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不如因善遇之
B.异乎三子者之撰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C.常以身翼蔽沛公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D.提刀而立 简能而任之
2、在济南老东门美食城你可以品尝到草包包子、孟家扒蹄、黄家烤肉、醉辣龙虾等美食,品类之多,实在是擢发难数。
A. 正确 B. 错误
3、下列文言虚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因击沛公于坐 ②不如因善遇之
B. ①吾其还也 ②失其所与,不知
C. 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②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D.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臣死且不避
4、下列各项中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惫赖 昧心财 浪荡乾坤 暮霭沉沉
B.楔子 歪刺骨 料俏春风 重湖叠巇
C.苌弘 汗岑岑 负屈陷冤 羽扇纶巾
D.箫瑟 暑气喧 舞榭歌台 玉枕纱橱
5、选出“见”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相见常日稀 黄泉下相见
B. 信而见疑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 君既若见录 府吏见丁宁
D. 渐见愁煎迫 时穷节乃见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里的月光
夏阳
①年前,作家老李老打电话追着我问认不认识公安局的人。我说:“认识有啥用,你那事我帮不上忙,你就别多管闲事了。”老李嗫嚅着,“怎么是多管闲事呢,你可不能这样说。”
②唉,老李一个儿时玩大的同村伙伴——老憨,在我居住的城市做建筑工,一年到头在工地上累死累活,好不容易赶在春运前,求爷爷告奶奶,工头总算结清了工资,却在临上火车前被歹徒逼到墙角,洗劫一空。
③“两万块啊,整整两万块血汗钱,就被这天杀的挨枪子的换刀剐的抢去了!”老李在电话里恶狠狠地骂道。我说:“骂如果可以解决问题,可以帮你老憨寻回钱,我请一伙人去骂好了。”
④老李苦笑,笑完,又开始祥林嫂般地絮叨,“这派出所是干什么吃的,报案都一个多礼拜,就是不见动静。”我说:“人家派出所也不容易,就那么点警力,管着十多万外来人口。我帮你找了派出所,人家指着一大堆卷宗,为难地说这是小案子,又没有明确的破案线索,自认倒霉吧,夸张点说,这和在大街上被抢了手机差不多。”
⑤估计老李听后是一副苦瓜脸。他说:“哎,这可是两万块钱啊,怎么是小案子?”
⑥我只好解释:“两万块钱搁你老家是巨款,在这里只能算小钱,有钱人的一顿饭钱而已。”
⑦老李悻悻地问:“就没其他法子了?我一脸无奈地说,如果是上百万,派出所肯定会成立专门的破案小组。要是你的老憨丢胳膊断腿了,他们也应该会重视。”
⑧老李感慨:“如果可以换,我想老憨肯定愿意拿条胳膊甚至性命来换这两万块钱的。你要知道,老憨一家老小盼星星盼月亮,盼了一年多,家里正等米下锅呢。”老李又不死心地问:“真没法子了?我在你那座城市只认识你一个朋友。”
⑨我想了想说:“法子倒有一个,我给你讲一个在我家乡流传很广的故事吧——大概是民国时期,一位上面来的夫人,在省城一帮官员的陪同下,从南昌去庐山避暑。中途,路过我们镇时,夫人内急。无奈之下在路边找了个公厕。你要知道,我们那里所谓的公厕,就是一个茅坑,上面搭几块木板,臭气熏天。当地人民早习以为常,可是夫人金贵啊。她站在厕所门口犹犹豫豫,磨磨蹭蹭,最后可能是憋不住了,一捂鼻子跑了进去。夫人出来时,脸色很难看,一路上直说头晕,还嘀咕了一句:‘你们这里的卫生怎么搞的?’陪同的官员坐不住了,上庐山后,打电话骂人,从行署、县一直骂到我们镇,把镇长吓得半死。镇长考虑到夫人返程还会经过这里,就号召全镇人民大洗厕所。又是挑粪又是消毒,整整折腾了三天。可是,夫人没来。据说人家下山后直接去了武汉,从那里坐飞机走了。”
⑩老李听了我的故事,深有感触,沉默了半天,突然怪声怪气地尖叫:“你们这里的治安怎么搞的嘛!”我大笑,隔着电话想象着老李叉腰横眉的样子,说:“你这样会把人家吓坏的,人家就是破不了案,也会自己偷偷把钱垫上。”我又说:“可是我们都是蚂蚁。”老李无语,默默地把电话挂了。
⑪两天后,一个月光极好的深夜,我又接到老李的电话。老李说:“我想自己把钱垫上。”
