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郴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匹诺曹是(      )做的木偶。

    A.安东尼奥

    B.阿尔奇诺

    C.王尔德

    D.杰佩托

  • 2、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与学习无关的一项是(  

    A. 学而不厌 B. 废寝忘食 C. 鸦雀无声 D. 勤学好问

    2《和时间赛跑》一文告诉我们(

    A. 一时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B.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3《争吵》中父亲把戒尺折断是想让明白(

    A. 一个人犯了错误,就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要敢于承认错误并改正。

    B. 戒尺是用来进攻的,却不知道打克菜蒂一顿,真是太傻了。

  •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现(chéng)   (zú)

    B.细(pāo)          (zǎo)

    C.存(chǔ)       (sù)

    D.红彤(tōng)     样(mó)

  • 4、选择正确读音画“____”

    然(suí suī)   (ténɡ tònɡ) 其(yú yǔ)

    子(shuō suō) 然(rēnɡ rénɡ) 光阴箭(sì shì)

     

二、填空题 (共3题,共 15分)
  • 5、将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源源不____      ____无虑      相提并____ 

    ____中外   欣然怒____   滥竽____ 

    1.上面的词语中表示接连不断的是______ 

    2.上面的词语中,画“  ”词语的近义词是_____。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是______,这样的成语我还积累了____________ 

    3.用画“  ”的词语造句:___________

  • 6、智慧屋。看图标猜四字成语。

    (1) (2)   (3)

    ______ _______   ______

    (4)   (5)   (6)

    ______   _______   ______

  • 7、词语搭配。

    _______的木筏 _______的泥土   _______的生活

    _______货船 _______哲理   _______生涯 

    _______全国 _______地流   _______地看

三、书写 (共1题,共 5分)
  • 8、仔细读拼音,写词语。

    là zhú   fēng mì   hú li   chí táng

       

四、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 35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  )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  )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给选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选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分别是  _______ ________

    3选文中写小球都飞到了哪些地方?你觉得小球还会飞到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火烧云(节选)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火烧云》选自萧红的小说__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写。

    (1)红彤彤 __________  __________

    (2)葡萄灰 __________  __________

    【3】用橫线画出第一段中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火烧云    的特点。作者用了四个“    ”写出了火烧云    的特点。

    【4】从文中加点的词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节

    ①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除了部分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年历,各自过自己的年节外,其他各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

    ②“年”的最初含义来自农业,谷子一熟为一年。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也不尽相同,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年,商朝以十二月初一为年。到了西汉,汉武帝恢复了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年)。古时候称正月初一为“元旦”,而不叫“春节”。“元”就是开始,“旦”是指早晨,也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

    ③春节是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从城镇到乡村,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有卖年画春联的,有卖灯笼爆竹的,有卖窗花脸谱的……这“年”从腊月二十三一直过到正月十五。特别是在农村,过年的气氛更热烈,大年三十要守岁,包饺子,贴春联,放爆竹;大年初一要走亲访友拜大年……

    ④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人们叫它“年”。每到腊月三十,它便出来吃人。一个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恰巧有两个牧童在比赛甩鞭子。“年”忽听半空响起啪啪响声,吓得望风逃窜。“年”窜到另一个村子,它朝门缝里一望,那亮闪闪的灯光,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得溜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年”怕响、怕光。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想出了许多抵御“年”的方法,这些方法逐渐演化为过年的风俗。如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爆竹,这大概是从牧童赛鞭子演变而来的。又如旧时把“对联”叫“桃符”,意思也是为了驱逐邪恶,后来才改叫“对联”或“春联”。再如,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除了准备同猛兽搏斗外,还有庆祝丰收的意思。

    【1】第③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2】第④段中出现“如”“又如”“再如”,下面对它们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A.使读者更清楚春节习俗的演变

    B.形象地写出了春节的特点

    C.为了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

    D.清楚地介绍“年”怕什么

    【3】为什么人们用“放爆竹”的方法抵御“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 )

    (2)“年”的最初含义与农业有关,历史上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不尽相同。( )

    (3)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只是为了庆祝丰收。( )

  • 12、阅读理解。

    “五里”的教训

    有一个年轻人骑马赶路,天快黑了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

    忽然,他看见前面有个老人,便在马上高声喊道:“喂,这儿离旅店有多远?”

