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B.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拳。
C.“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2、《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 )
A.宋代诗人杨万里
B.宋代诗人范成大
C.唐代诗人杜甫
D.宋代词人辛弃疾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是高傲的一只白鹅。
B.上课铃响了,校园里马上顿时安静下来。
C.《乡下人家》这篇课文对我很感兴趣。
D.春天的厦门,是个美丽的地方。
4、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茅檐 和谐 预纺
B.蝙蝠 漫灭 漆盖
C.隐形 尽职 脾气
D.详细 描绘 响午
5、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
A. 柳枝垂落在河面,在微风中清洗它的长发。
B. 夜空里的星星好像无数颗闪烁在黑绒丝上的钻石。
C. 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6、下列词语与“姗姗来迟”结构一致的一项是( )
A.翩翩起舞 B.白雪皑皑 C.议论纷纷 D.自言自语
7、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找课文中最长的句子。
B.找主要人物说的一句话。
C.把各段的段意连起来。
8、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双膝________(qī xī) 火焰________(yán yàn) 沼泽________(zé zhé)
规矩________(jǔ ju) 造福________(fú fǔ) 胆瓶________(tǎn dǎn)
9、阅读《绿》片段,回答问题。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1】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示绿的词语,再仿写三个表示绿的词语。
【2】文中的绿指的是( )
A.一种颜色
B.绿色的植物
C.绿墨水、绿衣服
D.大自然的景象、生命的象征。
【3】春天来了,你还发现哪里有绿色呢?
我发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有绿色。
【4】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一段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绿的;
10、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科学家们认为: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1】给文段加个小标题,可以是( )
A.庞大的恐龙家族 B.科学家们的美好心愿 C.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
【2】文段中画“ ”的句子,交代了“第一种恐龙”的____________、体型等。介绍体型的时候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让读者对恐龙的体型有了直观、具体的认知。
【3】阅读文段后,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通过查资料的方法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图,并试着用自己的话简明扼要地向同学介绍这一演化过程。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后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的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④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撤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他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他不是乞讨的,他是靠劳动吃饭的……”
⑤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他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开心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他劳动的尊严。
⑥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⑦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文中画“ ”的部分是对女儿的______描写,从中读出她是一个________的人。
(2)“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中,“真正需要它的人”指的是___
【2】联系短文内容,对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理解最恰当的是( )
A.留下的空水瓶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使老人感到很温暖
B.一方面是指女儿用空瓶子给捡废品的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另一方面是指爸爸看到女儿的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暖。
C.“我”给捡废品的老人递上一两块硬币,使他感到很温暖
【3】你是怎样理解画“﹏﹏”的句子的?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的爸爸,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各色各样乞讨的人,和他们相比,你怎么看文中这个捡废品的老人?说说自己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提灯笼的小飞虫
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xī shì)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它不咬人,不蜇(zhē zhé)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cháng zàng)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bō pō)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1】给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
漫游(1)满,遍(2)水过满,漾出来(3)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试图(1)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2)计划 (3)希望得到,谋取
【2】我会在文中括号内划掉不正确的读音。
【3】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 ) 热闹——( ) 柔和——( )
【4】用“ ”画出描写“提灯笼的飞虫”样子的语句。
【5】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林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①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②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晴之笔。
【1】下面对选段的概括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提出假说—找到证据—研究化石
B.研究化石—提出假说—找到证据
C.找到证据—提出假说—研究化石
D.研究化石—找到证据—提出假说
【2】用“﹏﹏”画出研究者们欣喜若狂的原因。
【3】根据句子②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是一个比喻句,把科学家漫长的研究历程和取得的成果比作描绘的画卷。 ( )
(2)点睛之笔指最重要的一笔,它说明对恐龙和鸟类是否有亲缘关系的研究已经结束了。 ( )
【4】句子①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 不能)去掉,因为
14、 迎春花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花神召集百花,商议谁在什么季节开放。当冰雪还未融化,北风还在呼呼地吹着,一切都还在寒冷的睡梦中时,谁踏着刺骨的冰雪到人间去,向人们预告春天呢?
玫瑰、牡丹、荷花、芍药……都默不作声。
沉默中,一个小姑娘毅然站出来,轻声说道:“让我去,好吗?”她的目光是(真诚 忠诚)的。
花神吃惊地看了看这个娇弱而(勇敢 勇猛)的小姑娘,她是那么天真,又是那么自信。她穿着鹅黄色的裙子,像从没见过生人似的,非常害羞。花神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去吧!只有你,才属于春天!”她送给小姑娘一个美丽的名字——“迎春”。
迎春花只稍稍地打扮了一下,在发辫上插上一朵金黄色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小花,便告别众姐妹,只身来到人间。
啊,迎春花!迎春花!她来到我们身边时大地还被厚厚的冰雪覆盖着,春天还在远处的路上,孩子们还在做着堆雪人的梦呢!可是,迎春花是春天和大地的女儿。她来了,一切渐渐地都变得温暖起来,一切都变得湿润起来。小河悄悄地解冻了,雪花在天空中化为细雨,泥土变得(松软 柔软)了……
【1】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词语。
【2】写一个带感叹号的句子,表达对迎春花的赞叹。
_________
【3】你从“一个小姑娘毅然站出来”中看到什么?
_________
【4】第2段写“玫瑰、牡丹、荷花、芍药……都默不作声。”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写出双龙洞外洞的特点。
例:水很清,清得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
外洞很大,大得__________________
2.我怀着好奇心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列病句。
1.李玲和小倩建立了深刻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课铃声一响,校园立即渐渐地热闹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你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会修改病句。
(1)爷爷家的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南瓜、丝瓜、茄子、扁豆、水蜜桃、西红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所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他直说简慢抱歉的话,我看得出这是他在司令部里最大的排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学习《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诗歌,让我们发现了一个多彩的世界:月亮是银色的,春天是绿色的,雪是晶莹洁白的。选一个令你印象最深刻的颜色,试着把带有这种颜色的事物写成一首小诗。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