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辽源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B.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理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公众最广泛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C.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区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B. 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C. 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

    D. 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怖,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B. 经过工程队妙笔生花的整饰,老城区的许多破旧房屋面貌一新,确实令人赏心悦目。

    C. 军人沈星勇救落水少年壮烈牺牲,英雄壮举可歌可泣,传遍大江南北。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 4、下列选项括号内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五一假期,万达广场终于迎来了春节后第一个客流高峰,商场里生意兴隆,人满为患。(“万达广场”“生意兴隆”结构相同;“人满为患”表示人多,贬义词褒用)

    B.她会爬树,一扯一扯的,跟猴子似的,爬得飞快。(“扯”“爬”是动词,准确生动;“跟猴子似的”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贴切)

    C.开学前一天,市教育局有关领导一行三人莅临我校,视察开学工作准备情况。(“莅临”是敬词,此处表达得体)

    D.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公民个体应该具有一定的安全防范。(这是一个单句,缺宾语的中心语)

  •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句话的主语是“母亲”。

    B. “千钧一发、垂涎三尺、人声鼎沸、怒发冲冠”,这几个成语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 “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中心医院献血点,五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各献出了300毫升鲜血。”这个句子顿号使用无误。

    D. “拙作、舍弟、寒舍、见教、小儿、愚兄”,这些都是常见的谦辞。

  •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三”,一般都是泛指多次,多人。如“吾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韦编三绝”。

    B.《论语》是道家经典著作,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水花在窗玻璃,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句中划线词语都是名词)

    D.“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让空间再也不是人们交往的阻隔。”“青少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这两句话中的“时代”和“时期”是同义词,但所指范围有差别,前者指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所指范围大;后者指一段较短的时间,所指范围小。

  • 7、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听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

    B.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岁。在这4年中,他们形影不离

    C.经过一小时的奋战,他终于苦心孤诣地完成了作业。

    D.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河中石兽》)

    (乙)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选自苏东坡《日喻》)

    (注释)①眇(miǎo):瞎。②籥(yuè):古代一种乐器,形状像笛子,但比笛子短。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迎水处沙为坎穴

    (2)转转不

    (3)告之曰

    (4)之难见也甚于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一老河兵闻

    B. 皆求道过也

    C. 有目者

    D. 下流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5从老河兵和盲人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醉著

    (唐)韩偓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注】①韩偓(wò):唐代诗人,生活在晚唐和五代初期,那正是沧海桑田,朝野混乱之际,一个形势瞬息万变的时代。②桑柘:指桑木与柘木。

    【1】诗人善于以画入诗,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诗歌前两句的画面。

    【2】“暗示”是诗文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不明说,而用含蓄的话或动作使人领会”。试分析诗人在这首诗中所暗示的内容。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学校开展“家国在我心中”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展示爱国名言·在爱国名言展示会上,展示屏上有一道爱国人士“姓名”与“名言”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

    爱国名言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每一寸土地,也插进我们这座牢房。

    爱国人物

    爱国人士的“姓名”: A.顾炎武             B.江姐             C.邓小平

    (2)诵读爱国诗词·下面是活动中准备的素材,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______________,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2)____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饮酒(其五)》中反映了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表现了他恬淡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4)水皆缥碧,_________。游鱼细石,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5)请写出一句带有“桥”字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梳理四】用专题探究法复习名著

    小君按照“小鲁迅·大鲁迅”专题来复习《朝花夕拾》,邀请你一起完成任务。

    阅读任务

    过程记录

    单篇阅读:

    小鲁迅印象

    小君: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在百草园中翻泥墙根、拔何首乌,调皮贪玩的小鲁迅。

    你:我在《_____》中,读到了__________

    单片阅读:

    大鲁迅印象

    《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让我们读到小鲁迅的同时,也会读到一个深沉的大鲁迅。读《五猖会》,发现 “我”正准备去看庙会的时候,父亲却让“我”背书,引发了他对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压制的不满。读《_____》中,发现___________

    联读探究

    通过探究“小鲁迅·大鲁迅”的专题,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从海昏侯的马蹄金到故宫的石渠宝笈,博物馆一票难求,人们在与文物的对话中感受历史;从《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电影院人头攒动,一年440亿元票房堪称奇迹……

    ②这只是当代中国文化场景的两个特写镜头。近年来,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印证着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判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何以自信?有三个比喻,值得沉思。

    ③文化,可喻之为河。有源头活水,有支流汇入,一路奔腾向海,会穿行峡谷掀起巨浪,也会途经平原静水深流,沉淀下河床,滋养出沃野,哺育出勃勃生机。理解文化,就需要理解其水有源、其流有势、其去有向,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赓续文化的基因。

    ④对于我们而言,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百年来上下求索,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深层精神追求的结晶,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涵养我们文化最肥沃的土壤、最充沛的水源。【甲】_____________。

