重卑微

    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庭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他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他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山火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只看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是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将短文括号中恰当词语写在横线上;在第九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尤其﹣﹣      开拓﹣﹣        决断﹣﹣   

    【3】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蚂蚁家族“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哪两种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

    《父亲的半瓶酒》

    贾平凹

    ①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

    ②去年,父亲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没来,只是每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我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③但是,没过多久,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唯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孩子搭车来了。

    ④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滞呆。一见面,我有点慌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着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⑤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却还是要父亲搂着去睡。我叮咛爱人,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一到晚上,家里来了很多人,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⑥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着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也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⑦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刷刷地流下来了。

    ⑧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看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1】文中的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请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第④—⑦段中,理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慌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动

    【3】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这处描写有何作用?请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⑤段对小女儿的不同态度中,分析“我”和父亲的不同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说说“父亲的半瓶酒”具体含义和作用。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①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自己的祖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支钢笔是他的,不是我的。(改动标点,使句子的意思相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你这样做,岂不是太糊涂了吗?(不改变句子原意,给句子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伙伴说:“我爸爸说手表里住着很多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对我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对我说:“今天晚上我要排练节目,您就别等我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缩句)

    2.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改为字句

    3.你不用蜡烛就不能去搬柴了吗?(改为陈述句)

    4.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样大的小女儿。(改为间接转述)

     

  • 20、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她喜欢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生命在于运动,为了拥有健康的体魄,请你以先锋小学六年(1)班李强的名义给本班同学写一份关于加强体育锻炼的简短倡议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