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其中的“出”字用语绝妙,涵义丰富。青山原是静止的怎能“出”呢!用“出”字写出青山的动态美,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联想, ,从而衬托出行船之人在特定环境之中的豪放畅快的情感,为此诗增添无限的情趣与韵味。
A. 使人产生仿佛在行船中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
B. 仿佛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使人在行船中产生。
C. 在行船中使人产生仿佛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
D. 使人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仿佛在行船中产生
2、填入陆游这首《夜游宫·记梦》空白处的诗句,最恰当的—项是
雪晓清笳乱, 。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A. 宝马悲嘶空无迹
B. 家在钓台烟雨西
C. 梦游处不知何地
D. 山那畔卖酒青旗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改革就意味着坚决果断地破除已形成的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东西,破除过去经济管理中长期存在的清规戒律。
②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一传开,其作品一夜间洛阳纸贵,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等电商连夜打起营销大战,将其作品炒作到一书难求的地步。
③在世预赛形势极为被动的情况下,高洪波临危受命,担任国足教练,最终带队获得十二强赛资格,为中国足球事业做出了贡献。
④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⑤以立法形式禁止“啃老”,或许短期内有效果,但如果社会保障不能完善,这一做法将无异于扬汤止沸,并非解决之道。
⑥中秋夜晚月朗风清,四下一片寂静。难得相聚在一起,大家聚在院子里喝着茶,谈笑自若,每个人都有了不知今夕何夕的感受。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她 孩子很严厉。
②上海地方那么大, 你又不知道他的地址,怎么能找到他呢?
③他没有作调查研究, 作出了完全错误的结论。
④昨天夜力下了一夜的雪,天亮后不但没有停, 越下越大了。
A. 对于 何况 以致 而且
B. 对 况且 以至 反而
C. 对 况且 以致 反而
D. 对于 何况 以至 而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除了导弹,未来中国的航母编队要面对电子对抗和反潜等任务都会很重,这些设备显然也是需要相当的空间和电力支持。
B.中国国家流感中心通过了世卫组织的评估,成为第5个世卫组织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将在流感预防和控制方面发挥作用。
C.据介绍,新建立的中国食品谣言智能预警处理系统,将依托云技术,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便捷、权威的谣言查询及科普平台。
D.我国铁路部门将通过研究应用信息新技术,不断提高铁路的智能化服务水平,使旅客的心情和客户满意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回归东方生态文化的经典价值
王岳川
当今世界正在兴起一种“回归经典”的文化大潮。人文学者应该在回归经典中“守正创新”,在“物质现代化”进程中开始实现“精神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必须从本民族高度向人类共同高度出发,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
中国文化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即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实用文化。思想文化主要是儒道佛三家。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佛家文化主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除思想文化以外,还有以琴棋书画为主的艺术文化和节日民间文化。
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内容表现为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命脉,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幽眇境界和自由精神。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建立自己的形象和本质,相反,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本真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分别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三个维度。儒家强调的是“和谐之境”,道家强调的是“妙道之境”,佛家强调的是“慈悲之境”。和谐、妙道、慈悲是三家的最高境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一种中庸平和、辩证宽容、知足常乐、幽默圆熟的多元特性。文化是不止息的精神生态创造过程,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构成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氛围,一个具有宇宙论、生死论、功利观、意义论的东方价值整体。中国文化逐渐世界化正在成为可能。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西方现代性扩张导致的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浪潮,已经被百年历史证明不是东方的福音,而是人类单面化和异化的开始。人类遭遇的问题,核大战也罢,资源耗尽也罢,环境污染也罢,沙漠化也罢,海啸也罢,都告诉人们一个事实,现代性到了极度膨胀的程度就会反过来毁灭人类。现代性为人们承诺美好生活的同时,又带给人们太多的生态灾难: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精神生态危机、文化生态危机,它使得森林毁灭、水土流失、河海污染、物种退化、精神失落、道德沦丧、心态失衡,形成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大灾场。
