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合肥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余好修姱以鞿羁兮           九死其犹未悔

    B.长太息掩涕兮               既替余蕙纕兮

    C.今遣此妇                   舍郑以为东道主

    D.仲卿母所遣               慎勿妇死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无论在北京音乐厅还是瑞典皇家歌剧院,那钢琴演奏出来的激越雄浑、清脆婉约、可歌可泣的乐曲都萦绕于我的脑海,久久不去。

    ②在与洪涝灾害的斗争中,全体指战员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在胜利面前,他们安之若素

    ③执信中学的荷塘,紧邻文化走廊与奉恩堂,又有垂柳、桂花、木棉围绕,人文情怀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也称得上是别具一格

    ④用高三并不可怕,关键就在于“坚持”二字,假如有人不能坚持到底,就可能发生生功亏一篑的悲剧。

    ⑤春节期间,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返乡,一些大城市十室九空,进入“空城模式”:马路空荡、路人零星、商铺紧锁……

    ⑥《西游记》这部小说,看起来荒诞不经,细究起来却处处是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揭露。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②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朱自清先生

    冯至

    远在二十五年前,我读到过一部诗集《雪朝》,是六个人的合集,其中有一位是朱自清。封面是黄色的,里面的诗有一个共同趋势:散文化、朴实,好像有很重的人道主义的色彩。那本诗集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得到了,并且里边的诗我一首也不记得,但根据我模糊的印象,我可以说,假如《雪朝》里的诗能够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气,发展下去,中国新诗也许会省却许多迂途。只可惜中国的新诗并没有那样发展下去,中间走了许多不必要的歧路,而《雪朝》中的六个作者也在中途有的抛掉了诗,有的改变了作风。其中真能把那种朴质的精神保持下来,不但应用在诗上,而且应用在散文以及做人的态度上的,据我所知,怕只有朱自清先生吧。

    我最初遇见朱先生是在一九三二年的夏天,那时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华任教休假到伦敦住了一年,归途路过柏林。我请他到我住的地方谈过一次,过了几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无忧宫去游玩过。他很少说话,只注意听旁人谈讲;他游无忧宫时,因为语言文字隔阂,不住地问这个问那个,那诚挚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说一句强不知以为知的话。此后他就到意大利从威尼斯登船回国了,三年后,我也回国了,和他却很少见面,见了面也没有得到过充足的时间长谈。至于常常见面,能谈些文学上的问题时,则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的那几年。

    他谈话时,仍然和我在柏林时所得到的印象一样。他倾心听取旁人的意见,旁人的意见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点头称是。他这样虚心,使谈话者不敢说不负责任的话。他对我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作用。我不知道别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愿他的诚挚和虚心——这最显示在他那两只大眼睛上——曾经启迪过不少的人,应该怎样向人谈话!

    由虚心产生出来的是公平,没有偏见。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结为朋党,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读不到的。他不是没有自己的意见,但他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去年五四,北大举行文艺晚会,我和他都被约去讲演,我在讲演时攻击到战前所谓象征派的诗,夜半回来,他在路上向我说:“你说得对!只是有些过分。”今年七月四日,我到清华去看他——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他已十分憔悴,谈起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他尽管不以他为然,却还是说:“他读了不少的书。”

    一个没有偏见的、过于宽容的人,容易给人以乡愿的印象,但是我们从朱先生的身上看不出一点乡愿的气味。一切在他的心中自有分寸,他对于恶势力绝不宽容。尤其是近两年来,也就是回到北平以来,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他有愤激,有热烈的渴望,不过这都蒙在他那平静的面貌与朴质的生活形式下边,使一个生疏的人不能立即发现。他最近出版的两部论文集《论雅俗共赏》和《标准与尺度》是他最坦白的说明。他一步步地转变,所以步步都脚踏实地;他认为应该怎样,便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

    不幸他在中途死去。中国的新文艺失却一个公正的扶持人,朋友中失却一个公正的畏友,将来的新中国失却一个脚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现在我如果能够得到《雪朝》那本诗集,再把他历年的著作排列在一起,我会看见他在这一世纪的四分之一的时间内在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

    一九四八 北京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文写朱自清先生,却从诗集《雪朝》写起,因为朱自清是《雪朝》的作者之一,通过《雪朝》很自然地引起对朱先生的回忆,也是为了表现朱先生质朴的品质。

    B. 文中的“迂途”指的是诗歌发展走的不必要的歧路,“乡愿”指对家乡的有深厚情感的人,“畏友”指能严正指出自己错误的朋友。

    C. 文章第五段结尾说“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 “知道”的内容应该是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光明方面发展。

    D. 本文以与朱自清先生交往的时间为线索,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突出了朱先生忠实朴素的特点。

    2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3今年是朱自清先生诞辰 120 周年,请结合本文和你对朱自清先生的了解,勾画出朱自清在你心目中的形象,不少于50 字。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慨叹生命短促,自然永恒。

