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B.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D. 书法练习中的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
2、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文章评点(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
B.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无所不至。
C.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D.清人王鸣盛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脸 谱
聂鑫森
马悦然是湘江京剧团专画舞台布景的,山啊,水啊,亭台楼阁啊,画得活灵活现。这个行当,圈内人叫作“舞美”。他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脸黑且窄长,配着小眼睛、塌鼻子、大嘴巴,论长相还真上不得台面。
他爹马正雄虽是个码头搬运工,却是个京戏迷,爱看戏,爱谈戏,也爱唱几嗓子花脸戏。这种家风对马悦然潜移默化,但他更钟情那些舞台上的布景和演员形形色色的脸谱。在小学和中学,他的美术成绩总是被同学称赞。后来他考上了省戏剧学院的舞美系,一毕业,就被分配到故乡的湘江京剧团工作。
马正雄高兴,儿子到底与梨园行沾点儿边了。马悦然也高兴,可以近距离地研究京剧脸谱的画法,这里面学问大着呢。
“舞美”忙在平日,演出时倒很轻松。但马悦然总是和演员一样,准时进入后台,为的是看生、旦、净、丑和跑龙套的怎么化妆,怎么勾脸,还会问一些相关的问题。散戏后他回到家里,再根据记忆画出谱式,做出详细的说明。
渐渐地,他“登堂入室”了。
脸谱在图案结构上,分整脸、六分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无双脸、歪脸、揉脸、花脸、精灵脸……在色彩上,归类为红、粉红、紫、黑、油白、蓝、黄、青、金、赭、灰,等等。还有眉、眼窝、鼻窝、脑门、嘴,各种各样的画法,他都懂。
在家休息的日子,他会忍不住对着镜子,在自己的脸上勾勾画画。他的脸,最适于画丑行的角色:蒋干、时迁、胡里、陶洪……马正雄也是个热心人,看了总是喊“好”,还会求儿子给他画《坐寨盗马》中窦尔敦的脸,然后得意地唱:“将酒宴摆至在聚义厅上……”
1966年冬,马悦然28岁,结了婚,只是还没有孩子,仍和父母住在一起。这个小巷中的小院落,关上门,自成一个天地。
京剧团早就不演戏了,有身份的主角、配角都成了“牛鬼蛇神”,扫地、清理厕所、接受批斗、写检讨。马悦然出身好,又没有成名成家,而且做事扎实,不喜欢多说话,被拉进了“造反派”的行列,成了看守、监管这群人的骨干力量。
马正雄说:“可不能作孽,睁一眼闭一眼吧。不能骂,更不能打,多关照他们。将来,老百姓不看戏了?我才不相信!”
马悦然连连点头,说:“爹,我记住了。”
团里“造反派”的主要头目是文化局派来的,叫吴廉。他忽然想出了新招:要押解这些“牛鬼蛇神”游街,而且必须化妆、勾脸,还规定脸谱越丑越难看越好。现场的总监,指定是马悦然。还交代,如果谁抵制,就由马悦然强行给他们化妆、勾脸。
又丑又恐怖,是神灵鬼怪的脸谱,《西游记》中的金钱豹、《探阴山》中的油流鬼……还有丑行的脸谱,《巴骆和》中的胡里、《时迁盗鸡》中的时迁……
这些人是马悦然的前辈、同事,一个个古道热肠、技艺高超,能勾画这样的脸吗?那是对好人、对艺术的亵渎,他不能这么干!
马悦然把这事告诉了爹。
马正雄一拍桌子,吼道:“这些狗杂种,居然想出这样的坏主意,缺德!可这些名角如果硬扛,会遭更大的罪。你不是总监吗?你让他们勾画别的脸谱,梨园行得有自尊。出了事,你担着,你是工人阶级的子弟,能把你怎么样?”
这个上午,被点了名去游街的人,早早来到办公楼的一间大会议室里,每个桌子上早备好白粉、胭脂、油彩、画笔。
马悦然让人把门关了,然后沉重地对各位说:“生活中,你们不是小丑,不是鬼怪,你们应该有本色行当的脸谱,想怎么勾画就怎么勾画,这是我允许的!唉,我们这几个前来督促的人,也商量好了,和各位都是一出戏里的人物,也同样化妆、勾脸!不过,我们原本担当的就是小丑角色,所以一律的丑行脸谱。大家加紧吧,然后游街去!”
一片寂静后,各处便响起细碎的声音。
生行中的诸葛亮、关羽、海瑞,旦行中的余太君、李慧娘、窦娥,净行中的廉颇、姚期、窦尔敦、焦赞。但没有丑行中的人物,谁愿意勾画呢,不如暂入另外的行当。
马悦然和几个本可以不化妆、勾脸的人,倒真的成了粉墨登场的小丑!他成了《问樵闹府》中的老樵夫,角色属于丑行,老脸上双眉如飞蛾展翅,面纹好似游鱼摆尾,行话是“腰子粉脸、棒槌眉、老脸纹”,再戴上毡笠,挂上髯口,真可谓阅尽沧桑。
他站起来,问道:“各位方家,我的脸勾画得如何?”
