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诡技 妒忌 逛街
B.慈详 特殊 故障
C.板凳 俊马 铃铛
D.喉咙 吓唬 床垫
2、“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楚王的笑是( )
A.不怀好意的笑
B.得意的笑
C.解嘲的笑
D.无奈的笑
3、选词填空。
尊严 尊重 尊敬 尊称
(1)村委会隔壁住着一位和善的老人,因为他以前在中学教过书,邻居们都( )他为李老师。
(2)我爷爷虽然文化不高,但是生活经验丰富,没有私心,肯帮助人,所以得到了大伙儿的( ),村里人有了什么事都愿意来找他商量。
(3)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法律的( ),我们必须查办这些贪污分子。
(4)( )长辈和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不犹豫 顶天________地 筋疲________尽 ________如既往
奇________异宝 排________倒海 与________不同 众志成________
(2)表示“完全跟过去一样”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
(3)与“精力充沛”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_。
5、按原文填空。
春光,竟会这样地(______),这样地(______)!它把一冬天蕴藏的(______)、(______),都(______)出来了!
只要(______)得好,给它(______)地浇水施肥,花儿和(______)一样,在(______)的感召下,就会(______)地,以(______)的生命力,舒展出(______)的四肢,使出(______)。
6、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
jiàn 引(____) (____)筑 (____)盘 wéi (____)杆 (____)绕 (____)持
sì 放(____) (____)川 (____)乎 miáo(____)写 (____)准 (____)条
7、熟读课文《梅花魂》,回答问题。
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请作简要的说明,并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件事.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第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第五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8、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酒家道:“俺家的酒,( ) 是村酒,( ) 比老酒的滋味。”
(2)( ) 酒家怎样劝武松不要上冈, 武松( ) 不听, 执意上冈。
(3)( ) 武松不把老虎打死,( ) 会被老虎吃掉。
9、课内阅读。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血汗),给了我们多少(慈母 慈祥)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 战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圈出大娘送打糕的动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娘一共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请概括地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自信的柱子
那时,他是英国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设计师,参加了温泽市政府大厅的设计。他运用工程力学知识,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很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大厅天花板的方案。一年后,市政府权威人士进行验收时,却说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要求他再多加几根柱子。
年轻的设计师十分自信,认为只要用一根坚固的柱子便足以保证大厅的安全,并详细地计算说明,列举相关实例,最后,他坚持自己的完美设计而拒绝了工程验收者的建议。可想而知,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官员,他险些被送上法庭。
后来,在种种压力下,矛盾了很长时间,他终于想出一条两全其美的计策,以证明自己设计的合理性。那就是,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些柱子并没有与天花板接触,只是摆设给那些愚昧无知却又刚愎自用的人看的。
时光如梭,300年过去了。300年的时间里,市政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而支撑他们头上天花板的柱子仍是那一根,直到前两年,市政府修缮大厅的天花板时,才发现了这个秘密。
消息不胫而走,世界各国的建筑家和游客慕名而来,观赏这根神奇的柱子,并把这个市政大厅称作“嘲笑无知的建筑”,当地政府对此也不加掩饰,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特意将大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许多人在那一根柱子面前流连忘返,遐想联翩。
这个年轻的设计师就是克里斯托·莱伊恩,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今天,能够找到有关他的资料实在是微乎其微了,但在仅存的一点资料中记录了他当时说过的一句话:我很自信,自信至少100年后,当你们面对这根柱子时,只能哑口无言,甚至瞠目结舌——我要说明的是,你们看到的不是什么奇迹,而是我对自信心的一点点坚持。
当时有人嘲笑他不知天高地厚,而今天的现实又是如何呢,300年的历史还不足以说明一切吗?克里斯托·来伊恩,这依然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我相信,读他的名字,很多人不敢发出声音。
因为,300年前,也许只有上帝听见他说过:能把自己的梦想擎到天堂的高度,靠的是自信的柱子。而这样的柱子,不需太多摆设,一根足够。
(1)按下面的意思把文章分成三段,用“//”标明。
①年轻的设计师设计了只有一根柱子支撑的市政府大厅的方案,遭到了权威人士的反对,他只得增加了四根作为摆设的柱子。
②300年后,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都来观赏这根神奇的柱子。
③设计师名叫克里斯托·莱伊恩,在仅存的一点资料里记录着他的话,一根柱子不是奇迹,而是他对自信心的坚持。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做事时照顾到两方面,使双方都得到好处。( )
②文中形容很少很少。( )
③抄写文章结尾处的红色句子,说说你对它们的理解。
11、生活中的语文
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席卷大地。在疫情面前,没有谁是局外人,有人奔赴一线,有人爱心捐助,还有人以“诗歌”抗击疫情。读下列短诗,完成练习。
17年前
他67岁,
面对非典,
丝毫不惧;
而今,2020年,
他84岁,
面对新冠,再度请缨,
从容便向疫区行。
读了这首诗,我知道“他”是____院士。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
12、 送报的少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 8 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
他就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
“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 5 点钟就起床,每天要为二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少年每天大汗淋淋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 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
7 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 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 5 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转眼到了 8 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
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 8 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 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得不知说什么,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太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本文的主人公是( )。
A.送报少年 B.“我”的儿子 C.“我”
【2】对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送报少年工作很认真负责,对人很有礼貌
B.“我”并不十分了解送报少年的情况
C.送报少年的工作强度大,任务重
【3】“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太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这句话表明送报少年( )。
A.他上学去,不送报的原因
B.他了解爸爸的情况,体贴爱护爸爸
C.他对爸爸身体差的情况十分了解,所以不送报
【4】短文通过_____描写、_____描写、_____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5】文章的题目是“送报少年”,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去写“我”的儿子?
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ー( ),从半空里( )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 )在地下,把腰胯一( ),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捧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人括号里。扑 掀 撺 搭
【2】画线句子中“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写出了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填写武松和大虫的搏斗过程。说说你从武松的“闪、躲”中体会到了什么。
大虫 武松 扑来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躲在一边 虎尾倒竖、剪 → __________ |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武松打虎,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描写大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知识巩固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 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
【1】徒弟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刷子李身上真的是白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刷子李给你留下的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采用什么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生命的药方
德诺10岁那年因为输血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只有大他4岁的艾迪依旧像从前一样跟他玩耍。离德诺家的后院不远,有一条通往大海的小河,河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艾迪告诉德诺,把这些花朵熬成汤,说不定能治好他的病。
德诺喝了艾迪熬的汤,身体并不见好转,谁也不知道他还能活多久。艾迪的妈妈再也不让他去找德诺了,她怕一家人都染上病。但这并不能阻止两个孩子的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艾迪看见杂志上的一则消息,说新奥尔良的费医生找到了能治疗艾滋病的植物,这让他兴奋不已。于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带着德诺,悄悄地踏上了去新奥尔良的路。
他们是沿着那条小河走的。艾迪用木板和轮胎做了一个很结实的船,他们躺在小船上,艾迪告诉德诺,等找到了费医生,他就可以像别人一样快乐地生活了。不知道漂了多远,船进水了,他们不得不改搭顺路汽车。晚上他们就睡在随身带的帐篷里。德诺咳得很厉害,从家里带的药也快吃完了。
距离新奥尔良还有三天的路程,德诺的身体却越来越弱,艾迪不得不放弃了计划,带着他回到了家乡。不久,德诺就住进了医院。艾迪依旧常常去看他,两个好朋友在一起时病房里便充满了快乐。艾迪给那家杂志写了信,希望他们能帮忙找到费医生,却杳无音信。
秋天的一个下午,艾迪在病房陪着德诺。他们又玩装死的游戏,这回德诺却再也没有醒来。那天,艾迪陪着德诺的妈妈回家。艾迪抽泣着说:“我很难过,没能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不,艾迪,你找到了。”她紧紧地搂着艾迪,“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1】“杳无音信”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目“生命的药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件事,表现出了艾迪和德诺的友情。
【4】从文中的哪个句子可以体会到德诺是孤独的?请你把它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艾迪的妈妈再也不让他去找德诺了,她怕一家人都染上病。但这并不能阻止两个孩子的友情。”说说你从这两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先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 ),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哀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词语的序号。
A.汗如雨下B.汗珠滚滚C.汗流浃背D.挥汗如雨
【2】读划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这句话是对沃克医生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沃克医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_________。这句话应该用(______)语气朗读。
【3】对画“﹏﹏”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了沃克医生在手术时十分紧张,不知道自己割了多少刀。
B.写出了手术中动的刀数之多,时间之长。
C.从侧面写出了刘伯承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清醒的头脑。
17、 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
多可爱的一个孩子,虎头虎脑,牵着父亲的手高兴地嚷着,跳着。很多人都为孩子的情绪所感染,长途的劳累在孩子的笑声中慢慢消失。
大家就站在目的地野生动物园的门前,排队购票入内。看到售票窗口的玻璃上写着“成人180元,儿童半票,1.1米以下免票”。
我问站在前面的孩子的父亲:“他有多高?”
孩子的父亲说:“1.3米。”
“那得买半票了。”我说。
孩子的父亲并不做声,队伍慢慢移进窗口,只听到孩子的父亲对孩子说:“进门的时候把身子蹲下来。”
孩子说:“爸爸,你放心,像乘公交车一样是不是?”
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
进门检票了,孩子在进门的一刹那,突然把身子努力地“沉”下来,做出一副十分滑稽的样子,像只小小的唐老鸭移进了大门。
或许人太多了,售票员没有发现这个学鸭子走路的孩子。孩子一进动物园,马上恢复了原样,又蹦蹦跳跳起来。
刹那间,我觉得十分难过,为那个孩子,也为孩子的父亲。为什么呢?在那么多人面前,毫无顾忌又顺理成章的。
孩子蹲下来的不只是身子,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诚实。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含义。
毫无顾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理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划直线的句子分别是孩子的(______)描写和(______)描写,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曲线的句子是父亲的(______)描写,传达出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我”为那个孩子难过是因为(______)
A.那个孩子装成鸭子的样子太可怜了
B.那个孩子丢失了比金钱宝贵的诚实
C.孩子有病,像只唐老鸭一样走路
(2)“我”为那个父亲难过是因为(______)
A.我觉得这个父亲的教育是失败的,使得孩子抛弃了诚实
B.这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强迫孩子像唐老鸭一样走路
C.长途的劳累,使得这个父亲很难受
【4】读完短文,你有什么话想对文中的父亲说吗?
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短文。
童年乐事
我的生活兴趣很广泛,也很平凡。我喜欢热闹,怕寂寞,从小就爱往人群里钻。
记得小时候在北平的夏天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猛一回头,看见黑黝黝的夹竹桃花盆里,小猫正在捉壁虎,不禁吓得呀呀乱叫。但是把板凳往前挪挪,仍然怂恿着大人讲下去。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北平有一种穿街绕巷的唱话匣子的,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是在夏季,每天晚饭后,抹抹嘴,急忙跑到大门外去张望。先是卖晚香玉的来了。用晚香玉串成美丽的大花篮,一根长竹竿上挂着五六只,妇女们喜欢买来挂在卧室里,晚上满室生香。再过一会儿,换电灯泡儿的又过来了。他背着一个匣子,里面是新新旧旧的电灯泡。拿家里断了丝的旧灯泡,贴几个钱,跟他换新的。我一直不明白,他拿了旧灯泡去做什么用。然后,我最盼望的唱话匣子的来了!他背着话匣子(后来改叫留声机,现在要叫电唱机了),提着大喇叭。我看见了,就飞跑进家,一定要求母亲叫他进来。母亲搅不过我,总会依了我。只要母亲一答应,我又拔脚飞跑出去,还没跑出大门就喊:唱话匣子的!别走!别走!
其实那个唱话匣子的,看见我跑进家去,当然就会在门口等着,不得到结果,他是不会走掉的。讲价钱的时候,门口围上一群邻居小朋友,他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讲好价钱进来,围着的人,就会挨挨蹭蹭地跟进来,北平的土话叫做听蹭儿,就是不花钱听戏的意思。
唱话匣子的,把那大喇叭装在话匣子上,然后摆上百代公司的唱片,把弦摇紧,唱片转动了,先是那句开场白:百代公司特请梅兰芳老板唱《宇宙锋》。金刚钻的针头在该退休的唱片上,磨擦出吱吱扭扭的声音,刺刺啦啦地唱起来了,有时像猫叫,有时像破锣。如果碰到新到的唱片,还要加价呢!因为是熟主顾,最后总会饶上一张《洋人大笑》的唱片,还没开转呢,大家就笑了,等到真正洋人大笑时,大伙儿笑得更凶了,乱哄哄的,唱片里,唱片外,笑成一片了。
母亲时代的儿童教育和我们现在不同,妈妈那时候交给张妈一块钱,叫她带我们小孩儿到城南游艺园去,游艺园里面什么娱乐都有,你可以听文明戏,你可以听京戏,也可以去看穿着燕尾服的魔术师变戏法儿,看扎着长辫子的大姑娘唱大鼓,看露天电影……大戏场里是男女分座的,有时观众忽然叫好,原来扔手巾把儿的,正把一束热腾腾的湿毛巾扔到楼上去,扔得美,接得准,难怪要叫好了。大戏总是最后散场,已经夜半,才雇洋车回家。
我所记忆的童年生活,都是热闹而幸福的,是真正的快乐,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快乐。
【1】阅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填入合适的词语。
( )的快乐 ( )的快乐 ( )的快乐
【2】文中写了几件乐事?并简单叙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篇讲“我听鬼故事的”情形,我虽然被鬼故事吓得呀呀乱叫,但为什么还是怂恿着大人讲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少年与镜子
渐渐地少年开始接近那个老人。
