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克苏地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只读了散文的一部分便说出了文章的主旨,这种断章取义的能力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B.事情已到了间不容发的地步,却哪儿也找不到他,真是让人干着急。

    C.在曹文轩系列“成长小说”中,来自生活的素材与独特的艺术手法相得益彰

    D.自从犯了错误以后,他总有点自惭形秽,我们应当热情地帮助他。

  • 2、关于《傅雷家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认为,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B.傅雷认为东方文化充满活力、热情、有大无畏精神,西方文化则含蓄而有智慧。

    C.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D.博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等。

  •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B.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C.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D.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

  • 4、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和/雾       养/妇皆知

    B.拘/       搐/养精

    C.落/执       红/夷所思

    D.障/       /引经

  •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扁鹊见蔡桓公》这篇小说,按空间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B. 《愚公移山》这篇寓言,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C. 《孔乙己》这篇小说,多次写到“笑声”,孔乙己在众人的哄笑中出场,又在众人的说笑声中消失,可见人们对孔乙己热情喜欢,世态充满温情。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美国诗人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反映诗人身处困境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 6、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特点是不曾脱离劳动。)

    B.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这个句子的状语是“确实亲眼”,补语是“过”,定语是“倒挂着”“还能开花的”)

    C.句子“《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和“历史,不可能被忘却!”分别是陈述句和祈使句。

    D.“旁逸斜出、连绵不断、因地制宜、交头接耳、沧海桑田、油光可鉴、南京大屠杀”这一组短语类型完全相同。

  • 7、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西北一群茂腾腾的后生表演的安塞腰鼓使人沉浸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令人叹为观止

    B.那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直入心魄,但一瞬间,一切声响在这一刻戛然而止,世界仿佛在那一刻停滞。

    C.老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年轻人不懂人情世故

    D.作为中学生,我们要能够目空一切地专注于学业,不能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文言文阅读。

    河中石兽

    纪昀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岂可据理臆断欤?

    1下面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B. 然则/天下之事

    C. 晋陶渊明/独爱菊

    D. 无/丝竹之乱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知其一   当涉猎(《孙权劝学》)

    B. 十余里无迹   飞来山上千塔(《登飞来峰》)

    C. 则天下之事   康肃忿曰(《卖油翁》)

    D. 再啮   斯陋室(《陋室铭》)

    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十余岁

    (2)遂反溯流逆上矣

    (3)不可得 

    (4)求之下流,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5有人认为,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另起一行更好,你是否赞同?说说你的理由。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诗人开篇写景,以__________为立足点,通过“__________”一词巧妙地虚写出诗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鸡鸣见日升”则从侧面渲染了__________

    (2)本诗和《登幽州台歌》都是登高抒怀之作,请联系两首诗歌的内容,比较两位作者的心理感受有何不同。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

    新华网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田兆运)记者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获悉,以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球图片正式对外公布为标志,嫦娥一号卫星在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后开始实施的各项在轨测试任务已基本完成。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工程师王也隽介绍,自嫦娥一号卫星11月7日进入环月工作轨道以来,飞控中心按照计划安排,组织各相关测控站对卫星及星上有效载荷展开了在轨测试工作。 

    在近20天的时间里,除对卫星进行姿态调整外,还相继开启星上有效载荷进行“体检”,同时也检测科学仪器工作时相互间是否产生影响。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默写。

    古诗可道豪壮之志向。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一句突出了词人的“少年狂气”;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表现词人渴望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理想。

    古诗也可抒人生之感慨。如李白在《行路难》中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对被重新重用有所期待。秋瑾在《满江红》中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抒发词人知音难遇的情怀和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美国作家赛珍珠翻译《水浒传》时,讲书名译成“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请在下面两个故事中选择一个,概述相关情节并对其中的兄弟情谊作简要分析。

    ①武松帮施恩夺回快活林   ②放冷箭燕青救主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读书

    ①说起读书,有哲人这样总结:“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我们几乎天天都在阅读,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版的,都能用浓浓的书香滋润心灵、涵养风尚。可以说,读书对我们大有益处。

    ②读书让生命丰腴。清代黄图珌在《看山阁闲笔》里说:“窗明几净,开卷便与圣贤对语,天壤间第一快乐事也。”是啊,虽然无法与古人、前人直接面对面,但是通过对一些书本、文字的阅读,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地了解到数千百年之前的老子、孔子、李白、杜甫等人的思想世界,也可以认知远在欧洲的卡尔马克思、弗朗西斯培根、伏尔泰等人的精神世界,从而让自己的精神世界饱满丰富起来。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年少时立下志向,发奋读书,没有几年便学涉百家。读书让陈子昂的生命变得丰腴,最终被推为一代文宗,流芳百世。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通过读书来增加人生的高度、拓展生命的宽度。

    ③读书给心灵力量。网络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参差不齐,好的坏的,真的假的,怎么鉴别?鉴别能力从哪来?唯有读书,与书为友,增长知识。有了知识的积累和心灵的积累,面对恐惧、紧张、焦虑、痛苦就能处变不惊,让自己保持一份淡定和宁静,从纷繁的信息表象之下寻找真知,从容与逆境共处,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

    ④读书使灵魂升华。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古人早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困顿于生活和时间,我们没有办法去周游天南地北,只能跟随着别人的文字,在字里行间感悟着天马行空、人生惬意。“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北宋黄庭坚如是说。读书总能让人在书中找到共鸣,与写书之人在某一瞬间达到默契,好似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相遇,从而获得补给,得到救赎。如此,文章读多了,自己的所得所思所想,以文字记之,写出锦绣文章,岂不是人生之快事?

