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秋的月亮,从东边的篱笆上升起来,在弧形的天顶上踽踽独步,遥望大地。到晨晓,月色也是微淡的了。彼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隐没在西天尽头的朝云里。
①鹅在河岸上吃草,伸头一啄,露水簌簌而下
②露水濡湿了瓦檐和瓦檐下的蛛网
③它自己,微淡微淡的影子
④月亮的那一点黄,那一点红,都化为露水洒给了大地万物
⑤也濡湿了篱笆上朝颜花的叶和花蕾
A. ①⑤②③④
B. ②⑤④①③
C. ①④②⑤③
D. ②⑤①④③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民族企业能否拥有自己的品牌文化,是其获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肯定的关键。
B.我国高铁建设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担负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D.据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济南的蓝天成了常态化。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头发上指 B. 吾得兄事之
C.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C.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D.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又叫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等,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B. 徐志摩是现代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名作《再别康桥》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充分体现了新月派的诗歌创作主张。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 《战国策》,又称《国策》,共三十三篇。它的主要艺术特点是“长于叙事,精于描写”,《荆轲刺秦王》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特点。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断桥
蒋寒
接连两场暴雨,上百年的古桥,被山洪毁了。
洪水将山寨与外界天隔一方。孩子们上学,大人们赶集,只能靠树杆、木梯、竹竿慢慢爬过去了。
村民们找到郭支书,请他拿主意。
郭支书住在山寨对岸的郭家坨,郭家坨地势高,再大的洪水也奈何不了它。郭支书听了村民的反映,吧嗒着旱烟,思忖着,不急。乡亲们急啊,挤了他家满满一屋子,支书娘子忙着为大家沏茶添水。
山寨的丙成代表大伙说:“就那样断着,不是个事啊!大人进进出出好办,娃娃们上学呢?你不是常说,一切为了下一代嘛!”
郭支书伸出两指捻了捻火星闪动的旱烟,吧嗒着,不吭声。
有人小声说:“我们知道,你肯定还在生大伙的气。入夏以来,见你没少往古桥下跑,东瞅瞅,西敲敲,大伙说你是盼着古桥垮了,好向上面申请救济款,以便从中捞……”
声音小得没人听得见。
屋外的大狼狗汪汪地叫了,天空还是阴沉沉的。天气预报说了,近期还将有持续暴雨,省市县层层拉响了防汛警报。村委会也早作了安排,这会儿,马主任正带着工作队现场走访……
丙成说:“郭书记,你大人大量,快替大家拿个主意吧。上面要不拨款,我们各家凑也行。”
郭支书翻大伙一眼,说:“钱,我来想办法,力,大家得出。”
“要得要得!”大伙就兴高采烈地散了。
有人见,第二天一早,郭支书拎着包朝镇上去了。几天后回村,他就给望眼欲穿的乡亲们一个天大的喜讯:修桥款弄到了,钢筋水泥什么的都联系好了,接着就送来,天晴就动工……
时不我待,趁着阳光天气,两台吊车就轰轰隆隆开进断桥现场,洪水也下降了许多,山寨老少能动的都出来了,大伙说说笑笑,干得热火朝天……
郭支书和马主任在现场指挥。马主任抹了抹烟嘴,递给郭支书,白烟就从郭支书的鼻孔里冒出来,一脸欣慰。
马主任感慨道:“老伙计啊,真是难为你了,镇上县上一毛不拔,得亏你家老大开明啊,从自己公司支持50万。”
郭支书笑:“我们养育下一代图啥,不就是为我们修桥修路修康庄大道嘛。”
马主任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半个月之后,一座崭新的现代大桥就牢牢地架在了天河上,连接着山寨与外面的世界。
可是随后,村里传出了关于郭支书的风言风语,说是郭支书这回,准是贪了不少上面的修桥款,有人甚至闹着要找郭支书讨工钱。
风言风语被马主任苦口婆心压了下去,大伙听说是郭支书的大儿子公司出的钱,又有话说了,不仗着他老爹是个支书,他能开公司吗?再说,50万啊,没有好处的事情,傻子才干!
马主任听了,哭笑不得。
坐在断桥的残垣上,凝视着旁边雄伟的新桥,郭支书缓缓地吐着烟,对身旁的马主任喃喃道:“汛期过后,我就辞职了,但愿这座桥能管一百年,一万年!”
