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1)“一带一路”的提出虽然到现在只有短短的3年时光,但它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
(2)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分析称:从数据看来,外贸企业整体积重难返,出口跌幅太大,短期内难有实质性好转。
(3)一直以来,市立中学高度注重学生品德养成与成才教育的紧密结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效果显著,典型事例罄竹难书。
(4)公安部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包括网络赌博在内的各类赌博活动,踊跃举报,无疑是“斩草除根”,让网上赌博韬光养晦。
(5)这里大型百货店、百年老铺、各种小店铺鳞次栉比,流行时装、药妆、首饰、箱包、食品等应有尽有,很适合旅游购物。
(6)作者笔下的文字靓丽挺拔,在不同题材的文字中,我们总能读到他对美轮美奂事物的捍卫、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A. (1)(4)(6) B. (1)(3)(4)
C. (3)(4)(6) D. (3)(5)(6)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________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________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
②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________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
③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________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
A. 无论 所以 居然 究竟 B. 即使 因而 居然 究竟
C. 无论 所以 竟然 毕竟 D. 即使 因而 竟然 毕竟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嘱咐
孙犁
水生斜背着一件日本皮大衣,偷过了平汉路,天刚大亮。家乡的平原景色,八年不见,并不生疏。这正是腊月天气,从平地上望过去,一直望到放射红光的太阳那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身子一挺,十几天行军的疲劳完全跑净。
水生是一个好战士,现在已经是一个副教导员。可是不瞒人说,八年里他也常常想到家,特别是在休息时间,这种想念,很使一个战士苦恼。这样的时候,他就拿起书来或是到操场去,或是到菜园子里去,借游戏、劳动和学习,好把这些事情忘掉。
他也曾有过一种热望,能有个机会再打到平原上去,到家看看就好了。现在机会来了,他请了假,绕道家里看一下。经过的村庄街道都很熟悉,这些村庄经过八年战争,满身创伤,许多被敌人烧毁的房子,还没有重新盖起来。在形式上,村庄没有发展,没有添新的庄院和房屋,幼时记忆里的几块大坟地,高大的杨树和柏树,也砍伐光了,坟墓暴露出来,显得特别荒凉。但是村庄的血液,人民的心却壮大发展了。一种平原上特有的勃勃生气,更是强烈扑人。
水生的家在白洋淀边上。黄昏时候,他走到了自己的村边,他家就住在村边上。他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在那里悄悄地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热情地叫了一声:
“你!”
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子去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看见她脚上那白布封鞋,就知道父亲准是不在了。两个人在那里站了一会。还是水生把门掩好说:“不要哭了,家去吧!”走到院里,女人紧走两步赶到前面,到屋里去点灯。他听着女人忙乱地打火,灯光闪到窗户上了,女人喊:“进来吧!还做客吗?”
女人正在叫唤着一个孩子,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
“来,这就是你爹,一天价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现在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
水生说:“来!我抱抱。”
女人把孩子送到他怀里,他接过来,八九岁的女孩子竟有这么重。那孩子从睡梦里醒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生人,这个“八路”。水生抱了孩子一会,说:“还睡去吧。”女人安排着孩子睡下,盖上被子,孩子却圆睁着两眼,再也睡不着。水生在屋里转着,在那扑满灰尘的迎门橱上的大镜子里照看自己。
女人要端着灯到外间屋里去烧水做饭,望着水生说:“从哪里回来?”
“远了,你不知道的地方。”
水生看着她。离别了八年,她好像并没有老多少。她今年二十九岁了,头发虽然乱些,可还是那么黑。脸孔苍白了一些,可是那两只眼睛里的光,还是那么强烈。他望着她身上那自纺自织的棉衣和屋里的陈设。不论是人的身上,人的心里,都表现出是叫一种深藏的志气支撑,闯过了无数艰难的关口。
“你能在家住几天?”
“就是这一晚上。我是请假绕道来看望你。”
“为什么不早些说?”
“还没顾着啊!”
