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初一下册历史开学考试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

    C.   D.

  • 2、转运使是我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实行这一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   

    A.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B.避免地方官吏的腐败

    C.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 D.解决支付给辽、西夏岁币的财源

  • 3、下列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

    B.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C.唐太宗创建三省六部制度,明确中央机构职权

    D.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

  • 4、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  )

    ①设置澎湖巡检司  ②设置回回司天监  ③设置回回药物院  ④重用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 5、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①处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隋朝建立 B.隋灭陈,完成统一

    C.隋炀帝继位 D.开凿大运河

  • 6、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 士大夫的提倡 B.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 农民的需要 D. 皇室贵族的需要

  • 7、如果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都城临安,你的经历中可能有

    ①经常逛夜市②市场上车马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声声入耳

    ③在瓦肆勾栏中听杨家将的故事④在书房中专研八股文,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8、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就有了,宋代称春节为(     )

    A.元宵

    B.除夕

    C.元旦

    D.守岁

  • 9、假如你生活在唐朝时期,你可以做到的是(  )

    ①参加科举考试  

    ②欣赏李白的诗  

    ③去草市购物  

    ④看《资治通鉴》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 1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前名门望族垄断高官的局面,使有才学的人可以由此参政。这里的“它”指的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 11、“他倾注27年心血,在前人基础上,纠正错误,增补遗漏,完成了190万字的药物学著作。”这部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 12、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

    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大兴文字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3、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亡于

    A. 政治腐败

    B. 民族矛盾

    C. 外敌入侵

    D. 农民起义

  • 14、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政变啊!”你能判断出同学们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吗( )

    A.靖康之变

    B.葵丘会盟

    C.玄武门之变

    D.陈桥驿兵变

  • 15、李自成的策略中直接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 (   )

    A.严明军纪,不许妄杀一人 B.提出“均田免赋”

    C.不得侵占民房 D.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 16、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A. 大闹天宫一《西游记》

    B. 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 黛玉葬花—《西厢记》

    D. 武松打虎—《水浒传》

  • 17、昆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是在( )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 18、时势造英雄,但杰出人物对历史和社会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不可轻视。下列人物及史实所起作用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马可·波罗旅华 D.文天祥抗元

  • 19、在现代社会,支付宝、微信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半两钱

    B.五铢钱

    C.交子

    D.人民币

  • 20、“杀牛羊,备酒菜,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里的“闯王”是指

    A. 陈胜

    B. 刘邦

    C. 黄巢

    D. 李自成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是 ____________ 。徐光启所著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树艺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该书是 ____________

  • 22、蒙古灭西夏与金

    (1)成吉思汗率领军队进攻西夏,______年西夏灭亡。

    (2)蒙古和南宋结盟并夹击金朝,______年,蒙古灭金。金朝灭亡后,蒙古和____直接对立局面形成,双方战争持续40多年。

  • 23、南宋抗金:____统率的“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宋高宗和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并以“_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 24、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政权的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古代各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在下图中的人物统治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西北少数民族首领称为“________”。藏族祖先在唐朝时称为________。下图中的人物统治时期时该族有一位历史人物通过联姻谱写了族团结的佳话,她是________

    北宋时,与北宋并立的有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分别属于________族、________族和________族。它们同北宋之间有战争也有和平,如:北宋与辽之间订立________;南宋时期,________年宋金议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友好相处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 25、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___________,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 26、南宋时期,我国的制瓷中心在________

  • 27、宋元时期中外交通概况:宋代由于_______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_______建立后,海路和陆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 28、唐太宗统治时期的著名的谏臣是:_______________ 

  • 29、________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 30、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对号连线(请将朝代、人物、作品正确连线)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唐朝皇帝重用贤能,请列举出唐太宗、唐玄宗时期被委以重任的名人各一位。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一中的两种新生产工具分别是什么?这两种工具的使用分别有好处?

    材料二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2)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历史上的一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这种选官制度有何益处(说出一点即可)?

    材料三: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3)材料三中的这位“伟大僧人”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是什么?他身上具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唐朝对外关系体现出怎样的社会风气?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开学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