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汕头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这个实验真有趣,随着不停地jiǎo bàn______,水慢慢变红了。

    (2)要是我的船在那儿qīng fù______,该怎么办呢?

    (3)我和父亲暂时躲在一间pì jìng______的小屋里,以duǒ bì______宪兵的sōu bǔ______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答题。

    不知所(   )   惊心动(   ) (   )达乐观 千(   )一发

    天(   )海角   )不经心   (   )直气壮   )而不舍

    依次写出第一行词语的近义词:  

    依次写出第二行词语的反义词:  

  • 3、精彩回放。(9分)

    (1)在默默里算着, ,我的日子里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2)《十六年前的回忆》回忆了李大钊   的全过程,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按  

    的顺序记叙的。

    (3)借问酒家何处有,  

    (4) ,观千剑而后识器。

     

  • 4、巧填关联词。

    花( )多,( )没有奇花异草。

     

  • 5、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杆________   俏________   拢________

    ________   秆________   悄________   笼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写出下列词的意思。

    (1)等闲:________________  (2)浑:________________

    (3)清白:________________

    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灰的前身——石灰岩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岩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这表现了石灰岩的____________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体现出的石灰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精神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灰吟》是一首(  )

    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4《石灰吟》一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______,是由兰芽、溪水、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构成的。

    2黄鸡的本意是____________,诗中是指____________

    3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山林寂静。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著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所积累的古诗词的名句中,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意思相反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文在线。(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词语解释。

    朝雨:___________ 浥:_______________

    故人:____________

    【2】诗歌的前两句用______________点明离别的时间是_________,离别的地点是_______,作者短短两句就把平常景物点染的风景如画了。

    【3】写出最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充分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

    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 简单)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镭问世已经十八年了,它当初的身价曾高达每克75万法郎。美国记者由此(判断 推断),仅凭专利技术,应该早使眼前这位夫人富甲一方了。

    但事实上,居里夫妇也正是在十八年前放弃了他们的专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有,一克镭,以便我的研究。可十八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既感到惊讶又非常不平静。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困顿至此!她立即飞回美国,打听出一克镭在美国当时的市价是十万美元,便先找了十个女百万富翁,以为同是女人又有钱,她们肯定会解囊相助,万万没有想到却碰了壁。这使麦隆内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更是一场(呼吁 呼喊)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最终获得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赠的一克镭赠予居里夫人。

    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的家乡——波兰华沙创建一个镭研究院治疗癌症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为她捐献了第二克镭。

    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都解决了吗?居里夫人在后来的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卫 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1】用“\”画去文中的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联系短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富甲一方: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囊相助: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认为居里夫人早就富甲一方的原因是什么?请在文中用“﹏﹏﹏”画出。

    【4】“居里夫妇也正是在十八年前放弃了他们的专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一句体现了居里夫妇___________的精神。

    【5】“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既感到惊讶又非常不平静。”你如何理解“惊讶”和“不平静”?

    (1)惊讶: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平静:___________________

    【6】居里夫人醉心于科学研究及其大公无私的品质令人无比敬佩,你想怎样赞美这位美丽的女科学家?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花的启示

    ①在我家的小院里,种着两种花:牵牛花和郁春棒。这是两种不同品格的花。

    ②牵牛花一向是把根埋在土里,自己依靠着葡萄架向上爬,那纤细而瘫软的身体是那样(薄弱 柔弱 脆弱),仿佛一阵轻风就能吹倒似的;而那郁春棒总是把根深深扎在所在的土壤里,依靠自己吸收的养料,在狂风暴雨的侵袭下,顽强地生长着。

    ③春暖花开的季节,牵牛花开出这一朵朵镶着五颜六色花边、色彩艳丽的花朵,它躺在毛茸茸的叶子上,吹着喇叭(夸耀 夸奖)着自己的美貌。在又大又圆的绿洲中郁春棒也(张开  托出)一朵朵水灵灵的白花。白花绿叶,格外淡雅,但它并没有为此而飘飘然,只是默默地散发着浓郁的清香。这香气令人欲醉,招惹蜂飞蝶舞。

    ④一进入金色的秋天,牵牛花早已枯黄的叶子纷纷凋零,花蕾也渐渐枯萎,最后只结下几粒(干枯 干瘪)的种子就死了;郁春棒也脱去翠绿的外衣,只留下几根一寸来长的茎露出地面,待到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就又(破 出)土萌发。

    ⑤在社会上,有的人软弱而肤浅,有的人扎实而坚强;有的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居功自傲到处炫耀,有的人默默无闻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从不向人夸耀;有的人遇到困难就畏首畏尾,垂头丧气,有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勇往直前,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⑥花是没有思维能力的,它只能按照自己的本性生存于世,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他会决定自己怎能样做人。

    ⑦亲爱的朋友,你喜欢哪种人,究竟做哪种人呢?

