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回家心切。_____________
2.通过了很多的磨练。_____________
3.盛怒的样子。_____________
4.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_____________
5.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绝——(_____) 少壮——(_____) 观书——(_____)
反义词:
浅——(_____) 活水——(_____) 少壮——(_____)
3、句子积累。
(1)你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自己努力学习。
(2)得到别人的指点和帮助,你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感谢。
(3)被人误解,你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宽慰自己。
(4)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怎么能囫囵吞枣地读书呢?
(5)今天我早早就来到学校,想第一个完成早读作业,可没想到班长的早读作业已经写完一半了,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4、补充四字词语。
莫_____其_____ 惊_____动_____ 张灯结_____ 别无_____
视_____如_____ 无_____有_____ _____七八_____ 千钧_____
5、比一比,组词。
粹( ) 暇( ) 崭( )
碎( ) 瑕( ) 渐( )
6、阅读。
【材料一】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特。
【材料二】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注释]竞渡:赛龙舟,讵(jù):岂,表示反问。殒(yǔn):死亡,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
【1】材料一中的“元日”指农历 ________月 ________日。这首诗描写的是 ________的情景。
【2】材料二中的“端午”是农历 ________月 ________日,这个节日主要是纪念伟大诗人 ________。
【3】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重阳节,重阳节是每年农历的 ________月 ________日。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 。
泥融飞燕子, 。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
【2】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描绘了 __________ (填季节) 的美景。
【3】后两句中的动词“________”和“_____ ”分别表现了燕子的_____和鸳鸯的_________。
【4】读了这首诗,我想到了这两个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②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③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
A.署:衙门。
B.萧萧:形容草木凋零。
C.吾曹:我们。
D.关情:牵动情怀。
【2】给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疑是民间疾苦声(________)
①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②憎恶,厌恨。③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
(2)些小吾曹州县吏(________)
①细小;微小。②稍许;略微。③少许。
【3】“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关情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
【5】诗人写竹的诗很多,你还能再写出几首吗?
(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过了几天,汤姆的同学贝奇过生日,家里决定在山上给她举行野餐会,让孩子们都参加。餐后,孩子们都到山上的一个山洞里去了,听说谁也不知道里面有多深,他们想进去探险。汤姆和贝奇走在最前面,他俩举着蜡烛,顺着黑乎乎的通道,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洞里的景(观 关)。当小探险家的念头开始占据(jū jù)他们的心灵,他们不顾同学们的劝阻,一直往里走去。过了一会儿,他们来到一个大洞,上面有好多蝙蝠,一大团一大团地聚集在一起。受到亮光的惊(拢 扰),蝙蝠铺(pū pù)天盖地地飞下来,尖叫着向蜡烛光猛扑过来。吓得他俩赶快跑开,拐过好几个洞才躲开了蝙蝠的追击。
突然,贝奇说:“咱们这是到哪里了?”
汤姆一愣,他发现自己也迷路了。两个人开始在里面乱走,还大声呼叫了好久。可是,既没有人答应,也没有找到回去的路。带的食物已经吃完,蜡烛也快用光了。两人又累又饿,艰难地在洞中摸索前行,希望能找到出口。有时实在困了,就躺下歇一会儿。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贝奇越来越觉得没有希望了,可汤姆知道不能泄气。他总是对贝奇说:“你放心,我们马上就会找到出口的,你很快就可以回到父母的身边了。”
【1】在括号里正确的汉字和音节下面画“ ”。
【2】照样子,写词语。
(1)黑乎乎:(2)津津有味:
________________
【3】当小探险家的念头开始占据他们的心灵。
缩句:________________
【4】汤姆和贝奇进洞探险,他们遇到了什么情景才迷路的?用“__”画出相关的语句。
【5】哪些语句的描写说明汤姆和贝奇真的迷路了?用“~~~~”画出相关的语句。
【6】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北京的春节》节选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文段从多个角度描写了除夕的热闹,读句子选一选。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1)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
(2)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 )
(3)鞭炮声日夜不绝。(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 充满)了这间小屋。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 抓住)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他吗?”
