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所有人都不明白严监生的意思,只有赵氏知道。
B.《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C.我们要认真找出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D.所有人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严监生伸出的那两根手指。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肥沃(wò) 吭声(kēnɡ) 难堪(shèn) 绷紧(pénɡ)
B.筹备(shòu) 矜持(jīn) 俘虏(fú) 手镯(zhuó)
C.企业(qǐ) 彼此(bǐ) 船坞(wù) 拟定(nǐ)
D.特殊(chū) 踌躇(zhù) 赴宴(fù) 黯然(àn)
3、下列词语按顺序填入句子中正确的一组是( )
足球赛一开始,红队就发起( )的进攻,蓝队稳固防守,双方都毫不示弱。比赛十分( )。忽然,球急速飞向蓝队的球门,我的心( )地跳动起来。
A. 猛烈 激烈 剧烈 B. 剧烈 猛烈 激烈 C. 激烈 浓烈 猛烈
D. 激烈 热烈 剧烈
4、形近字组词。
锦(_______)暇(_______)艇(_______)艄(_______)舱(_______)
棉(_______)假(_______)挺(_______)梢(_______)船(_______)
姆(_______)祷(_______)板(_______)致(_______)迸(_______)
海(_______)铸(_______)扳(_______)侄(_______)拼(_______)
5、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空。(填字母)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旧(舅)
B.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咸菜烧豆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动(冻)了
E.梁山泊军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学奖,如今他已是________。
(2)他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老师批评,父母责骂,他仍是________。
(3)明明周末和爸爸下棋,他一次也没赢,他不好意思地说:“我今天真是________。”
6、给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男 ________ ________ 主 ________________
隹 ________ ________ 旨 ________________
匡 ________ ________ 坐 ________________
7、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描写动态的词是________,描写静态的词是__________,写出了牧场______________。
8、知识积累
1.语文是一首曲,曲中有宋代_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希望南宋朝廷的军队能够尽快收复失地,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语文是一段情,《从军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守边战士的英勇无畏和爱国之情。语文是一幅画,《村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到牧童归来的悠闲。
2.本学期,我们初步接触了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豹子头”是_____,“智多星”是______,关于他的歇后语有:______他们都是《______》里的英雄好汉;“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出自《________》,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少年与镜子
渐渐地少年开始接近那个老人。
站在门口望去,床上的老人像一根枯朽的老松木横卧在阴暗的角落。少年是个很贪玩的孩子,他走进老人的房间不过是想找点好玩的东西,结果他很失望。老人几乎一无所有。就连那个惟一的儿子也是偶尔来看一看。最后少年不得不“相中”了窗子旁那块大镜子。他轻轻把它捧起来。这一切老人当时居然毫无察觉。
少年把大镜子捧到自家的阳台上开始搞他的恶作剧。他用镜子把刺眼的阳光反射到楼下行人的脸上。行人的眼睛被刺花了,开始愤怒地责骂干这事的坏蛋。少年嘻嘻一笑收了镜子藏起来……这个漂亮玩法搞了很多次,直至玩腻为止。
现在少年又开始寻找新的游戏对象了。下楼,又得经过老人的房间。门依旧开着。还没走近他就听见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少年缩了缩身子。走到门口时咳嗽声告一段落,只听老人含混地说了点什么。21·世纪*教育网
阳?光?少年产生了好奇心,倚在门口,不走了。老人感觉到了,尽力提高声音说:
“阳光……”其实声音依旧含混,但少年总算听清了——“阳——光”。少年走进房间。这是二楼,太阳光被对面那幢小楼挡住了,阳光恰好照不进室内。
“孩子,我要……”老人一双千瘪无神的眼睛裂开一道细细的缝隙。
“要阳光,是吗?”少年接下老人的话。
老人点点头。当然这个动作很细微。
“可是,太阳光照不进来啊!”少年为难了,他真想走开,何必讨这个麻烦呢。可是少年还是奇怪地落入了对话的“圈套”。
“镜子。我的镜子没有了。”老人此时说话声音比刚才大些。说完这段很“长”的话后开始剧烈地咳嗽。
说到镜子,少年明白了。他飞快地跑回家把那块镜子从墙角捡起来。他明白老人这块镜子的用途了。
少年调好角度,阳光立即反射进来,照在老人身上,老人竟停止了咳嗽,脸上泛起笑容,堆满皱褶。这样,少年重新产生了摆弄这块镜子的兴趣。太阳不断西移,少年不断挪动镜子的位置和角度。于是阳光一直“照”在老人身上,直到老人安静地睡去。少年很是高兴,可立刻又陷入困顿——这样一会挪动一下终究不是高招啊!
