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忽而大声地说。
(2)我的心里乱哄哄的:“我还能回家吗?”想到这里,我不禁小声哭泣起来:“怎么办?”
(3)她高高的个儿,一头乌黑柔软的头发,梳着许多根又细又长的小辫子,雪白的瓜子脸,细长的眉毛下闪动着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流露出聪颖的光芒。
(4)这个喜讯使他的眼睛里有了神采,额头和嘴角两旁深深的皱纹里似乎也蓄满笑意,连一举手一投足都渐渐地带上了一种轻快的节奏。
A.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B.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C.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D.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2、下列破折号的作用是( )
外祖父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A.表解释说明
B.表意思递进
C.表补充说明
D.表声音延长
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倭瓜(wō) 赏识 瞑目
B.困窘(jiǒng) 相貌 难勘
C.擒拿(qíng) 碗碟 怔住
D.虬枝(yá) 胁骨 哗笑
4、辨字组词。
虑________ 任________ 需________ 踩________
虚________ 凭________ 耍________ 菜________
5、根据拼音写词语。
1.一sōu(_____)帆船在大海里háng(_____)行,几只海ōu(_____)落在wéi(_____)杆上。
2.那些奴才从来都是zhàng shì qī rén(___________)。用手里的皮biān(_____) sàng(_____)心病狂地打老百姓。
3.wēi ní sī(_______)的小艇船头和船shāo(_____)翘起来
4.一匹jùn(_____)马chí(_____)骋在辽阔的草原上。不时传来líng dāng(_______)的响声。
5.任何人都不能gǎo(_____)特殊,每天六点必须起床,duàn liàn(________)身体。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的夕阳 (_____)的色调
(_____)的画卷 (_____)的风采
(_____)的珍宝 (_____)的遐想
7、比一比,组词。
限( ) 勒( ) 骏( ) 迂( )
线( ) 鞋( ) 峻( ) 遇( )
鞭( ) 驰( ) 蹄( ) 杯( )
靴( ) 池( ) 踢( ) 怀( )
8、看下面图片,猜猜是什么寓言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刷子李》选文,回答问题。
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距 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 神秘)不可侵犯的威严。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 猛然)倒去。他怕师父(为难 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1】在文中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或词。
【2】用自己的话总结选文中曹小三对刷子李的印象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刷子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最后一句话,曹小三见到了什么,又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我最棒。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 ) ,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 )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 ) ,而且( ) ,还能作急转(zhuǎn zhuàn) 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dǎo dào) 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按原文填空。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3】本片段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这是一个 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主要表现在:
① ;
② ;③ 。
11、阅读理解。
威廉·格里辛格是德国著名医学家。由于他医术高明,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见着他。为了能给更多的病人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做事利索、说话简练的习惯。他极不愿意浪费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可是有许多病人不能体会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添油加醋地描述自己的病情。唯有一个病人,令格里辛格难忘。
那是一天上午,诊所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位女病人,她一言不发地把手伸给了格里辛格。
格里辛格审视了一下她的伤势,问道:“事故?”“玻璃碎片。”女病人简短地答道。“何时?”“昨天早晨。”“已处理过?”“碘酒。”“还痛吗?”“感觉血液跳动。”
接着,格里辛格又仔细地检查了她的伤口,迅速地进行包扎,前后仅花了几分钟。
“费用?”病人最后起身问道。“真令人高兴,”格里辛格笑容可掬地回答道,“不用付钱,夫人。为您治病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1】画线的句子中“医生的心思”是____________;“他们”指___________;“添油加醋”是指______。
【2】概括第1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格里辛格对那位夫人说“为您治病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这篇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1】课文题目中的“大眼睛”加上了引号,其作用是( )
A.特定称谓 B.着重指出 C.表示引用
【2】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大眼睛”是怎样读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者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是怎样描写大眼睛的?从第2~5自然段中各找出一个关键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中的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女孩________。第3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虽然”写出了学习条件的________,“可是”说明了小女孩对________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________的原因。
【5】用“________”从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6】“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芭蕉
春天,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树。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枯萎的芭蕉。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跑进了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害。”正在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肯定地说:“ ”。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坐在桌前批作文。她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乐意做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
