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昆玉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穿:直指。

    B. 一尊还江月   酹:把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C. 何妨吟啸且行   徐:缓慢。

    D. 一蓑烟雨平生   任:担负。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频发的当下,合规与安全之间仍有缝隙——私自改装面临难以监管的困境,有人以便利为名(tǐng)而走险,利用自主改装水摸鱼(hùn),让合规之车悄悄“超标”。

    B.大多数种类的水(lǎn)在不捕猎的时候,都会呆在各种水域的边上或者堤坝上。在全世界未遭污染的水域,比如沼泽、淡水河流、湖(pō),还有沿海和海洋中,都能发现水獭的踪迹。

    C.她遭到了不幸,比个寡妇还不如。往后怎么办?想到这里,他心理火烧火(liǎo)的,呆呆坐着,急着一身汗。刚出嫁就遭不幸,怎么再嫁人?他脑子里(yíng)绕着这些问题,无计可施。

    D.为了给更多(yīng)届毕业生机会,每到招聘季,就会有很多大型企业加入到“招贤纳士”的行列中来,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央企、国企和民营企业,而且(xīn)资待遇方面也十分优厚。

  •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现代汉语词典》说,国学就是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按照这个解释,     。并且,还可以这样理解:   。依此类推, ,“国学”是可以包罗万象的。

    ①凡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只要能够进入“学术文化”圈子的东西都可以叫做“国学”

    ②只要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就可以叫做“国学”

    ③只有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才叫“国学”

    ④中国非传统的学术文化和非中国的学术文化都不叫做“国学”

    ⑤医学、数学、天文学(星相学)、化学(炼丹术)都不排除在外

    A. ②⑤③④①   B. ③①⑤②④   C. ③④②⑤①   D. ②④③⑤①

  • 4、下列句子,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爱悠久博大的中国,不仅爱她的美德,而且甚至也爱她的贫困和不幸。

    B.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单调枯燥的生活,非但没有难住他,却磨炼出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

    C.在白色恐怖弥漫的年代里,虽然环境怎样险恶,鲁迅先生一直把密信和文稿珍藏着。

    D.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文艺,那么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迅速地圆满完成。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在2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介绍说,新修订的《刑法》取消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死刑罪名。

    B.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党纪国法是从政做人的底线。周永康被立案审查,充分体现了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也再次警示党员干部:党纪国法不容违逆。

    C.据报道,台湾高雄1日凌晨的燃气爆炸目前已致25人死亡,267人受伤,2名搜救人员失踪,市府官员研判,原因可能是由于石化液体沿着雨水下水道一路爆开所致。

    D.为贯彻中央要求。切实整顿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收费行为,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在提高对银行收费行为监督检查力度的同时,应严格督促各商业银行规范收费行为。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 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共享出行的日活跃用户已超过1000万。共享出行的出现对公共交通起到了补充作用,同时提供了多元选择并创造了新型就业。网约车作为最为普及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在纽约的同类调研对比:中国一线城市的网约车比公共交通更具交通时间短的优势,这体现出中国一线城市的公共交通规划及便利性仍有改善空间; 其次,中国消费者对网约车安全性的信任度低于美国消费者,因此,未来推动网约车消费可以在高性价比、便利和强化安全保障三个方面继续提升。此外,跟美国相比,中国的网约车司机多数为兼职,占到四分之三左右。

    (摘编自《中国共享经济消费者调研》)

    材料二:在如今的全球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共享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万众创新的新的方向。从滴滴打车到摩拜单车,“共享经济”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也为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网约车平台到现在的共享单车,他们都是在调动社会资源来为用户带来优惠便利。在以前没有这些平台的时候,我们出远门是靠拦出租车,甚至雨天还多加钱等等,离得近我们会选择买个新自行车,骑车出门。在共享经济的今天,这些出行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我们带一个手机这些问题就已经全部解决了。不但避免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为人们带来了便利。