    (2)古代诗人常借江水东流来抒发愁情。比如李煜在《虞美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来抒发自己不尽的惆怅。

    (3)《次北固山下》中,与刘禹锡诗句“乘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哲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2)世人皆浊,______________?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渔父》)

    (3)草创未就,会遭此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任安书》)

    (4)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长亭送别》)

    (5)_____________,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写在兰亭集会时一仰一俯看到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至》一诗中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招待不周的歉疚,让人感受到主人竭尽诚意的盛情。

    (3)《登快阁》中诗人登上快阁望到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色苍茫一派暮秋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氓》最后一章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看,男女主人公两人小时候可能是邻居,而且关系融洽。

    (2)韩愈《师说》中以孔子为例,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看法,再论述孔子的言行,由此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苏轼《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来表达客所吹洞箫声悲凉、幽怨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元嘉时宋文帝出兵北伐,妄想像汉代的霍去病一样,可结果却是“__________”。未能像西汉名将霍去病一样,“__________”,建立伟业。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姆吟留别》中表现李白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达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乐天安命度到生命尽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深秋水和山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庄严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文登营

    戚继光

    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茄。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注释】①文登营:明代设置在文登山(在今山东文登市东)的营卫。此诗歌为作者巡视山东半岛东部海防营地时作。②堞(dié):城墙上的齿形矮墙。③搓(chá):木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景叙事,即写诗人已渡海至文登山,见到文登山早晨之景。

    B.颔联视听结合,从“谁将”的诘问语气中可感受到诗人的悲喜之情。

    C.颈联是由实景触发联想,感叹秦汉盛世,国力强大,而今国势衰颓。

    D.尾联是前三联感情的自然发展,同时紧扣诗题,直抒胸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世主有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

    昔楚庄王即位,退僻邪而忠正,能者任事。当是时也,宋郑无道,庄王围宋伐郑,诸侯说服。庄王归,过申侯之邑。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曰:“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臣敢请罪。”庄王喟然叹曰:“非子之罪也。吾闻之曰,其君贤君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师者,伯;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①,不谷恐亡无日也。吾闻之,世不绝贤。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故庄王思得贤佐,日中忘饭,谓先所以存亡,此先醒也。

    昔宋昭公出亡,至于境,喟然叹曰:“呜呼!吾知所以亡矣。吾被服立,侍御者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吾发政举事,朝臣千人,无不曰吾君圣者。吾外内不闻吾过,吾是以至此。吾困宜矣。”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昼学道而夕讲之。二年美闻于宋,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既亡矣,而乃寤所以存,此后醒者也。

    昔者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谏臣诘逐,晋师伐之。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御者乃进清酒。曰:“吾饥而欲食。”御进腶脯粱糗。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臣愿谏,恐先虢亡。”虢君作色而怒,御曰:“臣之言过也。”为闲,君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大贤也。”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虢君喜,据轼而笑曰:“嗟!贤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饥倦,枕御膝卧,御块自,逃行而去,君遂饿死,禽兽食。此已亡矣,犹不寤所以亡,此不醒者也。

    (取材于汉·贾谊《新书·先醒》)

    (注)①不谷:诸侯自称的谦辞。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乃退僻邪而忠正   进:提拔

    B. 谓先所以存亡       寤:明白

    C. 曰:“臣之言过也。” 谢:推辞

    D. 御以块自       易:替换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退僻邪而进忠正 贤人之所以存也,

    B. 吾被服立 枕御膝

    C. 若吾生者,何以食 禽兽食

    D. 君之所以亡者,大贤也 御块自易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闻之,世不绝贤

    我听说,世间贤良之人不会断绝

    B. 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

    从此之后,洗心革面,改变行为,穿粗布衣服,吃粗糙的饭菜

    C. 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 

    宋人派车马官员去迎接,请(他)重新担任国君,(他)最终成了贤明的国君

    D. 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

    虢君骄纵,(一边)亲自四处讨伐,(一边)谄媚亲近高位之人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一书中写道,“如果消费是衡量成功人生的标准,衡量幸福的标准,甚至是衡量尊严的标准,那么人类欲望的潘多拉之盒已经打开,再多的购买和刺激的感觉,都不能唤回过去‘达到标准’带来的满足感;现在根本就没有标准可言”。

    ②一些看透消费主义陷阱真面目的年轻人,拒绝被欲望裹挟,遵循“精致抠”的消费观。当然,这不是葛朗台式的吝啬守财,而是更看重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从“我想要”的面子消费,转向“我需要”的理智开支,把省下的钱投入知识学习、教育、养老等长远投资上。

    ③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网友辣酱挑战“10块钱做一顿饭”。在视频中,为计算食材花费,她记账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以第94顿为例,一餐豆腐粉丝煲,一共花了7.7元。该系列视频,引来了近10万粉丝的围观。不止如此,在豆瓣上,“低消费研究所”已经拥有15万名成员。

    以上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