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
【1】文中的横线处应填入以下哪句话( )。
A. 芭蕉不是人,心里怎么会不好受呢?
B. 是的,老芭蕉多么可怜呀!
C. 不会,她心里一定很快乐。
D. 为了下一代的成长,她又有什么办法呢?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呆板——_________ 稀疏——__________
怀疑——_________ 高兴——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女教师 (______)的小学生
(______)的果实 (______)的芭蕉
【4】“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
这句话表达了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老师不觉“眼眶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圆月与中秋节
在中国文化里,圆月是一个象征着思念、丰饶与和谐的吉祥符号。人们常说“月是故乡明”,就是把思念亲人、怀念故土的情感寄托在了圆月之上。
与圆月有关的中国传统节日,除元宵节外,就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了。为何叫中秋节呢?原来,根据古代历法,一年被分为四季,每一季都分为孟、仲、季三月。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仲秋的中点,故称之为“中秋”。
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祭月的活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后来这种祭月活动逐渐拓展到民间,在中秋时节,大家对着又亮又圆的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到了唐代,祭月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中秋节就成了一个固定的节日。这个节日到明清时期,已经与春节齐名,成为我国的重要节日之一。
作为民间大节,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十分丰富,赏月、拜月、吃月饼、饮桂花酒、观潮等习俗流传至今。民间童谣唱道:“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中秋时节正逢大量鲜果上市,人们便以之献月,祭月的瓜果供品还被赋予吉祥寓意,传达着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有的人家会摆上石榴,祈福多子多孙;有的人家会准备西瓜,取意团圆,或者会吃寓意长寿的花生,但就是不能有梨,因谐音“离”而不吉利;还有的人家要将柿子和苹果成对供上,取谐音“事事平安”,或者把栗子撒于柿子之间,寓意“利市”……
皓月当空,美食在前,对亲人、故土的依恋在心中。中秋节,已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1】填空。
①中秋节在每年农历______。
②在中国文化里,圆月是一个象征着______、______与______的吉祥符号。
③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______、夏至祭______、秋分祭______、冬至祭______的习俗。
【2】选择。(单选)
①要了解“中秋”名称的来历,应读(______);要了解中秋节有哪些民俗活动,应读(______)。
A.第1自然段 B.第2自然段
C.第3自然段 D.第4自然段 E.第5自然段
②第3自然段为了说明“中秋祭月的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______)
A.游览顺序 B.时间顺序 C.事情发展顺序
【3】今年中秋节,如果让你准备两样祭月的瓜果供品,你会准备哪两样?寓意是什么?根据短文内容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我能行。
智取九龙杯
一次,一位外宾访问中国后从上海回国,有关单位在某大饭店为他准备了丰盛的宴 席。宴会上使用的精致的酒杯上雕刻着九条飞龙,姿态各不相同,条条矫(j iǎo) 健抖擞,鱗 光耀目,口含金珠,每次酒一入杯,金珠就闪闪滚动。这位外宾非常好奇,爱不释手。酒过 三巡(xún) ,他倚(yǐ) 酒三分醉,顺手牵羊…一把一只九龙杯塞进了公文包。但此举被接待 人员看见了。这酒杯是国宝,一套一共36只,少一只岂(qǐ) 不可惜?
当时周恩来总理正在上海,有关部门立即向周总理作了汇报。周总理说:“九龙杯是 国家的宝贝,一定要追回来,但要有礼貌、不伤感情地追回来。”周总理接着问:“今天为这 位外宾安排了什么活动?”有关同志回答说:“宴会后看杂技表演。”周总理笑了笑说:“这就 好办了。”说完,一一做了安排。
杂技场里灯火通明,外宾正兴高采烈地欣赏精彩的表演。正在表演的是魔术,只见魔 术师摆出三只九龙杯,右手高举一把手枪,只听“嘭”的一声,三只九龙杯只剩下两只,另一只不翼而飞了。正在大家纳(nà) 闷的时候,魔术师已走到前排外宾席前,彬(bīn) 彬有礼 地请那位外宾打开公文包,轻而易举地取回了九龙杯。观众席上掌声雷动,那位外宾真是有口难言。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 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 )
(2) 指顺便拿走人家的东西。 ( )
【2】九龙杯是国宝,非常美观,短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请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总理笑了笑说:‘这就好办了。’说完,一一做了安排。”联系上下文,说说周总理做了什么安排,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此文,你有何感想?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原(节选)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从选段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________
②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________
③一群群马飞快地奔跑。________
(2)从选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作者是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作品《________》。
(4)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
(5)选段中的“玻璃的带子”指________,写出了它________的特点,破折号表示________。选段中的“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________。“彩虹”形容________,读了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山上的小太阳
1935年6月,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前进的队伍有些迟缓了。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歌声穿透风雪,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大家抬头望去,山坡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在唱着,跳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这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她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①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红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开心地叫她“小太阳”。
队伍已经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连呼吸都困难。许多同志因为疲惫和饥饿坐在了雪地上,这一坐,便成了冰冷的雕像。路边坐着一位受伤的战士,他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你醒醒,你醒醒,你快醒醒……”而这位战士只是含糊地说:“我冷,我冷,我好冷……”③“小太阳”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身上的红毛衣,披在了战士身上。
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只是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战士们到处寻找,在临近山顶的雪地里,看到这位年少的卫生员静静地躺着,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所有人都沉默了。
她还只是个孩子。那一年,她才15岁。
