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贾里的爸爸是一位( )
A.医生
B.画家
C.厨师
D.作家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 )
A. 鲁滨孙遇到风暴,几乎丧命,几经努力,终于在岛上生存下来。
B. 岛上什么都没有,没法子,想要生存必须靠自己努力。
C. 鲁滨孙划了一个半圆圈作为宿营的地方,还把一些动物圈起来饲养。
D. 这种树实在是太重了,一下子弄不回营地,只好重新想其他办法。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负担 爽朗 锋利 导口同声
B.艰巨 传递 特殊 健步如飞
C.任务 客人 塑象 东张西望
4、“中医四诊”指的是( )
A.琴棋书画 B.梅兰竹菊 C.笔墨纸砚 D.望闻问切
5、根据教材内容填空或简答。
1.桃花是报春使者,总是迎春而来。苏轼就曾经用“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早开的桃花;而深山老林中的春天来得特别晚,桃花也开得迟,正如白居易所吟:“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
2.丁丁犯了错总是不改,他认为犯点儿小错不算什么。我会用《论语》中的话劝告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漏》和《枣核》都是____________,两篇课文语言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6、我会搭配。
( )的铁牛 ( )的小河 ( )的植物
( )的贡献 ( )的彩蝶 ( )的期待
7、妙妙制作了杜甫的个人名片,请你帮她补全名片内容。
个人名片 个人信息:杜甫,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字子美。 个人标签:与李白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被后人称作“________________”,其诗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个人作品:诗歌风格多样,清新明丽的诗有《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迟日江山丽)》《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夜喜雨》等;沉郁顿挫的诗有《春望》《登高》等。 |
8、看图,把动物的名字写完整,并填空。
上面写的第一个字的偏旁是( ),它的第6笔是( );最后一个字是( )结构,上部的( )、( )这两个笔画书写时要舒展开。
9、快乐阅读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①植物和人类一样,有着自己的喜好和情感。
②各种植物都能凭着良好的视觉,辨别各种波段的可见光,尽可能地吸
收自己喜好的光线。用红光照射植物,可以增加糖的含量;用蓝光照射植物,可以增加蛋白质的含量;紫光,可以促进茄子的生长。这样科学家可以根据植物对颜色的喜好和生产需要,给它们加盖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
③有些植物伴随着任何一曲美妙的音乐生长,根系和叶绿素都会增多,例如: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心情舒畅,发芽特别快。而有些植物就对音乐十分挑剔,像胡萝卜和马铃薯偏爱听音乐家瓦格纳的音乐,白菜和豆角则喜欢听莫扎特的音乐。还有一些植物宁可不听音乐,也不愿听不喜欢的音乐。高雅的玫瑰听了悠扬的小提琴曲鲜花怒放,可听了摇滚乐就加速花朵的凋谢。
④植物还有强烈的同情心。当科学家把一只只小活虾扔进滚烫的开水锅里时,连接在植物叶片上的测试仪显示:植物的“情感曲线”像温度计的水银柱受了热一样,骤然上升。那些目睹惨剧的植物好像在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来,植物的确是有情感的啊!“爱护花草树木”是对植物应有的尊重,不能只停留在头上,必须落实在每个人的行动中!
