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
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C.通常的律诗分为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
D.《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嗔怪(chēn) 晕车(yūn) 确凿(záo) 扒手(pá)
B.干涸(hé) 坍塌(tān) 倜傥(tī) 抽噎(yē)
C.菡萏(dàn) 模样( mú) 附和(hè) 庇护(bì)
D.怅然(chàng) 着落(zháo) 热忱(chén) 盔甲(kuī)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迭起 土壤 耻辱 颠沛流离
B. 烦琐 诘问 荒辟 轰轰烈烈
C. 陡峭 循环 渺小 以身做则
D. 萋萋 拯救 尉蓝 据理臆断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蹒跚(pán) 歼灭(jiān) 斟酌(zhēn) 罄竹难书(qìng)
B.嶙峋(xún) 河堤(tí ) 诘责(jié) 油光可鉴(jiàn)
C.荒谬(miù) 绯红(fēi) 阻遏(yè) 毛骨悚然(sǒnɡ)
D.辟邪(pì) 炽热(chì) 倔强(jué) 锐不可当(dǎng)
5、选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萌发(méng) 携带(xié) 追溯(shuò) 褶皱(zhě)
B.豁然(huò) 狩猎(shòu) 龟裂(jūn) 缄默(jiān)
C.沟壑(hè) 山麓(lù) 钟鼎(dǐng) 浑浊(zhuó)
D.楔形(xiē) 羹匙(chí) 瑕疵(cī) 香蒲(pú)
6、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太阳正在升起来,红彤彤的阳光照耀之处,那些梨花变幻出迷迷离离的光芒。梨树都很高大,都在自由舒展地生长。 , 。 , ,同时,也散发着格外浓烈的香气。香气那么浓烈,让人觉得有一层雾气萦绕在身边。
①树干粗粝、苍黑,分枝遒劲、生机勃勃 ②每一个枝头,都满是一簇簇繁密的花朵
③移步近观,那些花朵的细部就呈现在眼前 ④它们被阳光照耀着,格外地明亮耀眼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7、下面对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中“青山”指北固山,“客路”指旅人前行的路,暗含旅途奔波的愁苦。
B.颔联展现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开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C.颈联写残夜消退,红日初升,旧年已过,春天到来的景象,蕴含一种自然理趣。
D.尾联借雁传书,并与首联呼应,给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藩国名臣
朱国桢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用于处罚五子的板子(朴)的特征。
【2】赵准做学官有哪些特点?请至少指出两点。
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乙】
长沙过贾谊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刘长卿 韩愈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诗人途经长沙贾谊故居,触发强烈共鸣,开篇即用“悲”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B.乙诗诗人委婉表达忧国忧民,想替皇帝除弊的忠君报国之志,没有忏悔,没有屈服。
C.“湘水无情”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诗人将自己同贾谊、屈原联系在了一起。
D.乙诗诗人把侄孙探望的用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实则是凄楚沉痛地以死明志。
【2】甲诗“日斜时”和乙诗“夕”都指向傍晚,请简要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10、“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1)请从下列句子中整理出一副符合“天下国家”主题的对联。(只填序号,注意上下联的顺序)
①战士青春洒热血 ②情系边关显本色 ③做人有道惟诚信
④处世无奇但善良 ⑤英雄肝胆壮河山 ⑥胸怀祖国存初心
上联: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诗人们常以诗词的形式,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本册的课外古诗词《泊秦淮》和《贾生》便是这类作品,请你选择一首,结合诗歌内容做简要分析。