人类的精神生态遭遇到空前的危机。在欧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导引下,无论是亚洲还是非洲都正在走向“理论翻新时代”和“肉体体验时代”。于是,升级、突破、扩展、肉身感、消费主义就成为这代人的精神轨迹。当代人成为从旧的“经验时代”蜕变出来又仰望着“理论时代”的中间人,他们从生活话语方式、日常行为模式和当下时尚态度中,将生活娱乐化、文化流行化、生命肉身化、精神平面化。这些因素在一种“新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当代人的想象、城市的色彩和气质、周边的环境和思维的演变。面对精神生态失衡的消费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哲人们提倡具有文化生态意义的“重回乡土、感受生命大地”的精神复归方式。
东方差异性文化使得西方一流思想家开始了对“东方”的全新关注。如果我们什么都“拿来”而不“输出”的话,东西方文化就会出现文化生态失衡问题。可以认为,西方正在吸收东方文化精神而从事人类文化的新整合。换言之,新世纪西方知识界将目光转向东方,必将给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社科认识模式以新思维,并将给被西方中心主义边缘化的东方知识界带来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的勇气和重新寻求人类未来文化新价值的文化契机。
(选自2010年6月16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关于“中国文化”,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没有中国文化坚持拿来与输出的自主创新,中国就难以实现现代化。
B. 中国文化的精神命脉是思想文化,它主要由儒、道、佛三种文化构成。
C. 中国文化是一个具有多元性的东方价值整体,并且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D. 中国文化虽然已经世界化,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全盘西化”浪潮的冲击。
【2】下列就西方现代性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西方现代性扩张导致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的浪潮,使人类开始单面化和异化。
B. 受欧美现代性、后现代性影响,亚洲和非洲人的精神生态遭遇空前的危机。
C. 西方现代性可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但也可能给人类带来毁灭的危险。
D. 全盘西化并没有给东方带来福音,这使得西方一流思想家将目光转向东方。
【3】下列理解和判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本真精神,因此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谐之境”。
B. 当代人已经从旧的“经验时代”走出,走进新的“理论时代”,走上具有文化生态意义的精神复归。
C. 设立孔子学院就是一种文化“输出”的自主创新,能给西方中心主义以新思维。
D. 孔子学院的设立一定能促使人类文化融合,避免文化生态失衡。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层境界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萨都剌在《彭城怀古》中感叹项羽的失败,根据《鸿门宴》的记载,项羽曾经有机会行刺对手刘邦,可惜功败垂成:“项庄拔剑起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不得击。”
②曾皙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寄寓了儒家的政治理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寓了对田园生活之乐的向往。
③花草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蜀相》中,杜甫用草表现武侯祠春意盎然的景色“___________”;《琵琶行》中,白居易借花烘托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用“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在这艘巨轮上,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
(2)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借自己担任县尉一年的薪俸,写出官吏的舒适富裕,与农民的辛劳贫困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夸张之辞还原了曹操当年率领八十万大军“会猎东吴”的磅礴气势。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陆游《书愤》中,与秦观“献策彤庭身渐老”思想情感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以声衬静,写乡村宁静和谐的自然之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开言路,兼听则明,是历史留下的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群臣进谏,门庭若市”,从而呈现出“____________”的局面;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建议道:“陛下亦宜自谋,______________”察纳雅言。”
