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丽水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对这件工作倍感兴趣,常夜以继日,乐此不疲

    B. 小明同学经常做些万恶不赦的事,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已经变好了。

    C. 现在的鄂州市,共享单车也已经味同嚼蜡,许多人体验到它的便捷了。

    D. 春天的梁子岛,鸟语花香,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袖手旁观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遗(zhǔ) 教(huǐ) ##dot## 息(zhì) 不劳作(chuò)

    B.周(jì) ##dot## 红(fēi) ##dot## 刻(juān) 振聋发(kuì)

    C.改(cuàn) 责(jié) 脸(jiá) ##dot## 息敛声(pǐng)

    D.形(qī) ##dot## 名(nì) 蒙(mèi) 抑扬顿(cuò)

  • 3、根据语境,下面横线上填入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我带着孩子们,隐身在走廊的玻璃门里,悄悄观望。

    ①翅子一展,大麻雀划了一道斜线,飞回篱墙上,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饕餮吞食的小囚徒。

    ②只见一只大麻雀,果然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口里衔着一条小小白虫,两只细细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盈跳动。   

    ③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一下两喙相接,那条白虫,遂落进那张饥饿的小嘴巴里。

    ④及至四顾无人,唰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梅花开在苦寒中,开在秃枝上,没有绿叶相映,特立独行,自荣自美。

    B.我市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以来,市容市貌的变化我是有目共睹的。

    C.今年入夏以来酷暑难熬,这使得原来滞销的空调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方兴未艾

  • 5、请选出下面关于名著表述有误两项。( )

    A.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成名作《猎人笔记》,语言简洁优美,文笔流畅细腻,富有抒情性。特别是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B.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叙事常与数字“三”有关,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岛求方”“尸魔三戏唐三藏”“孙行者施为三折肱”等。这样能增强故事性,使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C.衍太太出现在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着墨最多的是《琐记》,她还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出现过。这是一个纯朴善良,热爱关心孩子的妇人。

    D.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中有这样一个国家,人们都以自己吃亏、让人得利为乐事,这个国家就是君子国。这部小说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和对现实的批判,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独树一帜。

    E.齐天大圣孙悟空本领高强,无人能敌。但在取经途中出现了另一个“孙悟空”,真假难辨。唐僧、玉帝、阎王先后都无法辨认出真假美猴王。最后幸得观音菩萨识破六耳猕猴,师徒四人才能团聚。

  •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B. 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C. 全场的日光和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 他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就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C.全校师生讨论并听取了校长所做的关于“争做文明好青年”的报告。

    D.在我们分别多年后,班主任赵老师的音容笑貌,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文段,回答后面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遂与外人间(隔断,隔绝)

    B. 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 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 不足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无论魏晋

    D.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遂无问津者 问津:探访

    B. 余人各复.至其家 延:邀请

    C. 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D. 处处之 志:标记

    4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类)

    B. 便还家(通“邀”,邀请)

    C. 便向路(沿,顺着)

    D. 病终(寻找)

    5下面句中加点的副词不能用“皆”代替的一项是(   )

    A.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B. 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

    C. 问所从来,答之

    D. 吾与将军不敢问也

    6对“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A. 既然出来了,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的方向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B. 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扶着树枝向着道路的方向走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C. 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每一处都记着它。

    D. 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7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B.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代,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C.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D.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村里人嘱咐他道:“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8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A. 刚进去很窄,只通过一人。又走几十步,一下子高兴起来了。

    B. 初时很窄,只能人通行。再走数十步,一下子明亮起来。

    C. 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D. 刚进去时,洞口很窄,只能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有了光亮。

    9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尽水源:桃林没有了,溪水的源头却发现了。

    B. 诣太守,说如此:(渔人)拜见了太守,叙述了他进出桃花源的情况。

    C. 未果,寻病终:没有结果,因为寻找时病死了。

    D. 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再也没有打听渡口的人了。

    10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并且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B. 渔人甚异之。(捕鱼的人很奇怪。)

    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D.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的“日夕”指的是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对归田后的寂静空旷感到无奈。

    B.诗人自问自答,指出心闲志远,自然就会远离喧嚣扰攘。

    C.诗人写梦中景物,精雕细琢,细腻描摹,体现独特神韵。

    D.诗人面对良辰美景,虽然满心神往,但又倍感失落迷茫。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开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疫情,每个人都在行动。

    (1)你参加所在社区(村)举办的抗击疫情志愿者活动时,遇到一位阿姨要强行外出,她既拒绝戴口罩,又不配合做登记,你该怎么劝说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月18日,湖北全省新增确诊与疑似病例双双为零值,为表达武汉人民对全国援鄂医疗队的感激之情,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32张感恩海报。左边这张海报是属于河南医疗队的,请你用一段简明的文字介绍这幅图的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按课文原文填空

    (1)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

    (2)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下者飘转沉塘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6)《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填空

    祥子昏昏沉沉的睡了两昼夜,(她)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她)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睁眼便问:“还下雨吗?……”

    语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原名是_______,其中“她”是_______(人物名),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214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19929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实施,并确定 三步走 发展战略。30年来, 。我们国家已经进入航天强国的行列。

