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合肥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卫生厅长评价某些医疗乱象时说,有些医院,从不把想方设法降低老百姓负担的事放在心上,而是 想办法赚钱。

    为打好经济下行阻击战,我市创新方式,多措并举,积极帮助企业化解融资难题, 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提振企业信心,促进企业稳生产增效益。

    像《飘》《魂断蓝桥》这样令人赞叹的中文翻译名有很多,而这些译名只有在译者、有时甚至数位翻译者长时间 苦苦思索后才能产生出来。

    A挖空心思  千方百计  搜肠刮肚

    B搜肠刮肚  千方百计  挖空心思

    C千方百计  挖空心思  搜肠刮肚

    D搜肠刮肚  挖空心思  千方百计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把“身体健康、节日快乐”说成“身体快乐”,这是父亲衰老的信号——曾经出口成长的父亲如今已是语焉不详。这不禁让人慨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②当前,党和政府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该说,作为寒窗七载的研究生毅然去创业,无可非议,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

    ③消费者入住酒店,最关心的当然是服务质量,酒店管理方和消费者如果能够互相包容,相敬如宾,相关纠纷就不可能发生。

    ④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家喻户晓的名人,从不识“塑料”二字的外行到赫赫有名的塑料博士、“世界塑胶大王”,他的奋斗历程传遍了全世界。

    ⑤第二期华阴老腔培训班在华阴市文化馆开课,主办人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老腔,让这门原生态的民间艺术薪尽火传

    ⑥一些老师担心,如果学生满足于网上搜索素材,很容易使写作流于复制和拼贴,这并非杞人忧天

    A. ②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③④   D. ①⑤⑥

  •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塞上曲送元美

    明 李攀龙

    白羽如霜出塞寒,

    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

    多少征人马上看。

    A.首句勾勒出一幅信使带着那份如含严霜的羽书,冒着塞外的寒风策马飞奔的画面。

    B.次句运用借代手法,以“胡烽不断”代指异族频频入侵,战报直入朝廷,局势之严峻尽在不言中。

    C.第三句把边塞的月夜写得非常静美,既衬托情意,暗示时间,又与下文“征人”看月相照应。

    D.征人马上望月,表达了将士们立功边塞的豪情,也表达了希望元美勉力边务,不辱使命的感情。

  • 4、下列加点词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美人兮天一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

    C. 忧劳可以兴国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D.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 5、下面是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①六宫粉黛无颜色 加之以师旅   欲以此驰骋当世   ④ 但以刘日薄西山

    ⑤ 可谓智力孤危 ⑥幼稚盈室   ⑦ 臣之辛苦 ⑧我丈人行也   ⑨台隍枕夷夏之交

    A.①②⑤⑥⑦

    B.②③⑥⑦⑨

    C.①④⑥⑦⑧

    D.③⑤⑥⑦⑧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    材料一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选自2017年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机遇与挑战并存,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来自光明网,有删改)

    1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大量海外留学人才既拥有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又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C.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有赖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D.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

    B.自2010年以来,我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在未来几年,这样的发展趋势有可能将持续下去。

    C.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地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D.材料二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这是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中无法逾越的障碍。

    3请综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____________________。”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4)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盛大军容。

    (2)诗人登高抒怀,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 ”写诗人四面眺望,仿佛天地万物都在湖水之上;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写诗人叶落时节登高远望,天地更显广阔无边。

    (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氓》中描述女主人在夫家从早到黑辛勤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可是还有局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望岳》一诗中,诗人妙笔生花用 “__________”的一句使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 10、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________》)

    (2)《劝学》中表达虽天资驽钝,但若坚持不懈,也会学有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反映出当时投机取巧、破坏规则的社会风气。

    (2)庄子《逍遥游》中,从反面说明鹏鸟要先飞到几万里高空,才能凭借风力向南飞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对雪景的描写中,“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作者描写的视角由帐外转到了帐内,而“_____________”一句中作者又将视线延伸至广远的沙漠。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屈原以“众女”为喻,写出群臣对自己才华的妒忌以及对自己的诽谤。