⑤关于植物的情感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它不仅( )人们生物之间是有亲缘关系的,而且还( )人类应该尊重所有生命,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
【1】第②自然段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读下面的句子,再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植物不但喜好颜色,而且还喜好声音。
(1)这句话写在第②自然段的开头最恰当。____
(2)这句话写在第③自然段的开头最恰当。____
【3】认真阅读第④自然段的内容,根据提示,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提示:假如你就是一种有强烈的同情心的植物,在目睹那样的惨象时,你会喊什么?请写出你的心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下面词语的意思,把它们的序号分别填写在文中第⑤自然段的括号里。
①告诫 ②告诉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粒种子的力量
春风劲儿真大,把一粒花种子丢落在一堵大墙的阴影里。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株小花苗。大墙阴影的外边,好多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蜜蜂飞过来问□小花苗□你哭什么呀□小花苗说□我见不到太阳□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帮你把大墙推倒吧!”小蜜蜂用力地推起来。可是哪里推得动呀!小蜜蜂叹口气,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噢,是墙顶上的小蜗牛在说话。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儿,这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眼泪,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终于,在一天上午,它爬过了高高的墙顶,“啊,阳光下多么温暖!”在阳光照耀下,小花苗长得可美了,翠绿的叶子托着金色的小花。
⑴给文中画线的句子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
A.:“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⑵小花苗终于爬过了高高的墙顶见到了阳光,主要靠的是( )。
A.小蜜蜂帮忙推倒了大墙
B.别的小树小草的帮忙
C.墙顶上的小蜗牛把它驮了上去
D.小花苗自己的力量
⑶小花苗的手和脚指的是( )。
A.泥土里的种子
B.由五只手指及手掌组成的人或其他灵长类动物臂前端的一部分
C.自己细细的藤儿
D.翠绿的叶子和金色的笑话
⑷这篇短文先写小花苗在大墙的阴影里长得( ),再写小花苗在蜗牛的鼓励下( ),最后写小花苗( )。
A.生机勃勃;努力向上爬;爬过墙顶,开出美丽的花朵
B.又瘦又小;难过得哭起来;爬过墙顶,开出美丽的花朵
C.生机勃勃;难过得哭起来;爬过墙顶,开出美丽的花朵
D.生机勃勃;努力向上爬;爬过墙顶,开出美丽的花朵
11、课外阅读。
毛主席爱读书
毛主席特别喜爱读书。
毛主席日夜操劳党和国家的大事,工作一直是很忙的,可他总是挤出时间读书,即使在到外地出差的列车上,也不放过读书的机会。有一年夏天,毛主席出差到武汉。在大“火炉”里,毛主席每天晚上都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淌。他风趣地对工作人员说:“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流出了汗水,学到了知识!”
毛主席的床上、办公桌上都放着书,一有空闲他就手不释卷地看起来。他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每当沉浸在书中的时候,他就忘记了吃饭,工作人员催促他,他总是笑着说:“还有一点儿,看完再吃。”
毛主席一生读了多少书,没法估计。除了马列著作外,古代的和近代的许多文学家的书,他都读过。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火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不释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短文的中心句,用“_____”画出来。
【3】短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毛主席特别喜爱读书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赞扬了毛主席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歌赏析。
友谊
泥泞中
一只扶持的手
岔道口
一个引导的箭头
挫折时
一句温暖的话
迷惑时
一个肯定的回答
干渴时
一杯清凉的水
倦怠时
一声惊蛰的春雷
纯洁的友谊
高山上的白雪
生命的蜜和盐
森林中的松柏
1、这首诗采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友谊。在第一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成______、_____,这是写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时,友谊会给我们______、______。在第二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____、______,这是写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友谊能______。在第三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____、______这是写当我们处于烦躁消沉时,友谊能______。在第四节中,“高山上的白雪”,是写友谊的______,“生命的蜜和盐”,写的是友谊的______,“森林中的松柏”,写的是友谊的____ 。
2、你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什么?仿照第一节写一写。
13、课外阅读拓展。
迪斯尼与米老鼠
沃尔特•迪斯尼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他在少年时代,曾经到美国的堪(kān)萨斯明星报社应聘,没有被录用。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替教堂作画的工作。
有一天,当他像往常一样在车库工作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老鼠在地板上跳跃。他赶紧回到家里,拿了一些面包屑(xiè)给它吃。渐渐地,彼此混得很熟。有时候,那只老鼠竟大胆地爬到他工作的画板上,并且有节奏地跳跃着。出于好奇心,他每天都要带一些面包屑去喂老鼠。老鼠美美地饱餐,他就在一旁瞪大眼睛细细地观看,直到老鼠跑走为止。
不久,他失业了。正当他穷困潦(liáo)倒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堪萨斯车库里那只跑到画板上跳跃的老鼠。他立刻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kuò),《米老鼠》卡通片就这样诞生了。他因此一举成名,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1】按意思在文中找词语并写在括号里。
