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题目。
【甲】
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
苏幕遮·怀旧(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乙词背景:首词作于公元1040年至公元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描写了中原人并不常见的大漠景像,但是大雁迁徙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同时伴随着四面边声连角起动静结合将氛围渲染地恰到好处。
B.【甲】词城是坚固的,结实的。然而,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守它的驻军。因此,在词的下阕,作者就把边防军人推向画面中心,集中笔墨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
C.【乙】下片三、四两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
D.【乙】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的方式,其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浓丽之景、深挚之情的统一。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
A. 《一颗小桃树》——《平凹散文》——贾平凹。
B.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诗集》一俄国普希金。
C. 《伟大的悲剧》——《夺取南极的斗争》——意地利茨威格。
D. 《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鲁迅。
3、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提到国画,许多人都会想起“空灵”,认为空处必灵,灵处必空,其实是不对的。
①譬如一张白纸上画一条船,空白处变成了水;
②若没有这些山与船的衬托,云和水是不会产生的。
③因为所有的空白,必须靠实体的衬托与暗示才能产生。
④上面画一些山头,下面空白处则成为云。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4、以下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中的《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B.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其作品被人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C.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艾节、龙舟节、浴兰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一样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因多种叫法都与驱除疫病相关,故人们常用“安康”二字表达端午节的祝福。
D.《大自然的语言》和《核舟记》都是事物说明文,分别以物候现象和核舟为说明对象,说明层次清晰,语言生动。
5、选出下列关于《骆驼样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他自己非常喜爱的作品。
B. 小说中的样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个安稳的家。
C. 小说中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虎妞、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和小马祖孙俩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D. 老舍把样子这样一个“小人物”写活了,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郑振铎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者,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
B. 莫顿 亨特是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走一步,再走一步》
C. 康拉德 劳伦兹,匈牙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 蒲松龄是清朝著名小说家,郭沫若对他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7、下面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影院观看。
C.我竟能反败为胜,真是令人喜出望外。
D.今天又吃蛋炒饭,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
8、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①奚:怎么。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其旨也 旨:味美。
B.然后能自反也 反:返回
C.君子之学必好问 好:喜欢、喜爱
D.舍问,其奚决焉 舍:放弃、舍弃
【2】将【甲】【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学半。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3】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甲】文论述了①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乙】文论述了②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甲】文:③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杨少府贬郴州
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①,恶说南风五两②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③,白头浪里出湓城④。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⑤。
【注释】①北渚:北面的水涯。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②五两:古代候风的用具。③青草瘴:春夏之交时所生的瘴气。夏口: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④湓(pén)城:历史古县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境内。⑤吊屈平:屈平,字原,即楚国诗人屈原。汉文帝四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及渡湘水,历屈原放逐所经之地,对前代这位竭诚尽忠以事其君的诗人的不幸遭遇深致伤悼,作《吊屈原赋》。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描画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颔联点明离别的必然性;颈联概括“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B.《送杨少府贬郴州》写朋友旅途中的见闻、感受和遭遇,全诗融情于景,意味深长。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尾联承上作结;同为宦游,分别实属自然,不必有儿女之态;《送杨少府贬郴州》尾联用典,劝慰友人不必像贾谊悼念屈原那样伤感。
D.两首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立意不在惜别,而是在劝勉友人,自始至终都洋溢着一种乐观积极的情感。
10、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
运动——无价良药
【健康调查】