    ⑤读书与人生相伴,犹如一日三餐,更像呼吸空气般吐故纳新,不知不觉间,帮助我们反思当下,放眼未来,更提醒我们: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眼里有诗,自在远方。

    (有删改)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3)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4)下列事例哪一个最适合作本文的论据,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①宋濂少时酷爱读书,常“假借于藏书之家”;成年后“益慕圣贤之道”,遍访名师。他以读书为乐,终成一代大儒。

    ②王继才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 1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母语日由来】

    母语是指一个人自幼习得的语言,通常是其思维与交流的自然工具 。1952年,当孟加拉还属于巴基斯坦时,民众为争取把孟加拉语列为官方语言之一进行示威。2月21日当天,警察向一群示威者开枪,有五名示威者被杀。孟加拉独立后,为这几位“语言烈士”建立纪念碑。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般性大会宣布: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

    【世界语言种类】

    世界最畅销书籍之一的《圣经》的外语译本截止1997年就达2197种,《圣经》至少证明世界语言种类应多于2197种。

    世界部分地区语言种类统计表

    地区

    亚洲

    非洲

    太平洋诸岛

    美洲

    欧洲

    语言种类

    2197

    2058

    1311

    1013

    230

    世界上现存语言大约有6000多种,现状大多不容乐观。语言种类分布不均,比如法国人口六千万左右,所用语言16种,而瓦努阿图人口仅是法国的0.3%,所用语言种类却是前者的63倍。语言使用者数量不均衡,多如汉语普通话使用者近9亿,少如俄罗斯一种叫他法的方言,不足百人。

    宾西法尼亚斯沃斯摩尔学院的大卫﹒哈瑞森和德国迈克斯﹒普兰克研究院的克兰克﹒安德森的最新调查发现,世界语言的数量瞬息万变,确切的数字只能描述为“比上个月少”。有专家测算,今天人类语言种类的消亡速度是哺乳动物濒临灭绝速度的两倍,是鸟类濒临灭绝速度的四倍。据估计,目前世界尚存的语言,在21世纪将有一半消亡,200年后,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

    【教养基本功】

    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最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向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双母语模式】

    《2.21国际母语日:倡导母语教育,保障母语权利》一文中指出,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迫在眉睫。

    中国学者大力倡导“双母语”模式,“双母语”模式有利于方言、民族共同语与国家通用语的并存;“双母语”模式有助于个体消除母语认同焦虑,在内心深处解决语言声望的心理问题。这为全球化时代母语平等权的实现,为多语环境下母语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有助于中国丰富语言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珍视方言,同样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呵护。

    【专家观点】

    于漪女士:母语教育绝不是识多少字,背多少词,做多少练习,写几篇文章,而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民族情结的感染。

    李宇明教授:中国向来以“和”为贵,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是新世纪中国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维护语言多样性,保护各族人民的母语权力,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重要内容。

    曹志耘教授:语言保护工作就是和时间赛跑。在严峻的现实形势下,语言保护更近似于语言抢救,需要我们争分夺秒、众志成城。

    周海中教授:当今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有关机构和语言学界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抢救濒危民族语言;保护民族语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以上资料来源:互联网,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母语通常是一个人思维与交流的自然工具,是指一个人从小就习得的语言。

    B.“国际母语日”的由来与孟加拉国民众争取孟加拉语成为官方语之一有关。

    C.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国际母语日”。

    D.从宣传图中可看到,2009年“国际母语日”活动中我国倡导“母语大声讲”。

    【2】下列关于倡导“双母语”模式的作用的表述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倡导“双母语”模式,利于方言、民族共同语与国家通用语中的任意两种同时存在。

    B.倡导“双母语”模式,利于解决个体语言声望心理问题,有助于消除母语认同焦虑。

    C.倡导“双母语”模式,利于母语平等权的实现,是多语环境下母语教育开展的依据。

    D.倡导“双母语”模式,利于开发利用中国丰富的语言资源,呵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

    【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于漪女士认为,母语教育不仅是识字、背词、做练习、写文章的数量多,更是民族文化、精神、情结的教育。

    B.李宇明教授认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以和为贵,保护各族人民的母语权力,是新世纪和谐语言生活的内容。

    C.曹志耘教授认为,在严峻的现实形势下,语言保护是语言抢救,需要争分夺秒、众志成城,就是和时间赛跑。

    D.周海中教授认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和保护濒危民族语言,利于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使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4】阅读“世界语言种类”这则材料,分点概括世界现存语言的“现状”。

    【5】阅读“教养基本功”这则材料,分析如何避免“教养上的缺陷”?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浑身都是青春的火花,青春的鲜艳,青春的生命、才华,……眼看自己一天天的长大成熟,进步,了解的东西一天天的加多,精神领域一天天的加阔,胸襟一天天的宽大,感情一天天的丰满深刻;这不是人生最美满的幸福是什么!这不是最隽永最迷人的诗歌是什么!

    (选自《傅雷家书》)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