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要求写句子。
(1)给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________老师只说了一句简短的话,________这句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2)把句子补充完整。
因为只有一个地球,________
(3)用夸张的手法写一句描写天气寒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内容、仿照格式写句子。
A.周末,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 ,
有欢快歌唱的小鸟 , 有________,
有________……
B.成功要用理想去引路,要用创造去开拓,要用汗水去浇灌。 友谊要用真诚去播种,要用________,要用________ 。
(6)据天气预报,明天将有寒流过境,我市平均气温会下降十度左右。如果你此时要给住在市郊的奶奶打电话,你应该怎么说?请把要说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发(_____)图强 坚持不(_____) 群(_____)群力 司空见(_____)
革故(_____)新 见微知(_____) 无(_____)无故 独出心(_____)
1.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是一种(_____________)的自然现象。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有(______________),知识才能不断丰富起来。
3、写出下面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____)
2.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____)
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____)
4.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____)
4、形近字组词。
沾________ 倦________ 增________ 偶________ 演________
粘________ 港________ 赠________ 遇________ 寅________
5、诗句填空。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快乐阅读。
石灰吟
,烈火焚烧若等闲。
,要留清白在人间。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词语。
(1)等闲:_________________
(2)清白: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古诗内容,用适当的关联词将句子连接起来。
_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4】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之情。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3】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_。
【4】“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__________风光。 ( )
A.动静结合 早春 B.动静结合 晚春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读划横线的句子,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词人游蕲水__________(填地名)时所作。
【2】对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七字既点出了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
B.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
C.“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沉郁、悲凉的羁旅之情。
D.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
【3】______________这几句中,我们能体会到词人苏轼不服老、乐观奋发的精神。
9、课外阅读。
美丽的邂逅
①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
②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
③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26”。整本书除了书脊上下两端有些微的破损,没折叠,没涂画,像新的一样。
④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者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
⑤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⑥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十多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这个叫慧的女孩也应该不再年轻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许被折断了翅膀,在生活的磨砺中,原本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和浮躁?
⑦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一本写着藏书人名字却被遗弃的好书,一段人生和当今文学的现状,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有多少人还会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有多少人还会孜孜以求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陵十二钗?
⑧这时候,我耳畔想起来了温总理感人肺腑的声音:“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⑨那个深秋雨后的傍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暖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甚至宁愿我没有得到这一本书,宁愿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慧的书架慧的心中……
(作者:朱东锷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⑥段,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句以两个“宁愿”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现代文阅读
①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涡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有所______,有所______,有所______。
②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______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______发现真理。
③当然,见微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______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请将“成就”、“创造”、“发明”、“发现”填入第①段的横线上,使句子合理、通顺。
【2】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关联词语写一个句子。
关联词:________
造句:________
【3】“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句话是( )说的。
A. 陈景润 B. 郭沫若 C. 华罗庚
【4】“见微知著”的意思是:________
【5】读文中划线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11、课内阅读。(18分)
在(逃去 离去 走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踌躇 徘徊 犹豫)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______________,被微风吹散了,______________,被初阳_____________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请在括号内恰当的词语上打“√”。(2分)
(2)请按原文在横线上补写内容。(3分)
(3)画“ ”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2分)
A.排比 B.反问 C.设问
(4)将画“____”的句子改成陈述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段话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飓风:自然的暴力