少年想了一夜,他想为此搞个小发明什么的,比如可以叫“人造太阳”。
第二天太阳升起时他想出了办法。他找来了家中所有的镜子,新的旧的,方的圆的……幸好那个爱照镜子爱买镜子的姐姐没有扔掉它们。
那大半天时间里,少年把那些镜子都立在了相应的地方,一直排到阳台上。这期间老人面对阳光始终微笑着。这也许是老人患病以来笑得最多的一次了。
这下好了,老人也有“白天”过了。少年睡了一夜好觉,梦见许多块镜子挂在树枝上,像许多个小太阳。
少年再走进老人的房间时,才知道出事了——所有的镜子都不见了。地上是一块块玻璃碎片。少年这时记起方才走下去的那个人,是老人的儿子吧?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少年发怒了。要不是那人已经不见了,少年对他是绝对不会客气的。现在家中肯定找不到一块镜子了。
少年走进商店,想买一块大镜子,却没有足够的钱。少年在大镜子前徘徊。大约与此同时,在一幢楼内一个老人已经辞世。令老人的儿子及所有人不解的是,那个染上病痛多日的老人居然是微笑着离开人间的。
【1】用几句简练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指出下面各句中引号的不同作用。
A、特定含义 B、特定称为 C、讽刺 D、否定
①最后少年不得不“相中”了窗子旁那块大镜子。( )
②可是少年还是奇怪地落人了对话的“圈套”。( )
③说完这段很“长”的话后开始剧烈地咳嗽。( )
④于是阳光一直“照”在老人身上。( )
⑤少年想了一夜,他想为此搞个小发明什么的,比如可以叫“人造太阳”。( )
⑥这下好了,老人也有“白天”过了。( )
【3】“少年睡了一夜好觉,梦见许多块镜子挂在树枝上,像许多个小太阳。”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
【4】 “令老人的儿子及所有人不解的是,那个染上病痛多日的老人居然是微笑着离开人间的。”老人为什么是微笑着离开人间的?老人的儿子及所有人为什么不解?
________
10、阅读理解。
五瓣儿丁香
长期以来,一直惦念着丁香。听人说,若能在结着多如云霞的四瓣儿丁香树上找出一朵五瓣儿丁香,就会得到好运和幸福。
同病室的几个病友几乎每天傍晚都去医院的后山坡上探看丁香,带回来的消息一天比一天惹人心动:“冒出新绿了”,“生出了嫩叶了”,“结花蕾了”,……可我们仍然嫌慢,埋怨丁香的疏懒乏情。
昨天晚饭后,她们又结伴去了,留下我一个。看看自己仍打着石膏的腿,再看看白色的病床,白色的墙壁,仿佛一切都变得苍白起来。心想:这条伤腿一定害我误了花期,不能去找五瓣儿丁香,寻不着它,那么好运和幸福也就与我无缘了。结果自己把心情弄得灰灰的。
他们回来了,个个兴高采烈。争着向我炫耀她们的“幸福”——五瓣儿丁香,有白色的,紫色的,小小花朵很是美丽,花瓣儿更是精致、娇巧、细柔。她们有人要分我一朵,而我也十二分想拥有它,可我还听人说:“别人送的五瓣儿丁香不具有神奇的魔力。”于是我谢绝了她们的好意。看着她们都如同真寻得幸福一般的喜悦,我的心羡慕得有点发痒。
晚上我早早蒙上被,除了想找一朵五瓣儿丁香,好像别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人有时会有一些非常非常小的希望。这个希望太稀奇,太向往,我甚至做了一个梦:我的腿好了。来到一个好大的丁香园里找五瓣儿丁香,可到处都是四个瓣儿的,无论我如何努力,也没有找出一朵神秘的五瓣儿丁香。
感觉天亮了,懒懒地也不肯睁开眼睛,心中仍存着没有五瓣儿丁香的遗憾。做晨检的护士来了,问我:“别的人都去哪儿了?”我这才发现她们一个都不在。大概是因为太兴奋睡不着而早早地跑出去疯闹吧,疾病竟使我变得有点嫉妒她们了。
门轻轻地推开了。只见她们个个手里拿着一大束丁香,原来她们一大早去替我折花了。她们把花递给我:“快找你的五瓣儿丁香吧!”我一时语塞,为她们的热情、真诚所感动,懊悔刚才对她们的嫉妒……顿时,我感到自己整个儿沐浴在友爱结成的温馨之中。
我细心地从她们采摘来的一束束丁香花中,找到了一朵白色的五瓣儿丁香,而我更在她们中间找到真正意义上的五瓣儿丁香……好运、温暖和幸福。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惦念(______) 炫耀(_____)
【2】五瓣儿丁香颜色有________、________。花瓣儿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五瓣儿丁香的真正含义是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3】“疾病竟使我变得有点嫉妒她们了”句中嫉妒她们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这样急切地想找到“五瓣儿丁香”?
