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新乡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哪部古典文学名著的开卷诗(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罗贯中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他被称作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草船借箭》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B.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的作者。《景阳冈》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C.《猴王出世》选自明代吴承恩的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二回。

    D.《红楼春趣》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 3、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名著《西游记》中描写的角色的是(       

    A.智多星

    B.铁扇公主

    C.金蝉子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课文回顾。

    1.读书可以让我明白很多道理:《田忌赛马》让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自相矛盾》让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

    2.同样是描写金字塔,《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属于非连续文本,《金字塔夕照》的体裁是________

    3.通过本册书的学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_________的方志敏;________的杨氏之子;_________的船长。

    4.要写好一个人物,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现他的特点。《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通过对祥子的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旺盛的生命力;《两茎灯草》则通过对严监生的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刷子李》通过曹小三在观察师傅刷墙时的_________变化,侧面反映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非常—﹙ ﹚ 希望—﹙ ﹚

    振奋—﹙ ﹚ 竟然—﹙ ﹚

    消失—﹙ ﹚ 验证—﹙ ﹚

    反义词:

    简单—﹙ ﹚ 破坏—﹙ ﹚

    出现—﹙ ﹚ 伟大—﹙ ﹚

    简陋—﹙ ﹚ 困难—﹙ ﹚

  • 6、课文内容我知道。

    《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代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小说主要讲述了________的故事,主要人物有________等。你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原因是他________

  • 7、我国是世界上( )的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 ),有( )个民族。

  • 8、写出下面词语。

    shǒu juàn( )   huá qiáo( ) juàn liàn( )     liáo luàn( )   泪眼méng long( )

    凉sōu sōu( )     zhèng zhòng( )        mǎ tóu( )     bǐng xìng( )     diàn wū(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猴王出世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   )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   )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 )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 )见风,化作( )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 )树果;与狼虫为(   )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请把文中带点的词换一个词,意思不变,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2   标出描写石猴生活习性的动词。

    3这段话描写了一只_______的猴子,这只猴子就是_______

  • 10、美文赏析

    火起来的“地摊经济”

    ①伴随着“地摊经济”这股潮流,一则一年前的旧闻也再次登上热搜,一个名叫杨博超的初中生因为利用假期,摆了8天地摊轻松就赚了1万7的新闻引起了无数网友的注意。

    ②这个读初二的德州男孩跟他妈妈要了800元,买了400多个玻璃杯和300多个乒乓球,在元宵节灯会上租了个场地,摆起了地摊。在大多同龄人只知道打游戏、吃喝玩乐的假日里,他却赚到了他自己的“第一桶金”。

    ③此事引发了网友热议,并上了热搜,网友这样评论道:“有头脑,有执行力,有领导力,成功是必然。”“王健林给儿子王思聪5亿,最后赚了60多亿,翻了12倍,而小杨同学用800赚了17000,翻了21倍。”……这孩子实在不简单。

    ④小小年纪就自己赚到了超出大多数同龄人的收入,虽然这笔钱在一些人看来并不算多,但他的思维和头脑却让人深感“后生可畏”。 

    ⑤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自理能力差,离开了父母完全就是等着饿死的状态。因为他们从小根本不知道没有父母的照顾,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活下去。杨博超的事例无疑给大家起了个示范作用。现在国家允许摆地摊了,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家长完全可以带着孩子体验摆地摊。

    ⑥家长带孩子摆地摊有诸多益处。

    ⑦首先,这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挣钱的快乐和辛苦。一直待在温室中的孩子,相信经历这番摆摊体验之后,更能理解生活的艰辛,从而会更努力去读书,追逐梦想。

    ⑧第二,让孩子参与其中,可以更好地让孩子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提高沟通能力。

    ⑨第三,通过摆摊这样的经历孩子更能增加人生的阅历,懂得只学习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经历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⑩第四、家长还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摆摊,产生共同语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和孩子成为朋友不是靠整天对孩子说教来树立权威的。家长要通过带着孩子摆地摊,让孩子看到你们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想办法战胜困难,从而对你们产生佩服这样以后你们之间的关系包括沟通就会变的特别容易。

    摆摊创业不专属于成人,生活的历练会让孩子独立性更强,也让孩子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分析问题,产生自己的想法。无论想法的对与错,这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宝贵的经验财富。

    1理解文中词语“后生可畏”的意思。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后来出生的孩子,令人畏惧。 B.年轻人比较胆小。

    C.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D.小孩子无所畏惧。

    2在文中找一找,杨博超的“第一桶金”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突出说明杨博超的不简单,文中划线的语句使用了(   )的写作手法。

    A.借景抒情 B.对比 C.托物言志 D.伏笔照应

    4“杨博超的事例无疑给大家起了个示范作用。”联系上下文,理解杨博超的事例起了怎样的示范作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打 “√”或“×”。

