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本单元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英雄雨来》小说开头描写还乡河的景色,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B.《芦花鞋》选自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
C.《我们家的男子汉》中的小男孩性格率真可爱。
D.《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用不同的方式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这样的写法,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内容。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栏杆 肝脏 麦秆 竹竿
B.消失 悄然 陡俏 销毁
C.英骏 严峻 俊马 竣工
3、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塞下曲》赞扬了戍边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品质。
B.《挑山工》赞美了挑山工坚韧不拔、脚踏实地的精神。
C.《“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
D.《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品质。
4、根据题目“我最感恩的一个人”选择正确的答案。
【1】本文应写成( )为主的文章。
A.记人
B.叙事
C.写景
D.状物
【2】本文应重点抓住( )
A.景物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
B.人物的特点和事迹来写,从而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C.事物的特征来写,从而说明事物的本质。
D.人物的外貌特点,从而让大家都认识他。
5、小林校长曾经写过一首校歌,歌词是( )
A.“巴学园,巴学园,巴学园” B.“洗足池水虽清浅,能慰伟人之胸怀……”
6、对《宝葫芦的秘密》这篇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王葆是个爱幻想的孩子。
B.宝葫芦可以实现拥有者的愿望。
C.对奶奶的语言描写,突出了“我”对奶奶的爱。
D.这是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
7、(本题2分)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脚指 幸福 心急如焚
B.陡峭 奇幼 高楼林立
C.璀璨 即将 杉杉有礼
D.辛苦 分辨 焦躁不安
8、默写古诗并按要求填空
(1)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这首诗表现了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诗词阅读。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如尘,只有香如故。
【1】这两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
【2】下列哪一诗句与“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一样写出了梅花不争名利、谦虚的本性( )
A.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D.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首诗词主要通过对冬季梅花的描写,以梅花喻人,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B.这两首词写了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梅花的身上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C.第二首诗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发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
10、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乡居
记得有一位作家在一篇文章中说:“台湾的鸟不语,花不香。”我相信这位作家一定是住在台北市。在台北市,看到的是高耸的洋楼,蛛网般的电线,根本看不到鸟,自然听不到鸟语。台北市早已是寸土寸金,即便有豆腐干大的一个院子,也都铺上了水泥。偶尔在阳台上种上一盆花,因为过多的二氧化碳,所以花朵发暗,叶子发黑,连新鲜都谈不到,自然不会散发香气。只有住在郊外的人,才知道位于亚热带的台湾,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吐香,一天到晚都有鸟语不休。
我爱乡间的清晨,早上从屋子的后窗里望出去,是竹梢树影,农夫荷锄从河堤上走过,把黑色的剪影投在窗上,窗棂切取了远山的一角,作为背景,在背景的树梢、修竹、蓝天白云之间,点缀着人物,构成了一幅逼真生动的画。
我爱乡村的黄昏,晚霞染红了田野,微风吹过,秧苗摇曳,田埂上有牛在默默地啃着青草,偶尔抬头,长鸣一声,是那么悠扬悦耳,这是另一幅大自然的动人图画。
太阳下山了,带着孩子,沿着野草高过小腿的小道散步,让晚风吹拂着发丝,让蝴蝶绕身飞舞,从缀满野花的山坡上回来,满身都是花香。在无风无月的晚上,我会拉开窗帘,想起他曾经在信上写过的两句诗:“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我的梦。”
我爱乡居,因为在乡间无须挂画,有大自然的杰作供我欣赏。不必种花,却有四季闻不尽的花香。虽不养鸟,每天却有盈耳的鸟鸣。
【1】读第1自然段,在正确说法后画上“√”。
(1)“台湾的鸟不语花不香”是因为台湾根本没有鸟和花草。( )
(2)文中第1自然段与写乡间的美景关系不大,可以删掉。( )
(3)作者在开头以“鸟不语,花不香”来反衬乡间的鸟语花香。( )
【2】短文第二部分描写了_____幅图画,请你给它们起个名字。
_____图 _____图 _____图
【3】作者为什么热爱乡居呢?请在短文中找到答案画上“ ”
11、阅读《登泰山 观日出》,完成小题。
登泰山 观日出
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凌晨2时半,我开始登山。起头的路不算陡,我走得很快。一路上很寂静,除了夜风偶尔带来的松涛声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就有多高的感觉。
到了中天门,刚4点半,天还是黑黑的,我怕耽误看日出,不敢停留,仍继续往前走。
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7点10分,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我目不转晴地望着这一切。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
