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涟漪(qí) 窈窕(tiǎo) 烟波浩渺(miǎo)
B.放肆(sì) 踌躇(zhú) 矜持不苟(jīn)
C.手腕(wǎn) 揩油(kāi) 膘肥体壮(biāo)
D.附庸(yōng) 镌刻(juān) 熠熠发光(yì)
2、《题西林壁》是一首( )。
A. 哲理诗 B. 咏物诗
C. 写景诗 D. 抒情诗
3、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夜已深,水面上渐渐 ,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笼罩着这座城市。看见小狗非常 地趴在我的脚边,我的内心格外 。
A.沉寂 静寂 安静 平静
B.沉寂 静寂 平静 安静
C.安静 沉寂 静寂 平静
D.安静 沉寂 平静 静寂
4、读句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如果用词语来形容这句话中诸葛亮的表现,不恰当的是_______
A.谈笑风生 B.漫不经心 C.胸有成竹 D.运筹帷幄
(2)请你试着转述这句话。_________
(3)文段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尝试用“因为……所以……结果……”的句式叙述。
_________
5、积累填空
1.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字联)
2.我会用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自己自强不息,不断努力。
3.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含义相同的名言警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学习,我在课文中认识了不少好朋友:有______________的村支书,有____________的 杨氏子,有______________的晏子,有______________的老班长。
6、读拼音,写词语。
shāi (___)酒 shǎnɡ (___)午 shào (___)棒 zī (___)味
bǎnɡ(____)文 ɡuǐ(____)计 xiōnɡ(____)膛pī lì (____)
xiè(_____)气 páo (____)哮 sū(____)软 zhān (___)笠
7、比一比,组词语。
楼________ 伴________ 炸________ 障________ 堪________
搂________ 绊________ 诈________ 潭________ 甚________
8、按要求填写词语。
反义词:娇嫩——( ) 平衡——( ) 恍然大悟——( )
近义词:威吓——( ) 索性——( ) 不屈不挠——( )
9、课文片段阅读。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 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 向海里跳 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 二 刚喊出 三 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在文段中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____”画出文段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思考“正在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向海里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时间的延续。
B.表示解释说明。说明时间很长。
C.表示意思的转折。表明孩子从水里浮上来所用的时间并不长,但大家觉得时间很长。
【6】请你说一说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全文想一想用枪逼迫孩子向海里跳是不是最好的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救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段落品析。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 )大抵(dī dǐ)是暖春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 )愈(yù yuè)是寒冷( )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愈精神( )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 )最有灵魂( )最有骨气的(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_______在怎样的境遇里,_____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给文中的括号内加上标点符号。
【2】给这段话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3】在文中“____”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梅花的秉性是怎样的?用“ ”在文中画出。
【5】文中连用四个“愈”字,写出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6】这段话表明外祖父希望“我”做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1、课内阅读。
刷子李(节选)
①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②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③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④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⑤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⑥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
【1】结合课文作者是通过两方面来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一是直接描写他穿的_______________、刷浆时的_______________;二是通过曹小三的_______________来间接突出。
【2】第①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从“_______________”一词我们能体会到师傅的技艺曹小三没料到。
【3】“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小三想多看几眼,好出去宣传师傅没有真本事。
B.曹小三不敢说,也不敢看,怕被师傅责骂。
C.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曹小三想看又不敢看,怕师傅失了脸面,极其矛盾。
D.曹小三对师傅的本领一直很怀疑,在努力寻找师傅的破绽。