    (1)课堂学习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历练。_____

    (2)孩子要敢于尝试,在生活实践中历练自己。_____

    (3)锻炼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离开父母的照顾他们也可以生活好。_____

    (4)假期,每个学生都要去摆地摊,这才算成功。_____

    5第⑥自然段与第⑦、⑧、⑨、⑩自然段,属于(   )结构。

    A.—— B.—— C.———— D.————

    6这篇文章,作者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孩子应专心学习,家长不该带孩子摆地摊。

    B.家长完全可以带着孩子体验摆地摊,对孩子成长有益处。

  •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   )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   )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   )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A.天衣无缝 B.稀溜溜 C.匀匀实实 D.平平整整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悠闲——______  特别——_______   洁白——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 刷墙,包括他刷墙的   ,反映了“刷子李”

    4从刷子李说出了徒弟的心理,可以看出刷子李是个什么样的人?(   )

    A.刷子李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心细如发。

    B.刷子李说了徒弟的心理,是要让徒弟好好佩服自己。

    C.刷子李这样做,明显是要压服一下徒弟。

  • 12、阅读文段,完成练习。(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桑桑想到自己有个好住处,而他的鸽子却没有——他的许多鸽子还只能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阿恕与朱小鼓他们几个,将家中碗柜里的碗碟之类的东西统统收拾出来扔在墙角里,然后将这个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象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让阿恕与朱小鼓他们一起动手,用锯子与斧头对它大加改造。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那碗柜本来有四层,但每一层都没有隔板。桑桑就让阿恕从家里偷来几块板子,将每一层分成了三档。桑桑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觉得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自己被自己感动了。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阿恕他们的数次努力之后,稳稳地挂在了墙上。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时,她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地揍。

    ——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

    1桑桑心里觉得很高尚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2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短文中的这件事,我们知道桑桑是一个________的小男孩。(多选)

    A. 有爱心 B. 喜爱小动物 C. 自卑

  • 13、课内外对比阅读。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机枪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他主干的。

    1这段话主要描述的是五指中的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描写食指姿态的句子画上“  ”,并概括食指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食指的_____________

    4这个指头又令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金钱的魔力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象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1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托德的________次笑。第一次笑是因为________,他笑得_________,表现出了他___________;第二次笑容是因为__________,反映了他_____________。这种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读读文中的两个比喻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笑有各种样子。在你的身边,谁的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试着写写他(她)笑的样子,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迷宫。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   )又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弄、搬、找)些小木片,错杂着(堆、垒、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捆扎、缠绕)起来;然后把苔藓(捏、挤、踩)紧,(压、踏、踩)平,使那建筑物足够( ),足够(   )。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   )又(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1)准确地说明来自细致的观察和词语的恰当运用,       三个词,写出了搭窝的步骤。松鼠搭窝的复杂动作是用一系列动词写出的,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3分)

    (2)在文中画横线的地方填入下列词语:舒适 暖和 干净 坚实 宽广 安全  (2分)

    (3)这一自然段是在介绍松鼠的什么生活习性?表明了松鼠的什么特点?(2分)

     

     

  • 16、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9分)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1分)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是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3分)

    3)文中哪个词语是表示人多?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个)(3分)

    4)你认为儿童还会是什么?仿写句子。(2分)

    例:儿童是花朵,在春天的感召下会欢畅活泼地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

    儿童是   ,   。

    儿童是   ,   。

     

  • 17、课内阅读

    手指(节选)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文中指受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保护,所以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为什么说:“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请在原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并用横线划出来。

    【3】这段话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表现了中指做事(        )的特点。

    A.勤劳机敏,敢于探险

    B.吃苦耐劳,不图名利

    C.沽名钓誉,华而不实

    D.体态优美,能力弱小

  • 18、课内阅读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把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概括成三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个成语的意思都表示人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吗?请写出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楚国没有人了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王瞅了他一眼这句话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读出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子楚王的这一次斗智,采用的方法是(

    A. 贬低对方——抬高自己

    B. 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C. 举例说明——贬低对方

  • 19、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并不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黑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起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文中最能概括草原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3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无边的绿毯指的是   白色的大花指的是   中国画指的是  

    4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乐园。

    1张军坚持锻炼身体。张军长得很结实。(用关联词语使两句合并为一句)

    2一群孩子从公园里挤了出来。(改成比喻句)

    3李时珍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改成字句)

    4黄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改成字句)

    5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修改病句)

    6老师要求学生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 21、句子练习

    1.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鲤鱼消失在水中。(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座公园真美丽。(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五年的学校生活,老师和同学们一定给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次习作就写一写朝夕相处的老师或同学吧。选择一位印象最深的,注意运用本学期学过的人物的描写方法,具体的表现他(她)的特点,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