________
11、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没有喝彩的工作
一天放学后,我从学校跑出来,流着泪伤心地回家了。
妈妈见我这样,很惊奇,关心地问我:“为什么这样伤心?”“我想做的事情,老师不让我做!”我一边抹眼泪,一边鸣咽着说。“到底怎么回事?”妈妈温和地问我。我委屈地说:“学校要开家长会要演话剧……老师这次不选我当主角,却让我在后台工作!那王小虎反而成了主角。”
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戴的手表明明你看这手表上都有什么东西妈妈一边擦干我的眼泪一边问我那是一块玻璃两只指针我回答妈妈摘下手表,把表壳打开,又问我:“你看到了什么?”我说:“那是小齿轮和螺丝。”妈妈说:“外面的表针要走得准,全靠里面这些小齿轮和螺丝,还有那些看不见的部分。”妈妈停了一会儿,又望着我,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没有喝彩的工作,却是重要的工作,而且是不能没有的。”
我忽然明白了,心里便觉得轻松、快活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难过一( )沉重一( )
2.从短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近义词。
惊讶一( )意味深长一( )
3.给第三自然段缺标点的句子加标点。
4.这篇短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5.第二天到学校,“我”会怎么做?
12、延伸阅读
身陷囹圄,宁死不屈
①1935年1月中旬,为接应红十军团主力部队,方志敏毅然重返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
②1月29日,方志敏被俘。
③一天晚饭后,敌人的一位军官亲自提审方志敏。他推心置腹似的对方志敏说:“方先生,我忠告你,你们已经一败涂地,你又何必钻牛角尖?像你这样杰出的人才,国民党会给你高官厚禄的。”
④方志敏打断他的话,说:“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将功名利禄视为粪土。”
⑤“方先生,信仰要实现得几百年。何必当傻子,识时务者为俊杰。”
⑥方志敏站起身来厉声说道:“革命者宁可被敌人残杀,也绝不投降,要我屈膝投降,休想!”