【4】“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从“仔细搜索”一词,你能体会到曹小三心里想的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曹小三在学徒的头一天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香港同胞曾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使香港成为世界上著名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今天,在祖国大家庭坚强后盾的有力支持下,明珠一定会更灿烂,香港一定会更美好!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
【2】香港于 年 月 日回归祖国,当时我国的国家主席是 。
【3】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和英国政府的谈判中,以超凡的_______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
13、课外阅读。
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做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海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把头探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走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的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到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最后的力气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个黑人孩子失踪了 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 便下令返航回去找 这时有人规劝 这么长时间了 就是没有被淹没 也让鲨鱼吃了 船长犹豫了一下 还是决定回去找 又有人说 为了一个黑奴孩子 值得吗 船长大喝一声 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您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感到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1】在文中第四自然段的空白处填上标点。
【2】理解句子填空。
(1)“因为我知道你是那样的人”中“那样的人”指的是_____的______人。
(2)“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您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想想孩子为什么会想到船长一定会回来救他?是什么力量驱使他这样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活中,你肯定也有被别人相信的时候,请你用几句话写下来,表达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男孩和船长都跪在地上的意图是相同的。
B.正因为小男孩认为船长一定会来救他使他坚持到了最后。
C.小男孩相信船长一定会来救他,所以船长感到很幸福。
14、《童年的发现》选段(18分)
又过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级。老师开始给我们上生物课。有一次,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第一段采用 写法,描写大家与我的不同表现。(2分)
(2)写出近义词。(4分)
困窘 — 羞愧 — 幸亏 — 驱逐 —
(3)哪些句子体现老师讲的话是严肃的?(4分)
①
②
(4)老师生气的原因是
(3分)
(5)“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先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15、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 (节选)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均蝶、蜻埏、蚂蚱,样样都有。均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传说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 闪耀)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1】用“/”划去选文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2】选文的作者是______,这篇课文节选自她的《____》。
【3】用“ ”画出选文中“ABB”式的词语,并仿写两个 、 。
【4】用“____ ”画出描写榆树的句子,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情况来描写榆树的不同形态,突出作者对它的____________的情感。
【5】读了选文,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泥人张(节选)
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大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晴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面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
【1】《泥人张》选自冯骥才的小说集《俗世奇人》,说说“泥人张”这个俗世奇人“奇”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对泥人张捏海张五泥像的过程进行了细节描写,请加以品鉴。
(1)“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句中加点的两个“找”字各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休会“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中“戳”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第7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刷子李”和“泥人张”都属于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买鹿制楚
管仲把齐国治理得很好,征服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国,辅助齐桓公称霸中原。可楚国不听齐国的号令,齐若不征服楚,华夏就仍不能统一。那么,如何征服楚国呢?
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军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奉重兵去打楚国,以兵威震慑楚国称臣。但担任相国的管仲连连摇头,说:“齐楚交战,旗鼓相当,够一阵拼杀的。一则我们得把辛辛苦苦积蓄下来的粮草用光,再有齐楚两国万人的生灵将成为尸骨。”
一番话把大将军们说得哑口无言。
管仲说完,带大将军们看炼铜去了。他们不知道管仲有何妙计征服楚国。
一天,管仲派100多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的鹿是较稀少的动物,仅楚国才有。但人们只把鹿作为一般的可食动物,二枚铜币就可买一头。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
