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蜘蛛先后开了________店、________店、________店,但都____________。
3.青蛙的泥塘有树,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____________飞舞,听小鸟在____________。你可以在水里____________,躺在草地上____________。
4.小毛虫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__________________,万事万物都有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夏满芒夏暑相连。传统节日中________也是节气。
2、照样子,写词语。
1.葱葱绿绿(AABB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恋恋不舍(AABC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想了想(A了A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词语巧搭配。
蒙蒙的___温暖的___长长的___
晶莹的___年迈的___弯弯的___
4、(题文)想一想,然后组词
原( ) 秀( ) 竟( ) 半( )
源( ) 绣( ) 境( ) 畔( )
5、看拼音,写词语。
wēn nuǎn shài tài yáng zhǔn bèi dòng jié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shànɡ kè tú huà bǎi fàng zuò wèi
zhēng qiǎng hā qiàn jiāo chū shěn shì
7、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千人糕和平常吃的糕不一样。(______)
【2】普通的糕因为包含了很多人的劳动,所以叫千人糕。(______)
8、下面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揠苗助长》告诉我们通过拔苗的方法能让禾苗长得更快。____
【2】《画杨桃》让“我”明白了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样子是不变的。____
【3】《小马过河》告诉我们别人的经验都是对的,我们不用自己去尝试。____
【4】《亡羊补牢》告诉我们犯了错误及时改正还不算太晚。____
9、读懂句子并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开满鲜花的小路》中长颈鹿大叔送给松鼠太太的礼物是花籽。(________)
【2】说话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能让听的人舒服。(________)
【3】千人糕是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制成的糕。(________)
【4】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六一儿童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________)
【5】“鹿”是独体字,它的部首就是“鹿”。(________)
【6】“月”字旁的字多与月亮有关,“贝”字旁的字多与钱财有关。(________)
10、选择正确的答案。对的打“√”,错的打“×”。
(1)“确”字的第六笔是“丿”。 (______)
(2)“闯”字的部首是“马”。 (______)
11、读短文,完成练习。
你听!沙沙沙,沙沙沙,
那是雨妹妹在唱春天的歌。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
那是雨弟弟吹响了心爱的小喇叭。
哗啦啦,哗啦啦,
嘿!那是性格直爽的雨哥哥,
他的嗓门可真大!
三个调皮的娃娃,
淋湿了大地妈妈的头发和脸颊,
笑弯了小草的腰,甜透了小花的香嘴巴。
【1】从文中找出表示声音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用“﹏﹏﹏”画出描写雨娃娃给大地带来的变化的句子。
12、课内阅读。
我们几个孩子,( )棉袄,( )家门,( )田野,去( )春天。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这些词语都是表示( )的词语。
3、我也能写出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3、阅读《称象》,回答问题。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一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再称船上的石头,看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1】我会填写量词。
一( )办法 一( )大船 一( )线
【2】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将曹冲称象的方法按先后顺序标出序号:
( )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装到画线处为止。
( )称船上的石头。
( )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 )赶大象上船,在船舷下沉处画线。
【3】“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一个“才”字说明曹冲的年龄____________。
【4】你觉得曹冲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训练。
找春天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__________,在风筝尾巴上__________;她在喜鹊、杜鹃嘴里__________,在桃花、杏花枝头。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_句。
【2】把原文补充完整。
【3】这段话中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春天来了!她在云朵上_________,她在小朋友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个和尚(shàng)
传说古时候,一个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小和尚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他还给寺庙中的花草浇水。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因为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他们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谁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几天水缸就见底了。寺庙中的花草也因为没水,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儿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了香案上,寺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大火很快就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常常是满的,寺庙中的花草也恢复了生机。
【1】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自然段写和尚之间发生了争吵。
【2】第一自然段是按______顺序写的。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朗读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话,最适合的语气是( )
A.难过 B.赞扬 C.平静 D.骄傲
【4】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寺庙起火之前,胖和尚常常给花草浇水。(_____)
(2)三个和尚都在打盹儿时,寺庙被燃烧的蜡烛点着了。(_____)
【5】大火过后,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
A.办一件事,人多反而不好办事。
B.三个和尚同一种心态,都不想出力。
C.取水的时候,大家都不想去,都没水喝。
D.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劳动,才能把事情办好。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
3. 许许多多 日月谭 的 中外游客 吸引了(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1)山上种着___________。
例: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2)天上的云朵一团两团,那是_________?
(3)_________,那是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树上。(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鸭先生把小路打扫得干干净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仿照例句,用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1.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而声也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提示:图上画的是谁?发生了什么事?她是怎么做的?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画,发挥想象写一写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