材料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才易得的痛风、糖尿病等富贵病。据英国糖尿病协会报告,1935年全球有20亿人口,糖尿病患者有1500多万,而现在人口增加了2.5倍,但糖尿病患者却足足增加了10多倍。
材料二:一个名为“运动就是良药”的研究项目发现,如果人们进行适量的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以及60%的大肠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我们自己才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运动这剂无价良药我们随时可以服用。但是,现状并不乐观。目前,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运动缺乏,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
材料三:美国一项基于54000人的死亡风险因素调查
可能导致的死亡率(%)
【健康咨询】
某社区医生一天的健康咨询记录:
1方××,男,13岁,初一学生;身高1.60米 ,体重163斤,食欲旺盛,走路易气喘,时常提不起精神。
诊断: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
建议:适当控制饮食,每天坚持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自行车等,
2李××,女, 15岁,初三学生;脸色蜡黄,消瘦,食欲不振。
诊断:学习紧张、久坐不动引起的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
建议:利用零散的时间运动,如课间做一做蹲立的动作或者跳绳、爬楼梯等,还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以积少成多的运动方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3徐××,男,62岁,退休工人;近期吃得多,喝得多,尿频,易疲乏无力,体重有所下降。
诊断:疑似糖尿病早期症状。
建议:(1)需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2)加强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等,在身体无不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逐步提高运动强度;运动时尽量不要空腹,最好饭后1小时进行。
【健康知识】
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使原本处于收缩状态的小血管舒张以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直接可以通过运动收到疗效,如不少轻度糖尿病患者只需坚持体育运动并注意饮食控制即可康复。
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舞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如今天跑步明天可以游泳。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如果感到关节、韧带不适,应尽快就医,以防病情变得复杂或出现接连损伤。初练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运动的瘦子比常运动的胖子,患上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可能更大。
B.运动时出汗不仅可以排毒,还可以消耗热量,燃烧多余脂肪,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C.运动后,人往往会增进食欲,从而增加摄入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可能会增加体重。
D.运动后会出现肌肉疼痛、关节不适等症状,休息一两天后会自行消失。
【2】围绕文本主题,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从图2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0字)
【3】阅读【健康咨询】和【健康知识】,有条理地说说为什么运动是无价良药?
【4】班主任陈老师工作很忙,平时很少运动,体质不太好,最近老是感冒,医生建议她加强运动。她制定了第一个星期的运动方案,这个方案还有不够科学的地方,请你帮助陈老师提出修改建议。
时间 | 周一至周五 | 周六 | 周日 |
运动项目 | 每天步行 15分钟 | 跑步1小时、打羽毛球30分钟 | 打羽毛球 1小时 |
时间安排 | 上下班途中 | 晚饭后40分钟后 | 早饭前 |
修改建议:
(1)
(2)
(3)
1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生活哲理,揭示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请把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对中学生给予了很多建议。请写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拾馒头的父亲
①十六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听人说,考上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父亲欣喜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好大学。
②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搬到省外去住。他们想让我父亲去帮忙照看一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的路子,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肯定比农村卖的价钱好。父亲欣然答应了,一来确实是个好法子,二来在县城可以顺便照顾一下我。
③等我在高中读了一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仔。我平时在学校住宿,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里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推饲料。
④猪渐渐长大了,家里的饲料早已吃个精光。亲戚送的饲料也日趋减少。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父亲整日显得忧心忡忡。
⑤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也是一筹莫展。有天我去食堂打饭时,发现很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很好吗。
⑥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地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
⑦我为自己解决了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粗糙的手立即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到父亲头上。
⑧我是一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却害怕别人的歧视。好在同学们都还不知道那是我的父亲,我也尽量躲避着父亲,每到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
⑨但是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终于有一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叫大家知道了,会嘲笑我。”
⑩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在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的,良久,父亲说:“我看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
⑪我的泪就落了下来。对不起父亲,我是真心爱你的,可你偏偏是在学校里拾馒头,我怕被别人看不起啊!
