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故业,因遗策 蒙:继承
B.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论:商讨
C.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D.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静谧(mì) 憎恨(zēng) 稽首(jǐ) 花团锦簇(cù)
B.踯躅(zhí) 变更(gēng) 气氛(fèn) 引吭高歌(háng)
C.亵渎(dú) 寥廓(liáo) 秕谷(bǐ) 人气蹿升(cuān)
D.摇曳(yè) 瞋目(chēng) 悄然(qiǎo) 声势赫奕(hè)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美国加州26日报告发生枪击事件,加州警方风声鹤唳,出动百名警力,最终却发现是有人恶作剧假报警。
②张爱玲在散文《谈看书》和《谈看书后记》中,对许多中外作品进行了评价,但对《醒世姻缘》却是不赞一词。
③在外奔波了一天,她已经十分疲倦,身为孤儿院的院长,她还是不胜其烦地安排相关事宜,安抚孩子们的情绪。
④从通过《广岛宣言》和有关海洋安全生产的声明开始,日本主办的七国集团外长会就变成了日本假公济私的舞台。
⑤新西兰,一个太平洋西南部岛国,绵延辽阔的沙滩和湖泊,攀绿田园,深谷峻岭,犹如一幅幅自然风景画,叫人目不交睫。
⑥足球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受人们喜爱,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就在于进攻,你不进攻,别人就会反戈一击,将你击败。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④ D. ③⑤⑥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翁偶虹先生是一代戏曲名家,倾尽一生心血创作了《桃花村》,是在京剧老戏《花田错》的基础上翻新而成的艺术精品。
B. 特朗普惊叹故宫建筑群的蔚为壮观,不时兴趣盎然地驻足凝望,仔细品味着朱墙黄瓦、雕梁画栋,更对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深表赞叹。
C. 浙江出台的《2017年高考招生录取方案》遵循以“学生本位”为原则,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扩大考生选择权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考生风险,维护考生利益。
D. 湖南省苗族侗族自治县举办首届“省际牛王争霸赛”,84头“牛魔王”轮番登场,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斗牛民俗大餐,吸引了周边近万名群众前来观战。
5、下列各项中,与例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们认为他是个善良的人。
A.难道我们认为他是个善良的人吗?
B.我们不都认为他是个善良的人。
C.难道我们不认为他是善良的人吗?
D.我们都不认为他是个善良的人。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正门
王春迪
①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
②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枯瘦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③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立着贺家的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④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
⑤海爷却说,不可。
⑥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⑦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唯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子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⑧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⑨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子也挺了起来。
⑩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戴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唯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
⑪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⑫一日,外面下着大雨,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
⑬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⑭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
⑮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⑯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儿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
⑰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⑱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以老街上的“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为下文写贺、海两府的遭际埋下伏笔。
B.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的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C.起初,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贺家人的祭祖观念随着家境的变化而变淡。
D.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了讨好海爷。
【2】小说第③段写贺府后院的环境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日出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其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太阳将出时的景色。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与对比的手法,极写宫廷丝竹宴乐之盛,形象地展现了秦宫人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3)“酒”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诗人常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饯行,或感叹人生。唐代诗人杜甫就写过很多这样的诗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__________ ,__________ ”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出了较强的道德约束力。
(2)上课了,老师鼓励大家说:“同学们,课堂上要勇于发言,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而不要像《琵琶行》里那位琵琶女那样‘ __________ __________ ’。”
(3)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吟咏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为国家命运而思考,渴望施展才华、报效国家……深沉的爱国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学长河。文天祥于《过零丁洋》中以“①___,②__”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以比喻的方式描写国家的衰败和个人的凄凉;屈原则在《离骚》中以“③__,④___”表明即使自己身体被肢解,也不会改变理想;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以反问收束全篇,此反问的后两句“⑤____,⑥___”借廉颇自比,抒发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在建国70周年之际,再次感受这些历史名人的爱国情怀,于我们有着深远的意义。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直接揭示士大夫之流耻于相师心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环境。
(3)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远征塞外的情景。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古诗词作品中,作者常借“雁”的形象表达丰富的情感,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追悔莫及的心情。
(3)屈原《离骚》中描写抒情主人公掉转车头,迷途知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出了较强的道德约束力。
(2)作为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名著,《礼记·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3)《老子》中指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危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人的肉体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的精神可以永垂千古,那才是真正的长寿。
(5)__________________,月照花林皆似霰。
(6)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
(7)玉户帘中卷不去,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应照离人妆镜台。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
白居易①
谁能淮上静风波,闻道河东应此科。
不独文词供奏记,定将谈笑解兵戈。
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
四十著绯②军司马,男儿官职未磋砣。
(注)①此诗作于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②著绯:穿红色的官服。唐制: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开门见山,交代写作缘起。“谁能”二字看似发问,实为肯定其卓越的才能。
B.颔联赞美李景俭具备“文可治世、武可定邦”的才华,作者对其充满敬佩之情。
C.尾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虽居低位、被贬江州,仍思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
D.诗歌整体语言风格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真挚地表达了对友人升迁的欣喜之情。
【2】诗歌颈联不仅手法精妙,而且意蕴深刻,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14、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
吴元年,召议礼仪,除中书考功博士。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成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一日览牒,有青蛙立案上,鼎曰:“蛙非黎异乎?果异,止勿动。”蛙果勿动,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
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寻进副使,徙晋王府右傅。坐累左迁,复授王府参军,召为刑部主事。
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帝闻,悼惜,命葬之黄羊川,立祠,以所食俸给其家。
(选自《明史》,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数:多次
B.帝遣御史廉之 廉:廉洁
C.复以细故烦御史 故:事情
D.鼎欲稽官吏利弊 稽:考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朝廷布大信于四方 师不必贤于弟子
C.复以细故烦御史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则或咎其欲出者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B.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C.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D.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4】结合文意,请简述熊鼎在治理台、温和山东时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
(2)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
(3)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就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出自袁枚《续诗品·尚识》,“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学问的根基如弓,人的才能如箭。学识的箭头领头射出,才能命中目标。比喻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发挥,没有学识指导人生,就没有正确的方向。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