    “五里!”老人头也不抬地答道。

    年轻人策马飞奔,向前驰去。结果,一跑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个老头儿真可恶!非得回去治治他不可。

    “五里,五里,什么‘五里’!”他一边赶路一边又怨恨不迭地自言自语……

    猛然,他从这两个字的谐音中领悟到老人的严厉批评。

    “‘五里’,不就是说我‘无礼’吗?”于是,掉转马头往回赶,见那老人还在路边,便急忙翻身下马,躬身施礼,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大爷!”

    老人不等年轻人再讲些什么,就说:“小伙子,你已经错过路头了!如果你不嫌弃,就请到我家去住吧。”

    这个年轻人为什么前后受到不同的对待,这个道理还不清楚吗?

    【1】结合文中的句子,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最恰当的近义词并画上横线。

    可恶(凶恶   厌恶)       严厉(严格   严肃)       急忙(匆忙   急速)

    【2】年轻人走出去了十多里还没有找到旅店的原因是(       

    A.年轻人迷失了方向。

    B.旅店在五里外的地方,他却跑了十多里。

    C.旅店在更远的地方。

    D.年轻人没有礼貌,老人没有给他指路。

    【3】年轻人第二次得到不同对待的原因是(       

    A.年轻人改正了错误,以礼待人。

    B.老年人突发善心想做好事。

    C.年轻人实在找不到旅馆了。

    D.老人看他太可怜了。

    【4】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年轻人后来改变了态度?用“______”画出相关语句。

    【5】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sài)翁失马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位老人和他年轻的儿子。这位老人养了许多匹马。有一天,老人的一匹马突然跑丢了,邻居们都替他们惋惜,纷纷来安慰他们。老人却说________丢了一匹马虽然可惜________但怎见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呢________

    过了几个月,那匹马突然跑回来了,而且是带着一匹胡人的骏(jùn)马一起回来的。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这时,老人又对大家说:大伙儿先别忙着祝贺,很难说这不是一件坏事。果然,老人的儿子因为有了骏马,每天都要骑上跑一圈,不料,有一次不慎(shèn)从马上摔了下来,结果摔断了腿。邻居们关心地来探望,有的劝老人的儿子安心养伤,有的对老人表示同情。老人还是那句话:不见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大伙将信将疑。

    不久,边关起了战争,附近的青壮年都应征入伍,上了战场。等到战争结束了,活着回到家乡的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战死疆(jiāng)场。老人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没有应征入伍,所以保全了性命。

    1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句话。(  )

    A. 3 6   B. 3 5   C. 2 5   D. 3 7

    2依次填入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B. , , ?

    C.  , ?   D.  , ?

    3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这里的是指(  )

    A. 老人的儿子摔断了腿

    B. 绝大多数人战死疆场

    C. 老人的一匹马突然跑丢了

    D. 老人的儿子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

    4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这里的是指(  )

    A. 丢了的马带着一匹骏马回来了   B. 青壮年都应征入伍

    C. 老人的儿子没有应征入伍   D. 老人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 凡事都要想到好的和坏的两个方面。

    B. 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引出坏的结果。

    C. 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D. 邻里间要互相关心。

  •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1】找出小庙周围情况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    

    A.医术高超

    B.对工作认真负责

    C.关心病人

  •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山奇松(片段)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类,枝千道动,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照样子写词语。 

    郁郁苍苍 ________           依依不合 ________

    2“________”画出文中一句比喻句,该句是把 ________比作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中心句。这段话写了________一个绿色的巨人写出了奇松 ________

    4黄山绝胜处在这里应该选 ________项解释。(①断,断绝:②穷尽;③极,最。) 

    饱经风霜的意思是________。(①吃足:②满足;③充分。)

    5文中最后一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也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 15分)
  • 16、口语交际。

    你看见有一个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你准备怎么劝说他不要这样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小练笔。(选做题)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本文的想象十分丰富,值得我们学习。想一想,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

    我真希望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心里想着,____________________。呀,我真的变成了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

    例:庆龄回答道:“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庆龄回答道,她并不后悔,因为她没有失信。

    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请你不要打扰我了!”哥哥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2题,共 10分)
  • 19、修改病句。

    (1)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也许算是最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园里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真美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修改病句。

    1.班长接受了虚心地同学们的建议。

    ________

    2.联欢会上,大家表演了一个个精致的节目。

    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课文中我们折下枝手指粗的柳枝,拿小刀切割齐整,然后轻轻搓一搓,使绿色的树皮略略熟软,猛一下抽出树枝,一管柳笛就温顺地呈现在手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使柳笛的做法跃然纸上。你能用这一组动词写一句话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