11、(独家原创试题)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守边将士浓烈思乡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挫折与磨难改变不了仁人志士的信念。《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的壮志不改;《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文天祥面对生死取义成仁的抉择。
12、阅读文字,完成题目。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信。文中父亲与儿子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_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做一个“___________、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傅雷在第一份家书中说道:“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1)电影《梅兰芳》中有个十三燕,是个曾名重一时的“伶界大王”。后来,梅兰芳迅速崛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他与梅兰芳唱对台戏时落于下风。眼见败势已成,他却没有选择逃避。即使面对空旷的戏台,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坚持唱完了最后一场,并且在临死前留下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所以,尽管十三燕是个失败的人物,但却是令人敬佩的,因为他道出了一个做人的基本真理,而且自己就是实践这一道理的榜样。
(2)大千世界,我们不论干什么,只要与人对阵,参与竞争,都会有输赢,见高低,而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百战百胜只是神话。因为,天外有天,你厉害还有比你更厉害的,你有降龙十八掌,人家可能有葵花宝典;你有屠龙刀,人家有打狗棒。而且,“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几年你得势占优,再过几年,你就可能被淘汰出局。所以,输不丢人。如果害怕丢人,就永远不要参与竞争,就干脆远离红尘。
(3)楚汉之争,项羽的最后悲剧,就在于他的怕丢面子,怕面对江东父老的指责。还是杜牧的《题乌江亭》写得好:“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如果项羽能够包羞忍耻东渡乌江,那么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如果项羽能够忍受打击卷土重来,或许历史将被重新改写。
(4)“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结局并不美妙,不会因为不怕就能克敌制胜,创造奇迹,但不怕虎的精神却是历来被人赞颂的。看《动物世界》,常见这样的镜头,一大群野牛被一只狮子追着跑,我就想,这么多野牛要是团结起来,就是踩也把狮子踩死了,可就是因为怕,总是被狮子欺负,甚至成为狮子的牺牲品。与野牛相比,人是有理智的,“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可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反而怕得更多,野牛不过怕丢掉性命而已,人还要怕丢面子,怕名声不好,怕被人议论,怕遭人嫉妒,怕不好出门见人,总之是前怕狼后怕虎,结果是害怕丢人却偏偏丢人,不想丢人却处处丢人。
(5)人,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既然出来打天下,既然要与人争高低,输赢都是正常的。奥运会上的百米赛场上,无论谁输给博尔特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那小子是百年一出的短跑奇才,不管你被拉下多大差距,谁也不会笑话你。而你如果因为害怕而退赛,因害怕而战战兢兢,畏畏缩缩,不战自败,那就丢人丢大了。在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馆里,我们还看到许多非洲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水平连我们的业余选手都不如,仍然面无惧色与世界一流高手过招,观众同样报以热烈的掌声,其中就是对他们不怕精神的鼓励。输球之后,他们照样大大方方地和对手握手拥抱,向观众致谢,他们是虽败犹荣。体育竞赛如此,行行业业也都应该如此。只要不怕强手,敢于“亮剑”,屡败屡战,自强不息,我们就可能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即便输了,也是虽败犹荣。
(6)“输不丢人,怕才丢人。”诚哉斯言!