⑦劝降不成,敌人没有马上将方志敏处死,而是把他转入所谓的“优待号”房,幻想以此来“感化”方志敏。
⑧方志敏针对敌人想从他身上得到革命根据地情况的心理,将计就计向他们提出要纸和笔写东西。敌人一听方志敏要写东西,喜出望外,以为方志敏真的要写“口供”呢,所以赶紧准备纸和笔。
⑨就这样,在遭受囚禁的几个月中,方志敏以对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在牢房里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十几万字的壮美篇章,展示了他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不屈的革命意志。,对于宁死不屈的方志敏,敌人已无计可施,秘密下了处决令。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市下沙窝为国捐躯,年仅36岁。
【1】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主要讲了他被俘之后,__________,最后为国捐躯的故事。
【2】第④自然段中的“将功名利禄视为粪土”中的“功名利禄”指的是_____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方志敏( )的品质。
A.刚正不阿 B.艰苦朴素 C.自强不息
【3】为了让方志敏归顺国民党,国民党使用的手段有哪些?在正确的后面打“√”。
(1)利用高官厚禄来引诱他。( )
(2)将方志敏转入所谓的“优待号”房,打算以此来“感化”他。( )
(3)无计可施,秘密处决了他。( )
【4】从方志敏以身殉国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他有哪些可贵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①我国明朝的李时珍(1518-1593),是世界上伟大的药学家。他的名著《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 892种,附方11 096则,先后被译成英、法、俄、德、日、拉丁等10余种文字,成为国际一致推崇和引用的主要药典。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李时珍的学术见解是高超的,他的分类方法很符合现代的科学原则。该书于1596年问世,比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自然系统》要早一个多世纪。
②李时珍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固然由于他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搜罗百氏”,旁征博引,参考八百余家;更主要的,还在于他忠心为百姓服务的精神。他认识到这项工作对百姓有利,因而用了近30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在写作过程中,他不辞辛苦,深入实际,“访采四方”,先后到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收集标本与药材。他治学态度严谨,一丝不苟。例如,为了证实前人所说“穿山甲诱蚁而食”,便亲自动手,解剖穿山甲,结论是:“腹内脏腑俱全,而胃独大,常吐舌,诱蚁食之,曾剖其胃,约蚁升许也。”
③李时珍写《蕲蛇传》,也是一个有益的故事。他父亲李言闻,研究了蕲州的特产艾叶,写成了《蕲艾传》,他读后很受启发,便决心写一本《蕲蛇传》,开始他只是从蛇贩子那里观察白花蛇,有人告诉他,这不是真正的蕲州蛇,真蕲蛇“其走如飞,牙利而毒”,人被咬后迅速致死,是当时皇帝指定进贡的制药珍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时珍不顾危险,几次爬上龙峰山去观察蕲蛇,目睹了它吃石南藤及被捕的情形,了解了它形体与习性上的特点,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李时珍很重视这种研究方法,认为这样可以“一一采视,颇得其真”。
【1】第①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_____________
(2)李时珍不顾危险,……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
_____________
【3】解释第③段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含意,并说说它体现了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
【4】文中②③两段中的划线句均引用了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经典语句,请你分析引用这些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为你,我说过多少额三倒四的话
①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你跟我说的好多话,听起来都是自相矛盾的。”
②我愣了一下。是这样吗?怎么会是这样?
③嗯,好好想一想,为你,我竟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
④我说:“你要多吃一些啊!”我又说:你可别吃得太多啊!”总希望让你吃遍世上珍馐,又( )你不懂得节制,吃坏了身型吃坏了胃。出差的时候,习惯带一些当地小吃回来,哪怕你在万里之外,哪怕你半年之后才能回家那也要放在冰箱里,等你回来吃;而当你父亲不断地往你碗里放红烧肉时,我竟会抢过来一些()道:“别给他那么多!”
⑤我说:“你要快点走啊,千万别迟到!”我又说:“__________”希望你永远不是那个在安静的教室外面嗫嚅着喊“报告——”的孩子,希望你无论与谁和约都永远先一步到达。但是一旦你从我的视野消失,我就开始用种种可怕的虚拟场景吓唬自己,担心你遇到粗心的司机乱开车,担心你只顾埋头赶路没注意到前面的一道沟坎。我派自己的心追踪你,告诉你:“孩子,别急,慢慢走。”
⑥我说:“衣服嘛,没必要太讲完,能遮羞避寒就可以了。”我又说:“买衣服,别将就,好衣服能带来好心情。”我读大三那年,曾经被一条骄矜地挂在“人民商场”的天价咖啡色裤子折磨得寝食难安……我好怕那样的( )也会来折磨你。我说:“没出息的人才会甘当衣服的奴隶。”可是,当我看到你检徐磊哥哥的旧衣服穿也欢天喜地时,又忍不住为你( )起来。当你在异地求学时,我嘱咐你要学会逛服装店,为自己挑几件像样的应季服装。不料,你竟学着我的腔调说:“没出息的人才会甘当衣服的奴隶。”
⑦我说:“孩子,你能飞多远就飞多远吧!”我又说:“还有什么比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更重要的呢?”我曾嘲笑一个接了母亲班的女孩,说她们母女在单位的公共浴室里互相搓背的画面简直是一道独特的凡间风景。我愿意看你远走高飞,不愿意让你始终窝在这座你出生的城市里。但当你独自沐浴了六载欧罗巴的阳光,当你如愿以偿地拥有了一顶博士帽,我却频频梦见你回家,在梦里,我清清楚楚地听见你说:“妈妈,我已厌倦漂泊。”我也清清楚楚地听见自己说:“孩子,回来吧,回来了我带你去吃涮羊肉!”
