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安顺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诗中悟理

    《池子与河流》让我们懂得了(  )

    A. 只顾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B. 人不能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C. 人应该追求清闲的无忧无虑的生活。

  • 2、表弟很调皮,在我家沙发上跳上跳下。我劝他:(   

    A.弟弟,你这样很容易摔倒,还会把你摔疼,下来吧!

    B.弟弟,跳上跳下会把沙发跳破的,破了让你妈妈赔啊!

    C.弟弟,你怎么回事?一刻也静不下来,看着就很烦!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一(dòng)

    B.访(bài)

    C.一(piān)

    D.气喘吁吁(yú)

  • 4、与“大概”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大致 B.大约 C.大体 D.大量

二、填空题 (共3题,共 15分)
  • 5、查字典。

    1.“墨”字读音是_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_,除部首外还有_______画。

    2.“蘑”字是__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___

    3.“浪”字是__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__,第五画是_________

    4.“染”字是_________结构,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声母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

    5.“爽”字一共_________画,书写笔顺为_________

  • 6、比一比,组词语。

    抱(________)佛(________)辨(________)蜜(________

    泡(________)拂(________)瓣(________)密(________

  • 7、根据提示填空。

    1.常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____________”可理解为好的时机,“___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有利的地理条件,而“____________”可以理解为人心齐整,团结一心。

    2.每到中秋佳节,人们常用“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3.读曾几的《三衢道中》,那“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五月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三、书写 (共1题,共 5分)
  • 8、看拼音写词语,并选出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四、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 35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   )。

    可是,(   )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萧伯纳听了,不觉(   )。他马上意识到刚才太自夸了。

    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

    1按照原文填空。

    2大作家是指____,小姑娘是指____

    3在文中画出体现萧伯纳自夸的一句话。

    4萧伯纳为什么把小姑娘当成自己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青蛙》片段,回答问题。(16分)

      青蛙喜欢吃昆虫 苍蝇 白蛉 蚱蜢 它都爱吃 它鼓着一双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有人把青蛙养在笼子里,那许多死苍蝇放在笼子里来喂它。可是奇怪,青蛙一只也不吃,竟活活饿死了。是不是因为苍蝇是死的,青蛙不爱吃呢?不是。只要把死苍蝇栓在线上,在青蛙眼前掠过,青蛙跳起来就把它吞了,跟吃活的苍蝇一个样。

    青蛙的眼睛非常 shū   ),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   】虫子在飞,飞得多快,往哪个方向飞,它【 】能分辨qīnɡ chǔ   ),还能判断什么时候跳起来准能把虫子逮住。可是虫子【 】停住不飞,它【 】看不见了。所以拿死苍蝇来喂青蛙,青蛙不知道眼前放着可吃的东西,只好活活饿死。

    (1)读文中的拼音,并在括号里写出词语。(2分)

    (2)给短文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3分)

    (3)仔细读短文,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4分)

      ——       ——  

    (4)将下列的关联词正确地填在【 】里。(2分)

    如果…….……   只要………….

    (5)青蛙是怎样捕捉虫子呢?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2分)

    (6)青蛙为什么不吃放在眼前的东西呢?请你来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3分)

    死的东西不好吃,所以青蛙不吃放在眼前的东西。(  

    因为青蛙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食物。(

    送暖因为青蛙看不见放在眼前的东西,它只能看见动的东西,所以它才不吃。(  

     

  • 11、范文引路,比较写法。

    可爱的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奇动物。它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皮毛滑滑的,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它头上长着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黑眼圈,可爱极了!