楚国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加紧购鹿,起初三枚铜币一头,过了十几天,加价为五枚铜币一头。
楚成王和楚国大臣闻知后,颇为兴奋。他们认为繁荣昌盛的齐国即将遭殃,因为10年前卫懿公好鹤而把国亡了,齐桓公好鹿是蹈其覆辙。他们在宫殿里大吃大喝,等待齐国大伤元气,他们好坐得天下。
管仲却把鹿价又提高到40枚铜币一头。
楚人见一头鹿的价钱与数千斤粮食相同,于是纷纷放下农具,做猎具奔往深山去捕鹿;连楚国官兵也停止训练,陆续将兵器换成猎具,偷偷上山了。一年间,楚地大荒,铜币却堆积成山。
楚人欲用铜币去买粮食,却无处买。管伸已发出号令,禁止各诸侯国与楚通商买卖粮食。
这样一来,楚军人黄马瘦,大丧战斗力。管仲见时机已到,即集合八路诸侯之军,浩浩荡荡,开往楚境,大有席卷之势。楚成王内外交困,无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据一方,欺凌小国,保证接受齐国的号令。
管仲不动一刀,不杀一人,就制服了本来很强大的楚国。
(改编《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
【1】联系上下文“管仲见时机已到”中的“时机”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带大将军们看炼铜去了”,其实是去为买鹿的铜币作准备。
B.“齐桓公好鹿是蹈其覆辙”,意思是说齐桓公好鹿,会让齐国灭亡。
C.管仲把鹿价提高到40枚铜币一头,是为了让楚人放弃本业而疯狂捕鹿。
D.“楚成王内外交困”,国内困境是钱多腐败,国外困境是外敌压境。
【3】阅读短文,推测管仲买鹿制楚的思维过程,用简洁的语言写一写。
遇到问题 | 分析当时的情况 | 选择合适的方法 |
(1)楚国不听齐国号令,华夏难以统一。 (2)齐楚实力旗鼓相当,若交战,_________。 | 鹿比较稀少,楚国才有,且价廉。 如果_______________。 | (1)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
【4】楚国被制服后,楚王进行了深刻反思,他可能会从这件事吸取哪些教训?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与理解
《西游记》节选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见长老左右手下有两员大将护持,不敢拢身。他说两员大将是谁?说是八戒、沙僧。八戒、沙僧虽没什么大本事,然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他的威气尚不曾泄,故不敢拢身。妖精说:“等我且戏他戏,看怎么说。”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1】这段文字是《西游记》里的哪一个故事? ( )
A. 三借芭蕉扇 B. 大战流沙河 C. 盘丝洞七情迷本 D. 悟空三打白骨精
【2】文中“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一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西游记》中,每逢高山峻岭,往往都会有妖精出没。
B. 作者是在警告人们,不要到高山峻岭去,那儿不太平。
C. 这句话为下面的妖精出场做了一个合理的铺垫。
D. 这是传统小说经常用的一种渲染情境的手法。
【3】文中的妖精说“造化,造化”,这里的“造化”理解正确的是: ( )
A. 自然演化 B. 好人有好报 C. 好的福份、命运 D. 妖精使用的咒语
【4】“等我且戏他戏,看怎么说。”理解正确的是: ( )
A. 让我戏弄一下他,看他怎么说。 B. 带他去看场好戏,看他怎么说。
C. 他要戏弄我一下,他会怎么说。 D. 我要戏弄他,他也要戏弄我,怎么说?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这句话把妖精写得越美越动人,对唐僧师徒就越有迷惑性。
B. 这句话有几处末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C. 这句话中巧用儿化音,读起来很有趣味性。
D. 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行为、心理描写刻画出场人物。
19、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许是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 )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 )在新垦的田野上( )荷兰人种满了心爱的花儿( )有郁金香( )风信子( )百合花( )在茫茫花海中( )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不但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的花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很久以前,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们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那可怜的模样了,它出落得十分庄重、典雅,就像一位作家说的那样,“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
【2】按照提示,从短文的第四自然段中提取词语。
体现荷兰人爱怜郁金香的词语:_____
描写郁金香的词语:_____
【3】短文最后一句话“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说明了_________。
【4】读了短文,我们不仅欣赏了荷兰的花,还了解了荷兰的人。荷兰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追得上?(改陈述句)
(2)《舟过安仁》的作者是杨万里写的。(修改病句)
(3)这个地方这么小,怎么开宴会?(改夸张句)
(4)枝头的画眉在不停地叫着。(改拟人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说:“我要回唐山去,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改为转述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大约三十个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5)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5分,每句1分)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
(2)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修改病句)
——————————————————————————————
(3)母亲不识字。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
(4)她哭得伤心极了,流了很多眼泪。(改成夸张句)
——————————————————————————————
(5)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缩句)
——————————————————————————————
23、选择一种情景,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活动。
焦急地等人 获奖 期待落空 委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