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树/翠/蔓 B. 潭中鱼/可百许头
C. 其岸/势犬牙差互 D. 以其/境过清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 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B.本来是留给老李的职位,怎知董事长的亲戚来了个鸠占鹊巢,可把老李气坏了。
C.这一瓶插花,是她用春游时信手拈来的野花制作而成的。
D.莲花湖的灯光秀引来了许多市民袖手旁观。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诺贝尔奖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首届诺贝尔奖是1901年颁发的。
C.《“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10米跳水冠军郭晶晶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主要报道的是我国核潜艇首次成功潜入深海的情况。
5、下列关于法布尔《昆虫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花了三十年时间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
B.《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悦的精神盛宴。
C.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可见作者勇于实践和探究,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D.《昆虫记》语言庄重质朴,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法布尔也因此被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B.一代代共产党人,将人民至上的庄严承诺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C.伴随着富有节奏的口号声,学子们迈着抑扬顿挫的步伐,斗志昂扬地列队在操场上。
D.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上千名观看升旗的群众,大家屏息敛声,等待升旗时刻的到来。
7、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嘈杂繁华的城市相比,这个偏僻的山区就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B.广西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幅员辽阔,物种丰富,发展特色农业要因地制宜。
C.“广西云”的上线,将逐步解决广西媒体深度融洽发展中的难题,这真是骇人听闻的好消息。
D.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的小品,获得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8、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A.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C. 负势竞上,互相轩邀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D. 横柯上蔽,在昼扰昏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
【2】【2】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的感受,“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他写这两种人到此感受的目的是什么?
9、(二)古诗词阅读
寿阳曲·烟寺①晚钟
【元】马致远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②人静。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③?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注释】①烟寺:烟雾笼罩的寺庙。②礼佛:即拜佛。③禅定:坐禅时专心于一境,冥想妙理。
【1】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2】有人说这首元曲所描绘出来的意境可以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相媲美,请你结合这首元曲作简要分析。
10、学校将举办首届课本剧展演活动,班级选定《孔乙己》这篇课文进行编演。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宣传标语,请你拟写一则(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孔乙己第二次进店被短衣帮嘲笑,辩解时表现出“颓唐不安”的神情。导演对这一情节进行了如下舞台表演设计,请找出不合理的一处,并作具体分析。
形象设计 | 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乱蓬蓬的胡子,脸上满是深陷的皱纹,伤疤清晰可见。 |
动作设计 | 左手端着酒碗,右手重重地拍在柜台上,抬头望向店外。 |
语言设计 | (语调高傲)“君子固穷!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读书人的事,你们不懂,不懂……” |
11、默写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之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坻。
12、《西游记》中猪八戒又叫________,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________,获罪下凡,误投猪胎,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之雨
蒸沤的热浪,堆叠着,郁积着。潺潺的汗珠涌动着,翻滚着。黏答答的肌肤挣不脱薄衫的依附。雨,成了人间的渴盼与最爱。
一半的天,蓝得不带一丝犹疑。另一边的天际,却是尘烟滚滚、黑云片片,黑浓的云迅即卷漫开来,扑腾跌宕,漫漫溢溢。镶着金边,绣着蕾丝,只展现上苍诡谲的骤风,氤氲一场天地神奇。
乍然的雷闪里,雨,如根根银箭,带着雪亮的镞矢,疾射而下,狂暴猛戾地射向每一个角落。似乎要把上苍的怒意倾泻净尽,似乎要将人间的愤懑恣肆填平。于是,奔腾在柏油路面上,驰骋在朵朵伞花上。激迸的弦箭,弹射在一洼洼的水痕里,带着一朵朵半圆的气泡,奔向滔滔的街头。
荷,擎着碧翠伞盖,迎一场雨的婚礼。蛙,在荷畔鼓掌欢呼,蝈蝈的鸣叫,仿佛催唤着易害羞的荷,快快在短促的夏雨中,展露生命精华。
雨停歇,荷香幽远,浸浸漫漫笼罩着一方水塘。盛装的荷犹缀着浑圆的雨珠。天边的虹折射在雨珠上,幻化出不可思议的宁谧、沁凉。
似乎,尘世里,唯有荷花的地方,才有清凉!
仿佛,夏之雨,只为迎娶荷而倾落!
雨骤然落,乍然歇。如梦般,掀起人的希望。却又在乍然休止后,重新点燃夏的火炬。于是,希望、失望,兴奋、诅咒交替里,雨来了又去,人,在雨的戏弄中,无奈地苍老,消沉!
枝折花倾、窗破瓦掀。上苍以它的威猛、酷烈回报众生的贪得无厌。上苍以它的冷峻、残苛晓谕世人,四时有定,强求不得。
风,只在身静、心静时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风,只在无所欲、无所求时,才弥漫周身!浮泛的人生,遍布的枷锁,妄求夏之风,如何可得?
夏,热热烈烈地来,却也在西风的吹拂下,凄凄凉凉地去,留下的是孤寂的心,萧索的情,以及一声声无可奈何的叹惋。叹惋人世无常,叹惋红颜易老!
不曾去思索,不曾去回顾,只沉湎在浪涌处,只浮泛在浪花里,一年年,红的是凤凰花,白的是少年头!
夏,年年来,年年去,而红尘依旧,炎凉依旧,而这人生,却再也不能重新走过。
【1】文章第一段主要写盛夏的______,以及人们对雨的______。
【2】文章第三段中的加点词有什么好处?试作评析。
【3】如何理解“浮泛的人生,遍布的枷锁,妄求夏之风,如何可得”这句话?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14、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漓江情韵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1】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
【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文中划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4】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5、作文
成长路上,我们会经历很多。那些美丽的风景,那份亲人的关爱,那次失败的体验……都会让你有所收获。
请以“ 的馈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认识深刻。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