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九江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六柿图》为例,牧溪禅画的笔法简练迅捷,知白守黑,虚实有度,有返(pǔ)归真的稚拙、洒脱和通透,大量的留白促使读画者澄怀静心,(bìng)除妄念。

    B.近日,国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公布,改革目标直指教育评价机制,力图克服顽(zhàng)痼疾,打破条条(kuàng)框,打破传统的束缚。

    C.主流文化对喜剧、喜剧文化历来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包容甚至欣赏。家国天下与柴米油盐并行不背,插科打(hùn)包含中国智慧,幽默(tǔ)槽宣泄情绪压力。

    D.解决我国基础教育从管理走向治理的历史性变革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关键是要(lí)清管、办、评各自的职责,如此方能井然有序而切中肯(qìn)。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从古田再出发,习近平带领人民军队革弊鼎新、固本开新、改革创新,回归初心、回归传统、回归本色,重塑政治生态,重振精气神,既立起了“样子”,又纯洁了“里子”。

    ②(新华社)这是自今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时隔89天后,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卷土重来的首次一箭三星发射成功,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的第251次发射。

    ③即这种综艺节目,可以唤起人民内心对于传统文化的渴望,能够起到很好的广告效果。但如果指望它成为老师,看几期节目诗词水平就能突飞猛进,那也不现实。

    ④不管《中国诗词大会》上的选手多么满腹经纶,不管点评嘉宾多么妙语连珠,不管主持人董卿的谈吐气质多么不凡,这终究还是一档在电视台播放的综艺节目。

    ⑤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乘车时听到《殇》这首大提琴曲,当得知演奏者杜普蕾时,他说“像这样演奏,她肯定活不长久,”好厉害的史塔克,真是一语成谶啊!

    ⑥阿联酋“火星城”中设有多座实验室,科学家们将在这里研究火星生活,比如怎样确保能源、食品和水源的自给自足,如何在外星环境中进行农业种植。

    A. ①②⑥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⑤⑥

  • 3、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

    A.不稂不秀   纵横捭合   有持无恐   瓜熟蒂落

    B.不落巢臼   万马齐喑   隅隅私语   贸天下之大不韪

    C.出奇致胜   心猿意马   雕粱画栋   一言以弊之

    D.惮精竭虑   动辙得咎   博彩众长   惩前毙后

  • 4、学习程度指学习中对知识加工的深浅和掌握的牢固程度。对下表显示的关于学习程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学习程度%

    学习后间隔不同时长知识保持量%

    1天

    2天

    4天

    7天

    14天

    28天

    100

    20

    14

    5

    2

    2

    2

    150

    37

    33

    27

    22

    20

    19

    200

    50

    40

    32

    28

    25

    24

     

     

    A.学习程度越高,知识保持率越高。

    B.提高学习程度,知识才不会被遗忘。

    C.学习后的时间越长,知识保持率越低。

    D.学习后的时间越长,知识保持下降越慢。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涌现一批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人才、尖子人才。培育世界顶尖科技人才,高校责无旁贷

    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中方对七国集团峰会声明假借国际法名义对东海和南海问题指桑骂槐表示“强烈不满”,并希望七国集团停止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③孔令辉曾经收到过新加坡滨海湾金沙的几个电话短讯,要求他致电回复,但当时孔误会这些只是金沙的推广宣传活动,故不以为然,未有理会。

    ④近年来,路人对遇险者作壁上观的类似新闻不断在各地反复上演,“扶不扶”仿佛成了一个困扰人们多年的中国式难题。

    ⑤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的金若曦两年前加入了孔院舞蹈俱乐部,完全没有舞蹈基础的她如今能把“傣家小妹走过来”表现得栩栩如生

    ⑥企业如果对外投资不注重提高质量效益、不注重风险防控,就有可能遭受挫折,甚至铩羽而归,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家风建设正是国家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环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则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源。

    家风,亦称门风、家声、父风等,是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范,是在累世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立身处世之道、道德面貌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

    “家风”一词最初使用是在西晋时期。庾信《哀江南赋序》中说,时人潘岳作《家风诗》,被誉为“始述家风”。家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家训家教、家礼家德等家文化元素教化、熏陶、积淀而成的,是家文化的表征。家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家训家教、家礼家德等家文化元素教化、熏陶、积淀而成的,是家文化的表征。传统家风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勤俭齐家的持家文化、蒙以养正的教子文化、崇德向善的修身文化、宽容仁爱的处世文化等。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翻开中华民族文化史,家风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传承于各个时代,弘扬于社会各个层面,既有礼贤下士、为政以德的君王帝后家风,教家立范、勤政公廉的名门显宦家风,士魂商才、仁心义路的商界翘楚家风;也有淳风厚俗、仁德范世的义门世家家风,以身示范、睦族善邻的庶族百姓家风;还有救亡图存、济世经邦的志士英烈家风,投身革命、家国天下的老一辈革命家家风。这些优秀家风文化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融入到民族的血液里,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轨物范世的可贵镜鉴。