(4)你的同学在寒假自主学习期间,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效果欠佳,你可以用《荀子·劝学》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勉励他。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文对历史的缅怀。
(3)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表达出物是人非、无限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用神话传说使“蜀道”的形成染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2)《论语》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阐明了转益师的具体方法。
(3)《逍遥游》中,庄子引用《齐谐》的记载:“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了大鹏南徙的情形。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巴丘书事
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引用《三国志》说明巴丘的重要,为题目“书事”打下埋伏。首句提出读《三国志》时就认识巴丘的重要,总想能亲临其地。
B.三、四句是名句,第三句写眼中所见,视线由广阔的“洞庭野”收至“岳阳楼”,第四句写秋冬风急天高的声势。
C.“十月江湖吐乱洲”写洞庭水落,湖中出现七大八小的沙洲。“吐”字用得特别生动险劲。“洲”字着一“乱”字,也隐喻世事之乱。
D.尾联从结构上是回应首句。题目叫“巴丘书事”,却没有写出什么事,所谓“书事”,就是让读者从尾联中去体会。
【2】结合全诗的内容,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14、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苏辙
公讳修,字永叔,生四岁而孤。比成人,将举进士,为一时偶俪之文,已绝出伦辈。翰林学士胥公时在汉阳,见而奇之曰:“子必有名于世。”馆之门下。公从之京师,两试国子监,一试礼部,皆第一人。遂中甲科,补西京留守推官。
公性疾恶,论事无所回避,小人视之如仇雠,而公愈奋厉不顾。上独深知其忠,改右正言、知制诰。故事,知制诰必试。上知公之文,有旨不试。
熙宁初年,担任兵部尚书,做青州知州兼任京东东路安抚使。当时各县散发青苗钱,欧阳公请求让老百姓只缴纳本钱,来明示官府不是为了谋利,罢免提举管局官,听从民愿来请求,皇上没有回复。
公尝因水灾上言:“陛下临御三十余年而储宫未建汉文帝即位群臣请立太子群臣不自疑而敢请文帝亦不疑其臣有二心后唐明宗尤恶人言太子事。然汉文帝立太子之后,享国长久,为汉太宗。明宗储嗣不早定,而秦王以窥觊陷于大祸,后唐遂乱。陛下何疑而久不定乎?”公言事不择剧易类如此。
时英宗方居濮王忧。及命下,英宗力辞,上听候服除。英宗即位之初,以疾未亲政,慈圣光献太后临朝。公与诸公往来二宫,弥缝其间,卒复明辟。枢密使尝阙人,公当次补,韩公、曾公议将进拟,不以告公。公觉其意,谓二公曰:“今天子谅阴,母后垂帘,而二三大臣自相位置,何以示天下?”二公大服而止。
神宗即位,迁尚书左丞。公性刚直,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在二府,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喻可否。虽台谏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此得怨,而公不恤也。朝廷议加濮王典礼,诏下礼官与从官定议,众欲改封大国,称伯父。议未下,台官意公主此议,遂专以诋公。御史蒋之奇并以飞语污公。公杜门求辨其事。神宗察其诬,连诏诘问,词穷,逐去。
熙宁初,迁兵部尚书,知青州兼充京东东路安抚使。时诸县散青苗钱,公乞令民止纳本钱,以示不为利,罢提举管局官,听民以愿请,不报。
四年,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公年未及谢事,天下益以高公。
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及归而居室未完,处之怡然,不以为意。公居颍一年而薨,享年六十有六,赠太子太师,谥“文忠”。天下学士闻之,皆出涕相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临御三十余年/而储宫未建/汉文帝即位/群臣请立太子/群臣不自疑而敢请/文帝亦不疑其臣有二心/后唐明宗尤恶人言太子事
B.陛下临御三十余年而储宫未建/汉文帝即位/群臣请立太子/群臣不自疑而敢请文帝/亦不疑其臣有二心/后唐明宗尤恶人言太子事
C.陛下临御三十余年而储宫未建/汉文帝即位/群臣请立太子/群臣不自疑而敢请/文帝亦不疑/其臣有二心/后唐明宗尤恶人言太子事
D.陛下临御三十余年/而储宫未建/汉文帝即位/群臣请立太子/群臣不自疑而敢请/文帝亦不疑其臣有二心/后唐明/宗尤恶人言太子事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年幼丧父,成年后,文才超出同辈,深得翰林学士胥公的赞赏,多次参加朝廷的考试,都获得第一名。
B.英宗被立为太子后,其父濮王去世,再加上他生病,所以英宗即位之初并未亲政,由慈圣光献太后摄政。
C.台官和御史蒋之奇一起诋毁欧阳修,神宗觉察他们在诬陷,连续诏见诘问他们,他们词穷,最终被逐出朝廷。
D.欧阳修担任青州知州兼京东东路安抚使期间,请求只收老百姓青苗钱的本钱,以此来表明官府并不是为了谋利。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宗储嗣不早定,而秦王以窥觊陷于大祸,后唐遂乱。
(2)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
【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欧阳修为官的特点。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这话的意思是,仁人志士做事,一定是为天下人谋福利,为天下人除公害,并把这作为立身处世的原则。当代中国青年应该谋什么利,除什么害?应该如何践行兴利除害原则?由于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价值观等不同,不同青年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回答。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启示,请结合自身生涯规划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