    (2)《行路难》(其一)中,李白面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酒佳肴,自己却停杯投箸,无心享用。

    (3)荀子在《劝学》中,以君子之言提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又以“木”“金”为喻,认为“_____________”,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戴复古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胜概压南楼”一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说吞云楼的雄姿足以压倒南楼。

    B.“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写词人在吞云楼上登临纵目,观赏美景。

    C.词的下片紧承上片“人事恨悠悠”的感慨,将景、情和历史陈迹融为一体。

    D.下片结尾词人心生凄怆,说如果没有酒来解忧,真是要愁得双鬓都变白了。

    【2】词人戴复古自称“歌词渐有稼轩(辛弃疾,别号稼轩)风”,请据此结合这首词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戆窝记

    方孝孺

    ①士之可贵者在节气,不在才智。天下未尝无才智之士,而世之乱也,恒以用才骋智者,驰骛太过,钓奇窃名以悦其君,卒致无穷之祸,而气节之士不与焉。气节者偃蹇可畏,而才智者敏慧可喜。可喜者易以成功,亦易以致乱。欲制祸乱于未萌之先,非得可畏者而任之不可也。汉汲长孺、吴张子布辈,皆负气自高,昌言倨色,不少屈抑以取合当世,视人君之尊不为之动,遇事辄面争其短无所忌。此皆流俗所谓戆人也,而朝廷恒倚之以为重,狐鼠之盗闢其进退以为恭肆,彼岂用区区之才智以服人哉?人望而惮之,以其节之足尚也。国家可使数十年无才智之士,而不可一日无气节之臣。譬彼甘脆之味,虽累时月不食,未足为病,而姜桂之和不可斯须无之。人君无可畏者在其侧,欲无危败,难矣!

    ②余少慕古之戆者,欲起长孺、子布与之交,而不可得,则思博交海内之士,以观其所存。谓余为戇者有矣,而慕乎戇者,未始或见。岂节义之士独少于今之时乎,抑遇合之术固有不同也?今也天子惩近代之弊,立谏诤,风厉在位,俾得言事。诚得慧者出,以应其求,则治道可成矣。

    ③同邑潘君伯理甫,年七十余,而以戆名其窝,岂慕长孺辈者乎?愿造君之窝,而相与论之。

    (选自《逊志斋集》卷一六,有删改)

    【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描述“戆人”表现或影响的一组是(       

    ①钓奇窃名以悦其君                                  ②不少屈抑以取合当世

    ③遇事辄面争其短无所忌                           ④狐鼠之盗闢其进退以为恭肆

    ⑤立谏诤,风厉在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2】以下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弘扬气节,为全文定下了激昂的基调。

    B.借题发挥,借为屋舍作记而论及国家用人。

    C.说“慕乎意者,未始或见”,隐含批判之意。

    D.卒章显志,水到渠成地表明了自己的主张。

    【3】以下是曹小二对第①段画线句的评点,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譬彼甘脆之味,虽累时月不食,未足为病,而姜桂之和不可斯须无之。

    评点:前文表意已足,此处取譬,实蛇足之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全红婵因入水水花“比下饺子还小”被赞誉为拥有“水花消失术”。2023321日,广东队选手全红婵在2023年全国跳水冠军赛女子十米跳台决赛中,因为失误输给了队友陈芋汐,只拿到银牌。赛后全红婵表示“回去把心态调整好,好好训练,去改进动作”。陈芋汐也表示“大家都有失误的时候,有些时候也许失误并不是坏事,希望她能在以后的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自己。我们俩是良性竞争,互相督促、互相进步,才能使自己的水平提高。”

    其实每个优秀的运动员都是千锤百炼而来的。陈芋汐11岁时,第一次学新动作,脸冲着水径直摔了进去,出水后她鼻头通红,身体直哆嗦。这世上,没有凭空而来的“水花消失术”,不过是运动员的眼泪与汗水,化作跳水池里的那一点点咸。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