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临汾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便唱起歌来。

    B.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C.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D.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了一个夏天的烦恼。

  • 2、选择正确的词义填在括号里。

    山上的映山红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

    A.表现出来的活力。 B.活跃;有生气。

    C.英俊;相貌、身材好。

  • 3、下列词语中哪个“卷”的读音与“画卷”的“卷”读音相同?(  )

    A.胶卷

    B.书卷

    C.卷尺

    D.卷入

  • 4、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A.柔嫩的翅膀     厚厚的松脂     金黄的光     可怕的事情

    B.快乐地飞舞     慢慢爬过来     闪闪发光     躲避敌害

    C.穿过草地       飞进树林          吃到香味     穿越战火

    D.一个松脂球   一棵老松树       一件事情     一种材料

  • 5、关联词填空。

    不是……就是……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如果…………

    1.小敏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每天放学后( )到图书馆看书,( )到科技小组活动。

    2.( )我们往足球里打气,足球( )变得硬梆梆的了。

     

  • 6、下列各项不是完整句子的一项是( )

    A.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

    B.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C.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D.现在他回到家,看见孩子们正在花园里玩。

  • 7、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正确的一组是(  )

    A.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热闹)

    B.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光明)

    C.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稀疏)

    D.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柔弱)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知音乐园。

      (   )   (   )

      (   )   (   )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重点片段品析。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诗句中,作者用“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刻画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_______”两个字把白桦当做人来写,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了白桦 ______的品质。

    2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学会做加法(12分)

      同学们!你们会做加法吗?1+1 = 2;100+35 = 135……100+250+50 = 400……这是数学上的加法。两个数相加,三个数相加,多个数相加……

    1支钢笔+1支圆珠笔 = 两用笔,1副眼镜+1根金属链 = 防摔眼镜,1枝铅笔+1个橡皮 = 带橡皮的铅笔……这是发明中的加法,加法构成的发明。两件东西或者多件东西相加,会得到一件新东西——这就是发明。

    加法来自于生活中、学习中、生产中、游戏中的某种需要。当你需要雨伞而身边只有书包,你会想到把书包变成雨伞该多好”——书包+雨伞,这就是根据需要而萌发的一个发明想法。

    加法的发明技巧,在发明技巧中叫做组合法。将几种东西的用途或特点巧妙地组合起来,到一起,就会创造出一件东西。

    皮箱的用途是装衣物,车轮的用途是滚动式移动。皮箱+轮子 = 旅行箱,这正是加法的妙用——可以推着走的箱子,推比搬要省劲多了。为了更方便些,你还可以再做一次加法——加一个拉手,拉比推更方便。

    皮箱+轮子+可折叠拉手,这就是市场上出售的旅行箱。

    厨房里有许多发明都是巧妙地运用了加法。比方说,多功能锅。它是把烙饼锅、涮羊肉锅、煮饺子锅三种锅的功能组合到一起构成的。又如:油炸铲,它是把普通铲和漏勺的用途加起来构成的。

    春节放鞭炮时,也许你也会发现加法构成的发明。放炮可以听到”“声响,放花,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景象。二者相加,就发明出一种新型花炮——响声和色彩一起呈现出来。

    喝汽水前要用起子打开瓶盖。能不能把瓶盖和起子加起来呢?在这方面,易拉罐就做到了。它在盖子上做了个小环,稍一使劲就可以拉开了。

    同学们,加法使你们着迷了吗?

    1文中有5个破折号,它们都起 的作用。(1分)

    2发明中的加法有两层意思:一层是  

    一层是 ;(2分)

    3发明中为什么要运用加法呢?(3分)

     

     

    4文中提到哪些东西的发明运用了加法?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发明运用了加法?(3分)

     

     

    5发明的加法中有一种简单的加法,叫做自己加自己。即×2 = 双,如单面胶带纸×2 = 双面胶带纸,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3分)

     

     

     

  • 11、课内阅读。

    ①起初周围是(静寂 平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陆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②我(注意注视)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1)一只画眉鸟飞了起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拋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有点儿(留恋 眷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选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了鸟的_________。“有的……有的…有的……”写了鸟的_________

    【3】句子(1)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写出了画眉的叫声很_________

    【4】把句子(2)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热闹景象。

    【6】选文最后一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______,第二个没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__。(填序号)

    ①特指那棵大树    ②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蜗牛生活在一片草地上,对于蜗牛来说,这里就像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可是有一天,草地上来了一只穿红靴子的兔子,蜗牛很热情地招呼说:“欢迎你来到蜗牛的森林。”兔子听了哈哈大笑,说:“这样的草地怎么能算森林?最高的草才过我的靴筒,你没见过森林吗?”

    于是,兔子给蜗牛描述了真正森林的样子——那里有高大的树木,葱绿的枝叶。

    蜗牛很吃惊,他被这突如其来的介绍搞晕了,世界上还有这样好的地方?他决定去寻找真正的森林。

    蜗牛上路了,他日夜不停地赶路,去寻找真正的森林。这样过了许多天。

    一天,蜗牛看见四个巨大的树根,他想:这样的大树,只有森林里才有啊!蜗牛很高兴,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森林。可是,森林这么大,蜗牛站在地上是看不清楚的,他决定沿着树干一直往上爬。蜗牛爬到顶上的时候,感觉到刺眼的阳光,哦,原来他爬到了大象的背上,那粗粗的树根原来是大象的腿啊。

    大象一点儿也不知道背上有一只蜗牛,踱着步子慢悠悠地走进了森林。啊,小蜗牛终于看见了真正的森林——太阳光斜斜地透过茂密的树叶,像星星一样撒在地上,树木枝繁叶茂。小蜗牛高兴极了。

    这时候,森林里来了一个巨人,大象很热情地招呼他:“请休息一会儿吧,这里是大象的森林。”巨人哈哈笑着说:“这森林的树就和小草一样高,才到我的膝盖。”可不是嘛,大象在巨人面前显得很小很小,这森林就在巨人的脚下。

    巨人说:“再见,小小的大象,我要到我自己的森林里去了。”蜗牛明白了:巨人一定有个更加巨大的森林。

    当大象又经过草地的时候,蜗牛赶忙顺着他长长的鼻子爬了下来。他觉得那些森林都不适合他。从此,蜗牛安安心心地住在自己的森林里了,虽然这里最高的草也就过了兔子的靴筒。

    【1】请给文章补充一个题目。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突如其来: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哪一项是蜗牛做的事( )

    A.和兔子一起找森林。

    B.回到了自己的草地。

    C.找到了巨人的森林。

    【4】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

    【5】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巨人的森林是最大的,我们应找到最大的“森林”。

    B.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1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文段中加点的字“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和下面哪句话相对应?在正确的句子后而画“√”。

    A.是什么声音,像一事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

    B.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

    3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在镜子里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中的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请你展开想象,也来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选文写了孔隙 的特点,写出这一特点运用了两种方式,画“ ”的句子用的是 (A.直观描写 B.作者的感受),画“      ”的句子用的是(A.直观描写B.作者的感受)。

    【2】关于画“ ”的句子,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入洞方式很麻烦,没有必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改进

    B.这样的入洞方式虽没有直接写孔隙的特点,但从侧面体现出了其特点。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缩句)

    _____________

    2.这是很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

    3.钱学森说:“我应该早日回去,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病句。

    1.听到这个消息,我大声地议论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下面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很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但是挺着脖儿,表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蹄叫,顶尖锐,顶凄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题目:我想发明

    大自然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你从大自然中得到了哪些启发?想要发明什么?把它写下来。注意想象要合理,条理要清晰,语句要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