    从共享经济的特点来看,重要的是使用,而不是拥有。所以才会出现了类似于滴滴出行、小猪短租、春雨医生等一系列具有这种特质的产品。我们期待在这样共享经济的新环境下, 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愈发舒适、方便快捷。

    (摘编自搜狐新闻《出行万象》2017.4.12)

    材料三:

    中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总人数已经超过3亿人,到2020年分享经济规模所占GDP比重

    将达到10%以上。以小猪短租、滴滴出行等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正在全面推动分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材料四:中国的传统出租车企业面临互联网时代的窘境。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平告诉记者,滴滴和uber这些打车软件盛行后,给传统的公共交通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正规出租车驾驶员的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降幅达15%左右。“原先每天的调度量为3 万车次,现在大概 1万车次都不到,下降了60%左右”。“如果我们不去改变,必将被市场所淘汰。”杨国平告诉本报记者,公司下一步的计划是要改变传统的运行模式,增加现在年轻人喜欢用的软件叫车模式。公司正在筹划“大众出行”的APP 等平台,预计下个月就会正式推出。

    “正规车就是所有的出租车都是有顶灯,有租赁牌照和保险的正规车辆,正规人是指所有的司机都有营运资质并经过培训,并提供规范的服务。凡是接到投诉,就会线上线下结合,在当天就给出回复。”与此同时,据传,滴滴快车公司也在探索与传统出租车企业合作的新模式。

    (摘编自新浪财经《互联网冲击下传统出租车公司窘境如何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共享经济”浪潮的出现,给广大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方向。

    B. 滴滴出行、ofo共享单车等产品更强调对产品的使用,而不是拥有。

    C. 公共交通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出行需求,而网约车的出现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D. 传统出租车企业在滴滴和uber这些打车软件盛行后,面临极大的窘境。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网约车和共享单车更好地节约了社会资源,同时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B. 共享出行必将改变我国城市交通的拥堵现象,困扰人们的雾霾等环保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C. 传统出租车与网约车相结合的方式才是其打破困局的解决之道。

    D. 中国消费者之所以对网约车安全性的信任度低,跟网约车司机多数为兼职有一定关系。

    E. 与国外相比,我国共享经济起步晚,参与人数和比重也明显少于发达国家。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共享出行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和改变。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圆凿与方柄不相合,表达自己和世俗小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 ”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总括秦国掠夺人民,挥霍无度。

    (3)《钱塘湖春行》中,白居易借助莺“争”燕“啄”的动作,描绘早春清丽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与衣着光鲜的同学们相比,自己虽穿着破旧,却不羡慕他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和列子虽有“未数数然也”的人生态度,但分别存在“____”和“______”的不足,尚未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嵌入星宿名,极言山的高危,又刻画出了人们无可奈何的情态。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思想深邃,富有前瞻性,关于“节”“义”的见解至今少人能及,在《报任安书》中解释了他受宫刑后隐忍苟活的理由,并且说他这种行为只能为少数人理解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柳宗元借郭橐驼养树寄寓育人牧人的理想,我们只能遵循规律利用规律办事,才能充分发挥对象的主动性,因而收到“__________ ”的理想效果。

    (3)王国维说人生有三种境界,第三境界则是功夫到家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其中“下足功夫”,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诗句表示就是“__________ ”。

    (4)老魏说,无根好远大,青春多激昂。陆游在《书愤》中书写血气方刚的“中原北望气如山”的豪情壮志,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追忆了“__________”豪迈的军旅生活。

    (5)荷,也称莲、芙蕖、芙蓉等,历来为文人所青睐,或寄寓美好的生活,或赋予高洁的品格,或写其美丽曼妙的姿态。请从所学诗词中举出两例:“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品德高尚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山西村》中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表现民风质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了山中四季的不同景色:“___________”是写春天,“___________”是写夏天,“__________”是写秋天,“水落而石出”是写冬天。

    (2)苏轼《赤壁赋》中写苏子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乘着小舟,在广阔旷远的江面上随波漂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__”两句概述自己在艰难时刻受命追随先帝,表明创业的艰难。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两句,紧承“出”字,总写了阿房宫宏大的规模。