众人左看右看,喊起“好”来,声音又焦又脆。
催促的擂门声咚咚乱响。
门打开了。
马悦然迎上去,笔直地立在吴廉跟前。
吴廉惊诧地问:“你,还有其他监督的人,怎么化妆、勾脸了?”
“这样热闹些!”
“他们都成了正人君子,你们倒成小丑了?”
“都是我安排的。我们不是小丑是什么?”
“胡闹!”
吴廉一甩手,气呼呼地走了。
游街的事,还搞得下去吗?无疾而终!
但此后,马悦然被开除出“造反派”队伍了,吴廉当然也不敢把他塞进“牛鬼蛇神”的行列。他成了一个谁也管不着的“逍遥派”,有的是时间去琢磨脸谱,其喜洋洋者矣。
马正雄说:“儿子,老爹嫉妒你,啥事不干,成天弄的就是京剧脸谱。脸谱好,有定式,不会变得让人不认识。”
“爹,我懂你的话。再苦再难,人不能变心、变脸,这叫万变不离其‘谱’。”“这才是句人话哩!”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马悦然是湘江京剧团的舞台美术设计,他长相一般,上不得台面,但他非常热爱京剧脸谱,勤于钻研脸谱的画法,逐渐有了高深的造诣,尤其擅长画丑行脸谱。
B. 马悦然的父亲马正雄是个码头搬运工,却是个京戏迷,影响了儿子的性格和爱好。这一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很重要,对马悦然形象的塑造起了衬托作用。
C. 京剧团里“造反派”的主要头目吴廉很缺德,想出了整人的坏主意,让马悦然为“牛鬼蛇神”化妆勾脸,实质是侮辱这些艺术家的人格。
D. 马悦然任由艺术家们画自己喜爱的脸谱,破坏了吴廉的计划。但由于他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吴廉不敢把他塞进“牛鬼蛇神”的行列,只是把他开除出了“造反派”队伍。
E. 这篇小说以小见大,把一个常见的极小的“画脸”的故事,放在“文革”时期特殊年代的大背景下,时代特色鲜明。这样写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2】马悦然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人物命名、人物语言等方面运用了双关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对应题型二)
【4】小说的主体是马悦然在“文革”时期“画脸”的故事,有人认为小说从“1966年冬,马悦然28岁”写就可以了,前面三分之一的篇幅可以去掉,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的《过秦论》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外采取了一系列文治武功之举措,在南方,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在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表达要奉养祖母的诚挚情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苏轼放开小船自由飘荡后“____________”,此情此景,让他欢乐至极,不禁“____________”,想要登仙而去。
(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了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描写焚香来表现秦宫奢侈生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在启迪世人要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借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含蓄地表现思妇想要向漂泊在外的丈夫传递信息也不能实现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比现代人,古人对生命易衰更为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诗词中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环境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自己和客人在这清风明月下的惬意行为。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琵琶女在演奏正式开始之前调弦试音的准备过程。
8、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李煜在《虞美人》中以宫殿犹在而宫女颜色衰老的,表现物是人非之感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写客人所吹的箫声使深谷的蛟龙听了起舞,使妇人听了哭泣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一诗中突出蜀道艰难,并且诗人还强调飞禽走兽都难以越过和攀爬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裙,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他追求高洁品质,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
(5)《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了男子用车来接女主人公,女主人公带上财物嫁给他。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之处。
(1)《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对比的方式评价《离骚》文辞平常,但意义重大;列举的事例虽浅近,但含义深远。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此诗与李白在《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
10、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郭司仓①
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②,春潮夜夜深。
夜送赵纵
杨炯
赵氏连城壁,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注]①司仓,管理仓库的官职名。②良掾,好的附属官员。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
A.《送郭司仓》首句写门前的淮河绿水清波,是用乐景来反衬离别的哀情。
B.《送郭司仓》尾句写春水不断。上涨,以景结情,带来含蓄蕴藉的阅读感受。
C.《夜送赵纵》前两句写把美玉送给赵纵,希望他能像和氏璧一样天下扬名。
D.《夜送赵纵》尾句中的“明月”照应了题目中的“夜”,表明了送别的场景。
【2】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明月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11、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下列划线的词语均属于古代升降官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A.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B.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C.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D.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下列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B.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亲贤臣,远小人
D. 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生因阅读而出彩。善于读书学习,便能从中获取从业所需的技能之学、为人做事的哲理之学、陶冶情操的审美之学、创新创造的启智之学。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大意是说:“善于学习的人能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行动的人能把事物中的疑难探究清楚”。所以,读书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知行合一,成就更美好的自我。读书、明志、力行,才能读出如磐的理想信念,不畏浮云遮望眼,经受住各种斗争的考验;读出坚定的宗旨意识,俯首甘为孺子牛,默默付出、无私奉献;读出昂扬的苦干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永葆披荆斩棘的斗志;读出创新的品格,勇立潮头敢为先,争当自立自强者。
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感受和启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