【1】读句①我感受到了“小太阳”________的品质;读句②我感受到了“小太阳”________的品质;读句③我感受到了“小太阳”________的品质。
A.舍己为人 B.乐观开朗 C.关爱战友
【2】从第四段“所有人都沉默了”中,我能感受到大家内心的________。此时大家心里可能在想:________
【3】对“小太阳”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太阳”的“小”是指她年纪小。
B.小卫生员被称为“小太阳”只是因为她穿着一件红毛衣,红艳艳的。
C.“小太阳”不仅是大家对小卫生员的称呼,也是她美好品质的象征。
D.“小太阳”一点儿也不“小”,因为她身上具有伟大的精神。
18、课外阅读。
最佳路径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经过三年的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联结还没有具体的方案。施工部打电话给正在法国参加庆典的设计师格罗培斯大师,请他赶快定稿,以便按计划(峻 竣)工和开放。
格罗培斯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留下70多处杰作。然而建筑学中(1)微小得不值一提的一点——路径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可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接到电话后他心里更加焦躁。他决定到地中海海滨去清醒一下,争取早日定下方案。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公路上奔(驰 弛),沿途漫山遍野的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他看见无数的葡萄园主把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吆喝,但很少有人停下来过 问。当车子进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子。原来这儿是一个老太太的葡萄园,你只要付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篮子葡萄上路。据说这位老太太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是否能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百里的葡萄产区,她的葡萄总是提前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久缠在心头的难题终于迎刃而解。格罗培斯(2)出乎意料地高兴,连忙让司机调转车头返回巴黎。
回到住处,他给施工部发了封电报,要求施工部在乐园(撤 撒)上草种。没多久,小草长出来了,整个乐园被绿草所(复 覆)盖,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
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韵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1】用“\”划掉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焦急——______________ 称心——______________
【3】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各用一个成语来代替。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4】用“选择”一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2自然段介绍了格罗培斯攻克了无数难题,但路径设计让他大伤脑筋,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可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格罗培斯________________。
【7】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
19、类文阅读
细说汉字(节选)
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表意和标音两大文字体系,而汉字则属于表意文字。所谓表意文字,就是文字与语言的语音方面不发生直接联系,每一个字只是表示一个音节,不能明确表示读音,但一个字的本身就能表示一个意思。如“旦”字的上部是“日”,下部是地面(或水面),从地面上升起太阳,是表示早晨的意思。也正因为如此,同一个文字符号可以代表两种语言里的同一个词,而读音完全不同,比如方块汉字中的“日”字,是画一个圆圈、中间加上一个圆点,很像一个太阳,而古埃及也是用这个文字符号表示太阳,只是读音不同。也正因为表意文字具有和语音不发生直接关系的特点,所以,它就有可能用来代表不同民族的语言,如我们的邻邦日本、朝鲜等国家都曾经借用汉字作为书面交际工具。
(既 即)____然说表意文字与语音没有直接联系,那么“形声字”中的“声”又应怎么解释呢?汉字是可以分为没有标音成分的象形、指事、会意的纯表意字和有标音成分的形声字这两大类的。但(既 即)____使是形声字的“声符”本身原来也是一个象形符号。比如:纹、洋、渔等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声符是文、羊、鱼。甲骨文中的“文”字就像一个人胸部刻的花纹;“羊”字像羊头;“鱼”字像鱼形。这里的“文、羊、鱼”都是象形字,还是与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所以,在我们现行的方块字中,(既 即)____使是有百分之九十的形声字,也不妨碍它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1】辨认字形: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提取信息:“旦”字的上部是______,下部是______________,这个字表示____________的意思。
【3】提取信息:什么是表意文字?用“____”画出来吧!
【4】整体感知:阅读短文可知,汉字属于______文字,可分成纯表意字和____________两大类,其中纯表意字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感知内容:为什么说我们汉字即使有那么多的形声字,也不妨碍它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创作沙龙。(3分)
(1)小嘎子要扳倒小胖墩儿是那么容易的事?(改陈述句)
(2)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改比喻句)
(3)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缩句)
21、句式变换。
(1)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陈述句:
(2)我不怕什么。(改为反问句)
(3)战士们没有离开阵地,我不能离开指挥台。
改为反问句:
(4)花儿开了,微风吹过,花儿摇摆着。(改为拟人句)
(5)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改为转述句)
(6)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上他!” (改为转述句)
(7)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为转述句)
(8)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改为第一人称的句子)
(9)赵王告诉蔺相如,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去。(改为直接叙述)
(10)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缩句)
(11)这歌声清澈圣洁。(改为比喻句)
22、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有哪些?把这个词语换成“别的近义词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填写研究报告计划表)
学习了本单元“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我们学会了如何写研究性报告。下面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完成下面的研究报告。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研究报告
(一)研究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研究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资料整理
调查统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籍、报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汇报、交流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研究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