    (3)“枫叶”是中国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个意象,是多情的诗人们表达感情常用的载体,如“____________”两句。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舟中二首(其一)

    【宋】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大壮,易卦名,乾下震上,表示阳刚盛长之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舟行之险。江上恶风卷浪,黄流湍急,风势壮猛,浪涛骇人,以自然环境写时政氛围。

    B.颔联把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把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

    C.颈联写舟中凝神远瞩,江岸空旷荒凉,星星磷火飘荡,“待残更”表现离开官场的轻松之感。

    D.前两联写景,为后面的抒情营造凭借;后两联由写景转人抒发感情,情在景中,深沉而悲壮。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朔初来,上书曰:“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舟,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以拜闻。”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今待诏公车,俸禄薄,未得省见。

    久之,朔绐驺侏儒,曰:“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侏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居有顷,闻上过,侏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侏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侏儒长三尺余,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

    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赞曰:“臣尝受《》,请射之。”乃别蓍布卦而对曰:“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时有幸侣郭舍人,曰:“朔狂,幸中耳,非至数也。臣愿令朔复射。”舍人所问,朔应声辄对,变诈锋出,莫能穷者,左右大惊。上以朔为常侍郎,遂得爱幸。

    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上从容问朔:“吾欲化民,岂有道乎?”朔对曰:“愿近述孝文皇帝之时,当世耆老皆闻见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以韦带剑,莞蒲为席,兵木无刃,衣缊无文,集上书囊以为殿帷。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今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凤阙,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户。木土衣绮绣,宫人簪玳瑁,设戏车,教驰逐,饰文采,丛珍怪,作俳优,舞郑女。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陛下诚能用臣朔之计,推甲乙之帐燔之于四通之衢,却走马示不复用,则尧舜之隆宜可与比治矣。愿陛下留意察之。”

    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自公卿在位,朔皆做弄,无所为屈。

    (节选自《汉书东方朔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B.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C.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D.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公车,最早为汉代官署名,是卫尉的下属机构,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也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B.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行礼时,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

    C.射覆,是古代雅士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玩乐方式。“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盖之意。覆用瓯盂等器覆盖某一物件,射者通过占筮等途径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

    D.《易》,相传为老子所著。文中“别蓍布卦”是指对事物进行预测,《易》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方朔大胆自荐。他认为自己才貌俱佳,且勇敢、敏捷、廉清、守信义,足以成为天子的大臣。武帝读了他的自荐,很赞赏他。

    B.东方朔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在不得宠幸之时,他故意吓唬几个宫中管理马圈的侏儒,得以接近武帝并获得亲近和赏识,被授予常侍郎的官职。

    C.东方朔聪明过人,精通占卜之术。皇帝曾让人射覆,东方朔多次准确猜出所覆之物,皇帝赐帛嘉奖。受皇帝宠幸的倡优郭舍人挑战,却终究无法难住东方朔。

    D.东方朔直言切谏。以孝文皇帝生活俭朴、崇尚高尚的道德和仁义为例,劝武帝舍弃奢侈,以此教化百姓,就能建立与尧舜盛世相媲美的功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

    (2)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

    【5】阅读下列材料,根据你对文本中东方朔的了解,说说他向汉武帝如此解释“怪哉”有何深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提到小时候“不知哪里听来的,东方朔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可是最终私塾先生也没有告诉他世上究竟有没有这种虫子。其实“怪哉”有章可查,如《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七十三:汉武帝幸甘泉宫,弛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英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句话叫作:“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到挫折,善于自我反省的人,才能行得更快、走得更远。在自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劣势,从而让优势为自己筑梯,让劣势给自己铺路,最终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审视自己,如同对镜自照。照镜子难能可贵的是,看得到自身的亮点,更细览自身的瑕疵。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贤在修身养性、练达自身等方面,都十分重视自省的力量。

    以上材料给人启示,引人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