    家风文化是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和突出表征,重视门声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少传统家训作者都强调继承家族的优良家风。司马光家训中要求为家长者“谨守礼法”,“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历史上的司马家族是世代贵胄,却一直恪守“世以清白相承”的朴素家风,勤俭持家。司马光在家训《训俭示康》中告诫儿子,一定要吸取同时代人因不良家风致家族破落的教训,而且要用这篇家训去训诫子孙,永远传承节俭为荣、奢侈为耻的 “清白”家风。陆游《放翁家训》中要子孙继承祖先宦学相承、清白俭约、注重节操的家风。清朝曾国藩在家书中劝诲其弟,要遵守祖先教诲“以绍家风”,反复告诫子孙“汝曹且勿坠家风”。

    家风有优劣之分,对子弟成人成才与否和家族兴衰起着重要作用。家风优劣,不仅关乎个人品行,更关系家国兴衰。重视家风是历代先贤立家处世之本,是我们民族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前提和基础。今天的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稳定、和谐繁荣的“重要基点”,因而家风建设仍然是当代中国人的必修课。在这方面,作为中华民族先贤智慧结晶的优秀家风文化,无疑可以给我们提供跨越时空的资源,值得我们吸纳借鉴。

    (摘编自陈延斌《培塑新时代的家风的丰厚文化滋养》)

    1下列关于“家风文化”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风文化是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和表征,由家训家教家礼家德等家文化元素教化、熏陶、积淀而成。

    B.家风文化内涵丰富,从传统来看,大致可分为持家文化、教子文化、修身文化、处世文化等。

    C.家风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体现于社会各个层而,影响个人,关系家国,需要我们予以重视。

    D.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先贤智慧的结晶,值得吸纳借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提出观点,接着对“家风”进行概念阐释,并分类列举了众多优秀家风。

    B.文章第三段以庾信作品为例,论证家风文化源远流长,在西晋时期便已开始形成。

    C.文章第五段以名人家训为例,以证明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视与传承门声家风的优良传统。

    D.文章末段论述新时代家风建设的意义,首尾呼应,强调优秀传统家风文化可作建设资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家风优劣关系到个人品行,因此,我们凭借一个人的品行就能判断他的家风的优劣。

    B.优秀家风文化可以使家国兴盛,而不良家风文化则会使家庭破落,甚至使国家衰败。

    C.家风文化累世积淀而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也随时代发展而丰富,富有活力。

    D.家训只是家庭或家族对为子孙者的要求,优秀家训为我们提供了立家处世的可贵借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以声摹声,构思奇特,并使用通感手法将箜篌的乐声描摹得立体可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_”表明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以“____________”强调外物和个体生命也可以长久存在。

    (3)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古代诗人常用“沧海”的意象,表现宽阔的胸襟和乐观的精神,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集》中提出“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意思是统治者要善于通过公平奖赏和惩罚这两种手段来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这与《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一致的。

    (2)《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春冬时节三峡江水澄澈的特点。

    (3)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以及感情的激烈变化。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支撑房屋大梁的柱子“________________”,写突出的钉头“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的选才纳言观点与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类似。

    (3)“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描写宫车经过、渐行渐远、不知去往何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通过写自己求学路上行走不易“_____________”和与同学完全不同的穿着“_____________”,表现了求学时的种种艰辛。

    (3)据《山海经》记载,“青鸟”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古诗中则常用来指爱情信使,借以寄托对爱人的情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古文默写。

    (1)在《陈情表》中,李密很注重语言的表达得体:在陈述自己的情况时,语气委婉谦卑,但在提及晋朝的统治时,却不惜恭维之辞,其中恭维晋朝很注重孝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应尽孝心,抚养祖母终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项脊轩志》结尾的妙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睹物思人,托物寓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一棵枇杷树,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与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料是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在明月之夜静坐于项脊轩中的美好感受,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一片可爱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过秦论》中,贾谊写秦始皇统一后对北方少数民族采取了攻守兼备的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真实地反映了在秦始皇的强硬政策统治下,匈奴人再也不敢南侵,各国勇士不敢武力反抗的情形。

    (8)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反抗暴秦之势;《伶官传序》中,欧阳修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晋因伶人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态。

    (9)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贾谊《过秦论》点明秦亡原因的警策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10)新冠肺炎发生后,人们才发现,其实很多疾病都是源于自己平时不在意的一些习惯和不良嗜好,正如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总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韩愈在《师说》中写了世人在对待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的不同态度:对其子“___________ ”,对自身“ ___________”。

    (12)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相互为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他们之间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局面。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爱莲说》中,周敦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气味与形态两方面解释了自己爱“莲”的原因。

    (2)《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进而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与做人的道理。