…………
⑧不曾被矛盾重重的想法折磨过的心,不是母亲的心。因为爱得太深,所以才会昧,才会惑,才会颠三倒四,才会出尔反尔。孩子,你可知道?当你走得太快,我祈盼着用爱截住你;当你走得太慢,我祈盼着用爱驱赶你。所以,无论我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无论这些话让你觉得多么无所适从,我都希望你懂得我说这些话的出发点与归宿。
【1】文中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怨责 担心 委屈 不安
B.担心 怨责 不安 委屈
C.担心 怨责 委屈 不安
D.怨责 担心 不安 委屈
【2】根据语境,在文中第⑤自然段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3】从全文看,母亲有哪些颠三倒四的具体表现?至少举出其中的三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第⑦自然段中,使用了两个加点词语“清清楚楚”,突出了母亲盼望和儿子团聚的殷切心情,表达了母亲的爱子情深。______
(2)第⑥自然段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那条裤子的昂费,表现了“我”对那条裤子的向往与渴望,更能突出母亲对儿子关心疼爱的细腻情感。______
【5】文中母亲看似矛盾的话语其实蕴藏着深厚的母爱,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母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神机妙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
【2】画“ ”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_的作用。《三国演义》一书中还有“________”的故事同样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段是围绕哪两句话写的?用“____”画出来。如果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选段的内容,最合适的是“_______”。
【2】文中描写祖父园子里的很多景物,目的是说明( )
A.祖父的园子里很乱
B.祖父的园子没人管
C.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快乐的
D.祖父不勤快,任由它们玩耍
【3】读选段,完成练习。
17、阅读《再见了,亲人》选段,回答问题。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嫂”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除部首外有________笔。
【2】在文中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坎坷________ 明白________ 价值________ 情深意重________
【3】用横线在文中划出反问句。
把它改写成陈述句是________
【4】“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说明________
【5】“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请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风呼啸起来,像千军万马奔腾而至。于是,穗头已经发黄的草上掀起一阵波浪,草梗闪出银白色的光亮。偶尔,天边也会出现一根细小的像桅杆似的东西,走近了才发现那原来是穿着高粱红长袍骑在马上的牧民手中的杆子,它是用来套马的。看到马背上牧民的雄姿,我心里油然生起敬慕之感。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风呼啸起来,像千军万马奔腾而至。”这句话把呼啸的风比作奔腾而至的( ),突出了风的( )。这句话除了运用了比喻外还运用了( )修辞手法。
2.请你再找出一个比喻句,并说出本体和喻体。
3.作者对牧民是一种什么感受?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偶尔——( )
细小——( )
敬慕——( )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dī tí)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迅 讯)赶到。支队
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愤 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lěi lèi)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1】在文中括号里,用“√”标出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刻( ) 强烈( ) 激战( ) 干脆( )
【3】“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句话是由顾宪成的“ , ; , 。改编的”
【4】用“ ”画出最能体现战士们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的句子。
【5】以“当长江大堤遇险时”领起,写一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射门进球对球迷来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改成反问句)
(2)晏子对楚王说:“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改成转述句)
(3)用三个恰当的关联词,分别将下列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①人们保护环境。 ②能避免一些灾难的发生。
(4)田野边,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不停地摇摆。(写成拟人句)
(5)工人高高地举起汽油灯,逐一介绍着洞内形状各异的景物。(缩写句子)
(6)老爷爷讲故事。(把句子扩写具体)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8)“风一更,雪一更, 。 。”
“水有源,故 ;木有根,故 。”(补充完整)
21、按要求写句子。
①电话是现代通话的一个工具,联系工作办点儿事都比较方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话人人都会打。(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打电话啰唆误了自己的事。打电话啰唆耽误了别人的时间。(用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写作
翻阅影集、日记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时刻、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这次习作,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要求:题目自拟。 把事情写具体完整,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或学校、班级。注意表达要清楚,语句要通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