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广元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成语字形、解释、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     

    ①“含英沮华”与“耐人寻味”意义相近,两者都含有仔细琢磨的意思;区别在于“含英沮华”强调的是对古诗或者好文章应该仔细品味,领悟其精华;“耐人寻味”多指某件事很吸引人注意,值得深入研究。

    鬼斧神工:指像是鬼神制作雕刻出来的。形容建筑、雕塑等神奇巧妙,不像人力所能达到的。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③失去的东西再好也是昨日黄花,你留也留不住。

    ④花儿在金色的阳光下随风舞动,真是美轮美奂

    ⑤目前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收入状况良莠不齐

    ⑥读一本书必须吸取精华,千万别干买椟还珠的傻事。

    汗牛充栋:汗牛充栋的侧重点为藏书的书量很多。浩如烟海:浩如烟海的侧重点为典籍、图书等的种类极为丰富。

    ⑧在半个多小时紧锣密鼓的抢险中,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部门职能,将小货车和30多罐液态氧全部清理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隐患得到了及时消除。

    A.①⑤⑧

    B.②⑦⑧

    C.③⑦⑧

    D.④⑥⑧

  • 2、找出词类活用的字词,并且选出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 )

    A. 鼎铛玉石//动心骇目

    B. 昔楚襄王从宋玉//燕赵之收藏

    C. 亦足以称快世俗//朝歌夜弦

    D. 草木行列//族秦者秦也

  •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秦王坚下诏大举入   ②今众我寡,难与持久

    B.①有材勇者,皆羽林郎 ②哙谢,起,立而饮之

    C.①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 ②若移陈少,使晋兵得渡

    D.①问计于谢安,安然 ②化险为

  •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五岳(超出) 枉用相(依存)

    B.少无适俗(气质,情致) 元嘉草草(轻率)

    C.砺则利(接近) 君子不齿(并列)

    D.莫消长(终究) 崖当道者(门槛)

  • 5、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   汉使曰:“武等实在。”

    B. 相如度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 公车征拜郎中

    C. 掘野鼠草实 自史职,五载复还

    D. 尝问天下所恶者 声非加也,而闻者彰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

    ②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的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上,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③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用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是说否定了空间的分离。这种例子在移民社会中很多。在美国旅行的人,如果只看地名,会发生这是个揉乱了的欧洲的幻觉。新英伦、纽约(新约克)是著名的;伦敦、莫斯科等地名在美国地图上都找得到,而且不止一个。以我们自己来说罢,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十岁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八年,籍贯毫无改变,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籍贯。她的一生大概也得老是填江苏吴江了。我们的祖宗在吴江已有二十多代,但是在我们的灯笼上却贴着江夏费的大红字。江夏是在湖北,从地缘上说我有什么理由和江夏攀关系?真和我的孩子一般,凭什么可以和她从来没有到过的吴江发生地缘呢?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④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但是事实上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在现代都市里都规定着可以取得该土地公民权的手续,主要的是一定的居住时期。但是在乡村里居住时期并不是个重要条件,因为我知道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人口的不断繁殖,社群生活的土地面积不断向外扩张,社群分裂成为必然现象。

    B.我们的籍贯取决于父亲而不是出生地,体现了地缘对血缘的深刻影响。

    C.血缘关系一旦落地生根,就会和地缘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D.如果外出的游子能在荒地上开垦,繁殖成新村落,新地缘的形成必然促生新的血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把本是浑然的空间分出尊卑来,说明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

    B.选文第3段,作者将美国社会与中国社会进行对比,旨在说明在中国社会,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

    C.作者善于取譬生活,如以树苗与根、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来比喻人与土地的关系,使文章易于理解。

    D.选文部分重点阐述血缘与地缘的三种关系,包括:在稳定的社会中的血缘性“地缘”;在变化的社会中的血缘性地缘或纯粹地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建于清末的福清港头占阳八扇厝为四合院式二进民居,曾经繁衍14代、160多户人,由此成为血缘性地缘的充分见证。

    B.位于福清一都镇东山村的“东关寨”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系何氏家族为防御盗匪而联合筹资兴建的。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在血缘观念影响下,为维护地缘关系而作出的集体防御。

    C.世界福清社团联谊会常务副主席林文珠认为,印尼的华人后代生于斯长于斯,应该热爱印尼这个国家,但华人有着自己的祖籍国,应该要知道自己从祖辈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林副主席所言与费孝通的观点是相通的。