倏地,山洪从马主任的眼眶奔涌而出。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描写古桥被毁,洪水泛滥,村民过河极其不便,不仅巧妙点题,也为下文郭支书带领村民设法修桥作铺垫。
B. 小说中的马主任虽是一个次要人物,但通过他之口交代了资金来源的相关背景,从而使主人公郭支书的形象更鲜明。
C. 古桥冲垮后,文章将郭支书“不急”和乡亲们“急啊”进行对比,充分体现出不同人物在修桥问题上完全不同的立场和复杂心情。
D. 小说通过描述山寨部分村民对郭支书的误会与猜疑,反映了作者对当前农村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大大丰富和深化了小说主题。
【2】小说中的郭支书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断桥”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在《锦瑟》中“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运用典故,描绘了美好的情景、虚渺的梦境,把人生的恍惚和迷茫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了出来。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描写剑阁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 ”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诗句“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3)在《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胜质则史。(《论语》)
(2)少无适俗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国覆亡教训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青年毛泽东对权贵的蔑视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描写在碧绿的江面千帆竞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一句对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大千世界作了哲理性的高度概括,表现出诗人豪迈乐观、昂扬向上的情怀。
⑵《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士皆嗔目,____________ ”一句描绘了宾客与荆轲临别时的悲伤激愤的场面。
⑶《离骚》中直接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苏轼《赤壁赋》中从听者感受的角度侧面烘托出洞箫声凄婉动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尽
宋 郑獬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1】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意象写出了诗人保持高洁人格的愿望。
【2】颔联被《宋诗纪事》标为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敞,字子高,河东平阳人也。是时京师浸废,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敞既视事,一日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尽行法罚。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其治京兆,略循赵广汉之迹。然敞本治《春秋》,以经术自辅,其政颇杂儒雅,往往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以此能自全,竟免于刑戮。
为京兆九岁,坐与光禄勋杨恽厚善,后恽坐大逆诛,公卿奏恽党友,不宜处位,等比皆免,而敞奏独寝不下。敞使贼捕掾絮舜有所案验。舜以敞劾奏当免,不肯为敞竟事,私归其家。人或谏舜,舜曰:“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敞闻舜语,即部吏收舜系狱。舜当出死,敞使主簿持教告舜曰:“五日京兆竟何如?冬月已尽,延命乎?”乃弃舜市。
顷之,宣帝崩。元帝初即位,待诏郑朋荐敞先帝名臣,宜傅辅皇太子。上以问前将军萧望之,望之以为敞能吏,任治烦乱,材轻非师傅之器。天子使使者征敞,欲以为左冯翊。会病卒。
初,敞为京兆尹,而敞弟武拜为梁相。是时,梁王骄贵,民多豪强,号为难治。敞问武:“欲何以治梁?”武敬惮兄,谦不肯言。敞使吏送至关,戒吏自问武。武应曰:“驭黠马者利其衔策,梁国大都,吏民凋敝,且当以柱后惠文①弹治之耳。”秦时狱法吏冠柱后惠文,武意欲以刑法治梁。吏还道之,敞笑曰:“审如掾言,武必辨治梁矣。”武既到官,其治有迹,亦能吏也。
(选自《汉书﹒张敞传》,有删节)
注:①柱后惠文,官员帽子名,是执法官和御史的代称。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然敞本治《春秋》 治:治理
B. 而敞奏独寝不下 寝:搁置
C. 不肯为敞竟事 竟:完成
D. 审如掾言 审:果然
【2】与“后恽坐大逆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D.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3】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张敞上任之初,长安的治安一片混乱,偷盗横行,商人深以为苦,张敞的治绩得到了皇帝的称许。
B. 张敞治理京兆,不专用诛罚,以经术为辅,兼采儒道,所以老百姓常常能保全性命,免于刑罚。
C. 萧望之认为张敞是有能力的官吏,堪任治理烦乱,但是其资质轻浮,不是做师傅的材料。
D. 张敞的弟弟张武认为对待官民凋敝的梁,就如同驾驭狡猾的马要善用马衔和马鞭,要用刑法弹压管理。
【4】翻译下列句子。
(1)是时京师浸废,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
(2)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一个木匠带着孩子在雇主家干活,木匠干得满头大汗,于是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件脱掉。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生怕他热着,也把孩子的衣服一件件脱掉,结果孩子冻病了。
材料二
《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则故事:森林王国中的梭子鱼犯了罪,法官是怕水的山羊,它的裁决是,将梭子鱼扔到河里淹死。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你的生活阅历,写出你的感悟。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