⑫我吃了一惊,大骂:“不会吧,你是不是疯了?”老李幽幽地说:“你不知道,我们老家地处大西北,是你难以想象的穷。我上高中前,除了出生外,没有洗过一次澡。在我们那个乡,我是唯一的高中生,受到乡亲们的资助,是乡亲们的骄傲。现在我是作家了,在他们眼里,我无所不能,天天和中央首长在一块儿握手、吃饭,进出小车伺候。老憨也是实在没辙儿才找到我的,我不想让他们失望。再说了,老憨还欠着一屁股债,没了这笔钱,几个娃儿都要失学的。他们一家正盼着过个好年。”
⑬我听了心情沉重,转而又说:“你自己也不宽裕,靠几个稿费,还得养活一大帮人。”老李叹了口气,说:“我多写点就是了,实在不行,就写点特稿,那玩意可以多挣几个。我之所以告诉你,是想让你配合我一下。”我问:“怎么配合?”
⑭“你帮我把这钱给老憨,就说你公安局的朋友抓获了歹徒,把钱追缴回来了。”老李不放心地叮嘱我,“你千万别露馅,对着老憨,要给足我面子。老憨现在还在工地上眼巴巴地等着我的好消息呢。”
⑮我凝望着窗外城市上空皎洁的月光,哽咽无语。
(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语言平实,情节也不复杂,但人物情感饱满,主题深刻,表现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B.老李打电话追着我问认不认识公安局的人,絮絮叨叨向我讨法子,说明老李优柔寡断,是个爱面子、爱管闲事的人。
C.小说中老李恶狠狠地骂歹徒,责怪派出所无能,表现出对老憨的深切同情,也隐含着对“我”办事不尽力的抱怨。
D.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作家老李急人所急的言行,就是通过“我”冷漠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2】小说在刻画老李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题目“城里的月光”有什么意蕴?以此为题,对主题表达有哪些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景因情而异。同样写到秋天里的动物,毛泽东眼中的动物充满生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李清照笔下的动物令人伤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描写自己登顶泰山后,看到红日跃出海面的壮美之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猿叫声凄厉,在古诗文中常用来表示凄凉。这样的诗句很多,请任选两篇诗文,分别列举其中含有“猿”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默写。
(1)《师说》中开篇提出教师职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木”与“金”为喻说明学习可以使人的缺点得以改正的道理。
(3)_________________,金石可镂。
(4)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9、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时荆轲吟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举盘庚迁都之例驳论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论述了从黎民百姓到士大夫都是反对的声音。
(2)“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中用作论据,将其高度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了燕灭亡的原因。
(3)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以太山与河海为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领导者只有广纳贤才,才能彰明美好的德行。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刘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之雄心,也怕会有“_________”的结局。
(2)《阿房宫赋》中将反问与对比融为一体,批判秦人挥霍他人点滴积累起来的财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唐彦谦,唐末诗人。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蚕之细小,桑芽之嫩的特点。
B.颈联通过对比,写出因倒春寒,今年的桑叶长势堪忧,暗示了收成可能不好。