女人呆了。她低下头去,又无力地仄在炕上。过了半天,她说:
“那么就赶快休息休息吧,明天我撑着冰床子去送你。”
……
鸡叫三遍,女人就先起来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地上堆满了霜雪。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水生坐上去,抱着孩子,用大衣给她包好脚。女人站在床子后尾,撑起了竿。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她轻轻地跳下冰床子后尾,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轻轻用竿子向后一点,冰床子前进了。
她用一块长的黑布紧紧把头发包住,冰床快速前进,好像离开了冰面滑行。她的围巾的两头飘到后面去,风正从她的前面吹来。她连撑几竿,然后直起身子来向水生一笑。她的脸冻得通红,嘴里却冒着热气。小小的冰床像离开了强弩的箭,摧起的冰屑,在它前面打起团团的旋花。前面有一条窄窄的水沟,水在冰缝里汹汹地流,她只说了一声“小心”,两脚轻轻地一用劲,冰床就像受了惊的小蛇一样,抬起头来,窜过去了。
冰床在霜雾里,在冰上飞行。
“你把我送到丁家坞,”水生说,“到那里,我就可以找到队伍了。”
女人没有言语。她呆望着丈夫。停了一会,才说:“你给孩子再盖一盖,你看她的手露着。”她轻轻地喘了两口气。又说:“你知道,我现在心里很乱。八年我才见到你,你只在家里呆了不到多半夜的工夫。我为什么撑的这么快?为什么着急把你送到战场上去?我是想,你快快去,快快打走了进攻我们的敌人,你才能快快地回来,和我见面。”冰床跑进水淀中央,这里是没有边际的冰场。太阳从冰面上升出来,冲开了雾,形成一条红色的胡同,扑到这里来照在冰床上。女人说:
“爹活着的时候常说,敌人在这里,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我们就得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八年,他老人家焦愁死了。国民党反动派又要和日本一样,想来把我们活着的人完全逼死!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情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不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在被大雾笼罩、杨柳树环绕的丁家坞村边,水生下了冰床。他望着呆呆站在冰上的女人说:
“你们也到村里去暖和暖和吧。”
女人忍着眼泪,笑着说:
“快去你的吧!我们不冷。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
一九四六年河间
注:《嘱咐》是孙犁的一篇短篇小说,写于1946年。故事发生于八年抗战刚结束之际,此时国民党反动派觊觎胜利果实,大肆向解放区进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描绘了水生回家路上的所见所感,展示了家乡美好的自然环境,透露出水生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
B.水生嫂听说丈夫仅住一夜,情绪低落,后接受事实,理解丈夫,理智战胜情感,表现了思想的觉悟与进步。
C.文中两处形容冰床的比喻,前一个突出了快,后一个强调了灵活,这表现了水生嫂撑冰床技术的娴熟高超。
D.小说对太阳光冲开浓雾照在冰床上的环境描写,暗示了人民群众迫切渴望胜利和必然取得胜利的美好期待。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久别归家、一夜团聚和再次送别是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以时间为顺序,连贯统一,结构分明。
B.人物对话自然朴实,具有口语化特点,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塑造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
C.小说取材于白洋淀人民的生活,孙犁把儿女情和家务事引向广阔的时代,具有人情美、人性美。
D.《嘱咐》《荷花淀》均重视故事可读性,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感染力,体现了孙犁的写作风格。
【3】结合文本,分析“嘱咐”这一标题的丰富意蕴。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杜甫《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自然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韦庄《菩萨蛮(其二)》描写江南人物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常用美人香草来打比方,这是为什么呢?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阐释自己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表达了复杂难言的情怀。
(3)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在今昔对比中强烈地抒发了岁月易逝、壮志难酬之情。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里男主人公对婚事进行占卜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后主人公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我贿迁”以完成婚事。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体现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不良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阿房宫的走势,一直通到咸阳。
(2)《论语·泰伯》中,曾子认为士人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我们,能了解、认识别人的人是智慧的,能了解、认识自己的人是聪明的。
8、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
(2)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3)岩扉松径长寂寥,_____。
(4)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
(5)《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
(6)《登岳阳楼》描写洞庭的浩濣无边的诗句是_____,______。
(7)《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
9、名句默写(15分)
(1)君子,食无求饱,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4) 来者犹可追。
(5)当仁,
(6)去食。自古皆有死, 。
(7)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恭而无礼则劳, 。
(9) ,任重而道远。
(10)岁寒, 。
(11) ,则远怨矣。
(12), ,不舍昼夜。
(13)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4)古之学者为己, 。
(15)己欲立而立人,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疲马
刘长卿
玄黄①一疲马,筋力尽胡尘。
骧首②北风夕,徘徊鸣向人。
谁怜弃置久,却与驽骀③亲。
犹恋长城外,青青寒草春。
【注】①玄黄:马病的样子。②骧首:抬头。③驽骀:指劣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对句,点明该“疲马”曾有过驰骋胡尘的辉煌历史。
B.首联出句即点题,诗人所咏之马是一匹“玄黄”病马。
C.“弃置”“却与”表现了“疲马”不被重视,遭受冷落的处境。
D.“骧首”“徘徊”“鸣”等心理的刻画,表现其思归之情。
【2】诗歌整体上如何来表现情感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下列小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曰:“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曰:“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帅矣。吾今趋觐,得以君俱。”乃行,军中遂安。
俄为东都留守。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迁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曰:“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帝然之,不用也。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
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B.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C.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D.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 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有时也指游子企盼返归故乡安度晚年。
C. 贞元,年号。汉武帝起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并以年号纪年。
D. “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将要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心存不服。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并带走了张献甫,保证了军队的安定。
B. 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他不随意评价别人;而且在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没有采纳手下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C. 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年老之后,贾耽在读书方面更加勤勉;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拜见他,向他请教各地的风俗,以及物产、山川地理等知识。
D. 贾耽建言治军,颇有见地。他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不应在军队将士中选拔,那样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皇上虽然认为有道理,但没有采纳。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2)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
1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计算机上的文件、程序,要用匹配的软件才能打开,若打开的方式不正确,则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比知:你要打开一个文字文档,就不能使用制作表格的Excel软件,而用Word软件才行。人生也是如此,需要通过最佳方式,方法或途径来演绎精彩,而人们往往因打开方式不同,道路迥然,结局各异。
请联系生活实际,围绕“打开方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议论文,并列式。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