    (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物者给予人类的没有穷尽的宝藏。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 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行子:指李侍御。②“虏障”,指防御工事。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紧承上联送别之意。友人远征“万里”,是为求取“功名”,自当鼓励,因此不得挽留。临别之际,万千“心事”,一言难尽,全寄托在“一杯”别离的酒之中。

    B.颈联再一笔宕开,境界进一步扩大。安西与长安,相距万里,关山阻隔,归路茫茫,穿越时空,浓墨重彩的勾勒,既是写景,更是托情。

    C.“看取宝刀雄”的放声高唱,将激昂壮别、立功异域的雄心壮志喷涌而出,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D.第三句中“万里外”三字连用去、上、去三个仄声,由于音节响亮震彻,有力地突出了主人公奋身万里疆场的雄心。

    2诗歌的语言讲究含蓄之美,本诗“心事一杯中”这“一杯”中包含了哪些“事心”,诗人没有明写,阅读全诗,说说作者有哪些具体的心事?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胜,字彦威,淮阳军宿迁县人。多智勇,善骑射,应募为弓箭手,徙居山阳。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将南侵,朝廷聚刍粮,造器械,籍诸路民为兵。胜跃曰“此其时也。”聚义士三百,北渡淮,取涟水军,宣布朝廷德意,不杀一人,涟水民翕然以听。

    遂取海州。郡守渤海高文富闻胜起遣兵来捕胜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众惊传水陆皆有兵城中大恐文富闭门守驱民上城御之。胜令城外多张旗帜,举烟火为疑兵;又遣人向诸城门,谕以金人弃信背盟,无名兴师,本朝宽大爱民之意。城上民闻之,即开门,胜遣勇锐者登城楼,余自门入,莫有御者。独文富与其子安仁率牙兵拒守,胜整兵与安仁父子战谯门内,杀安仁及州兵千余,擒文富,民皆按堵。

    胜权知州事,遣人谕佝山、怀仁、沐阳、东海诸县,皆定。乃蠲租税,发仓库,犒战士,忠义士纪律明肃。胜自兼都统制,益募忠义以图收复,远近闻之响应,旬日,得兵数千。即具其事报境上帅守,冀给军装器甲。时帅守虽知金人将渝盟,未有发兵端者,莫敢以闻。

    左军统制董成谋出西北取沂州,胜先遣间还,知金兵数万至沂,以我军器甲未备,戒成勿动。成不从胜,率所部千余人直入沂州巷战,杀其守及军士三千余,众悉降,得器甲数万。金人生兵复集,竟登屋掷瓦击之,成军几败。胜欲斩成,以其骁勇,释之。

    胜善用大刀,能左右射,旗揭曰“山东魏胜”,金人望见即退走。胜为旗十数,书其姓名,密付诸将,遇鏖战即揭之。金兵悉避走。后,复与金兵战,中矢,坠马死,年四十五。谥忠壮。

    (节选自《宋史魏胜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郡守渤海高文富闻胜起/遣兵来捕/胜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众惊/传水陆皆有兵城中/大恐/文富闭门守/驱民上城御之

    B. 郡守渤海/高文富闻胜起遣兵来捕胜/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众惊传水陆/皆有兵城中大恐/文富闭门守/驱民上城御之

    C. 郡守渤海高文富闻胜起/遣兵来捕胜/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众惊传水陆皆有兵/城中大恐/文富闭门守/驱民上城御之

    D. 郡守渤海高文富/闻胜起遣兵来捕胜/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众惊/传水陆皆有兵/城中大恐/文富闭门守/驱民上城御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绍兴,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始有年号。

    B. 谯门,是建有瞭望楼的城门。古代为防备盗贼和防御敌人,无论是京城还是州郡,都在城门建有瞭望楼。

    C. 都统制,宋朝官名。南宋高宗时期,置御营司,以大臣为都统制管辖诸将,作为常设官名。权在安抚使之上。

    D. 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或同情的称号,大有盖棺定论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胜渴望抗金,如愿以偿。金军将要南侵,朝廷征兵,他跃跃欲试。于是他就聚集义士攻取涟水军,他没杀一个人,涟水的百姓欣然听命。

    B. 魏胜足智多谋,擒获守敌。他亲自在城外设旗帜、焚烟火作为疑兵,并晓谕守城者。守城者听后打开城门,魏胜擒获了据城坚守的高文富。

    C. 魏胜办理政务,卓有成效。他代理州事时,派人晓谕东海等县,各县全部安定。兼都统制时,招募忠义之士以收复失地,十天之内得兵几千。

    D. 魏胜武艺高强,威震金兵。魏胜善于使用大刀,善于骑马射箭,射箭能左右开弓;旗号叫作“山东魏胜”,金兵远远看见他的旗子就逃走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蠲租税,发仓库,犒战士,忠义士纪律明肃。

    (2)胜为旗十数,书其姓名,密付诸将,遇鏖战即揭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习近平主席说: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

    ②在阿尔卑斯山谷中的入山口上,有一块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