目不转睛:__________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
【2】依据题目,可看出文章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
【3】文章按时间和地点变化的顺序介绍了作者在登泰山时的所见所感,从文中找出表示对间和地点变化的词语。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章中找出一处能表现泰山特点的句子,用“﹏﹏﹏”画出来,并写一写自己的阅读感受。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抓住了太阳升起时的_____变化:弧形的边→_____→____
12、《夜莺的歌声》
“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军官继续盘问他。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这里有麻雀 乌鸦 猫头鹰 多着呢 夜莺倒是只(zhǐ zhī)有我一个
“你这个坏家伙!”军官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zháo zhuó)火,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dōu dū)跑了。”
“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1)写出反义词。(3分)
不慌不忙( ) 轻蔑( ) 继续( )
(2)我会在正确读音的括号里打“√”(4分)
(3)我会给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分)
(4)我能把反映小孩机灵的句子用“~~~~~”画出来。(3分)
(5)读一读,想一想。(3分)
①“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句子中的“野兽”是指: 。
②“‘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军官认为 是“蠢东西”,其实真正的“蠢东西”应该是 。
(6)如果你见到了小夜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话?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4分)
13、快乐阅读轻松答。
鸟 儿
我的屋檐( )下,曾挂着一只鸟笼,铁丝编成的,和过去在乡间见到的那种长方形的灯笼相似。里面关了一只美丽的鸟儿,我叫不出她的名字,问旁人,也都不知道。
两年过去了,她生活在笼子里,不再为食宿( )而奔波,似乎很安然。只是笼子上的铁丝由白亮转成了黯黑,她的房屋陈旧了。
然而,她依旧美丽,我也如当初一样怜爱她。她羽毛的颜色是黄绿相间的,黄的颜色很浅,很嫩( ),像薄( )薄地洒了一层油菜花粉似的,担心一阵风来会给吹落。绿呢?也是淡淡的,我常想她或许是春雨的早晨,飞到河边的柳林里,斑驳地染上了湿润的绿雾。她的淡墨色的喙也如新月一样,弯弯的勾到胸部,像鹦鹉的喙,可又比鹦鹉的灵巧多了。我想她一定是南国杨柳枝间的娇娘,或者是热带鹦鹉的远房阿妹。可村里为我织笼子的老人说,这是坝上的鸟儿,他早年北去,见到过的。
胆小,我觉得这是她的特点。每给她添食添水,她总是躲在笼子的一角,惶恐地眨着黑亮的眼睛,我向她微笑地问好的时候,她也往往如此,这就使我有些不快了。她不常鸣叫,偶尔叫上三两声,也是怯生生的,似乎还隐着凄楚,隐着忧愁。
我理解她,是在一个秋天的黄昏。她在笼中,昂着头,很傲然似的,从铁丝围成的菱形“窗口”,望着盘旋的几只小燕子隐到白云中去。我忽地感觉出了什么,不安了,记得有一首歌说,鸟儿的家应是“绿枝头,草莽间,青天下”,可是,我的鸟儿呢?我落泪了,为她,也为自己。
我决定割爱了。笼子打开后我的心是悲哀而轻松的。我远远地站着,默默地向她道别、祝福,祈祷能有重逢的时日。许久,她出来了,怯生生地四下望着,跟着是欢快地叫了一声,张起了美丽的翅膀。可她毕竟囚得久了,任翅膀怎样努力,也只能飞起尺把高了。
唉,有翅而不得展,久之麻木,虽然心中还有青天、白云,可那只是一个虚无的梦想,生的价值,不过是在笼中檐下,唱唱吟吟罢了。啊,这被摧残的渴望着天宇的灵魂!我感到自责。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陈旧:
怜爱:
惶恐: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用“ ”画出描写鸟儿外形的句子。
【5】作者认为这只鸟儿的特点是(______)。
【6】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感到自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猴子和渔夫
一只猴子坐在河边的一棵大树上,看渔夫们在河边撒网打鱼。他看到渔夫们一网打上来许多活蹦乱跳的鱼,心里非常羡(xiàn)慕(mù)。
猴子从头到尾仔细注意渔夫们的动作,一心一意地模仿。等到中午,渔夫们放下打鱼的工
具,把网留在岸边,都回家吃饭去了。猴子一看机会来了,便赶紧从树上跳下来,到了河边,拉起网,模仿着渔夫的样子撒网,打起鱼来。可是当他拿起渔网往河里撒时,自己却被渔网缠住了,并被拖下了水。当他沉入河中快淹死的时候,自言自语地说:“______________”
(1)用“△”标出猴子模仿渔夫打鱼的动词。
(2)猴子会说些什么呢?在文中横线上写出来。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模仿例句,学着抓住某种动物的特点,写几句话。
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父亲十分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兰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这次没考好,难过得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把教室里的桌椅排列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天到了,花园里开满了桃花、荷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有趣的一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本学期已经即将结束了。在这学期里,我们班同学经长阅读《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国少年报》等报刊。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认识。我们班还被评为“读书活动先进集体”,这多么值得我们自满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指南针和造纸一样,都是古代我国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到扬州,把瘦西湖、个园、何园这三个著名景点基本上都游览了一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选一处你去过的地方,按游览顺序写一写。注意把游览的过程、景物特点写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