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_____”画出正确的读音。
1.花苞(huā bāo huā pāo huā bān)
2.柳絮(lǐu xì liǔ xù lǐu xú )
3.喧闹(xīan nào xuān lào xuān nào)
4.梳妆(sū zuāng shū zhāng shū zhuāng)
2、判断下面的比喻句,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
(1)他像他的爸爸。( )
(2)子规声里雨如烟。( )
(3)那儿好像在打架。( )
(4)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
3、《母鸡》一文中“我”讨厌母鸡的原因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母鸡整天嘎嘎的如怨如诉的叫声。
B.母鸡欺软怕硬,欺侮忠厚的鸭子。
C.小时候“我”受到母鸡的惊吓。
D.母鸡下蛋后夸张炫耀,吵得让人受不了。
4、选词填空。
无论„„总是„„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1、( )周总理是国家的领导人,( )他的生活非常简朴。
2、周总理审阅文件( )浏览一遍就算了,( )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3、( )我送稿子给总理审阅,( )亲眼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
4、( )工作量有多大,总理( )那样一丝不苟。
5、下面的词语中,不能形容勤奋、刻苦学习的一项是( )。
A.凿壁偷光 B.悬梁刺股
C.愚公移山 D.囊萤夜读
6、下面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严峻 甜密 汤圆 一丝不苟
B.分辩 窟窿 允许 焦燥不安
C.凶狠 呼啸 蔬菜 程门立雪
D.陡峭 芙蓉 晌午 惊慌失错
7、对诗歌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叙事诗歌。
B.诗人描绘了小径新雨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C.诗人通过拟人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
8、请认真听短文,回答问题。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_____把腿摔坏了,他首先请_____帮忙,但毛驴索要报酬,最后是_____把他背回了家。
2.文中的“友谊的分量重千斤”这句话是谁说的?____
A.毛驴 B.牛大哥 C.老山羊
3.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___
A.走路要小心,不然就会摔跤。
B.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
C.友谊重千斤。
9、默写古诗《春日偶成》并完成习题。
春日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默写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写,写的是________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热爱之情。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猫(节选)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下列短语,完成填空。
用身子蹭你的腿 用身子摩擦你的腿
“蹭”虽然是“摩擦”的意思,但“蹭”更能体现猫_________的特点,也能体现作者对猫的_________之情;一个“蹭”字,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的动人场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老舍先生不愧是语言大师。
【3】文中的“几朵小梅花”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白鹅(节选)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着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鸭的步调______,鹅的步调______,此处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2】“净角”在文中指的是______,此处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3】选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睁眼一看,见桌子上多了一小把香蕉。忙起身追出去,见是一只_______的猴子,回头_______我一眼,还_______,___________屋角,______________丛林,___________树上消失了。这段话里描写猴子动作的词,写出了猴子的_______。
2.雪猴的外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课文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友好相处,展示了雪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边防战士热爱________________,热爱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3、读一读,做一做。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1.我知道“悲叹”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根本”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
2.读了这句话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用“如果……就”写一句话。
14、阅读课文片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作者:叶圣陶)
【1】下列对孔隙特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个词语是( )
A.窄小
B.短小
C.低矮
【2】“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这两句没有放到写内洞的下一段中,这样安排的理由是( )
A.这两句与上文承接得很紧,讲的也是过孔隙时的情形。
B.这两句只是写孔隙,与内洞没有丝毫关系。
C.这两句放在结尾对本段起总结作用。
【3】片段中画横线的部分,前后语句非常连贯,这主要是因为( )
A.大量使用了关联词语。
B.基本上后一句都顺承着前一句结尾的话起头。
C.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写的。
【4】根据片段的叙述,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片段中直接写孔隙的语句不多,主要写的是人的行为与感受,这样从侧面描写,更显得真实、可信。
B.“稍微”“准会”等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过孔腺时的惊险、恐惧。
C.先写人的姿势低得没法再低,再写这样进洞的感受,充分表现出孔隙的特点。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灯塔闪烁着光芒。(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纺织娘叫起来。(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难道不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地上有几只数不清的小鸡在悠闲地散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激励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知道了活动的下一次内容和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老师的辛勤养育下,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烤着火,大家的手渐渐温和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_________
2.老师给我们讲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_________
3.在作文竞赛中,两个四(2)班的同学获了奖。
_________
4.王刚同学的性格对王老师非常了解。
_________
5.他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看到眼前的这颗“五角星”,我不禁忍不住被吸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碧绿的草地上开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
你一定游览过很多美丽的地方吧,想不想把自己在旅游时看到的景物写下来呢?现在就请拿起笔,把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游经历记录下来。
要求: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②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③字数在400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