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1)bō li______瓶子里装着一只黑黝黝的大xī shuài______,瓶子外边还趴着一只kǒng bù______的小蝎子。
(2)jiē xīn______公园的空地上有个máng rén______在弹着三弦。
2、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1.几只duŏ cáng______在洞中的mă yĭ______悄悄地爬到zhàn fàng______的花朵上,它们在寻找食物,看到这些自强不息的小生灵,因考试成绩不佳而心情忧伤的刘明也不再pái huái_____了,他用安慰的kŏu wĕn______对自己说:“加油,从头再来吧!”
2.在míng mèi______的阳光下,你会发现太阳有脚啊,他总是在你不知不觉中悄悄地nuó yí______。妈妈跟我niàn dao______着:“不要辜负这美好时光,不要让时光悄然消逝,”我yī wēi______在妈妈身边,暗下决心:“我不会再惆怅,不会再浪费时间,不然我不会原谅自己的!”
3、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分别指________。
(2)①麻雀虽小,________;
②________,勿以恶小而为之。
(3)填写下列词语有关的历史人物。
①卧薪尝胆________; ②破釜沉舟________;
③纸上谈兵________; ④望梅止渴________;
(4)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坎坷,但只要你不气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一定会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的“________。”
(5)燕子去了,________;杨柳枯了,________;桃花谢了,___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名句。
1.老师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希望学生们将来都能超越他。
2.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于谦《石灰吟》中“__________”的高尚节操。
3.下边这幅书法作品的作者是_______。
请用正楷字把题写的内容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此为题的文章是作者在____________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文中引用了司马迁说过的话: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请结合学过的《悯农(其二)》中的相关诗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6、阅读诗文,完成练习。
(甲)七步诗
曹植①
煮豆持②作羹③,漉④菽⑤以为汁。
萁⑥在釜下燃,豆在釜⑦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乙)反七步诗
郭沫若⑧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注释)①曹植: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②持:用来。③羹:用肉或者菜做成的糊状食物。④漉:过滤。⑤菽:豆。⑥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⑦釜:锅。⑧郭沫若: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1】(甲)诗中,曹植巧妙运用比喻,用“豆”比喻曹植,用“萁”比喻______。“同根生”指__________,“相煎”指_________。(乙)诗中的“豆”成了“_________”,“萁”成了“_________”。
【2】(甲)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诗的写作角度不同,曹植写(甲)诗是希望_________;郭沫若写(乙)诗是歌颂_________。
7、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甲)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写出(甲)诗中表现自然景物之间亲密融洽关系的词语。(答出两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首诗都写了荷花,但写法上各有不同,请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朝杨万里的这两首小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①家花满蹊②,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③戏蝶时时舞,自在娇④莺恰恰⑤啼。
注释:①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②蹊(xī):小路。③留连:舍不得离开。④娇:可爱的样子。⑤恰恰:拟声词,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 |
【1】“千朵万朵压枝低”呼应上句中的“________”字,本句中“________”“________”两个字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繁盛。
【2】判断下列关于古诗后两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可以把“留连”改为“翻飞”,因为“翻飞”生动地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______)
②“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而“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写照,也传达出它带给诗人心理上的轻松适意的感觉。(______)
③“戏蝶时时舞”“娇莺恰恰啼”表面上是在描写景物,实际上是诗人心情的写照,这种写作手法叫作寄情于景。(______)
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②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③我奇怪地问他:“ 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④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⑤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⑥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1】那年春天,父亲的行为比较异常,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为什么要烧掉一些书和文件?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当时的背景说说,父亲为什么含糊的回答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划线句子说“我们心里都很不安”,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们为什么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雕 像
一位致富不忘家乡的农民企业家出资修了一座跨河大桥。
大桥竣工后,企业家找到一位颇有名气的雕塑家,请他塑一尊人物石雕立在桥边。
企业家说:照片我没有,但请您听听这个故事——
20年前一个夏日的傍晚,山洪暴发,天昏地暗。一个放学归来的少年躲在河边一棵孤柳下浑身湿透,惊恐地盯着面前咆哮的河水。突然,少年听到一声声呼唤:狗子——狗子——
少年隐约看见河对岸母亲顶着一块儿塑料布艰难地走来了,可河上的小木桥早被洪水冲走了。母亲也看见了儿子,来不及挽起裤腿便踏进湍急的河里。突然,一股更猛的洪水奔涌过来,母亲一闪不见了。少年急了,跟着洪水往下游跑。
良久,母亲又被洪水托了起来。
娘!娘——少年哭喊道。
母亲被浪头掀起的片刻,用了最大的声音喊:狗子——饭在灶膛里……热着——有20块钱在床上的棉絮里……母亲话音未落就被洪水卷走了。
后来少年辍(chuò zhuì)学了。少年用母亲积攒下的分分角角到镇上做生意,一直到今天。