材料一 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不过是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国家的人用了不同的名字而已。在北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到格林尼治子午线的海洋上生成的气旋称之为飓风,而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之为台风。一般来说,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风速达到每小时120千米,就正式称为飓风,风速在每小时120千米以下都称为热带风暴。每年,热带地区海洋上产生大约100个热带风暴,其中约50个达到飓风强度。
飓风的形成需要精确的气象条件:海平面温度需要高于26.5℃。它们的动力是水蒸气释放的能量:温暖的热带海平面上的空气吸收海水热量后迅速旋转上升,形成一片超低压区域,成为风暴眼。热带海洋不断蒸发形成的暖湿空气上升后,其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云层和降水,同时释放出潜热,使失去水分后的空气变得更轻,上升得更高,外围暖湿空气不断填补由此形成的低压区,使这一过程不断增强。在地球自转作用下,气旋开始转动,最终形成飓风。
飓风季节从6月1日开始,持续到11月30日结束,最具破坏力的飓风通常出现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在最极端的情况下,飓风可产生最高速度每小时320千米的强风,只有最坚固的建筑才能抵挡如此强的风。飓风总是携带暴雨,可能引发灾难性的洪水。最为可怕的是,飓风有时会引发风暴潮现象。所谓风暴潮就是狂风和超低气压携手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上升的高度最高可达至7.5米,这海水抵达海岸时可能造成滔天洪水。
飓风一旦抵达陆地,由于断绝了热海水提供的热能,通常迅速偃旗息鼓。但是,如果在开阔的海洋上,则可持续两个星期,甚至1个月。
1999年9月15日,联合国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在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更频繁、更严重的热带风暴、洪水、龙卷风。在卫星和高速计算机的帮助下,人类可以清楚地预报和监测飓风从产生到消亡的全过程,对它的到来却无能为力。
材料二
【1】如果要向人们宣传飓风到来时该怎样防御,应阅读材料_________;如果要了解风的成因,应阅读材料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每年,热带地区海洋上产生大约100个热带风暴,其中约50个形成了飓风,引发了风暴潮现象。 (______)
(2)飓风的风速都在每小时320千米以上,破坏力极强。形成于海洋上的飓风抵达陆地后,失去了水蒸气释放的能量动力,立刻就会消失。 (____)
(3)台风和飓风是同一种自然现象,只不过因产生的位置不同,所以名字不同。 (______)
(4)对飓风这种自然现象,到目前为止,人类科学只能“监控”而不能“控制”。 (______)
【3】材料一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飓风的知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飓风来临时,你将如何采取有效的办法避免灾难,保护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感悟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对语段中加点的词语“在不确定中生活”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能确定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B.生活中不可预料的坎坷、曲折、磨难。
C.不能确定树和人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D.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幸福和快乐。
【2】对“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这句话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种树人已经给桃花心木浇了足够的水,一时半会不浇水它也不会枯萎。
B.桃花心木已经长成大树,不再需要太多的水,因此也不再需要种树人时时刻刻给它浇水。
C.桃花心木已经学会适应环境,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长成长,自然不会枯萎了。
D.虽然种树人不来了,但老天会时不时地下雨,因此桃花心木不会枯萎。
【3】下列句子表达的意思与文本相似的一项是( )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C.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庭院里驯不出千里马,温室里育不出千年松。
14、课外阅读 ( 11分)
扫雪姑娘http://w下雪了,一夜之间,古城变成银色的世界。
清晨,我走出家门。嗬!那笔直的长安街好似一道银河,显得平坦舒展,一眼望不到头。
街道两侧的枫树红叶早已落去。一棵棵枫树的枝条上积满了洁白蓬松的雪,多么像一位位白衣仙女到了人间!
我坐上公共汽车。由于车多雪厚路滑,行驶速度放慢了许多,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在来往车辆的缝隙中,我看见几位女清洁工,正争分夺秒地扫着地上的积雪。在白茫茫的雪海中,那火红的头巾,杏黄的纱巾,好像大地上绽出几朵鲜花。车缓缓行进,来到那几位姑娘的跟前,只听戴头巾的姑娘说:“小李,咱们比赛吧!”于是,她们一个个挥动铁铲铲个不停,挥动扫帚扫个不停,推着小斗车跑个不停。一阵阵铁铲铲雪的“叮当”声,扫帚扫地的“嚓嚓”声,斗车运雪的“吱嘎”声,伴随着姑娘朗朗的笑声,传入我的耳际。几位乘客将手伸出窗外,向她们表示谢意:“辛苦了,姑娘们!”车下的几位姑娘露出了笑脸,齐声说:“不辛苦,不辛苦!”又是一阵叽叽嘎嘎的笑声传入车厢……
车子继续慢行。站在我身旁的一位姑娘用一种轻蔑的口气,对她的同伴说:“扫大街的,多没出息。”那位同伴姑娘答腔说:“还比赛呢!比赛能多几个钱!”我不满地瞧一眼这两位穿着洋气的姑娘,心想:衣着打扮得入时,难道就美吗?车下那几位满头大汗的姑娘,才是美的。她们为他人清扫前进中的障碍,开拓新路,她们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她们的劳动是高尚的,她们的心灵是美好的。
车到站了,我下了车。那扫雪姑娘的朗朗笑声,依旧回荡在我的耳际。
(1)本文按地点变换分三个层次。请用数码与“‖”线标于各段首位。(3分)
(2)本文第( )段是重点段,段意是
。(2分)
(3)文中有一个最能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中心句,请抄在下面。 (2分)
(4)对清洁女工的劳动,第四自然段有很具体的细节描写,请用“ ”画出细节描写的句子。
(5)找出文中的反问句用“ ”画出来,然后改成陈述句写在这。(3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繁花无边的天山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场上爆发出掌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怀特森先生说:“我希望你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儿东西。”(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请用这个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长答应带他们愉快地回英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费了九牛一毛之力,总算爬了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一会儿,街上就挤满了欣喜若狂却衣衫不整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乐园。
【1】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把”字句)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被”字句)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5】修改病句。
(1)某家新开张商店广告: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2)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3)演员的穿着打扮怪模怪样,同学们不禁忍不住笑了起来。
1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1)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保持句意不变。
①同学们推荐她。她参加普通话比赛。
______________
②老师要求大家。大家发表意见。
______________
(2)把一句话改写成两句话,保持句意不变。
①我请妈妈给我买文具盒。
______________
②我请张晓明天到公园去玩。
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芦苇从泥土里长出了新芽。
改成拟人句:
(2)我们中卫市的变化真大。
改成反问句:
(3)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修改病句:
(4)汹涌的洪水迅速冲走了正在河边饮水的大象。
缩句:
(5)这山中的一切,每个都是我的好朋友。
改成双重否定句:
(6)小强的妈妈对小强说:“我今天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这个美丽的地方。(改“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周日能去看画展,我必须周六写完作业。(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同学们,父母、老师乃至全社会都关心、爱护我们,那我们是否需要关心别人呢?我们应该怎样关心别人?请以“我学会了关心”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作文。
邮箱: 联系方式: