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故事中,不是与《景阳冈》出自同一古典名著的是( )
A.《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B.《林冲雪夜上梁山》
C.《刘姥姥进大观园》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班主任王老师指出我们的问题总是一针见血。
B.赛道上,运动员们个个精神抖擞,跃跃欲试,随时准备出发。
C.小偷神机妙算,总是不择手段偷得赃物。
D.班委会上,为了成功举办“六一”庆祝活动,大家纷纷出谋划策。
3、请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3分)
因为……所以……;即使……也……;无论……都……;尽管……还是……
⑴( )孩子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
⑵( )我爱花,( )也爱养花。
⑶( )去到哪里,我们( )是中国人。
4、读句子,完成练习。
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被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动。
(1)“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是对刷子李______时的_______描写。
(2)“较劲”指的是 _________,与其说是在和“一桶白浆”较劲,不如说是在与_______挑战和较劲。刷子李在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______________,流露出对自己手艺的______________。
5、根据要求写诗句。
(1)本课中描绘出乡村傍晚幽静美丽的自然风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孩子们“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来,用彩线穿起提在手中”这一过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抚摸—(_____) 卖弄—(_____) 快乐—(_____)
启迪—(_____) 凄凉—(_____)
反义词:
湿润—(_____) 嘹亮—(_____) 寻常—(______)
充实—(_____) 浓郁—(_____)
7、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国务院加强校园暴力治理督导。曾经,学校lǒng zhào( )着一层阴云。有些学生“yǎng zūn chǔ yōu( )”,经常qī fù( )、xià hu( )小同学。现在好了,校园安全了,huī fù( )了宁静。
(2)反扒民警shǒu jí yǎn kuài( ),把火车上正在行窃的小偷逮个正着,小偷龇牙咧嘴,样子很nán kān( )。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入句中。(6分)
雪中送 ( ) 迫不及( ) 同归于( ) ( )公移山 随心所( )
任劳任 ( ) 肝胆相( ) 喜出( )外 ( )汤蹈火 杯水车( )
(1)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这些( )、默默奉献的教师们,世界将是无法想象的。
(2)( )比锦上添花更能引起人们深切的感激。
9、、阅读课文里的片断,完成练习。
(1)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①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新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或浓或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盘曲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修辞手法是( )
(3)用“无论……都……”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描写了沿途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西游记(片段)
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急发声道:“既如此说,你可做得主张?”佛祖道:“做得,做得!”伸开右手,却似个荷叶大小。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撇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雷富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二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嘿!”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吴承恩《西游记》
【1】在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个词语不理解,你是怎样猜到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在文中画出一处语言描写的句子。
【3】请运用对联知识将此回目补充完整。
八卦炉中逃_____,_____定心猿。
【4】简要概括上述片段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空气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里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夜空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刚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马可教堂那雪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有删改)
【1】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短文中相对应的词语。
(1)形容威尼斯蓝天的美好可爱。 ______
(2)形容威尼斯的夜色鲜艳美丽。 ______
(3)形容威尼斯的夜晚明亮而洁净。 ______
【2】读短文第一自然段,这段三次写到星星,每次各起什么作用?请选择。
(1)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____
(2)抬头望去,这里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____
(3)夜空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____
A.写星星多,突出夜空的美。
B.写星星多而明亮,突出夜色的美。
C.写星星的倒影不会有丝毫的颤动,衬托出了湖面的平静。
【3】短文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威尼斯三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描写威尼斯的夜色时,写了三种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二自然段是按( )顺序来描写的。
A.时间
B.地点转换
【6】夜晚时皇家花园附近给人的感觉是( )
A.妩媚、可爱
B.清新、恬静
C.明净、绮丽
【7】短文中画“﹏﹏”的句子属于( )描写。
A.静态
B.动态
【8】短文写了威尼斯的( )
A.动态美
B.夜色美
C.静态美
12、快乐阅读轻松答。
购买上帝的男孩
一个小男孩捏着一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询问有没有卖上帝的。店主( )说没有,( )嫌他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赶出了店门。
他在这条街道奔走哀求了很长时间,直到天快黑时,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他。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孩子,你买上帝干什么?”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儿,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 )上帝( )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湿润了,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一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钱已付清。他们说,有个亿万富翁退休后隐居本市,开了家杂货店,这个医疗小组就是他花重金请来的。帕特鲁普激动不已,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这位老人,可他已经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鲁普收到老人一封信,信中说:“你能有邦迪这样一个侄儿,真是太幸运了。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你的命。但你一定要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把恰当的关联词语依次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只要……就……
要么……要么…… 虽然……但是……
只有……才……
(2)用“____”画出男孩购买上帝的原因。
(3)把短文中加点的词语抄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信中有一段内容被省略了,结合上下文,想想被省略的这一部分可能会写什么,试着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走进丽江
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距昆明市六百余千米。它以雄伟的山川、古老的城镇、纯朴的民风著称。在它的土地上,奇妙地分布着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险峻的峡谷、清澈的湖水、宽阔的坝子……
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呈八卦型放射状延伸,并分出无数条街道,整体形成网状布局。条条街道有小桥,小桥两边是人家,桥下有潺潺的流水,这是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之水渗透到黑龙潭而成的。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城内共有大小桥三百五十四座,可谓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好一幅“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
丽江最吸引人的,除了有“高原姑苏”风貌的古城外,就是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了。玉龙雪山距丽江古城西北十五公里,由北向南绵延近五十公里,有十三座山峰。最前面的山峰昂然挺立,其后峰峰相连,远远望去,云腾雾绕,好像一条银鳞闪烁的玉龙在蜿蜒飞腾。主峰扇子陡,海拔五千五百九十六米,为长江南岸第一峰,被誉为地球上“最温暖的雪山”。
丽江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观:有惊心动魄的虎跳峡,有万里长江第一湾,有三江并流奇观,还有母系氏族的最后乐园——泸沽湖及其神秘的摩梭人,在北边更有闻名遐迩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
月色溶溶的晚上,漫步古城的小街,看着水中闪闪烁烁的灯光倒影,听着远处传来的隐隐约约的纳西古乐,你难道不会被这里的一切深深陶醉吗?
【1】全文像是一篇对丽江的解说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 )的丽江,宛如让读者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
A.动态 B.静态
【2】文中画“____”的句子在文章中起了____________的作用。
【3】用“____”画出全文的总起句。
【4】文中画“﹏﹏”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4、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一个青年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育才小学还有多远?”老大爷用拐杖在地上点了点,说:“还有500 。”“路只有论‘里’,哪有论‘拐杖’的?”青年不满意地说。“论里(礼),你应该叫我 。”
【1】这段话中有一处说话不得体,请用“ ”画出来,并改正。
【2】在文中的“ ”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请你发表一下对这件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我的臣子都称我为快乐王子,不错,如果欢娱可以算做快乐,我就的确很快乐的了。我这样地活,,我也这样地死去。我死了,他们就把我放在这儿,而且还立得这么高,让我看得见我这个城市的一切丑恶和穷苦,我的心虽然是铅做的,我也忍不住哭了。
【1】这段话选自《 》,作者是 (国家的) 。
【2】《快乐王子》是_______翻译的,文中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3】文中的“的确”的“的”读音是 ,它的另一个读音是 ,组词 。
16、语段阅读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___________一词描写了风筝在天空中飘飞时的姿态。
【2】“只有鸡蛋大”“只剩下一点黑星儿”说明( )
A.风筝变小了。 B.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了。
【3】这两句话写出了风筝________________,是抓住风筝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写的。
17、阅读。
鲨鱼
①我们的轮船停在非洲的海岸。中午,天气很好,海上吹着凉爽的风。快到傍晚的时候,天气变了,开始闷热,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热风像是把我们闷在蒸笼里。
②日落之前,上尉走到甲板上喊了一声:“游水啊!”水兵们就跳到水里,他们把帆放到水里,用它围成一个游泳池。
③我们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最先跳到水里,他们嫌帆布太憋气,想到宽阔的海里去游泳比赛。两个人就像蜥蜴一样,用力往前游,争着到锚上浮着水桶的那个地方。一个小孩赶上了他的伙伴,但接着又落后了。这个孩子的爸爸是个老炮手,正站在甲板上称赞他的儿子。当儿子落后时,他就大声喊:“别落后哇!加油!”