    【1】从文中括号里各选取一处最合适的词,用横线标出。

    【2】从文中找出下面几个词语的反义词,对应写在下面:

    扎实——_______  坚强——________  勇往直前——__________

    【3】判断一下,下面对句子“牵牛花开出了一朵朵镶着五颜六色花边、色彩艳丽的花朵”的缩句练习中,哪一句最合适,在句后括号中用“√”表示出来。

    ①牵牛花开出了一朵朵花。(  

    ②牵牛花开花。(   

    ③开出花。(   

    【4】判断下面二组句子,每组句子中哪一种是最为正确的、全面的,在句子后面括号里用“√”表示出来。

    ①a.文中写了郁金棒两个特点:一是扎根深,自己吸取养料顽强生长;二是并不炫耀自己,只是默默地发出浓香。( )

    b.文中写了郁金棒三个特点,一是扎根深,自己吸取养料顽强生长;二是并不炫耀自己,只是默默地散发着浓香;三是秋天留下茎,春天再萌发。( )

    ②a.文章的中心是借花喻人,赞扬了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人;批判了有了成绩喜欢炫耀自己、遇到困难又畏缩不前的人。( )

    b.文章的中心是着重赞扬了郁春棒,批判了牵牛花。( )

    【5】请你简要回答文章结尾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但我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并且一天一天过下去。根据我的估算,我是在9月30日登上了这个荒无人烟的岛。当时正是秋分前后,太阳正好在我的头顶上,所以我估算自己是在北纬9度22分的地方。

    在岛上待了十一二天以后,我忽然想到,由于没有本子、笔和墨水,我将没法估算日子,甚至分不清休息日和工作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用刀子在一根大木杆上刻了一些字,并把它做成一个大十字架,竖在我第一次登岸的地方,上面刻着:“1659年9月30日,我在这里登岸。”在这根方木杆的侧面,我每天用刀子刻一道痕,每第七道刻痕比其他的长一倍,每月第一天的刻痕再长一倍,这样,我就有了日历。

    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有几件虽然不值什么钱,对我来说却很有用。比如笔、墨水,还有纸,在船长、大副、炮手和木匠保管的物品中找到的几个包裹、三四个罗盘、几台数学仪器,还有日晷、望远镜、地图和航海类的书籍。我把它们一股脑儿堆在一起,以备不时之需。

    1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1)听到从来没有听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______

    (2)形容一个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______

    2“根据我的估算,我是在9月30日登上了这个荒无人烟的岛。”这个“估算”能否换成“计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鲁滨逊”的______描写,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

    4“我”把笔、墨水、纸、罗盘等一股脑儿堆在一起,不管有没有用,体现了________

    5联系全文,你认为鲁滨逊活下去有没有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5月20日是全国学生营养日,江苏省疾控中心发布了中小学生膳食指南,为了便于学生家长记住平衡膳食的原则,可采用“十个拳头原则”来理解。

    所谓“十个拳头原则”,就是我们把每天的进食总量概括为“十个拳头”,用自己的拳头作为“衡量工具”,来估计一日三餐的合理进食量。一个拳头大小的生食物大约150克,家长可对照说明来粗略估计孩子每天各类食物进食量的比例。

    材料二:

    每天“十个拳头原则”

    不超过:

    一个拳头大小的肉类(包括鱼、禽、肉、蛋)

    相当于:

    主食(包括米面、粗粮、杂豆和薯类等)

    要保证:

    豆、奶制品(各种豆制品、奶制品)

    不少于:

    蔬菜和水果

    【1】“一个拳头大小的生食物大约150克,家长可对照说明来粗略估计孩子每天各类食物进食量的比例。”句中“大约”“粗略”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十个拳头原则”告诉我们,中小学生每天进食的肉类一般不超过150克。

