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读课文深感悟。
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做法真妙,妙在哪儿?你认为下列说法哪个有道理, ( )
A. 节省了看时钟的时间。
B. 让人们在二十四小时内能欣赏到不同的花。
C. 通过花钟反映不同的花开在不同的时间,让人们了解花的特点,欣赏花。
2、将句子“是什么原因使航空公司如此不惜代价?”插入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①有一天,一架有353个座位的由东京直飞伦敦的波音747客机上面仅载了一名乘客。②原来,英国航空公司的这家大型客机由于技术故障,延迟20多个小时起飞,当时几乎所有的乘客都改变了计划,转乘了其他客机,只有一位乘客留了下来。③航班需要成本100多万元,英国航空公司为了守信用,宁可花费巨额费用,也为这一位乘客照常飞行。④此举为公司赢得了信誉。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3、“宁可相信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
A.《画鬼最易》
B.《郑人买履》
C.《刻舟求剑》
D.《狐假虎威》
4、下列句子中,与“紫茉莉苏醒过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昙花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B.那些雨滴有的落在屋檐上,有的洒在田野里,有的挂在树枝上。
C.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D.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5、比一比,再组词
侧(________) 厚(________)
则(________) 原(________)
劝(________) 旱(________)
功(________) 早(________)
6、课外阅读与知识拓展:填空和选择。
①“张飞穿针——粗中有细”中张飞是名著________里的人物。
②“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中孙悟空是名著________里的人物。
③《小巴掌童话》的作者是(张秋生、金波、任溶溶、安徒生)。________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____,争奇斗艳,__________。要是我们__________,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花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长恨春归无觅处,_____________。《大林寺桃花》
4.我忽然觉得自己__________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_____________。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荷花》
5.春天,我在江边看到桃红竹绿,群鸭戏水的场景,禁不住吟出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三两枝,__________鸭先知。
8、读拼音,写词语。
bǎo cún zhì huì shè jì
ōu zhōu shì jiè wén míng
9、阅读短文。
颐和园的廊与画
在北京的颐和园里,最美的景致要数长廊了。
长廊的建筑非常精美,人们称它有三绝,这第一绝就是造型绝。全长728米,整体造型从地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如果坐在飞机上从空中看,就会发现它的形状像一只倒挂着的蝙蝠,也就是英文字母“W”的形状。为什么要把它建成蝙蝠状呢?因为我国民间有在建筑物上面刻蝙蝠的习俗,而蝙蝠倒挂的意思就是福到了。
第二是风水绝。长廊北倚万寿山,南临昆明湖。从气候上看,冬天,万寿山挡住了北边的寒风;夏天,从南面的昆明湖上吹来了阵阵凉风。因此,夏天天气再热,长廊中也是老凉风习习。从环境上看,长廊依山傍水,构成美丽的图画。
长廊的第三绝是结构绝。长廊是斗拱结构,全部是由木头搭成的,竟没有一颗钉子,这是老一辈们留下的精湛技艺!在273间长廊里,一间一景,一景一画,景色变化和谐。真是人在廊中走,景在身边移。
长廊的美不仅美在建筑,还美在长廊的画。
整条长廊一共有14000多幅画,这些画是有来由的。当年乾隆下江南,游山玩水,意犹未尽,很留恋江南的景致,连做梦都经常梦到江南,于是,就让画工在长廊上画了许多江南美景。以后又逐渐增加了许多花鸟山水画,以起装饰烘托的作用。人物画是最后才出现的,画的内容更引人入胜,有民间传说的故事、文学名著的故事、神话传说的故事……
这就是颐和园的廊与画。
【1】长廊的建筑非常精美,人称有三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把长廊建成蝙蝠形?用“——”在文中画出来。
【3】文中画“﹏﹏﹏”的句子是______句?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6自然段,围绕美在长廊的画先写长廊的画___________,接着写长廊的画的___________,并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画的种类: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在北京的颐和园里,最美的景致要数长廊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关,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竹子是特别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__它和松__梅被人类誉为__岁寒三友__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官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_______困难,不_______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正是这种精神吗?
