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十堰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的作者分别是       (   )

    A.宋 吕岩   宋 杨万里   宋   辛弃疾

    B.唐 吕岩   宋 杨万里   宋   辛弃疾

    C.唐 吕岩   宋 辛弃疾   唐   杨万里

     

  • 2、“匪”按汉字书写规范,第二笔是(   )

    A. B. C. D.

  • 3、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思乡之情的一项是(   )。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照样子,写词语。

    红扑扑(表颜色的ABB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一进一出(含反义词)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手疾眼快(含身体部位)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5、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_________

    2.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__________

    3.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__________

    4.于是,田忌向齐威王引荐了孙膑。__________

    5.其人弗能也。__________

  • 6、根据提示,写出一个含“手”的成语

    重归于好_______   权利很大______

    形容高兴________ 形容慌乱_______

  • 7、查字典填空。

    “搔”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第四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搔”可以组词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8、我能猜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客官—________   钱铺—________   客舍—________

    伙计—________   郎中—________   掌柜—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儿童诗

    黑白

    我一直认定乡村老家六岁的女孩子毛豆是一位诗人。我记得是在秋天,毛豆妈妈在簸稻谷,妈妈簸啊簸啊,毛豆就在一边看。在掀动的簸箕里,好稻谷和秕()稻谷分得一清二楚。好稻谷沉甸甸地往后聚,秕稻谷则轻飘飘地从簸箕口跌落下来,在那里形成了一个秕稻谷的瀑布。毛豆凑得很近,突然对她妈妈说:“妈,你簸一簸人吧,这样就分得清好人与坏人了。”

    又一次,毛豆和我女儿在外面疯玩了一整天,晚上我罚女儿在家做作业,毛豆在一边看,她没有做作业的概念,看着姐姐痛苦的样子她也非常着急,盼望这个漫长的夜晚快快过去。见她妈妈在一边缝衣服,她这样说:“白天那么短,肯定是妈妈用剪刀剪的;晚上又那么长,是妈妈把好几个晚上用针线缝在一块儿了。”

    毛豆发表这样的口头诗歌是经常的、随意的。昨天我刚刚起床,毛豆就和我女儿在开满繁花的桃树下跳起了花房子,这是我童年最常玩的一种乡间游戏。她们用木块在地上画起了大方格子,乡下女孩子灵巧的脚就这样带着小木块在画满花朵的方格里跳跃。女儿在城市里从来没有玩过这种游戏,她就在一旁看毛豆熟练地安排,毛豆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一格里画上桃花,一格里画上雪花,我们两个人,就用木块跳花房;你把木块踢到雪花上,我把木块踢到桃花上,你一脚跳出了冬天,我一脚跳进了春天。”

    我就站在窗口听着感受到纯净的诗意像春风捎着桃花吹进来,一直吹上我心头。

    1根据短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填空。

    看着妈妈簸稻谷,毛豆请求“______________”,那是孩子心中的“真”;心疼姐姐写作业,毛豆感慨“________________”,那是孩子心中的“善”;和姐姐玩跳花房子,毛豆解释“_____________”,那是孩子心中的“美”……毛豆用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纯真世界。

    2用“____”在短文中画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毛豆的赞许之情的句子。

    3下列对画“﹏﹏”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透过毛豆的语言,“我”感受到毛豆对生活的热爱她那灵动的语言就是口头的诗歌。

    B.听着毛豆的语言,“我”感受到毛豆说话语调的轻柔,带给人一种舒服的内心感受。

    C.听着毛豆的语言,“我”感受到毛豆拥有一颗诗意的童心,而这样的童心可以点亮和温暖人生。

    4美好的诗意根植于生活,请你仿照短文中毛豆的语言特点写一句诗歌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但都没有见到诸葛亮。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岗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这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啊!”

    【1】文末刘备的话,可以用“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2】文中画“ ”的句子把_______比作_______。其中的“卧龙”还指_______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是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至少写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

  • 11、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索性:  

    闻讯: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塌陷( 鏖战(   顿时( 呐喊(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句话原句是  

       

    这段话主要   ,赞扬了我人民子弟兵的   的精神。

     

  • 12、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春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襄尸还

    1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手法。(可多选)

    A.心理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

    (1)“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_______

    (2)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_______

    2“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让我产生了这样的联想:夜深人静时,我们仿佛看到___________,仿佛听到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烈土的精神与青山同在,不在乎是否将遗骨运回家乡

    B.人都牺牲了,遗骨运回家乡又有什么用

    C.把遗骨运回家乡既麻烦又浪费财物,不如找个好地方埋葬了

    D.既然朝鲜人民要求把遗骨埋在那儿,我们就不必把遗骨运回国了

  • 13、阅读《军神》片段,回答问题。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读画横线的句子,当时刘伯承的内心在想些什么?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比一比,下面两句话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①手术台上,沃克医生双手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②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选段中,作者追忆了_________等趣事,表达了____________之情。

    2“乐此不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在选段中“此”指的是________

    3画横线句子描写出故乡月亮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故乡月亮的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借明月写思乡之情的诗句?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

