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包扎(zā) 模板(mú) 佣人(yōng) 叱咤风云(zhà)
B.讪笑(shàn) 供求(gōng) 着想(zhuó) 沐猴而冠(guān)
C.忖度(cǔn) 符合(fǔ) 与会(yù) 一哄而散(hòng)
D.挫折(cuò) 揩油(kǎi) 撂下(liào) 刚愎自用(bì)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今天我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感到很荣幸。评委老师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谢谢您们!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之声,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你的画作山水一体、大气磅礴,很有古韵,作为补壁之用,真是让我家的客厅有了一种盎然的古趣。
D.小店开张之际,热忱欢迎广大顾客朋友光临,我们将不遗余力,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购物环境。
3、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百年椒子映月泉清
李乃清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对于悲痛和酸楚,她从不多著一字,潺潺湲湲地道来,举重若轻。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1997年,钱杨二老的独女钱瑗去世,一年后,缠绵病榻的钱钟书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敛起丧亲之痛,当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人们惊讶地发现,没多久,这位纤小瘦弱的老太太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来了!
这十多年来,面对时间这位严酷的判官,杨绛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越战越骁勇:翻译、写作之外,她还一人揽下了整理钱钟书学术遗物的工作,那是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
杨绛的一生,为默存而“默存”,甘于牺牲自己的才学、时间、精力,成就钱钟书的治学和创作。对于痴气十足的钱钟书,她体贴关爱,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担子,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打翻了,“不要紧”,她的“不要紧”伴随了钱钟书一生。钱钟书的母亲夸她“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钱钟书对她也恋慕至极,将《写在人生边上》“赠予季康”。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后,在两人“仝存”的样书上,钱又写下浪漫痴语:“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对于从小出嗣的钱而言,这份博大的“三位一体”的情感中或许还包含着一份母性关怀。有一次,杨绛要捐掉她为钱钟书织的一件毛衣,钟书抱住不放,说:“慈母手中线。”
两人相濡以沫63载,共同营造了最纯净的婚姻,钱钟书曾如是总结:“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钱钟书缠绵病榻的日子,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丁伟志回忆道:“钱先生当时不能进食,只能靠鼻饲,每个菜都是杨先生亲自给他做,菜都做成糊状,鱼要做成粥,一个小刺都不能有,都是杨先生一根一根剔掉的。 ”
“哎呀,后来不得了了!钱先生在北京医院,女儿钱瑗在西郊,杨先生这么大年纪两边跑。一家三口人,后来一下走两个,尤其是女儿的走毫无思想准备,我想她一定受不了,这个打击太大了啊!她居然非常坚强,一滴泪都不掉。”
今年2月23日,张佩芬突然接到杨绛一个电话。
“因为她只懂英文和法文,不通德语,偶尔也会找我帮忙,她把字母念出来,我记下来查,查好后我给她回信,她收到后第二天马上就电话回我道谢。”
据张佩芬回忆,杨绛所寻德语共18个字母,一口气读完,好似一个拗口的游戏,倘若加以分割,便是3个独立的单词——给予,赠与了,已经离开了。
(节选自《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17期,有删改)
[注]①钱钟书,字默存,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杨绛,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翻译家、文学家。
⑴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称“杨绛的一生,为默存而‘默存'”,是对杨绛甘愿隐藏起自己的光芒,默默奉献的情怀给予了正面肯定。
B.对于钱瑗和钱锤书的先后离世,杨绛举重若轻,是因为她在他们生前乃至病中已经尽了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责任,所以了无遗憾。
C.杨绛的“不要紧”伴随钱钟书一生,既体现了她对钱钟书的体贴关爱,又表明她是一个有担当的女性。
D.钱钟书卧病期间,杨绛力求“夫在前,妻在后”,所以尽量保养自己,不愿错了次序,体现了其“夫唱妇随”的传统美德。
E.文章结尾“给予,赠与了,已经离开了”,言简意丰,隐含着丰富的人生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
⑵杨绛对钱钟书的“默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⑶文章结尾“给予,赠与了,已经离开了”,言简意丰,隐含着丰富的人生内涵,请结合文本,分别诠释这三个短语的具体内涵。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始终不悔的精神。
(2)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运用象征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 ”借猿的叫声渲染悲凉气氛,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也借猿的叫声表达诗人凄惨的境遇。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云销雨霁,彩彻区明。(1)_ 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5) _________,(6)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乙:(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____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
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4)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
(5)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6)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2)《李凭箜篌引》中用以声类声、以形类声手法描写音乐时而清脆激越,时而空灵哀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陆游在《书愤》中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酒后的狂言,也是酒后的真言;是诗的豪放,更是诗人的愤激。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连用两个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做铺垫。