    载人航天是系统最复杂、科技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科技活动。在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会被直接应用到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各个领域,带动相关产业升级。所以,载人航天工程首先是推动科技进步与发展。例如,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传热系统控制等相关技术,可以带动粉煤加压气化产业升级,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也能有效提升氢燃料电池效能。另外,在火箭、飞船、空间站等飞行器研制过程中,控制、测量、图像处理、元器件等相关技术,能够推动工业智能控制系统的升级换代。载人飞船的防热大底技术也已经转化为民用的隔热材料。刚刚结束不久的北京冬奥会,从开幕式到闭幕式,包括运动员的训练设备,都大量采用了航天技术成果。

    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时间(年)

    大事记

    第一步

    1992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实施。

    19992002

    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无人试验飞船陆续发射成功。

    2003

    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2005

    神舟六号执行 二人多天 飞行任务。

    第二步

    2008

    神舟七号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和小卫星伴飞。

    20112013

    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成功对接。

    20162017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相继对接成功。

    第三步

    2020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首飞

    20212022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迎来高密度发射期,预计将在2022年底建成。

    材料二

    航天的高投入能够带来高产出,整体效益十分明显,据初步统计,可以达到110以上的比。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30年来,初步统计有4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带动了原材料、微电子、机械制造、通信、种业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业升级。以航天搭载育种为例,我国先后30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和其他返回式航天器搭载植物种子,已在千余种植物中培育出700余个航天育种新品系、新品种。其中,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新品种或新组合超过200个,累计种植面积1.5亿亩。截至目前,据初步估算,已经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0亿元。不仅推动了农作物改良,也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菌种制备、生物制药等方面,产生了突出经济效益,也为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贡献。

    材料三

    无论是航天技术还是空间科学实验,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众所周知,日常生活的一些方便食品,包括尿不湿等日用品都来自载人航天技术的转化。而今,更多的航天技术成果将在民用领域进行转化。比如,利用空间蛋白结晶研究可以研发对抗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的新型药物;依托中国空间站和神舟十三号,我国科研工作者完成了国际上首次皮肤干细胞长期失重条件下的悬浮培养实验,为人类的健康很重要的基础科学支撑。另外,载人航天环控生保技术、微重力燃烧机理研究和新材料研究,也都能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中表1的信息,在材料一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二、材料三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投入产出          ②供应

    B.①产出投入          ②供应

    C.①投入产出          ②提供

    D.①产出投入          ②提供

    【3】2022年4月17日,“国新办”       就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一名新闻记者提出了下面的问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历了30年的发展,今年将完成空间站建造,进入到大规模应用阶段。请问,这些航天技术成果以及空间实验项目将对改善民生福祉发挥怎样的作用?”请你结合上面的三则材料,回答这一记者的提问。

  • 14、乡间的荷塘

    钟 文

    ①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

    ②我们用废纸结成了一只只小纸船放进荷塘,让风儿吹进荷叶底下,看谁结的小纸船被风吹得快吹得远。那时,荷叶的青翠、碧绿,以及荷塘的徐徐清风,好像与我们无关。因为在那个年龄阶段,我们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还没学会欣赏。确切地说,那时,我们是冲着荷塘里的水来这里玩耍的。

    ③我们在这里玩耍的内容可多着呢,除了结纸船以外,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有时,为了不被烈日晒着,我们还摘来一块块荷叶,用篾条串起来,披在身上遮挡强烈的阳光。有时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互相投掷取乐;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

    ④也记不起多少次了,我们玩耍得兴趣正浓,不管父母怎样叫唤,照样是你唤你的,我玩我的。直到最后,父母生气了,拿着竹棍子气冲冲地赶到,我们才肯回去。

    ⑤光阴荏苒。后来我长大了,读书、参军,接着外出参加工作了,就再不像儿时那样到荷塘边来玩耍了。

    ⑥每次回去,我都重拾孩提时的那段时光,又一次次地来到荷塘,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

    ⑦盛夏之季节,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为我这位打道回乡的人鼓掌欢迎呢。更有映入眼帘的是雨打荷叶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

    ⑧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那一枝枝迎风摇曳的荷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楚楚动人!更为诱人观赏的是在那朵朵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当阵阵微风吹来,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

    ⑨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是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

    ⑩盛夏之夜,当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闪闪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鸣。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何不令人如醉如痴……

    1选文回忆了“我”孩提时在荷塘里玩耍的情景。除了放纸船放进荷塘、用篾条串起荷叶挡阳光之外,还回忆了哪些好玩的游戏?

    2请根据括号中的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直到最后,父母生气了,拿着竹棍子气冲冲地赶到,我们才肯回去。”(人物描写角度)

    3小晗在读⑥~⑩时被作者描绘的三幅家乡荷塘自然风光图给深深打动,她想给这三幅自然图景分别取个小标题,你能帮她完成吗?

    4这篇散文通过对乡间荷塘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作文。

    鼓励是一种力量,批评也是一种力量;被理解是一种力量,受抱怨也是一种力量;开怀大笑是一种力量,痛哭流涕也是一种力量……

    请以“_______________也是一种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