    探望

    我们班里的男同学很“封建”,一向认为“男女有别”,老不愿意搭理我们女生,连那几个男班干部见了我们也常常避得老远。我常想找个机会给他们的思想来个彻底的转变。机会终于来了,有位“封建”的小队长生病了。这回我可要去破破他的规矩。

    那天下午,我收拾起书包,拔腿就向医院跑去。可到病房前我犹豫了一下,女同学去探望男同学,真有些不好意思呀!但是“要下决心改变男同学的思想”这个念头给我增添了力量,我迈上一大步,推开了房门。

    他的神情真使我好笑:他抬起头看见是我,嘴巴张得老大,眼睛瞪得滚圆。我笑着走上前,说:“怎么?不欢迎我来吗?”他半晌才醒悟过来,低着脑袋,像蚊子叫似的低声说:“啊,欢迎欢迎,请坐请坐。”

    我笑着问了他的病情,告诉他学校里的一些情况,谈得还挺投机呢。最后我对他说:“你一定感到奇怪,我怎么会来看你呢?”

    “我就是想破破你们不理女同学的规矩,今天我们的谈话不是很好吗?”

    他摸了摸脑袋瓜,不好意思地笑了。

    第二天,老师用激动的语气向大家讲述了这件事,末了说:“沈敏这件事做得真有意义,你们说对不对?”

    同学们的眼光向我投来。这眼光不再包含着嘲笑、惊异,而是包含着赞赏和钦佩。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规矩( )       ( )       ( )

    【2】文中画“______”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句中的“规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体会语句的含义。

    (1)他抬起头看见是我,嘴巴张得老大,眼睛瞪得滚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半晌才醒悟过来,低着脑袋,像蚊子叫似的低声说:“啊,欢迎欢迎,请坐请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5】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子?结合短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开心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眷恋”“依依”……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宇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过年时吟“   ”;春雨时吟“   ”;中秋时吟“   ”;送别时吟“   ”;喜悦时吟“   ”;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和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的诗词的存在吗?

    1读短文的第4自然段,将合适的诗句的序号填在短文横线上。

    ①漫卷诗书喜欲狂 ②明月几时有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

    ④好雨知时节 ⑤劝君更尽一杯酒

    2中国汉字的特点没有哪一项(   )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3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有(   )。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4联系现实,结合本文说说为什么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什么将“汉语——古典诗词——中国心”紧密联系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他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1“他”是指________

    2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关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手指(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描写大拇指形状不美的。

    【2】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为了说明这个性格特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几例子?概括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 19、类文阅读

    细说汉字(节选)

    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表意和标音两大文字体系,而汉字则属于表意文字。所谓表意文字,就是文字与语言的语音方面不发生直接联系,每一个字只是表示一个音节,不能明确表示读音,但一个字的本身就能表示一个意思。如“旦”字的上部是“日”,下部是地面(或水面),从地面上升起太阳,是表示早晨的意思。也正因为如此,同一个文字符号可以代表两种语言里的同一个词,而读音完全不同,比如方块汉字中的“日”字,是画一个圆圈、中间加上一个圆点,很像一个太阳,而古埃及也是用这个文字符号表示太阳,只是读音不同。也正因为表意文字具有和语音不发生直接关系的特点,所以,它就有可能用来代表不同民族的语言,如我们的邻邦日本、朝鲜等国家都曾经借用汉字作为书面交际工具。

    (既  即)____然说表意文字与语音没有直接联系,那么“形声字”中的“声”又应怎么解释呢?汉字是可以分为没有标音成分的象形、指事、会意的纯表意字和有标音成分的形声字这两大类的。但(既  即)____使是形声字的“声符”本身原来也是一个象形符号。比如:纹、洋、渔等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声符是文、羊、鱼。甲骨文中的“文”字就像一个人胸部刻的花纹;“羊”字像羊头;“鱼”字像鱼形。这里的“文、羊、鱼”都是象形字,还是与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所以,在我们现行的方块字中,(既  即)____使是有百分之九十的形声字,也不妨碍它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1辨认字形: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提取信息:“旦”字的上部是______,下部是______________,这个字表示____________的意思。

    3提取信息:什么是表意文字?用“____”画出来吧!

    4整体感知:阅读短文可知,汉字属于______文字,可分成纯表意字和____________两大类,其中纯表意字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感知内容:为什么说我们汉字即使有那么多的形声字,也不妨碍它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鲁肃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

    鲁肃说都是诸葛亮自找的,鲁肃帮不了他的忙。

    (1)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____________

    (2)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描写一位在车站焦急等待亲人的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弟弟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声不吭,这和平时活泼爱闹的他可是截然相反呀,他一定是做了什么错事吧。(仿写句子,表现出人物前后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志敏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完成下列的句子。

    (1)改为陈述句。

    ①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不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矜持不苟,舍己为公,不正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①上课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地听讲,只有三四个同学做小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看到了王老师亲切的笑脸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童年是一首歌,让你尽情歌唱;童年是一支笔,让你尽情涂抹。童年生活中每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每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每一次激人奋进的感悟……都是我们人生永远难忘的回忆!请你选择童年生活中的一两件小事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请各位同学自附作文纸)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