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组新字,再组词。
例:直+木=植(植物)
寺+讠=(____)(_____) 前+刀=(_____)(______)
火+少=(____)(_____) 饣+反=(____)(______)
2、知识库。
1、课文中介绍的指南针有:(___)、(___)、(___)和(___)。
2、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___),后面是(___),左面是(___),右面是(___)。
3、找规律,写一写。
1.寻找 明亮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眉开眼笑 似笑非笑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自言自语(ABAC式)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生字组词。
导:( )( )( ) 永:( )( )( )
碰:( )( )( ) 特:( )( )( )
积:( )( )( )
5、看拼音写词语。
lián yè wú qióng shān lǐng
(_____) (_____) (_____)
hé huā jué jù bāo hán
(_____) (_____) (_____)
6、把下面的字认真地写在田字格中。
愿意 敬礼 飘动 周围 垂柳
7、想一想,分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烤、烧、热”三个字,都和“火”有关。(______)
【2】“花朵簇簇”中的“簇”字,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部。(______)
【3】“周、屁、肉”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______)
【4】“巨”字的笔顺是:
。(______)
8、读一读,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贫”用部首查字法,查“贝”部,这个字跟钱财有关。 (______)
【2】“阿姨、坐位、指南针”这组词里只有一个错别字。 (______)
【3】《揠苗助长》《羿射九日》《亡羊补牢》都是寓言故事。 (______)
【4】蜘蛛卖袜子时,看到蜈蚣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______)
【5】鼹鼠米加先生的愿望是把孩子们都培养成设计专家。 (______)
9、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______
【2】“烤、烧、煎、煮”中带偏旁“火”与“灬”的,多与“火”有关。______
【3】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 ______
【4】“寻”和“找”的意思相近,“寻找”的意思也和它们差不多。______
【5】己龙、牛羊、戌狗是十二生肖中的。______
【6】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这句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羿射九日》是一则神话故事,体现了古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______)
【2】《青蛙卖泥塘》一文中,青蛙最后卖出了泥塘。(______)
【3】“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写的是衣需要注意的礼仪。(______)
【4】贝壳珍贵、漂亮,可随身携带且不容易损坏,所以古人把它当作饰品和钱币。
(______)
【5】在宇宙飞船里洗澡是一件容易的事。(______)
【6】小毛虫抽丝纺织,把自己编进茧屋里,最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蛾子。(______)
11、读一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人见人爱的大熊猫
在所有的动物中,大熊猫是最招人喜爱的了。它长着两个黑眼圈,好像戴着一副墨镜。走起路来四平八稳,还真有点绅(shēn)士风度呢。
大熊猫是一百多万年以前就出现的古老动物,一直存活到现在,所以被人们称为“活化石”。现在世界上大熊猫的数量已经很少了,
而且只生活在我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是我国第一类保护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
【1】大熊猫是(____________)以前就出现的古老动物,被人们称为(__________)。
【2】大熊猫什么样?请你用 __________画出来。
【3】全文共(_____)段,第二段(_____)句话。
12、课外阅读。
飞呀飞
看见小鸟在飞,大家都很羡慕(xiàn mù)。乌鸦奶奶摇摇头说:“你们没有翅膀,永远飞不起来!”
“我偏要飞!”小蚂蚁说着,摘了一( )蒲(pú)公英当小伞。“飞起来喽!”小蚂蚁高兴地叫了起来。
“我也试试看!”小青蛙着急地吹了一( )大气球,“飞起来喽!”小青蛙好快乐。
三只小兔用花绸(chóu)布做了一( )美丽的风筝三只小兔也飞上了天空。
“咦,这是什么?”乌鸦奶奶好奇地戴(dài)上了老花眼镜。胖小猪骄傲地说:“这是我造的飞机。”胖小猪开着飞机上了天,地上只剩下河马。乌鸦奶奶叹了口气:“哎,你太重……”
河马造了一( )飞船,他自豪地一按电钮(niǔ),“轰隆隆”,飞船飞上了天。
乌鸦奶奶想了想,说:“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谁都能飞起来!”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①艘(sōu) ②朵 ③架 ④个
【2】动物们是怎么实现飞翔梦的?连一连。
小蚂蚁 造 气球
青蛙 摘 飞机
胖小猪 吹 蒲公英
小兔 造 风筝
河马 做 飞船
【3】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
13、仔细观察宣传画的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每次使用一次性木筷(kuài),就是在吃掉一片森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我们每次都用一次性筷子吃饭,饭量很大。
B.因为一次性筷子是由树做成的所以我们应该减少对它的使用,保护森林。
C.我们用一次性筷子吃饭,对身体不好。
【2】这幅宣传画最适合挂在( )
A.停车场
B.餐厅
C.菜市场
14、课外阅读。
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又很自私,他还有一个爱占便宜的坏毛病。凡是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把它弄到手,甚至是去偷。有一次,他看中了一户人家大门上挂的铃铛。这个铃铛制作得十分精致、好看,声音也很响亮。他想:怎么样才能把铃铛弄到手呢?他想来想去,最后决定把它偷走。 他知道,只要用手去碰这个铃铛,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铃铛一响,耳朵就会听到响声,有了响声,就会被人发现,那可就得不到铃铛了。那怎么办呢?
他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认为,门铃一响,耳朵就会听见了,如果把自己的耳朵掩住,不是就听不见了吗?于是,他自作聪明地采用这个方法去偷铃铛。 这天晚上,他借着月光,蹑手蹑脚地来到大门前。他伸手去摘铃铛,但是,门铃挂得太高了,怎么也够不着,他只好扫兴地回来了。回到家,他又想:该怎么办呢?
他想叫邻居一起去偷铃铛,踩着他的肩膀就能够摘到铃铛了。 可是又怕别人不干,不和他一起偷东西,只好自己踩着凳子摘铃铛。第二天晚上,他带着凳子,又蹑手蹑脚地来到大门前。他踩着凳子,一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一手摘铃铛。谁知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就响了,这家主人发觉后,就把他抓住了。因为别人的耳朵并没有被掩住,仍然能够听到铃铛的响声。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写下来。
精巧细致;细密。 (_____)
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 (__________)
【2】短文一共______自然段。
【3】这个偷铃铛的人被人家主人捉住,是因为( )。
A. 他踩着的凳子倒了,被主人听到了
B. 别人的耳朵没有被掩住,听到了铃铛的响声
C. 他不应该在白天去偷人家的铃铛
【4】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语段,完成练习。
时辰到了,它清醒了过来,再也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1】这段话一共有_____句话。
【2】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各写了什么?请选一选。
第一、二两句:( )
第三、四两句:( )
①小毛虫变成蝴蝶后飘然飞起。
②小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
【3】仔细品读第二句话,哪些词语表现了蝴蝶的美丽?请找出来,画上横线。
【4】小毛虫变成蝴蝶后会是怎样的心情?(选一选) ( )
A.茫然失落。
B.惊喜欢快。
16、口语交际。
班里要建图书角,请你就怎样借阅图书、怎样爱护图书谈谈自己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魔王抢去了美丽的公主。(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的 这是谁 我家 花 在 门前(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彩色梦境,有水果香,有季节风,还有葡萄的叮咛。(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枫树好像一把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动脑思考,大胆交流
文中最后写到“伊伦娜被这句话问住了。她想了想,明白了科学家的用意,也高兴地笑了。” 请你认真思考一下,她明白了什么,为什么笑了?把你的理解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如果能写一写会更好呀!)
19、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是碰上阴雨天,大树也会来帮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雷声越来越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发挥想象,写一段完整的话。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