④突然甲板上有人喊了一声:“鲨鱼!”我们一看,水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背。鲨鱼一直向着孩子们那边游去。
⑤“往后!往后!游回来,有鲨鱼!”炮手大声喊着。可是孩子们听不见,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前游。他们笑着,越游越高兴。
⑥炮手的脸像麻布一样苍白,呆呆地瞧着孩子们。水兵们开始放小船跳到里面,用力摇桨向孩子们飞驶而去。但是鲨鱼已经离孩子不到20步了,那只小船仍然离得远远的。
⑦孩子们起初并没有听到有人叫他们,也没有看到鲨鱼,后来有一个孩子回头看了一眼。我们都听到了一声尖叫,两个孩子立刻分开各往一方游去。
⑧这声尖叫好像唤醒了炮手,他急忙离开他站的地方,跑到大炮跟前。他转动了一下炮架的后尾,伏在大炮上瞄准,同时装好了引火线。船上的人都吓呆了,愣在那里等结果。大炮“轰”的一声,我们看见炮手仰卧在大炮旁边,用手捂脸。
⑨这时候,谁也不知道小孩和鲨鱼怎么样了,那一瞬间的烟雾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⑩水面上的雾渐渐散了,开始从四面八方传来了悄声细语,而后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⑪老炮手露出了笑脸,站了起来,也往海上看。死鲨鱼的黄肚皮随着海面波动着。
⑫几分钟后,小船追上孩子们,把他们送到轮船上。
【1】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是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孩子们之所以能鲨口脱险,是因为他们水性很好。( )
(2)老炮手在关键时刻采取了最危险的办法-用大炮轰鲨鱼。( )
(3)文章第⑪段除了提到“死鲨鱼的黄肚皮随着海面波动着”,再也没有别的对鲨鱼的生动描写了,但从人们的惊叫声、水兵们的神态等很多地方仍能让我们感受到鲨鱼的凶猛和危险。( )
(4)故事随着老炮手的心情变化而展开,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看后发人深思。( )
【4】鲨鱼来临的危急时刻,老炮手做出了放炮的决定,如果你是老炮手,你当时心里会怎么想?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的老炮手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至少两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一下,并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理由,做到有理有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一)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二)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1】上面两个故事片段均选自古典名著( ),作者( )。请你再写出一个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
【2】选段二中,面对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诸葛亮都做了什么?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颁布军令,不能随意进出,大声说话。
B.让将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C.把旌旗都藏起来,把四扇大门都关上。
D.鹤氅纶巾坐在城墙上,焚香弹琴。
【3】仔细阅读两个语段,下列理解正确的项有( )
A.语段二中,诸葛亮面临的危急的形势有:敌我力量悬殊;敌军来势汹汹,而“我”方没有任何准备;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众官“失色”;司马懿乃名将,大胆激进。
B.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句中的“一定”“只”“就”写出了诸葛亮对取到十万之箭的自信。
C.语段二写到了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剩两千五百军,这样的交代对情节和人物描写没有什么作用,可以删掉。
D.语段二中“旌旗尽隐”“妄行出入及高言大主事,斩”“大开四门”,并且“扮百姓洒扫街道”,其实可以看出诸葛亮还是有点担心怕事、畏首畏尾。
【4】下面是诸葛亮的三次“笑”,请你选择其中一处,联系上下文,来研读笑背后的心理。
(1)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2)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3)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我选择第( )句,这是一种_________的笑,这时诸葛亮心中想:____________
【5】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结合上面两个语段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台湾来的客人
老师,前几天我家来了一位客人,是爷爷四十多年前的老同学,从台湾回来的,爷爷让我叫他公公。他头发都白了,可有时候像我们小孩一样,挺有趣儿的。
老师,你笑什么?不信,你听我说。
我们小孩爱哭,公公也爱哭。那天公公刚下火车,看到爷爷,就和爷爷抱头痛哭。第二天,我们全家和公公到西山上坟,公公跪在地上哭了好长时间。昨天,公公要回台湾了,又伤心地哭了一场。瞧,光我看到的就哭了三次,像三岁的小弟弟。
公公嘴也馋。可他不吃巧克力,妈妈烧的鸡和鱼,也很少吃,却让奶奶专给他买家乡的臭豆腐吃。明明是臭的,他却边吃边说:“好香!”比我吃巧克力还有味。
星期天,公公让我陪他出去玩玩。大街不走,公园不玩,商场大厦也不去,光让我带他走小巷,找孔庙、祠堂。公公告诉我,他是在寻找童年的足迹。
公公走了。我说:“公公真怪。”爷爷叹了口气,说:“整整四十年,思乡情深啊!你还小,不懂。”
【1】“明明是臭的,他却边吃边说:“‘好香!’比我吃巧克力还有味。”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臭豆腐的味道非常好,很合公公的口味,所以他边吃边说:“好香!”
B.公公久别家乡,思念家乡,吃臭豆腐不仅是品尝家乡的小吃,更是对往日生活的回味。
【2】短文共写了公公三次哭。第一次哭是在________的时候,第二次哭是在________的时候,第三次哭是在_________的时候。
【3】文中第二自然段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加上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使句子更简洁。
①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②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③你没有告诉我。
我知道了。
④我们发动群众。
我们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21、 请把下面的反问句变为陈述句。
(1)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好的天气,难道我们不应该出去游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说:“明天早上我要提前去上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写话或习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困难,在这场抗疫战争中,有一线的医生、护士让我们感动,也有在“听课不停学”中为我们辛勤付出的老师让我们欣慰,还有…… 让你最感动或敬佩的人是谁呢?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要求:题目自拟,书写工整,思想健康,叙事完整,写出真情实感,字数在4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