    ⑤文化,可喻之为山。壁立万仞,挺拔巍峨,为地之锁钥,为天之柱石。山中既有大树参天,也有溪流边野花烂漫,可曲径通幽,更可登临远望。把握文化,就需要把握其高远之处、其仰止所在,才能在高天厚土间树立文化的坐标。

    ⑥对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划定时代的价值航标,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流淌于历史与现实的精神潜流。【乙】_____________。

    ⑦文化,也可喻之为海。万川涌入,涓流汇集,因包容而成其大,因丰富而成其广。可载大舟,亦可浮一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发展文化,就需要发展其多元、多样,其宽容、宽广,才能在兼容并蓄时更新文化的血脉。

    ⑧对于中国,历史之船已经驶入世界历史的广阔海洋,文化的对话成为必然和必须。一方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也要以中国文化丰富人类文明的基因库。【丙】_____________。

    ⑨河、山、海,是应然境界,实然却常遇尴尬。或是矮化、僵化传统文化,或是解构、消减革命文化,或是抱残守缺、食古不化,这些消极做法,截断了河流的脉络,封闭了海洋的疆界。复兴之路上,增强文化自信,仍然任重道远。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源于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长信宫灯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宫灯,造型轻巧华丽,设计巧妙环保。长信,就是永恒的信念,代表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在火种灯顶部,与火炬飞扬视觉形象统一,象征着拼搏的奥运激情。方圆嵌套象征天圆地方,银色金属光泽和晶莹剔透的玻璃形成对比,表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契合。灯体使用了环保材料再生铝合金,从整体上来看是往减碳的目标去做。首创双层玻璃结构,保证了火种灯在低温、严寒、大风等自然环境下不会熄灭,打造出既有传统中国韵味,又具现代感的火种灯。

    材料三:

    舞台,青峰叠嶂,绿水隐现;舞者,绛唇高髻,利落甩袖……虎年春晚,《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重现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宋代美学,吸引了各界关注。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北宋青绿山水代表画作《千里江山图》为背景创作。作品以时间为主轴,以青绿为视觉主色调,站在历史时空的视角,以舞蹈的语汇绘制一幅精妙的《千里江山图》。通过舞蹈和绘画等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舞绘《千里江山图》,展现中国古典艺术之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气息。

    【1】将下面的句子分别放入“材料一”中的甲、乙、丙处,正确的顺序是(     

    ①不拒众流、扬帆出海,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前行方向。

    ②源通流畅、源远流长,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基础。

    ③奇伟瑰丽、高迈超绝,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2】阅读“材料一”第③段划线句,填写下面的内容。

    第⑨段划线句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列举了文化不自信的种种现象,生动形象地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反面阐述了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阅读“材料二”,说说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外观设计上具有的“传统中国韵味”体现在哪几方面。

    【4】阅读以上三则材料,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的原因。

  • 14、那顿饭真香

    ①漫天大雪下了整整一夜,次日清晨,天仍然没有放晴。“白雪公主” 仿佛是一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大把大把地把雪扬在你的身上,一会儿又在你的身后,趁你不注意的时候,把雪塞进你脖子后面的衣领里,北风怒吼着刮鼻子刮脸,公路上的雪已经没过了膝盖,道路两边也已经沟满壕平。

    ②昨天和爱人一起到场部参加教师招聘考试,把才八个月大的孩子丢给了婆婆。昨晚惦记一宿,今天大早,就急急忙忙地和爱人一起往回赶。因为雪大路滑通不了车,只好和爱人一起深一脚浅一脚地架步丈量。

    ③场部距离家有30多里路,临行前有人说,真要一直走着回去的话够你们两口子喝一壶的,可母子连心,呼啸的北风中,我仿佛听到了孩子的哭喊,心中非常着急。

    ④爱人在前面给我趟道,我紧跟在他的身后。前面刚刚走过,后边的脚印就被盖得严严实实。手口、鞋帮甚至裤里都进了雪,一不小心,头上的围巾、帽子就被风刮得老远。我们俩互相搀扶、互相支撑着艰难地向前迈着每一步,不时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露在外边的头发、胡子上挂满了雪花。尽管零下40多度的严寒,可我们仍然感到有体内的热气在蒸发。好不容易走了十多里路,感到又冷又饿,真想一屁股坐在地上,心里沮丧极了。

    ⑤天无绝人之路。忽然我们发现,白茫茫的天地之间,稀稀拉拉地住着几户人家。因为早上看急赶路,没来得急垫吧一口,此时,肚子咕直叫,又累又饿,身子有些招架不住,铅似的腿沉得简直迈不动步了。我跟爱人提议.能不能到住家找口饭,顺便歇歇脚。爱人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⑥我们就近费劲用力地拉开一户人家茅草屋的门,屋里黑咕隆咚,也许是门槛太高,一进门就差点踩空。听到门响,打里屋走出一个人来,没看清模样,只听到瓮声瓮气地问:“谁呀,有事吗?”