站在门口望去,床上的老人像一根枯朽的老松木横卧在阴暗的角落。少年是个很贪玩的孩子,他走进老人的房间不过是想找点好玩的东西,结果他很失望。老人几乎一无所有。就连那个惟一的儿子也是偶尔来看一看。最后少年不得不“相中”了窗子旁那块大镜子。他轻轻把它捧起来。这一切老人当时居然毫无察觉。
少年把大镜子捧到自家的阳台上开始搞他的恶作剧。他用镜子把刺眼的阳光反射到楼下行人的脸上。行人的眼睛被刺花了,开始愤怒地责骂干这事的坏蛋。少年嘻嘻一笑收了镜子藏起来……这个漂亮玩法搞了很多次,直至玩腻为止。
现在少年又开始寻找新的游戏对象了。下楼,又得经过老人的房间。门依旧开着。还没走近他就听见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少年缩了缩身子。走到门口时咳嗽声告一段落,只听老人含混地说了点什么。21·世纪*教育网
阳?光?少年产生了好奇心,倚在门口,不走了。老人感觉到了,尽力提高声音说:
“阳光……”其实声音依旧含混,但少年总算听清了——“阳——光”。少年走进房间。这是二楼,太阳光被对面那幢小楼挡住了,阳光恰好照不进室内。
“孩子,我要……”老人一双千瘪无神的眼睛裂开一道细细的缝隙。
“要阳光,是吗?”少年接下老人的话。
老人点点头。当然这个动作很细微。
“可是,太阳光照不进来啊!”少年为难了,他真想走开,何必讨这个麻烦呢。可是少年还是奇怪地落入了对话的“圈套”。
“镜子。我的镜子没有了。”老人此时说话声音比刚才大些。说完这段很“长”的话后开始剧烈地咳嗽。
说到镜子,少年明白了。他飞快地跑回家把那块镜子从墙角捡起来。他明白老人这块镜子的用途了。
少年调好角度,阳光立即反射进来,照在老人身上,老人竟停止了咳嗽,脸上泛起笑容,堆满皱褶。这样,少年重新产生了摆弄这块镜子的兴趣。太阳不断西移,少年不断挪动镜子的位置和角度。于是阳光一直“照”在老人身上,直到老人安静地睡去。少年很是高兴,可立刻又陷入困顿——这样一会挪动一下终究不是高招啊!
少年想了一夜,他想为此搞个小发明什么的,比如可以叫“人造太阳”。
第二天太阳升起时他想出了办法。他找来了家中所有的镜子,新的旧的,方的圆的……幸好那个爱照镜子爱买镜子的姐姐没有扔掉它们。
那大半天时间里,少年把那些镜子都立在了相应的地方,一直排到阳台上。这期间老人面对阳光始终微笑着。这也许是老人患病以来笑得最多的一次了。
这下好了,老人也有“白天”过了。少年睡了一夜好觉,梦见许多块镜子挂在树枝上,像许多个小太阳。
少年再走进老人的房间时,才知道出事了——所有的镜子都不见了。地上是一块块玻璃碎片。少年这时记起方才走下去的那个人,是老人的儿子吧?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少年发怒了。要不是那人已经不见了,少年对他是绝对不会客气的。现在家中肯定找不到一块镜子了。
少年走进商店,想买一块大镜子,却没有足够的钱。少年在大镜子前徘徊。大约与此同时,在一幢楼内一个老人已经辞世。令老人的儿子及所有人不解的是,那个染上病痛多日的老人居然是微笑着离开人间的。
【1】用几句简练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指出下面各句中引号的不同作用。
A、特定含义 B、特定称为 C、讽刺 D、否定
①最后少年不得不“相中”了窗子旁那块大镜子。( )
②可是少年还是奇怪地落人了对话的“圈套”。( )
③说完这段很“长”的话后开始剧烈地咳嗽。( )
④于是阳光一直“照”在老人身上。( )
⑤少年想了一夜,他想为此搞个小发明什么的,比如可以叫“人造太阳”。( )
⑥这下好了,老人也有“白天”过了。( )
【3】“少年睡了一夜好觉,梦见许多块镜子挂在树枝上,像许多个小太阳。”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
【4】 “令老人的儿子及所有人不解的是,那个染上病痛多日的老人居然是微笑着离开人间的。”老人为什么是微笑着离开人间的?老人的儿子及所有人为什么不解?
________
20、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鲁肃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
鲁肃说都是诸葛亮自找的,鲁肃帮不了他的忙。
(1)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____________
(2)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____________
21、句子花园
1.我承认自己佩服骆驼的沉稳性格。(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身体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骆驼咀嚼。(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不会忘记。(改成反问句)
(7)这幅画很美。(改成感叹句)
(8)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缩写句子)
23、习作
请以“我希望有这样一位 ”为题写一篇习作,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