(2)《过秦论》中运用互文手法写秦始皇遣精兵良将镇守四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五代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强调使人国破家亡的不仅仅限于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
(4)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许多情思。古诗词中经常使用杜鹃意象,来表现孤独、悲苦、哀伤、乡愁等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名篇名句默写
(1)《琵琶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以远古传说写出了蜀道的来历,又突出了蜀山的险峻与蜀道开凿的艰辛。
(2)《归去来兮辞》用典仿佛信手拈来,浑然无迹。如“________”用了西汉末蒋诩的故事;又如“________”则是借用北郭先生辞却楚王之聘时,其妻表示支持的话:“今如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
(3)归有光从项脊轩周边的变化中看到了世情的炎凉:“________,________”一个“多”字,写出了伯叔们唯恐界限不清的薄情。
(4)茶百戏是仅用茶和水作为原料就能在茶汤表面幻变出文字和图案的传统技艺,又称分茶、水丹青。许多文人都留下了与此有关的诗文,如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提到“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芳树 丘迟
芳叶已漠漠,嘉实复离离。发景傍云屋,凝晖覆华池。
轻蜂掇浮颖①,弱鸟隐深枝。一朝容色茂,千春长不移。
[注]①浮颖:浮起的颖果。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体裁特征上来说是古体诗,是通过芳树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B.全诗从不同的角度来写“芳树”的外在形貌,展示了芳树的外在形象美。
C.最后一句是对芳树芳香长在、青春永驻的想象和展望,寄托了诗人的情怀。
D.全诗极言芳树之美好,寄寓诗人自己不同凡响的抱负和坚贞不移的节操。
【2】请分析诗歌第五、六两句中“掇”“隐”两字的妙处。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陶谦字恭祖,丹杨人。谦性刚直,有大节,少察孝廉,拜尚书郎,除舒令。谦在官清白,无以纠举,祠灵星,有赢钱五百,欲以臧之。谦委官而去。
会西羌寇边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表请武将召拜谦扬武都尉与嵩征羌大破之。后边章、韩逆为乱,司空张温衔命征讨。又请谦参军事,接遇甚厚,而谦轻其行事,心怀不服。及军罢还,百寮高会,温属谦行酒,谦众辱温。温怒,徙谦于边。或说温曰:“陶恭祖本以材略见重于公,不如释憾除恨,克复初分,于以远闻德美。”温然其言,乃追还谦。遂为之置酒,待之如初。
(赵)昱年十三,乡党称其孝,就处士东莞綦毋君受《公羊传》,至历年潜志,不窥园圃,亲疏希见其面。高洁廉正,州郡请召,常称病不应。国相檀谟、陈遵共召,不起。陶谦初辟别驾从事,辞疾逊遁。谦重令扬州从事会稽吴范宣旨,昱守意不移;欲威以刑罚,然后乃起。举茂才,迁广陵太守。贼笮融从临淮见讨,迸入郡界,昱将兵拒战,败绩见害。
曹公(曹操)父于泰山被杀,归咎于谦,欲伐谦而畏其强。乃表令州郡一时罢兵。诏曰:“今海内扰攘,州郡起兵,征夫劳瘁。其各罢遣甲士,还亲农桑。”谦被诏,乃上书曰:“自古在昔,未有不扬威以弭乱,震武以止暴者也。若承命解甲,弱国自虚,释武备以资乱,损官威以益寇。今日兵罢,明日难必至,上忝朝廷宠授之本,下令群凶日月滋蔓,非所以强干弱枝遇恶止乱之务也。”又曰:“华夏沸扰,于今未弭,包茅不入,职贡多阙,寤寐忧叹,无日敢宁。诚思贡献必至,荐羞获通,然后销锋解甲,臣之愿也。”曹公得谦上事,知不罢兵。乃进攻彭城,多杀人民。谦引兵击之,青州刺史田楷亦以兵救谦。公引兵还。
(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西羌寇边/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表/请武将/召拜谦扬武都尉/与嵩征羌/大破之
B.会西羌寇边/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表请武将/召拜谦扬武都尉/与嵩征羌/大破之
C.会西羌寇边/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表/请武将/召拜谦/扬武都尉与嵩征羌/大破之
D.会西羌寇边/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表请武将/召拜谦/扬武都尉与嵩征羌/大破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郎,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唐以后,“尚书郎”、“侍郎”为六部之最高正、副长官。
B.乡党,乡,古代地方行政单位,所辖范围历代不同;党,古代地方组织单位,古代五百家为党,合而称为乡党。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
C.《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与《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D.茂才,即秀才,汉代推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明清时代科举考中的秀才有时也沿用此名,也可以解释为优秀的人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谦性格孤傲。他起初就借有病推辞被征召为别驾从事,担任参军事时在百僚盛宴上当众侮辱司空张温。
B.陶谦为官清廉。别人无法揭发检举他的过失;在举行祈年祭祀时官府想将盈余的钱隐藏起来,他把钱交给官府后离开。
C.陶谦知人善用。他用多种方法使高洁廉正、不愿做官的赵昱改变初衷,接受察举,赵昱后升为广陵太守。
D.陶谦有政治远见。皇帝听信曹操上表让州郡暂时罢兵的建议,下诏罢兵,他上书分析形势,反对罢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请谦参军事,接遇甚厚,而谦轻其行事,心怀不服。
(2) 曹公(曹操)父于泰山被杀,归咎于谦,欲伐谦而畏其强。
【5】陶谦上书拒绝罢兵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先秦诸子百家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至理箴言,闪烁着智慧的光辉,泽被后世。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辨析或阐释。如儒家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道家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墨家的“致知在格物”……
请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句,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些不少于800的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