    D.福清海外侨民当中,流行着这样一首歌谣:“光饼香,光饼好,光饼就是我们的‘麦当劳’”。这是社群分裂形式下的福清游子还未融入新社区时才产生的思乡爱乡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国策•荆轲刺秦》中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_______________”。

    (2)杜康代指酒,写出带杜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

    (4)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_________

    (5)《鹊桥仙》中,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女主人公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地承担起家庭主妇的全部责任;可是丈夫不但不体谅她,反而“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诗人以香草作比,揭示了自己被贬黜的原因;然后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

    (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反对东晋士大夫沉溺老庄、空谈玄理的时风,他认为“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他积极人世的人生观。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2)由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联想到《荆轲刺秦王》中写易水诀别的那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 ,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  长沙》)

    (2)默默 彳亍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巷》)

    (3)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

    (4)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5)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

    (6)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诗歌前两句生动描写了西湖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致。

    B.末句中的“淡妆浓抹”与前两句中的“晴、雨”照应,比喻奇妙而贴切。

    C.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是因为她们都具有上天赋予的自然之美。

    D.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西湖的热爱与赞美。

    【2】理解不正确的是(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色。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3】理解正确的是(       

    A.首句写了雨中西湖水波荡漾,但是没有晴天美好。

    B.第二句说雨中的山云雾迷茫似有若无,非常奇怪。

    C.第三句在西湖与西施之间建立了比喻的关系。

    D.第四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是描写西施的,不是描写西湖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毛大福

    太行毛大福,疡医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数事。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会毛金饰,为宁所认,执赴公庭。毛诉所从来,官不信,械之。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两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归,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一疮痕犹在。毛视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馈赠,今遂以此被屈。君不我昭雪,回搒掠死矣!”狼见毛被絷,怒奔隶。隶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隶大窘。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

    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道上。官过之,狼又衔履奔前置于道。官命收履,狼乃去。官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其履而去。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盖薪杀宁,取其巨金,衣底藏饰,未搜括,被狼衔去也。

    昔一稳婆出归,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

    (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疡医:治疮伤的外科医生。②数事:数件。③搒:笞击拷问。④絷:捆绑。⑤稳婆:接生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官不信,之 械:用枷锁拘禁

    B. 会毛金饰 货:出售

    C. 一狼衔敝履道上 委:丢弃

    D. 搜括,被狼衔去也 遑:急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敷药如法,行 今其智反不能及

    B. 官不信,械 作《师说》以贻

    C. 今遂此被屈 故为之文

    D. 君不我昭雪 不足外人道也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能体现狼讲“义气”的一组是

    ①咆哮相侵,惧甚 ②日既晚,狼遥送之

    ③狼见毛被絷,怒奔隶 ④君不为我昭雪,回搒掠死矣

    ⑤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

    A. ①②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外科医生毛大福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只衔着包裹来求助的狼,因见狼没有恶意而出手相助,后在狼的护送下平安到家。

    B. 毛大福出售金饰被宁家认出后,有口难辩,只好在差役的押解下进山向狼求证,狼在听了毛大福的求告后,就愤怒地奔向差役。

    C. 县官出行,一只狼衔来破鞋示意县官收起来,县官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最终抓到了杀死宁泰的凶手丛薪。

    D. 过去,有个接生婆曾遇到一只母狼难产,在她帮助狼顺利分娩后,狼衔着鹿肉到接生婆家来报恩,可见这类事情在以前也多有发生。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

    (2)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

    (3)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211022日,上游学校接到疾控部门通知,因银川疫情由疾控部门对学校进行封闭管理。对全校师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时候,有各种言论在校园流传。有人说,我想念爸爸妈妈,我想回家,学校不能把我们封闭在这里;有人说,封闭学校的措施不合理,限制了我的自由,侵犯了我的人权;有人说,别人都在上网课,回家上网课更安全,更有效;有人说,某位同学的家长已经被确诊,所有人都不安全;有人说,病毒一点都不可怕,我才不会那么倒霉呢;有人说,学校会封闭半年,甚至更久,永远也回不了家了……

    面对这些惶恐的同学,听闻这些不安的言论,请你以一个有担当、有情怀的上游学子身份,给以上同学写一封信,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劝说这些躁动的同学,安抚他们焦虑的心情。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书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