C.尾联一个“愁”,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D.诗人刻画采桑女,把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2】颔联写采桑女“手挽长条泪如雨”,采桑女为何“泪如雨”?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作答。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淄青节度使李正己皆为田承嗣所轻。宝臣弟宝正取承嗣女,与承嗣子维击球,马惊,误触维死。承嗣怒,囚宝正,以告宝臣。宝臣谢教敕不谨,封杖授承嗣,使挞之。承嗣遂杖杀宝正,由是两镇交恶。及承嗣拒命,宝臣、正己皆上表请讨之。上亦欲因其隙讨承嗣,敕贬承嗣为永州刺史,仍命河东、成德、幽州诸道发兵前临魏博,若承嗣尚或稽违,即令进讨。罪止承嗣及其侄悦,自余将士弟侄苟能自拔,一切不问。
时朱滔方恭顺,与宝臣及河东节度使薛兼训攻其北,正己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等攻其南。六月辛未,田承嗣遣其将裴志清等攻冀州,志清以其众降李宝臣。田承嗣以诸道兵四合,部将多叛而惧,秋八月,遣使奉表,请束身归朝。己丑,田承嗣遣其将卢子期寇磁州。九月,李宝臣、正己会于枣强,进围贝州,田承嗣出兵救之。两军各飨士卒,成德赏厚,平卢赏薄。既罢平卢士卒有怨言正己恐其为变引兵退宝臣亦退李忠臣闻之释卫州南渡河屯阳武。宝臣与朱滔攻沧州,承嗣从父弟庭玠守之,宝臣不能克。
初,李正己遣使至魏州,承嗣囚之,至是,礼而遣之。遣使尽籍境内户口、甲兵、谷帛之数以与之,曰:“承嗣今年八十有六,溘死无日,诸子不肖,悦亦孱弱,凡今日所有,为公守耳,岂足以辱公之师旅乎!”立使者于庭,南向,拜而授书。又图正己之像,焚香事之。正己悦,遂按兵不进。于是河南诸道兵皆不敢进。承嗣既无南顾之虞,得专意北方。
上嘉李宝臣之功,遣中使马承倩赍诏劳之。将还,宝臣诣其馆,遗之百缣。丞情诟詈,掷出道中,宝臣惭其左右。兵马使王武俊说宝臣曰:“今公在军中新立功,竖子尚尔,况寇平之后,以一幅诏书召归阙下,一匹夫耳,不如释承嗣以为己资。”宝臣遂有玩寇之志。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三十三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罢平卢/士卒有怨言/正己恐其为变/引兵退/宝臣亦退/李忠臣闻之/释卫州/南渡河/屯阳武。
B.既罢/平卢士卒有怨言正己/恐其为变引/兵退宝臣/亦退/李忠臣闻之/释卫州/南渡河/屯阳武。
C.既罢/平卢士卒有怨言/正己恐其为变/引兵退/宝臣亦退/李忠臣闻之/释卫州/南渡河/屯阳武。
D.既罢平卢/士卒有怨言正己/恐其为变引兵退宝臣/亦退/李忠臣闻之/释卫州/南渡河/屯阳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度使,唐玄宗开元年间设立了十个节度使,范阳(北京地区)节度使是兵力最大的。此时多由胡人担任,如安禄山。
B.冀州,为九州之一。九州最早出现于《周礼》中,是自古以来民族地域的概念,自战国以来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
C.从父,指祖父亲兄弟的儿子,表示具有共祖父的关系。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即堂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即堂叔。
D.阙,古代帝王在宫廷大门之外建的两个对称的台子,因为在阙楼上可以观望,所以又称之为观。文中“阙下”代指朝廷。
【3】下列对全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承嗣反复无常,因部将中有很多人反叛且惊恐,派使者进奉奏表,请求捆绑自己归顺朝廷。不久又派将领卢子期侵犯磁州。
B.田承嗣凶顽狡诈,最初囚禁李正己的使者,后来不仅释放了他,还向李正己示弱表忠心,目的只是稳住李正己,抽身对付北方。
C.李宝臣是非分明,他的弟弟李宝正打球时误杀田承嗣的儿子,宝臣认为自己管教不慎,拿木棍给田承嗣,让他痛打李宝正。
D.李宝臣立场不坚,听信王武俊的言论,认为平定叛乱后自己会被诏书召回,只能成为一介匹夫,于是有了叛逃的想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罪止承嗣及其侄悦,自余将士弟侄苟能自拔,一切不问。
(2)承倩诟詈,掷出道中,宝臣惭其左右。
【5】李宝臣为何会攻打田承嗣,请简要说明。
14、请以“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