企业家讲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yān yè)了,他说:“您知道,那少年是我,我要给母亲塑一尊雕像。”
那一夜雕塑家失眠了,那场景总缠绕在脑子里。雕塑家开始了自己雕塑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幅作品的创作与雕刻。
雕像揭幕(mù mò)的那一天,当这位农民企业家亲手掀起雕像上的红绸时,他惊呆了,久久不语——风雨中,一位头发凌乱的母亲顶着一块儿雨布,佝偻着腰,神情焦急地呼唤着……母亲的背后,映衬着彩虹一样的跨河大桥。
企业家紧紧抓起雕塑家的手:“谢谢您!谢谢您!”企业家的声带颤(chàn zhàn)动着,眼睛闪着泪光。随后他说:“工钱多少?您说个价!”
雕塑家轻轻推开企业家的手,郑重地问:“你说呢?”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解释词语中加点的字。
(1)颇有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洪暴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的句子,想想这尊雕像表现出了怎样的深刻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的句子,说说雕塑家想表达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简要评价文中的三个角色。
企业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雕塑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一定没问题。”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搂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屏障________ 伸展________ 凝结________ 意料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符合下面句子意思的词语。
①形容态度温和顺从。________
②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写母亲心情的句子。
【4】母亲每一次开家长会都对儿子说“假话”,你明白母亲这样做是为什么吗?说说母亲这样做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 )多忙,对我的问题( )很感兴趣,( )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我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从所填的关联词中我深深地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
【3】片段中说“局势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4】读画横线的句子,填空。
“轻易”在课文中是“_________”的意思。“我的父亲不肯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李大钊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3、阅读《牧场之国》,回答问题。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mò mú)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sì shì)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piāo biāo)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给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画“√”。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____________)
(2)形容悠闲从容,心情舒畅。(___________)
(3)形容面积很大,很旷,看不到边。(__________)
【3】按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写在横线上。
(1)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向我们展示了荷兰白天的独特风景:牧场是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动物们的自由王国。
【5】作者为什么多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选择正确的说打上“√”。
A.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
B. 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 )
C.赞叹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 )
14、篇章阅读
散步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茅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雾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línlín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您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分qí________水波lín lín________
【2】说说第③段划线句中加下划线字的表达作用。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划线句属于________描写,在本文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选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 “我”母亲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慈祥老人,儿子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B. “母亲”开始要走大路,后来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拗不过孙儿的强烈要求。
C. “整个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组成,而中年一代不仅要承担抚养下一代的责任,更要承担赡养上一辈的责任。
D. 本文揭示了温馨和谐、尊老爱幼的主旨。
【5】我们都有一个幸福家庭,只要你用心观察,亲情无处不在,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家庭中的亲情故事。(要求:叙事表达亲情,语言表达流畅,30字以上,不得说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句子练习。
(1)书中描述了原始森林里蟒蛇吞野兽的情形。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把”字句.
火柴照亮了小女孩的四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场。
(1)这是天地给我们的恩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与人之间密切的关系,让我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南风景如画,怎么比得上我的家乡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进行下面句子的转换。
原句: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1)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微习作(请根据首尾呼应的习作方法,结合下面文章的开头,写一结尾)
开头——那天的那件事,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使我终身难忘,因为它为我赢来了第一声喝彩。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