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雄伟壮丽”“油盐酱醋”都是并列短语,“淡淡的芳香”“热烈欢迎”都是偏正短语,“太阳升”“重视语文”都是主谓短语。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C.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是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
D.周敦颐的《爱莲说》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韩愈、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惠州期间。
B.《“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评论,报道了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精彩瞬间。
C.新闻报道要求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言简意赅,以事实说话。因此,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和简明性的特点。通常标题、导语、主体是一篇新闻不可少的三部分,如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新闻中的典范作品。
D.《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即相识、相处、离别、怀念)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3、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接着,过往23届冬奥举办城市的历史,随着环绕全场的24道“激光刻刀”的雕琢闪回其上,最终定格为“2022中国北京”。
②这一过程寓意“破冰”,即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近对方、互相理解。
③随后,冰球运动员与影像冰球击打互动,“冰立方”逐渐碎裂,巨大的冰雪五环从中露出真容,缓缓上升。
④一点水墨滴落,幻化成“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奔腾气象,从鸟巢“碗口”倾泻而下,铺满全场,一方水从中央升起,凝结成晶莹剔透的“冰立方”。
⑤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冰雪冬奥五环以“破冰而出”的方式亮相。
A.②③④①⑤
B.⑤④②③①
C.②⑤④①③
D.⑤④③①②
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扒开(bā) 帐篷(zhàng) 刨根问底(páo) 钦差大臣(qīn)
B.流淌(tǎng) 漏水(lòu) 小心翼翼(yì) 力不暇供(xiá)
C.涨红(zhàng) 绅士(shēn) 弛担持刀(chí) 精神恍惚(huǎng)
D.云霄(xiāo) 缠络(lào) 无病呻吟(yín) 哄堂大笑(hōng)
5、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坦荡如坻 俯仰生姿 潜滋暗长 自出新裁
B.摩肩接踵 因地制宜 纵横绝荡 重峦叠障
C.旁溢斜出 络绎不绝 巧妙绝轮 正襟危坐
D.惟妙惟肖 杳无消息 张目结舌 恹恹欲睡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妖娆(rǎo) 娉婷(pīng) 恣睢(suī)成吉思汗(hán)
B.冠冕(guàn) 阴翳(yì) 佝偻(lǚ) 箪食壶浆(dān)
C.亵渎(dǔ) 报帖(tiě) 豢养(huàn)面面相觑(qù)
D.脚踝(huái)褴褛(lán)嘟囔(dūnang)强聒不舍(gu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在北斗系统的基础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车联网平台,该平台已吸引近700多万辆道路运营车辆安装了北斗终端。
B.袁隆平胸怀天下,凭借丰富的科研经验以及大胆的创新精神,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
C.新冠疫苗的研制是个浩大的工程,巨大的资金投入必不可少,并且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整个人类同病毒的战斗。
D.中国倡议并成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该组织将为世界乃至中国应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作出重大贡献。
8、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小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3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窥谷忘反 (2)猛浪若奔
【2】翻译下列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4】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
水“异”在哪里?
【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9、阅读《卖炭翁》,回答问题。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讽喻诗,作者自注“苦宫市也”,可见诗歌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心忧炭贱愿天寒”,用心理描写写出卖炭翁反常的心态,反映了他悲惨的生活境遇。
C.“手把文书口称敕”,写出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刻画了卖炭翁虽受压榨欺压但敢于反抗的形象。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写出了宫使什么样的形象?这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10、本借条有诸多错误,请至少找出三处并改正。
借条
今天借到同学李某人民币50元整(用于买词典),估计本月底一定还清。特立此据。
借款人:赵步道
11、根据提示填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_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文房四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文具。唐代著名的四大书法家是____________、欧阳询、禇遂良和柳公权。
(3)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4)王维的《竹里馆》中“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优美高雅的意境。
12、名著阅读
(1)【读文评点】
鲁迅是直面人生的斗士,他的作品如匕首,如投枪,直刺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陋;但他的作品也有温暖人心的一面,比如抒写童年生活、讴歌人性的美好。
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鲁迅作品 | 人物 | 人物描写 | 人物评点 |
《阿长与<山海经>》 | 阿长 | 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 | ① |
《故乡》 | ② |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 勇敢无畏 |
《社戏》 | 阿发 | 偷我们的罢,我们的 大得多呢。 | ③ |
④ | “我” | 父亲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 似的想道:“还是快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不该,就是犯了罪…… | 很爱父亲 |
(2)【举一反三】
有人说,《朝花夕拾》蕴藏着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根据示例,分别再写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温馨的回忆】
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理性的批判】
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传递
⑴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⑵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⑶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⑷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 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⑸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⑹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⑺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⑻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⑼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十分痛苦→①____________→重拾希望→②__________→十分感激
【2】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3】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7)中“温暖”一词的含义。
【4】分析文中划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5】结合选文的内容,谈一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14、阅读《藤野先生》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②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③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④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
【1】结合加点词语品析“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的表达效果。
【2】上文画线句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3】结合全文分析选文第③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5、根据要求写作。
冰雪消融时,那缕阳光令人愉悦;感受爱意时,那抹微笑令人温暖;超越过往时,那份自信令人坚定;国泰民安时,那种幸福令人自豪……今日,总有一种晴朗,让人心生欢喜。
请以“今朝晴朗可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
②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要少于20行)。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