    B.“十个拳头原则”告诉我们,中小学生每天进食的主食大约在300克左右。

    C.“十个拳头原则”告诉我们,中小学生每天进食蔬菜和水果的量是最大的。

    D.“十个拳头原则”告诉我们,每天进食主食与肉类的数量都是基本相等的。

    【3】如果你是小小营养师,你会如何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父亲的打与不打

    小时候,宁涛是个调皮的孩子,爬树掏鸟蛋,下河摸虾,不是把裤子撕开一条口子,就是把衣服挂个洞,父亲见了,却从不打他,而是笑呵呵地跟他的母亲解释:“孩子嘛,都这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可有一次,宁涛偷了邻居的五块钱。五块钱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父亲知道后,把他用皮带捆在树上,狠狠地抽了好几鞭。边抽边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我看你还敢不敢偷,下次再偷,我剁了你的手!”那一次,他被打得皮开肉绽,母亲看了极其心疼,说父亲下手太狠,和父亲吵了一架后回娘家了。那一次,父亲破天荒地没有去外婆家接他们,他这才意识到偷是让父亲最痛恨的事情。他再也不敢偷了,他怕说到做到的父亲真砍了他的手。

    九岁的时候,宁涛带6岁的弟弟去外婆家,刚好那天村里放电影,他带弟弟去看电影,电影看到一半,宁涛出去上厕所,结果回来的时候没有看见弟弟,当时,他猜想弟弟可能是跟着熟人回家了吧,便没有放在心上。直到他回到家,没有看见弟弟,他才慌了神。全家人奋力寻找,也没找到弟弟。——闯下这么大的祸,父亲肯定会狠狠地打他一顿吧,可是,父亲却一句话也没有说。之后,弟弟就像一根刺,梗在宁涛的喉咙里,他不提起,父母也不提起。但他知道,父母都想念弟弟,特别是年纪越来越大,对弟弟的思念与日俱增。但父母从来没有责怪他。他其实很希望父亲打他一顿,哪怕是狠狠地打他一顿,他也不会怨父亲一丝一毫。

    在弟弟失踪后的第26年,宁涛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寻人节目,才又燃起了一丝希望。通过央视节目组的多方寻找,他终于找到失散26年的弟弟。那一刻,他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节目现场,父亲老泪纵横。主持人问他的父亲:“弟弟丢了,你打了哥哥没有?”父亲坚定地答:“没有。”主持人问为什么没有。父亲说:“弟弟丢了,他心里已经很自责了,我们已经丢了一个小孩了,我们得把爱加倍地放到哥哥身上。”

    那一刻,宁涛泪流满面。父亲的打与不打,都是因为爱他。父亲的打,是因为怕儿子染上恶习,走上不正当的道路;而父亲不打他,是因为怕儿子心理负担过重,希望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1文章是按________顺序来叙述的。(    

    A. 空间   B. 时间   C. 事情发展

    2文章围绕父亲的“打”与“不打”来叙述,这样的写法是(    

    A. 正反对比     B. 前后对比    C. 前后照应

    3简要概括文章所叙述的父亲“打”与“不打”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三件事中,作者详写的是哪一件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刻画父亲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而第4自然段则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_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宁涛是一个________的人。

    6读了这篇文章,对照文中父亲的教育方式,你想对你的家长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语段赏析

      飞船外,闪烁的繁星明亮而温暖。远远望去,地球蓝白相间,晶莹透亮,那么美丽,那么可爱。

      “神舟”五号在太空飞行了21小时,绕地球14圈,巡天60多万公里。16日早晨,飞船按预定计划离开轨道,开始返回地球,飞船宛如一位天庭的仙女,急切地投向地球的怀抱。进入内蒙古上空后,飞船张开巨大的降落伞,平稳着陆。杨利伟叔叔微笑着走下飞船,向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我们的飞船回来啦!”神州大地沸腾了。

    1从短文中找一句比喻句写下来,这句是把            比作               

                                                                                

    2从太空看地球,地球的样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一词我体会到飞船平稳着陆后的场面非常热闹,非常壮观。

    4如果你当时在迎接杨利伟的队伍中,你会对杨利伟叔叔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刘波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3)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 17、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老农打死了狼。

      老农把狼打死了

    1.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纤绳勒红了红衣少年的肩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红军夺下了泸定桥。 泸定桥被红军夺下了。

      3.巨浪磨圆了岸边的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恶的草地吞没了老同志的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6分)

    缩句: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

     

    改成夸张句:这里真安静啊!

     

    改为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

    (1)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

    (1)既然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劝阻呢?

     

     

    (2)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当事者往往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诗人苏轼在《 》中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5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