【1】这篇短文的题目:《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竹子是特别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____它和松_____梅被人类誉为___岁寒三友______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
【3】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一对近义词。
【4】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竹子____、____、____、___的妙用。
【5】文章最后一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正是这种精神吗?”意思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________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村的秋夜(节选)
草丛中,秋虫,在低唱着丰收的曲子,蛐蛐卖弄着自己的特长。细细聆听,有的仿佛是在高谈阔论,有的仿佛是在喁喁私语,有的仿佛是在对天悲泣……它们以自己的声调在浅吟低唱。没有曲谱,也没有规定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只要跟着感觉走,只管自己唱就是了。真是“一虫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各种不同的声音组合成天籁般的夜曲,这是不可复制、不可模拟,也永不可重复的音乐会,让乡村的夜晚沉浸在梦幻的音乐声中……
萤火虫提着自己的灯笼,在院子里,在野地,在田埂,寻来觅去,仿佛在寻找丢失的宝物。它那闪烁的灯笼照射在晶莹的草叶上,草叶有了光泽,秋虫的叫声有了光泽,秋虫的翅膀有了光泽,夜幕有了光泽,农忙的人们也有了光泽。
朦胧的月光下,蜿蜒的乡间小路清晰可见。我漫步在小路上,秋虫打盹时,月下长空,万籁俱寂,村庄沉寂在一种谁也猜不透的安静里……
脚下的小径,弯弯曲曲地沿着河岸没落在迷蒙的夜色里不知去向,但我知道它与所有的小径一样是一条纽带,一定与田地、村庄或者某一扇屋门相连。我迎着小径走下去,齐膝的稻叶摩挲着我的裤腿,小径上突起的石头也在硌着我的脚,草丛里秋虫再一次唱响,仿佛在为我伴奏,一切是这样的原生态。它们浸润在夜色里,怡然又温馨,( )诗情画意,( )像是一杯浓浓的美酒,我慢慢地沉醉在其中。
夜越来越静,几颗星星眨巴着眼,陪伴着朦胧的月光洒向大地。此时,鸡鸭睡着了,猪牛睡着了,劳累一天的人们睡着了,守门的大黑狗睡着了,连大地都睡着了!我畅游在月光铺洒的田野上,迟迟不愿回去。这乡村的秋夜,是这样美好!
我爱秋天,更爱乡村的秋夜!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寂静( ) 摩擦( ) 陶醉( )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照样子,写句子。
(1)草丛中,秋虫,在低唱着丰收的曲子,蛐蛐卖弄着自己的特长。(另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
(2)细细聆听,有的仿佛是在高谈阔论,有的仿佛是在喁喁私语,有的仿佛是在对天悲泣……(另写一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
【4】乡村的秋夜有____的特点,为了突出这一特点,作者写了_____等昆虫的歌声来反衬秋夜的静。
12、课内阅读。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前进 ______ 迅速______
【2】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下列动物的活动方法。
海参:__________
乌贼和章鱼: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些贝类: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寻找春天的足迹。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映出红的花呀,映出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1】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_______里,春天在那湖水的______里。春天在小朋友的______里,他们看见了______的花,看见了______的草,听见了小黄鹂欢快的________。
【2】春天也在你的眼睛里。我们还可以在哪里找到春天请你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还在优美的词语里。请你写出三个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还在古人的诗句里。请你写出一首你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
下午两点钟,登山活动开始了。我来到山脚下,向上张望,只见玉峰山像一个高大的巨人,好像在说:“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难道想征服我?”我想:我一定要到达目的地。
于是我迅速向上走去,只见青青的草晃动着叶子在向我们招手,还有些不知名的小虫在草丛里叫个不停,好像在说:“小朋友,快往上爬吧!”
没多少时间,我们到了半山腰的柑橘林。柑橘已经成熟了,有的就像一个个怕羞的小姑娘藏在绿叶后面;有的像一群小孩在捉迷藏;有的像一个个小胖子正望着我们傻笑。柑橘树上,果实累累压弯了树枝,如果躺在地上,一张口便会咬到。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山顶上,大家热烈地欢呼着:“到了!到了!”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下俯视,真是一片美景,一条柏油公路穿过全城:一条大沟把城分成两半。在山脚,千里长江如一条玉带似的向东飘去。那寺庙和参天古树,这会儿看来像点缀盆的工艺品。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2】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3】短文中的“目的地”是指( )。
A.玉峰山
B.玉峰山山顶
C.柑橘园
【4】“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难道想征服我?”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你们年纪小,害怕难走的山路。
B.你们年纪这么小,别想爬上山顶。
C.你们年纪虽小,要爬到山顶并不难。
【5】“青青的草晃动着叶子在向我们招手。”这句话属于( )。
A.拟人句
B.比喻句
C.夸张句
【6】用“____”画出第3自然段的一个比喻句,作者把成熟的柑橘比作( )、( )和( )。
15、课内阅读。
荷花(节选)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 )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把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到文中的括号里。
【2】这段话主要写( )
A.“我”看荷花时的独特感受
B.“我”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
【3】用“_________”画出描写荷花动态的句子。
【4】当“我”是一朵白荷花的时候还有哪些奇遇呢?请接着课文往下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写句子。
(1)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底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
窃窃私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这里出土了新的古代的陶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鹿的命。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么敢同我比?(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注意用上加点的词。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照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角仙的力气很大,难道不是昆虫里的霸王吗?(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星期天,爸爸带我去参观观看秦始皇兵马俑。爸爸说:“秦始皇兵马俑是一个我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馆的书架上摆放着图书一排排。一到中午,许多同学便津津有味地看书坐在图书室里。
__________________
3.这棵柏树是我去年刚栽的。
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给我买了漂亮的一条花裙子。
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他很早就养成了早起锻炼的好习气。
________________
2.他经常回想起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
3.我不禁忍不住为王民精彩的表演而喝彩。
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
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练习。
我们这个世界,植物随处可见。花草树木围绕在我们的周围,许多同学家里也还养着花草。你能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植物,仔细观察,将它的特点写出来,让更多人喜欢它吗?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