⑫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他的馒头,我默默地读书,相安无事。我常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绩的布告栏发呆,好在我的成绩名列前茅,可以宽慰父亲的,我想。
⑬1996年的冬天,我期末考试成绩排在年级前三名,而且还发表了很多文章,一下子声名鹊起。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你父亲来一趟。
⑭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拾馒头的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病了……”
⑮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究竟没说什么。
⑯第二天,我冒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坐进了教室。家长会开始了,鼓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直蔫蔫呆呆,心里冰冷得厉害。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
⑰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户。天哪!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窗外,一丝不苟地聆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⑱我的眼泪就哗哗的落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的父亲。”一下子掌声雷动。
⑲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馒头和饭菜。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⑳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父亲,而且都自觉地将剩饭倒进父亲的大铁桶里。
㉑1997年金秋九月,父亲送我到省城读大学,我们乡下人的打扮在绚丽缤纷的校园里显得那么扎眼。但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别人嘲笑的忧虑。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看得起自己。正如父亲所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自己也会有。”
【1】按示例填写表现“我”在开家长会时心理变化的关键词。
(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眼泪落下
【2】文章写道“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3】赏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拾馒头的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
(2)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窗外,一丝不苟地聆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4】标题《拾馒头的父亲》,拾起的不仅仅馒头,你认为还拾起什么呢?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最美丽的手
张丽钧
①看特蕾莎修女传记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到了插图中特蕾莎修女的那双手,那是一双皱纹堆叠、布满黑斑、粗糙难看的手。照片中的那双手,除了给穷人喂水、喂饭、擦身、洗脚、包扎伤口,就是向穷人传递爱的信息--爱怜地捧住乞讨孩子的脸,动情地抚摩临终者的头发,悲伤地托住饥饿者的下颏,将一个悲苦无助的流浪者紧紧搂在怀里,毅然拉住麻风病人可怕的残肢……
②就是这双手,从豺狗的嘴里夺下过生命,还曾把生满蛆虫、爬满蚂蚁的濒死者抱到“临终关怀院”,为他擦洗,让他获得尊严,让他“死得像个天使”。
③要知道,在古老的印度,贵族们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称做“不可触摸者”。“不可触摸者”被认为是极其肮脏的。他们没有权利喝干净的泉水,只能喝污水;如果他们的影子投到了一种食品上,这食品便只能扔掉,连贵族家的狗都不准许吃。
④面对那些被剥夺了尊严的人,特蕾莎修女从来不吝啬把自己的手伸向他们。这个不懂得留恋“美丽舒适的大房子”的欧洲女人,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了加尔各答的贫民窟中,让自己变成了穷人中的一员。她用被上帝深情吻过的双手去触摸那些渴望被触摸的人。她没有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甚至连可怜、同情这样的情感都被她轻轻地剔除,她只站在一个与他们平齐的位置上,触摸他们,给予他们爱与尊严。
⑤有一回,特蕾莎修女乘火车去一个医院请求支持。当火车经过一棵大树时,她看见一个流浪汉靠着树坐着,看样子快要死了。特蕾莎修女万分焦急,她多希望火车即刻就能停下来,以便她去到他身边安慰他啊!但是火车不能停,特蕾莎修女只好等火车在最近的一个车站停下后匆忙下车。——她真正的目的地还没有到,她是特意为这个流浪汉下车的呀!但是,当她气喘吁吁跑到那棵大树下,却遗憾地发现那个流浪者已经死了。特蕾莎修女独自在那里站了很久。她想,如果她早一步赶到,握一握他的手,摸一摸他的头发,他也不至于走得这么凄凉……
⑥特蕾莎修女坚持认为,“孤独也是饥饿”,而“遭遗弃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所以,她说:“垂死的人必须受触摸、被拥抱,即使是在生命的尽头,也必须让他们感到仍然有人在爱他们。”
⑦哥布拉麻风病收容中心成立那天,特蕾莎修女带着关爱与尊重,逐一触摸那些羞于被人触摸的麻风病人溃烂的身体。她说她不害怕被传染,她害怕的是人们心里长了麻风——冷漠。
③人世的苦难是那样真切地雕刻在了特蕾莎修女那双饱经沧桑的手上。那双本可以养尊处优的手,却偏偏选择了与穷人为伍。上帝把这双手送到人间,让它通过温暖的触摸去消除屈辱、歧视、偏见、孤苦、痛楚、羞惭……
⑨那是一双最美丽的手。
⑩虽然那双手已经谢幕,但它决然伸向穷人的姿态以及它无与伦比的伟大触摸都将成为人类精神最珍贵的遗存。
【1】特蕾莎修女的手“皱纹堆叠、布满黑斑、粗糙难看”,可作者为什么却说这是从“最美丽的手”呢?请通读全文,简要回答。
【2】文章写的是特蕾莎修女,为什么第③段插入写到印度的贵族们?
【3】第④段“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了加尔各答的贫民窟中”一句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4】第⑤段中划线句除了“气喘吁吁”这个神态描写,还从哪两个角度进行描写的,有什么作用?
15、请以“就这样被征服”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②文体不限;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字数不少于7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