    大熊猫最喜欢吃箭竹。箭竹,既脆又略带甜味。大熊猫先把这些竹子咬断,再一根一根地扯掉竹枝,然后撕开竹皮,左一口,右一口,吃得津津有味。大熊猫的食量可大了,一天要消耗几十千克的箭竹呢。

    大熊猫喝水的过程很有意思。一到小溪旁,它先用爪子刨一个小水洼,然后就“咕噜咕噜”地喝起来。水洼里的水喝干了又流满,流满了又被喝干。直到再也喝不下了,大熊猫才罢休。然后,它就会在河边躺上几个钟头。躺够了,它才慢腾腾地爬起来,摆动着胖乎乎的身子,寻找食物去了……

    性情温和的大熊猫与它的邻居小熊猫、金丝猴、青鹿等都能和睦相处,但有时候它又很淘气。它趁人们不在家的时候,溜进去偷吃食物,还把勺子扔得远远的,把锅挂在树枝上。大熊猫平时看起来稳重好静,似乎有些迟钝,但当敌人来犯时,它却能灵活敏捷地攀上树枝。

    大熊猫以它那逗人喜爱的形象、迟缓有趣的动作、温和稳重的性情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我国把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一些友好国家,人们都亲切地称它是“和平友好的使者”。

    1这篇文章和上文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篇文章和上文的人称不同,这篇文章采用的是第三人称。

    B.这篇文章在介绍大熊猫的外形时,没有用修辞。

    C.这篇文章介绍了大熊猫吃东西时的样子,上文没有。

    2下列关于大熊猫的习性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熊猫最喜欢吃箭竹,食量不大。

    B.大熊猫喝水时先刨一个小水洼再喝水。

    C.大熊猫非常温顺,一点也不淘气。

    3为什么世界各国人民都喜欢大熊猫?用“____”画出答案。大家都亲切地称大熊猫为“________”。

    4两篇文章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槐乡五月》片段,回答问题。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1请用“——”画出文中的象声词,我也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出描写香的词语。

    清香       

    3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4阅读画曲线的句子,想一想,还有谁也被吸引来了?你也能像这样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语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

    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

    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根据意思,在文段中找到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

    (2)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        )

    (3)生气;发怒。(          )

    【2】读不同人物的话,语气要有变化。

    (1)朗读陶罐的话要( )

    (2)朗读铁罐的话要( )

    A. 语调紧凑高昂,声高气粗。

    B. 语气自然平稳,读出平和讲理之感心

    C. 读出不怕对方,要与对方争吵到底的感受。

    【3】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你能将陶罐没有讲完的话补充完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加油站

    他一片田、一株稻地去寻找可以用来杂交的稻穗,最后终于从14000株稻穗中找到了6株。他用这些种子培育出了大量的杂交水稻,并在大范围推广。在水稻生长期里,袁隆平爷爷几乎天天泡在稻田里,所以有人说他比农民更像农民

    1. 一片田、一株稻可以看出袁隆平( 

    找稻穗的面积大找得很仔细

    找得很容易 找的时间长

    2. “”画出这段话的第一句话。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袁隆平。

    3. 为什么人们说袁隆平比农民更像农民

     

     

     

     

  • 15、课内阅读。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1】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增加——( ) 缩小——( ) 出现——( )

    【2】像“一张张”“来来往往”这种形式的词语,我能在文中分别找到一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坡上的树木被人们砍去做什么了?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4】你有什么话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吗?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 15分)
  • 16、按要求写句子

    他无比欢喜地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缩句)_______

    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改为反问句)_______

    夏天的昆明是个美丽的季节。修改病句)_______

  • 17、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1、地方   好的   为什么      这么   卖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塘      可是   它的   还是   没有   出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个人 事情自己有该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照样子,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写写自己的思考。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2题,共 10分)
  •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要在青叶间,长成长长的豆角。

    2.运动场上有一根撑竿长长的。

    3.这次活动全班同学大部分都参加了。

  •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小虾有一幅钳子。

    (2)早上,奶奶买回了母鸡一只。

    (3)龙一鸣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黄色的帽子。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芳草地。

    题目:改写古诗

    请读一读这首古诗吧!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发挥想象,将这首诗给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