    ⑦“我们是过路的,走累了想歇歇脚。”

    ⑧“行啊,快进屋吧。”我们被顺利地让进了里屋。

    ⑨里屋不大,却收拾得利索,也很暖和。炕上的女人正在补衣裳,看见我们,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挪动身子穿鞋下地。3个女子瞅了眼我们,没说话,只是抿嘴笑了笑,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⑩借着窗户透进来的光亮,我们才彻底看清,原来把我们让进屋的是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大叔忙着给我们倒水,大婶拉着我俩的手一个劲地往炕头让。老两只的热情让我们的精神完全放松,身子也不由自主地往火炕里边挪了又挪。

    爱人简单地和老两口说明了情况后,直截了当地和老两口说肚子饿,实在走不动了,想在你这儿讨口饭吃。俩老人二话没说,一个立刻卷起衣袖张罗润米,一个架好柴禾准备引火。我和爱人提出下厨帮忙,俩老人说什么也不肯。

    老两口真够麻利,一会功夫,一盘馒头、一盘土豆丝、一盆小米粥,外加一碗大酱和几颗扒好的大葱,还有一样小咸菜被端上了饭桌。

    爱人很实在,操起馒头就一大口。我有些腼腆,用小汤勺把小米粥慢慢地往嘴里送。大叔大婶一边和我们唠嗑,一边不停地让我们多吃点。太冷的天,还有那么远的路,不吃饱了怎么行呢?那一刻我的心里热乎乎的,有种到家的感觉。

    闲聊中,我们了解到,大叔大婶有7个女儿,被人称作“七仙女”。老大、老二、老三都已先后成了家,并且都有工作,剩下的4个女儿正在读书。“真够你们老两口呛的。”我偶尔地插上一嘴。大叔大婶告诉我们,每年到他这里歇脚的人挺多,好歹让人填饱肚子。你们也一样,只要不嫌弃,随时欢迎你们来。本打算付饭钱,被大叔大婶执意柜绝,看见俩老人有些不高兴,爱人只好把钱装进兜里。

    水足饭饱以后,我们又该上路了。老两口热情地把我们送到门外,还一再叮嘱,再路过的时候一定要进屋坐坐。我们和俩老人一一握手告别,承诺一定还会再来。可话刚出口,就被一阵大风淹漫了。但从大叔大婶的微笑中,分明让我看到他们已经领会。

    肚子有了底,身上热乎了,走起路来浑身充满了力量。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艰难爬涉,我们终于回到了家。

    从这以后,爱人每次上场部一有空就到老人家的小炕上坐一坐。每当朋友聚会,爱人也总要向大家叙述一遍那次领着老婆“讨饭”的经过,他总是说,那顿饭是他有生以来吃的最香的一顿饭。

    【1】仔细阅读文章,从我与爱人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故事情节

    心理变化

    路滑不通车,我和爱人牵挂孩子要走路回家

    沮丧极了

    完全放松

    我和爱人边吃东西边和老两口唠嗑

    【2】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大叔大婶性格的共同特点。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9段“3个女孩子瞅了瞅我们,没说话,只是抿嘴笑了笑,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这句话通过孩子们的反应侧面写出这户人家已不是第一次热情招待陌生人。

    B.第13段划线句中“操”一词就是“抓”的意思。准确地表现了爱人饥不可待,急于进食的情态。

    C.本文采用了顺叙的记叙方式,写作上运用了借景抒情和欲扬先抑的手法。

    D.这篇文章虽然没有生动华丽的词菜;语言很是朴实,但所叙述的平凡小事却让人读出一种感动人心的温暖。

    E.文章结尾爱人将他和老婆的这次经历说成“讨饭”,含蓄的表达了对这件事情的厌恶之情。

    【4】文章题目是“那顿饭真香”,综合全文分析,说说那顿饭“香”在何处。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请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香”的理解或感悟。

    [链接材料]

    12月30日,长沙下起了大雪,白雪覆盖的长沙美丽动人,很多人在朋友圈里晒起了美丽的雪景、各种形状的雪人以及雪中玩的各种游戏。而开福区的王先生在他的朋友圈里发了一篇小短文:“香满小区情暖寒冬”。原来王先生家所在小区一居民因看到小区积雪而导致了几位老人和小孩摔倒,便自发组织家人、邻居、朋友在每门每栋前铲积雪扫雪道,不时有新的成员加入,他们在每栋楼前都扫出了一条干净的道路。适逢一个因生日而得到一束花的小区居民,把花一朵一朵地送给了辛勤铲雪的人。大家举着花,挥着铲,头上冒着热气,脸上淌着汗水,嘴角洋溢着笑意王先生用手机把这动人的一刻记录下来,并感叹“花香溢满小区、真情温暖寒冬”!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作文。

    生活中,有时候一朵花,一片绿叶,一个会心的微笑,一缕柔情,一点真心,一句关切的问候,一声同情的惋惜,便可让我们心有触动,感动万分。

    请以“那一刻,触动我的心灵”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