(作者齐夫,原文有改动)
【1】请在下列段落序号间用“//”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并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 (2) (3) (4) (5) (6)
中心论点:
【2】第(1)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第(2)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说说它在文段中的作用。
【4】请简约地写出第(4)段的论证过程。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刷脸”购物
①在芬兰一家大型超市,一名打扮时髦、外表帅气的年轻男性顾客,拎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走向收银台,在女性收银员扫描了条形码后,这位顾客对着收银员点了一下头,然后手指在收银员旁边的一台触摸屏上按了一下,就拎着笔记本电脑走出了超市。
②我们可以发现,那位顾客在收银台没有支付钞票,也没有出示任何证件、银行卡机,表明他既没有用到传统的支付方式,也没有用到现代的智能支付方式:他甚至没有输入密码,表明他不是事先在网络银行完成了支付。那么,他究竞是怎样为自己所购的物品付账的呢?“刷脸”!一一当然,不是因为女性收银员看到男性顾客长得帅而给他免单了,实际上,收银台旁边有一个摄像头,拍摄到了这位顾客的面部,那名男性顾客其实不是对收银员点头,而是对摄像头点头,以确认自己要支付账单,为了进一步确认,他还按了一下触屏上的“0K”键。
③开发“刷脸”支付系统的是芬兰一家名为“独特支付”的公司,其技术基础是网络银行和面部识别系统的结合。面部识别、指纹识别与虹膜识别并称为三大能够进入实用阶段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使用“刷脸”却说付系统的用户需要先到就近网点去登记“面纹”。面部识别系统在扫描用户的面部之后,记录下几十个独特的面部特征,然后存到数据库中。
④“刷脸”是一种十分便捷的支付方式,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刷脸”支付系统就可以完成用户现场面部和载据库的匹配过程,因此,“刷脸”可以在瞬间完成,用户几乎感觉不到等待的时间,这样就大大缩短了用户的支付时间,让用户有了一种独特的支付体验。“刷脸”支付系统不只是用于超市购物,它也可以用于网络购物、网络银行转账、ATM机转账、不过需要用户的电脑或银行的ATM机安装专用的高清摄像头和支付终端。
⑤由于“刷脸”支付不需要信用卡、密码、指纹等,有人担心面部会被人“盗刷”。首先,用户不用担心那些和自己长得较像的人“盗刷”,因为人们的“面纹”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我们平常分不清的双胞胎的脸,在面部识别系统中也可以区别开来。另外,用户也不用担心有人用一张逼真的面部照片或者面部雕塑去“欺骗”摄像头,因为支付系统会根据红外信息来判断摄像头获取的信息是否是活生生的人脸。
⑥日前,“刷脸”支付系统的运营主要靠向用户收取月费来完成。使用范国越大,用户需要支付的月费越多,0.99欧元起步,最多6.99欧元就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支付。这对许多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人士来说,他们愿意多支付几欧元的月费来省事。“刷脸”支付系统的技术人员说,少量的付费是值得的,它不仅让用户轻松付账,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安全性很好。
⑦开发“刷脸”支付系统的项目负责人声称,该系统是目前已知的最安全的支付系统。
(摘自《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刷脸支付”的步骤的一项是( )
A.用户需要先到就近的网点去登记“面纹”。
B.要使收银台旁边摄像头拍摄到支付顾客的面部。
C.按一下触摸屏上的“0K”键进一步确认支付。
D.把物品交给收银员扫描,并向他确认自己的账单。
【2】下列对“刷脸支付”的特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刷脸”是一种十分便捷的支付方式。
B.“刷险”支付系统是目前最安全的支付系统。
C.“刷脸”支付通过识别“面纹”和“红外信息”来防止盗刷。
D.“刷脸”支付系统的运营采用收费模式。
【3】下列对“刷险支付”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刷脸”支付的技术基础是网络银行和面部识别系统的结合。
B.支付体验的便捷,是因为“刷脸”系统能将用户现场面部信息和数据库进行迅速匹配。
C.“刷脸”系统能够辨别独一无二的“面纹”,并使用红外信息来辨别是否是活生生的人脸。
D.“刷脸”支付系统采用收取适量月租的方式来运营,这样可以保障支付安全性。
15、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贝聿铭(1917-2019),美籍华人,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在高中毕业后,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然而宾大要求学生绘制精巧的设计图,这把贝聿铭吓住了。他自认为自己的特长在数理,从来没有想象建筑师还得像一位艺术家那样有精湛的绘画技术才行。于是两个星期后,贝聿铭转到麻省理工学院改学工程,因此结识了校长威廉·爱默生。爱默生在贝聿铭的图纸中发现了非凡的技能和想象力,劝贝聿铭继续学建筑学。贝聿铭向爱默生坦承因绘画技术欠缺,没信心成为建筑师时,爱默生对贝聿铭说:“年轻人,别胡说,我还没有碰到不会画画的中国人。”
如果没有这句话,我们就会错失一位影响甚远的建筑大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