(1)形容生活贫困,十分失意。( )
(2)比喻因做某件事成功而一下子出名。( )
【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填序号)
A.沃尔特•迪斯尼是美国最负盛名的艺术家之一。
B.沃尔特•迪斯尼是美国堪(kān)萨斯明星报的创始人。
C.沃尔特•迪斯尼曾经替教堂作画。
【3】“渐渐地,彼此混得很熟”一句中的“彼此”指的是( )(填序号)
A.面包和老鼠。
B.面包、老鼠和沃尔特·迪斯尼。
C.老鼠和沃尔特·迪斯尼。
【4】“他因此一举成名,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一句中的“一举”指的是( )(填序号)
A.沃尔特•迪斯尼每天喂老鼠。
B.沃尔特•迪斯尼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
C.沃尔特•迪斯尼失业了。
【5】沃尔特·迪斯尼为什么能画出这只米老鼠呢?从文中找出揭示原因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
1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轻便________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轻便________好用的纸。
【2】蔡伦是怎样造出纸来的?把描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填一填。
剪或切→浸→________→________→晒
【3】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
【4】“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中“大约”的意思是________,可以去掉这个词语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村柳琴戏
①苏北家乡人爱看戏。戏,多来自乡间,唱给乡下人听,因而最受乡下人欢迎。家乡唱得最多的是柳琴戏。柳琴戏是苏北、鲁南这片地方风土、文化、人情等孕育出的宠儿。
②儿时只知和大人去看戏,却不知看的就是柳琴戏。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柳琴戏是苏北地界的地方戏剧种之一,由山东滕州的老艺人带来,又因苏北、鲁南地处南北交会之地,这剧便自然有了南音的柔美低回,又有了北音的粗犷旷然。
③逢年过节或农闲时,家乡村头的戏台上便挂起了层层幕布。戏台前没有专门座位,许多人都是从自家带了凳子或席子来的。几声锣响后,柳琴戏便开场了。一片空地,一座略高的戏台,就成了古今真乐府,天地大梨园。柳琴戏的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极为鲜明。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演唱者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
④每一村,每一地,都有自己的柳琴名角儿。名角儿一出场,整个戏场立即鸦雀无声。吹、拉、弹、唱,翻、打、做、念,提袍甩袖,吹胡子瞪眼晴,一套功夫,十分娴熟。唱到精彩处,整个戏台上,或水袖飘飘,锦衣纷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或声圆玉润,泪随声下,让人凝神静思,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口,生怕稍不留神漏掉每一丝摄人魂魄的音律。
⑤每唱一次戏,便是庄稼人的一次享受、精神世界里的一次交流。看戏的人,经常穿戴一新,亲戚朋友间,互相招呼着坐了,看着戏,聊着戏里戏外的话题。年老的抽着金黄的烟丝,年轻的啜着泛沫的啤酒,孩童们一手捏着糖果,一手提了圆滚滚的气球。一阵风吹来,柳琴悠扬的旋律中便弥漫了老烟叶、新煎饼、啤酒、瓜果及饱嗝儿等混在一起的质朴的乡土气息。戏近尾声时,场上便开始人声嘈杂,人们谈论着戏中事的是与非,争辩着戏中人的对与错。议着争着,就有人借题发挥,父母训导儿女不用功别想中状元,媳妇警告夫婿看你敢学陈世美……
⑥柳琴戏滋养了家乡人,家乡人喜欢柳琴戏。他们看着柳琴戏长大,学着柳琴戏做人,柳琴戏滋润着他们,就像雨露滋润着庄稼。直到各种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不少家乡人有了红白喜事,仍要请来一台柳琴戏班。结婚,以柳琴迎接;生子,以柳琴庆贺;出殡送葬,以柳琴致哀。我辛勤淳朴的父老乡亲们哪,在婉转悠扬的柳琴乡音里找到了人生喜怒哀乐的寄托。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成语。
(1)随着自己心里想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多含贬义。(__________)
(2)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__________)
(3)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__________)
【2】文中出现了许多描写柳琴戏腔调的词语,请从中摘抄6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琴戏是苏北、鲁南这片地方风土、文化、人情等孕育出来的宠儿”,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柳琴戏诞生的背景。
【4】用“﹏﹏﹏”画出第④自然段中写柳琴戏戏法及演员神态的句子。
【5】概括第⑥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用带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
造纸术影响了世界。(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一写。
(1)例:重阳节(写三个中国传统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用“之一”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用“既……又……”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的病句。
(1)我的家乡再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姐姐的容貌和声音都很好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老师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和崭新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读有益的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___________
4.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
5.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百花园
题目:我想变成______________
假如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给你一次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变吧,越神奇越好。请你以“我想变成______________”为题,编写一个故事写下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