【1】敌人派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为了抓____________,表现出他们的心虚。
【2】找出文中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用“__”画出,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
【3】第一段用的是什么描写( )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静态描写
【4】用“√”圈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5】用选文中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经典例题
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
每天吃过午饭,总有孩子的(xī)闹欢笑声在隔壁院子里响起。那是我的新邻居索尼亚在同她的三个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我有午休的习惯,他们欢呼的声音,每每将我从美梦中惊醒。有时,我也会好奇地将头伸出院墙观看。
索尼亚正在给其中大一点的女孩蒙眼睛,她一边系纱巾,一边喊:“杰瑞、迈克,你们都藏好了没有?”两个小男孩儿的声音就从院子的另一头传来:“我们都准备好了。”索尼亚又小声地叮嘱身边这个女孩:“琳达,你可不准偷看哦!”琳达脆生生地回答:“妈妈,我没偷看。”
“索尼亚将琳达轻轻地往前一推,说:“好了,你现在就去抓住那两个小家伙吧!”琳达小心地迈开了步子,抬起双手,摸索着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索尼亚则远远地站在后面进行指挥:“琳达,小心!那里是台阶。注意!你的左边是公路,右边是商场,再过去就是电影院了。前边左转,很好,你已经到学校了。现在,杰瑞站在公路边上,迈克蹲在商场附近。琳达,你只要往后一点就可以捉住他们了。”琳达转身,果然就捉住了迈克,很快又捉住了杰瑞。这时,院子里就会爆发出巨大的欢笑声。然后,索尼亚又用纱巾蒙住杰瑞的眼睛,让他去抓琳达和迈克。
我觉得吃惊,这样捉谜藏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要知道,那宽(chăng) 的院子里其实空无一物,而索尼亚所说的商场、公路、电影院和学校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出于好奇,也因为他们这样的玩闹实在是打搅了我的睡眠,我决定去拜访一下这位新邻居。我心里盘算着,如果她能答应每天中午都带孩子们去电影院,我很乐意为他们支付门票钱。
我敲开了索尼亚的院门,表达了想请孩子们去看电影的意愿。我的视线不经意间越过了索尼亚的肩膀,看到她身后院子里横七竖八画满了线条,三个孩子在线条构成的奇怪图形里玩得正起劲。
“哦,看电影?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是乔克叔叔,他说要请你们去看电影。”索尼亚向孩子们介绍我。尽管看上去索尼亚很热情,但她好像对我的邀请并不感兴趣。趁着孩子们玩得入迷,她向我眨眼睛,示意我随她走到一边说话。
她告诉我,这三个孩子是她从孤儿院里领出来的。由于担心邻居的孩子对他们不友好。也怕人们知道孩子的身世后对他们有偏见,她跟先生才决定迁居到此。“喏,在这里我们就你一个安静的邻居。”她对我笑得很友善。她说最近她正在以捉迷藏的方式,教孩子们如何在这个小区里生活,如何独自去上学。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院子里画的原来就是这个小区的地图。
“不瞒你说,现在,琳达已经能够独自一人往返于海德学校了。”索尼亚说起来十分骄傲。
“海德?你的意思是……琳达她是盲童?”我非常吃惊,因为海德是附近一所有名的盲人学校。
索尼亚点了点头,补充说:“不仅是她,杰瑞与迈克也快要入学了。”她招呼着孩子们过来。三个孩子摸索着慢慢走到她身边,拽着她的手叽叽喳喳地问:“妈妈,妈妈,看电影有捉迷藏好玩吗?”索尼亚对我一笑,说:“这个,我们还是请你们的乔克叔叔来回答吧。”
我突然被一种不知所措的情绪感染,觉得自己很对不起这些孩子。我抚摸着他们的头,看着他们仰望着的无忧无虑的眼神,高声说:“当然没有,有什么能比捉迷藏更好玩呢?”
当我走出索尼亚家的院门时,我轻声对索尼亚说:“对不起,我不知道情况是这样的。但我还是想问一个问题:既然孩子们什么也看不见,在捉迷藏的时候,为什么还要给他们用纱巾蒙上眼睛呢?”
索尼亚认真地说:“ 。”
(选文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xī)______闹
②宽(chăng)_____
【2】文中运用第一人称表述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游戏时,索尼亚给琳达“蒙上眼睛”并叮嘱她“不许偷看”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明这篇文章的记叙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我最棒。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呃……”要用哪种的语气来读?
A.紧张 B.兴奋 C.惊讶 D.纳闷
【2】下列不属于“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中“一切”的是( )
A.在锅里粉碎的栗子 B.黄焖鸡锅子里的栗子
C.煮得肿胀的饭豆 D.脱了皮的花生仁和锅巴
【3】让八儿感到意外的是_______。
【4】想一想:此时八儿的头脑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在本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本段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 )
A.时光不知不觉地流逝。
B.时间去得快来得快。
C.无形的时间就像太阳一样。
D.太阳和时间都是易逝的。
【3】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______、______、______,向我们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4】“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句话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春天难道不美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我学习不努力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难道不好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办法好,我们一定会采纳。(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像天使一样,默默拯救受病痛困扰的人。(仿写)
我的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
例: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1)这么大的风浪,那个渔民怎么能驾着小船出海去呢?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缩句)
2.绮丽华美的春色啊,你是多么美好!(改写成反问句)
3.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仿写,用上画线的词)
4.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仿写,写出柳枝随风摆动。)
20、按要求写句子。
(1)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请以“忘不了的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
要求:选择一件自己经历过的、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来写;要能体现真情实感;重点写出人物的感觉、感受和心情变化;注意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言之有物。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